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Harbin Normal University,英文简称HBNU),简称哈师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师范类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行政主管部门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于2022年12月入选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校历史、办学条件、学术研究、学校排行、学校荣誉、校园文化、学校校区、标志建筑、学校领导、杰出校友等介绍

中文名

哈尔滨师范大学

英文名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别名

哈师大(HBNU)

成立日期

1929年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

地址

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黑龙江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154.7万平方米

学生人数

37452(截至2022年11月)

教师人数

1700余人(截至2022年12月)

前身

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孙立军(截至2023年4月)

校庆日

5月8日

校训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校歌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歌》

院校代码

10231

专业数量

80(截至2022年12月)

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前身是肇始于1929年创办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1947年,该校更名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后经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1—1956年)、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1980年)等发展时期,1980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截至2022年12月,该校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万平方米。学校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门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学校历史

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前身是1929年创建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1931年改称东省特别区师范专修科,1946年改称为松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47年改称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1949年与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合并并改称为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1951年,为了提高东北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1953年,学校成为东北三所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在行政管辖上直属国家政务院教育部,但为了方便管理,仍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代管。同年开始参加全国全国高校统一招生。

哈尔滨师范学院

1956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经国家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改称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7月20日,最终改称为哈尔滨师范学院。经四年发展,学校将黑龙江速成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工农师范学院、哈尔滨艺术学院相继合并,这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雏形。

哈尔滨师范大学

1980年由哈尔滨师范学院升格而来,次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重点高师院校,学校由此确定以培育高级专业化师资为中心任务。

20世纪90年代,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创办了非师范专业,在做好基础教育建设的同时满足经济建设对高级人才的需求;21世纪初哈尔滨师范大学建立松北校区,为后面的扩建打下基础。2000年至2001年,学校相继合并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物资职工大学。2008年黑龙江省政府为了实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其实施方案中哈尔滨师范大学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10所省属本科高等院校之一。2011年,学校进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3年至2017年,学校的本科教育水平得到了教育部认可,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行知实验班”成为全国知名师范教育品牌。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成为“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百所中西部本科高校之一。2019年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评比中入选,成为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学校;2021年度新增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2年6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2022年经黑龙江省政府审核成功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省高水平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部),80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院

专业

传媒学院

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学、录音艺术、摄影、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媒体广告)、数字媒体艺术(媒体艺术)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师范类)、地理科学(行知实验班)、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资源勘查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东语学院

阿拉伯语、朝鲜语、日语(非师范)、日语(师范类)

法学院

法学、法学(专升本)

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班)、社会工作、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专升本)、行政管理

国际美术学院

雕塑、绘画(版画)、绘画(油画)

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化学、化学(师范类)、化学(行知实验班)、化学(专升本)、制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知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

教师教育学院

科学教育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类(师范类)、教育学(师范类)、教育学(专升本)、小学教育(师范类)、小学教育(专升本)、心理学(师范类)、学前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专升本)

经济学院

会计学、会计学(专升本)、经济统计学、经济学、贸易经济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历史学(师范类)、历史学(行知实验班)、历史学(专升本)、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升本)、文物保护技术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行知实验班)

美术学院

雕塑、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绘画、美术类(师范类)、美术类(专升本)、美术学类、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书法学、中国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科学(行知实验班)、生物科学(专升本)、园林

数字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行知实验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升本)、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升本)、应用统计学

斯拉夫语学院

波兰语、俄语(非师范)、俄语(非师范,专升本)、俄语(师范类)

体育科学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高水平运动队)、体育教育(师范类)、体育教育(专升本)、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行知实验班)、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秘书学

物理与工程电子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师范类)、物理学(行知实验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西语学院

法语、翻译、葡萄牙语、商务英语、西班牙语、英语(师范类)、英语(专升本)

音乐学院

舞蹈编导、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钢琴)、音乐表演(长笛)、音乐表演(长号)、音乐表演(大管)、音乐表演(大号)、音乐表演(大阮)、音乐表演(大提琴)、音乐表演(单簧管)、音乐表演(低音提琴)、音乐表演(电贝斯)、音乐表演(电吉他)、音乐表演(二胡)、音乐表演(古筝)、音乐表演(架子鼓)、音乐表演(军鼓)、音乐表演(流行)、音乐表演(柳琴)、音乐表演(马林巴)、音乐表演(美声)、音乐表演(民歌)、音乐表演(民族打击乐)、音乐表演(琵琶)、音乐表演(萨克斯)、音乐表演(笙)、音乐表演(手风琴)、音乐表演(双簧管)、音乐表演(双排键)、音乐表演(唢呐)、音乐表演(小号)、音乐表演(小提琴)、音乐表演(扬琴)、音乐表演(圆号)、音乐表演(中阮)、音乐表演(中提琴)、音乐表演(竹笛)、音乐学、音乐学(非师范)、音乐学(少数民族非遗传承)、音乐学(师范类)、音乐学(专升本)、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师资规模

