简介
中北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太行工业学校。1949年,学校迁至太原市学院路,更名为兵工职业学校。1978年,学校重建为太原机械学院。1993年,学校更名为华北工学院。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北大学。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占地面积2995亩,设有23个学院以及1个研究生院,包括86个本科专业。学校有教职工2627人,专任教师219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中北大学的前身是太行工业学校。
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了一所兵工学校,即太行工业学校。1946年2月,学校更名为长治工业学校,隶属于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1949年,学校迁至太原市学院路,更名为兵工职业学校。1951年10月,学校冠名为华北兵工工业学校,由重工业部兵工总局管理。
1953年,学校更名为华北第二工业学校,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1955年,学校更名为太原第一工业学校。1956,学校更名为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58,学校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
1961年,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4个常规兵器专业(火炮、自动武器、弹药以及引信)的师生、设备等全部迁入学校。1962年,沈阳工业学院2个常规兵器专业(火药、炸药)迁入学校。1963年,学校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成为当时的国防工业8大本科院校之一。1970年,学校归属到第五机械工业部;同年7月,奉军管会命令,学校停办。
1978年6月,文革结束,学校恢复办学,并更名为太原机械学院。1987年,学校划归给机械工业委员会管理。1988年,学校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管理。1990年,学校划归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管理。1993年,学校更名为华北工学院。1999年,由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成为由国防科工委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
中北大学时期
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北大学。
2006年4月,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1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学校与朔州市达成合作意向共建中北大学朔州电力学院。
2013年5月,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百所高校;同年7月,中北大学朔州电力学院更名为中北大学朔州校区,由山西省教育厅、朔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北大学三方共建。
2018年3月,中北大学与七所高校共同成立了B8协同创新联盟。
2019年11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四方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
2021年6月,学校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设有23个学院以及1个研究生院,包括86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 |
机电工程学院 | 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装甲车辆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包装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 |
仪器与电子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感知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业工程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英语、法学、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翻译 |
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运动训练 |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学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 |
航空宇航学院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 |
半导体与物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电力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安全工程、车辆工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有教职工2627人,专任教师2199人,教授280人,副教授574人,教师博士化率64%。拥有两院院士、国家级高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人才7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5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中央和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5人。
两院院士 | 朵英贤、王泽山、张锡祥、王哲荣、苏哲子、刘竹生、李魁武、胡永康 |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 刘俊、薛晨阳、丑修建、谭秋林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张文栋、刘俊、熊继军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薛晨阳、张文栋、熊继军、刘俊、谭迎新、李永红、张记龙、刘亚青、王强、沈兴全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刘俊、熊继军、薛晨阳、张斌珍、丑修建 |
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 熊继军、刘俊、赵宇宏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薛晨阳、张文栋、熊继军、刘俊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丑修建、唐军、孙桂全、陈平 |
首席学科带头人 | 刘俊、张治民、刘有智、韩焱、肖忠良 |
全国优秀教师 | 赵宇宏 |
全国教学名师 | 王爱玲 |
全国模范教师 | 王强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王强、张文栋、刘俊、熊继军、薛晨阳、李永红、丑修建、沈兴全等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24个,山西省“1331工程”一流学科3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支持学科2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工程学学科群、材料学学科群、化学学科群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山西省重点学科 | 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体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国际商务硕士、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
山西省“1331工程”一流学科 | 仪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支持学科 | 仪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 |
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 |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材料产业创新学科群)、电子信息应用(军民融合)学科群、服务信创产业学科集群、服务半导体产业学科集群、服务特种金属材料产业学科集群、服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学科集群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体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国际商务、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会计、工程管理 |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势专业8个。学校还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资源。此外,学校有国家级团队、集体9个,省级创新团队1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装甲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车辆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音乐学、车辆工程 |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群 | 兵器装备、电子与信息工程 |
省级品牌专业 | 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安全工程 |
省级特色专业 |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通信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安全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国家精品课程 | 机床数控技术、电子技术基础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测试技术及仪器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计算机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市和山西煤化所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半导体学院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面向长三角在江苏省南通市建设中北大学南通智能光机电研究院。在晋城市设立先进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在运城市、晋中市、长治市、忻州市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忻州市政府共建半导体学院和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中北信创产业基地,与山西百信共建“山西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究院”和“信创产业学院”,与长城计算机公司、建设银行山西分行共同打造“1+1+1”信创产业生态联盟,与山西航产集团共建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通航产业学院。