截至2022年12月,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省级高层次人才65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其中2021年当选3人。

类别

姓名

全国优秀教师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王佐书

全国优秀教师

牛德林、申家恒、李庆霞、刘峰、徐晓风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克俭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卢禹舜、周宏立

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

赵文阁、蒋晶洁

全国"两课"优秀教师

刘忠效

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张锦池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奖章

宋文

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

殷富

国家级专家

张锦池、陈述涛、王选章

省级名师

富金璧、徐晓风、刘忠效、臧淑英、隋丽娟、高卉民、冯毓云、王玉文、傅道彬、王选章、温恒福、张守臣、赵秋野、李庆霞、姜涛、于丽杰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建设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门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群)11个。

类别

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美术学、数学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法律、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艺术硕士、应用统计、会计、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

“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群)

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音乐与舞蹈学、教育学、龙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研究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18个;学校已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9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

专业建设

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教育技术学、日语、历史学、化学、地理信息科学、生物科学、动画、环境设计、心理学、数字媒体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中国画

省级重点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物理学、音乐学、心理学、英语、化学、美术学、历史学、体育教育、俄语、数字媒体技术、音乐表演、日语

省级一流专业

经济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翻译、生态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小学教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制药工程、绘画、材料化学、数字媒体技术、学前教育

注:除特殊标注,资料来源

“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汇总表

等级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在单位

省级

电子技术实践

张伟光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遥感概论

李苗

地理科学学院

《排球》

孙长良

体育科学学院

大学英语

陈杰

西语学院

校级

世界近代史

杨超

历史文化学院

数值分析

吕学琴

数学科学学院

《人物画创作》

姚瑞江

美术学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汇总表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立项时间

高级英语

张莹

2022年

生活中的语误

陈颖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

高健

语音分析及软件实操

金慧

足球基础技术教学

顾信文

速度滑冰

邓雪峰

滑雪

林志东

数学趣史与创新意识启蒙

贺明阳

班级管理案例与应用

李玉

胶体与界面化学

李晓丰

中国政治制度史

王海成

综合自然地理学

林琳

地图学

烟贯发

碳汇与低碳生活

郭长虹

舌尖上的遗传学

白琰

实用生物统计学

金晓霞

中国古代文学史

汤天生

古代汉语

徐广才

现代汉语

梁晓玲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郭力

注: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招生院校,学校建设的孔子学院是世界了解中国和学习中文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不同文明学习互鉴的重要桥梁,学校积极发挥其区位优势开展对外交流建设。

2018年,国际美术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复,成为黑龙江省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设有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认证中心、黑龙江省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

截至2022年1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共有5所海外孔子学院(课堂),累计注册学员26万人,其中英国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首批“全球示范孔子学院”,鉴于这样的成果,学校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韩国、巴西、埃及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教育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师范大学有省重点实验室、各学科研究所及其下设研究室等高水准科研平台36个。

级别

平台名称

省部级

教育部光电带隙材料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光化学生物材料与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低维体系与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高校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先进功能材料与激发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高校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高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高校低维体系与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高校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高校智能检测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哈尔滨实达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

中国古籍整理研究所

历史研究所

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边疆经济研究所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2年1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1200余万册,据其学校图书馆官网网站显示,其中古籍藏书共计12万多册,古籍善本共421种、6076册,善本当中有11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涵盖经史子集丛各部,版本年代历明清两代,最早的可以追溯至明朝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由于图书馆馆藏古籍之丰富,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被定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图书馆现分设江南、江北校区。江北校区图书馆建于2003年,主要提供综合性文献信息服务,馆舍面积3.2万平方米;江南校区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现馆舍面积为1.2万平方米,以艺术类文献资源服务为主体;学校现有学科分馆19个,以专业文献资源为主,为各学院教学科研服务。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的《黑龙江高教研究》《北方论丛》等14种学术期刊在学术界公开发行。

期刊

简介

《北方论丛》

主要刊载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主要栏目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博士论坛等

《继续教育研究》

主要栏目为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终身学习、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师教育、开放办学与远距离教育、比较教育、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等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主要栏目为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地理环境科学、信息科学、体育运动学等

《边疆经济与文化》

以边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特色,主要刊发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学术论文

《教书育人》

出版的杂志分别是:《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教书育人》(校长参考)、《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艺术研究》

内容涵盖: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艺术传播、艺术美学以及艺术史论研究

《语文天地》

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教学研究辅导类专业期刊,主要栏目设置包括:考试与练习、备课参考、课堂教学、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阅读教学、教学探索等

《数理化学习》

分初中、高中、教研三版,主要栏目为学习指导、专题研究、复习指南、解题途径、教改在线、高效课堂、教学纵横、实验导航、职教论坛等

《中学物理》

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物理教研工作者的教学感想和科研信息的交流平台,设有教学论坛、教学改革、思维训练、错解分析、教学随笔、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科技、学科渗透等30余个栏目

《理科考试研究》

文章覆盖“中学课程标准”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的重点知识内容,另外还设有教学研究、实验教学、教材研究、素质教育等栏目

《中学化学》

主要介绍化学学科新的理论、基础知识或介绍化学与相关学科、社会、环境、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中学生理科应试》

文章覆盖“课程标准”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等重点知识内容,另外还设有高考评析、考点研究、应试指南、试题选登等栏目

注: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据2022年1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500项,其中更有多项国家级项目;学校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0余项,2021年有3项省级重点项目获批国家级立项;在中国高水平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转载、被SCI、S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2300余篇;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50余部;百余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文科

类别

成果名称

获奖者

授奖单位/项目来源

批准年份

国家级奖

金岳霖

胡军

国家教委

1995年

中国音乐交流史稿

陶亚兵

国家教委

1998年

中国边疆经济发展概略

袁庆寿、牛德林

国家教委

1998年

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

傅道彬

教育部

2012年

国家级项目

省级重点项目

新师范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辛宝忠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2021年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专业集群构建与实践

安立国

新文科视域下斯拉夫学微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赵秋野

注:项目仅列举,资料来源

理科

类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奖单位/项目来源

批准时间

国家级奖

番茄杂种优势利用

王海廷

全国科学大会

1978年

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种性状与细胞遗传

李集临

全国科学大会

1978年

三江平原区域农业自然遥感复查及其综合治理若干建议

朱景湖、刘圣同、冯畔友

国家科委

1988年

黑龙江省地道药材生物学质量学及相关性的研究

刘鸣远等

国家科委

1988年

森林计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第二合作单位)

冯仲科、臧淑英、马超、杨伯钢、余新晓、姚山

国务院

2011年

国家级项目

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森林资源信息提取

臧淑英

863计划子课题

2010年

小麦-偃麦草及小麦-黑麦染色体变异的高效诱导及其在小麦改良中的利用

郭长虹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009年

稀土掺杂对Ca3Co4O9+δ基材料自旋态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曲秀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2年

中国淡水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范亚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2年

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动物功能及土壤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张雪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年

学校排行

2022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195位。

学校荣誉

2011年7月,学校被中共黑龙江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授予“2006—2010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3年3月,学校荣获“地校合作模范高校”称号。

2017年11月,学校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成为全国入选的39所高校之一,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高校。

2018年1月,学校荣获省级“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称号。

2022年1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哈尔滨师范大学

校徽的主体图案外部为红色圆形造型,内部是以“HSD”(“哈师大”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变体组成的天鹅、朝阳形象为基础的主题图案,外环上部为学校的中文名称,下部为校名英文全称“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学校校旗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校校旗旗面为浅海蓝色,辅助色为白色,构成要素为校标和中英文学校名称,中文名称字体为欧阳中石手书体,英文名称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学校名称位于校旗下方区域,左上方区域的图案是学校校标。

学校校训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释义:“敦品励学”出自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敦”本意为厚重,这里是奋勉的意思,敦品,指砥砺品德,要做事先学做人,勉励哈师大师生做到品行无缺;励是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就是希望哈师大师生可以做到发奋读书学习,努力成才。

“弘毅”意为心胸宽阔而意志刚强,希望哈师大师生可以做到胸怀广阔;“致远”本意为达到远方,表达了对学校人才决心成为国家栋梁的期待。

学校精神

行知精神

哈尔滨师范大学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通过对其精神的不断追求,形成了以“无私奉献、知行合一、务实进取、教育为公”为核心要义的“行知精神”。

学校校歌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歌》,傅道彬作词,张磊作曲。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歌》歌词