在国际交流方面,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与墨西哥、马来西亚、英国、印度、意大利、新西兰、乌克兰、日本、美国、加拿大、波兰、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院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本硕博层次联合培养、科技科研、学生交流、语言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合作与交流。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4522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6898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馆藏230多万册、电子图书近136万册、56个中外知名数据库资源。
学术期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前身为《华北工学院学报》,期刊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要刊登内容,设应用基础研究、机械与动力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化工与环境工程、电子与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管理工程等栏目。曾获国家教委科技司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司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中国教育部优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兵器工业总公司优秀期刊三等奖等诸多荣誉,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等全文收录。
2022年,《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524(Q3)。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北大学主管、主办的社科综合类学术性期刊,双月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检索数据库收录,设政治理论、哲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学理论、外语研究、语言文字学、经济与管理、法学研究、体育理论、民俗学与区域文化研究等栏目。
2022年,《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149(Q3)。
《测试技术学报》
《测试技术学报》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北大学合办,是“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2年起,《测试技术学报》连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2009年《测试技术学报》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设声与超声测量、在线测试、测量仪器、ADC、DAC和数据采集、实验技术与标准、动态测试系统、环境测量、数据压缩、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等栏目,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host)等全文收录。
2022年,《测试技术学报》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534(Q2)。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测试科学与仪器(英文版)》)创刊于2010年,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学校主办的英文类国际性学术期刊,旨在报道国内外最新测试与仪器技术动态,关注测试与仪器科学技术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从事信息获取与转换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观点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被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host)等全文收录。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3个。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金属凝固控制与精确成形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生物医学成像与影像大数据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超重力化工过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信息探测与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山西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
山西省动态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微纳惯性传感与集成测量教育部工程中心 |
镁基材料深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 国防科技工业复杂构件挤压成形技术创新中心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镁合金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集成精密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微米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现代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山西省镁基材料深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化工过程强化及节能减排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医学影像与数据分析工程研究中心等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中北大学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500余项,各类项目总数5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12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5300篇。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重大武器型号等,共有70多项成果应用于“神舟”“嫦娥”“天宫”“北斗”“复兴号”“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
校园文化
校徽

中北大学校徽采用“中北”二字为主要图案,字体以“毛体”为基准,并将“中北”二字结合起来。“中”字代表中国和中华民族,“北”字由两个“人”组成,象征一双充满智慧的手;“中”字上向北而下面南;整体向四周发散。整体造型为“贵”字造型。中字外型像一顶皇冠,“一北分二为人”,象征着中北大学道德与才能并重的治学思想,同时也有中西兼融、共同发展之意,是校训“致知于行”的体现。整体外观为圆形,因为在古汉语中圆与元相通,而元有出发,开始之意,意喻“圆中有圆,元元相生”,源源不断。
校训
中北大学的校训是致知于行。
“致知于行”,指如何做事、做学问。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儒效》)。“知”,指读书学习,延伸为博学广知;“行”,指实践、身体力行,延伸为不断实践创新;“致知于行”意喻知行合一,强调“知”于“行”的高度统一;同时,“致知于行”为成人、成材之渐进、逻辑过程,符合大学教育的客观规律。
校歌
中北大学的校歌名为《再铸辉煌》。
校歌歌词:
巍巍太行山高,滔滔黄河水长,
中北大学风火里诞生,奋斗中成长。
致知于行,人才辈出,
傲然屹立在中国,中国的北方。
啊~中北,啊~中北,
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祖国的富强,
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祖国的富强,
向前向前向前,
再铸辉煌!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沈兴全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陈钱 |
党委副书记 | 曾建潮、雷锋斌 |
纪委书记 | 贾维河 |
副校长 | 赵贵哲、苏铁熊、刘俊、蔡江辉、来志斌 |
以上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8月)
历任校长
学校名称 |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太行工业学校 | 校长 | 刘鼎 | 1941.05-1943.09 |
教导员 | 张弥 | 1941.05-1943.09 |
厉瑞康 | 1941.05-1943.09 |
长治工业学校 | 负责人 | 牛宝印 | 1946.02-1946.07 |
兵工职业学校(兵工中专) | 党委书记 | 厉瑞康 | 1949.08-1954.09 |
尹钧 | 1954.11-1955.05 |
厉瑞康 | 1955.06-1958.08 |
校长 | 邸耀宗 | 1949.08-1952.10 |
厉瑞康 | 1952.10-1959.08 |
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 | 党委书记 | 厉瑞康 | 1958.09-1960.12 |
冯东 | 1960.12-1970.06 |
厉瑞康 | 1978.07-1983.01 |
刘余善 | 1983.10-1987.06 |
张开增 | 1987.06-2003.01 |
院长 | 厉瑞康 | 1960.06-1970.06 |
厉瑞康 | 1978.07-1981.03 |
何源海 | 1981.03-1984.12 |
祖静 | 1984.12-1995.04 |
华北工学院 | 党委书记 | 杨波 | 2003.01-2004.08 |
院长 | 俞士谦 | 1995.04-2000.10 |
张文栋 | 2000.10-2004.08 |
中北大学 | 党委书记 | 师谦 | 2004.08-2011.12 |
党委书记 | 陶功定 | 2011.12-2016.01 |
党委书记 | 李忠人 | 2016.01-2020.08 |
校长 | 张文栋 | 2004.08-2009.12 |
校长 | 贾锁堂 | 2010.01-2012.08 |
校长 | 刘有智 | 2012.08-2018.03 |
校长 | 沈兴全 | 2018.03-2020.08 |
以上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姓名 | 职务/成就 |
李璟瑜 | 北京中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威凯威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翔 | 太原龙翔精灵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 |
胡唐军 | 研究员,多个政府机构或部门专家顾问,全面深化改革落地方案专家工作组主要负责人 |
曹永勤 | 利虎玻璃集团山西国利天能科技总经理 |
王吉良 | 上海迈拓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
以上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5月)
所获荣誉
2015年9月,中北大学获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6年5月,中北大学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4月,学校获得2017年度中国教育后勤节能优秀组织奖。
2018年12月,学校获评“山西省2018年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3月,学校获得“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