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

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

师大是我美丽的校园,师大是我美丽的校园。

点亮一天的星斗,耕耘千古的荒原。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砥砺吾志,奋勇登攀。

红烛照长夜,文明之火赖我传。

文明之火赖我传。

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

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

师大是我成长的摇篮,师大是我成长的摇篮。

播撒科学的阳光,驱散蒙昧的黑暗。

壮我精神,健我体魄,

启我心智,开我愚顽。

红烛照长夜,文明之火赖我传。

文明之火赖我传。

塞北青天高,关东大地宽,

丁香开满城,松花江水蓝,

师大是我理想的乐园,师大是我理想的乐园。

跨越历史的关山,走向辉煌的明天。

历经风雨,不畏苦寒,

知行合一,风光无限。

红烛照长夜,文明之火赖我传。

文明之火赖我传。

文明之火赖我传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校校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在哈尔滨市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万平方米。松北校区(主校区)位于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江南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附属中学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0号。

哈尔滨师范大学

松北校区

截至2021年9月,松北校区是地理科学学院、东语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科学学院、斯拉夫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文学院、物理与工程电子学院和西语学院等学院的教学地点,这里分布着人文楼、行知楼和西语楼等建筑。

江南校区

截至2021年9月,江南校区是传媒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际美术学院的教学地点。这里分布着田家炳楼、艺术大厦和双创园等建筑。

标志建筑

文博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博馆建于1960年,当时作为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文物室使用,2005年更名为文博馆,文化底蕴深厚。展馆规模宏大,总面积2200平方米,馆藏文物资源丰富,共计3000余件,涵盖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碑帖、书画、书籍等文物等多个门类。藏品具有历史印记,年代覆盖了各个时期,其中更有宝贵的珍品孤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留存提供样品。

动植物博物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动植物博物馆建于1956年,当时作为哈尔滨师范学院生物系标本陈列室使用,早期收藏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以及野外实习收集到的标本,2005年标本陈列室扩建,作为学校的标本陈列馆使用,2011年扩建为动植物博物馆。展馆面积共900平方米,设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不同景观,共计十三个展区。各类馆藏标本丰富,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生物特色,同时涵盖了全球的代表物种,标本收藏达1500余件。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孙立军

党委副书记

郭砾,李庆霞

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哈尔滨师范大学监察专员)

姜国庆

副校长

卢禹舜、臧淑英、马明、张喜田、尹剑锋、王辉、徐国峰

注:截至2023年3月,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时期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松江师专(1951--1952)

校长(兼)

唐景阳

1951.6--1952.10

市属哈尔滨师专(1951--1952)

史文生

1951.6--1952.10

合并后松江师专(1952--1953)

唐景阳

1952.10--1953.6

哈尔滨师院(1956--1979)

院长(兼)

于天放

1956--1963.2

院长

杜若牧

1968.10--1978.6

李松涛

1978.6--1980.2

哈尔滨师大(1980--)

校长

李松涛

1980.2--1983.6

徐国林

1983.6--1997.3

王佐书

1997.3--1997.12

陈述涛

1999.7--2008.1

王选章

2008.1--2017.9

孙立军

2017.9--2022.6

杰出校友

学术界

姓名

备注

李光武

著名诗人,评论家,被称为中国西部诗坛的领军派实力诗人(截至2017年)

曹立波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文学(截至2017年)

胡志平

浙江大学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任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副秘书长,《书法赏评》常务副主编,沙孟海书学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分会理事,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文传分会理事(截至2017年)

潘洗尘

1982级中文系校友。天问文化传播机构董事长,《读诗》主编,天问诗歌艺术协会主席(截至2017年)

注:杰出人物较多,材料仅展示部分,资料来源

企业界

姓名

备注

姜跃滨

北京天健科技集团总裁(截至2017年)

辛玉波

北京翰皇伟业皮革清洗养护连锁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截至2019年)

毕国军

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总校长、远恒佳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教授(截至2017年)

李海波

深圳市水务集团深水海纳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截至2017年)

注:杰出人物较多,材料仅展示部分,资料来源

其他

姓名

备注

王涛

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名誉校长(截至2017年)

乌兰托嘎

蒙古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代表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草原在哪里》、《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截至2017年)

周巍

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连续3年获黑龙江省“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奖并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截至2017年)

王北星

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速度滑冰世界冠军(截至2017年)

于文霞

2008级音乐系校友。中国著名女模特,第62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全球总冠军(截至2017年)

注:杰出人物较多,材料仅展示部分,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