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口头协商土地更换,是否有效?

新农商网 全部 1014

农村土地口头协商土地更换,是否有效?

回复

共18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从善如刘L
    从善如刘L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在土地更换后耕种的过程中,双方之间没有发生什么矛盾纠纷的话,这样农村土地口头协商的土地更换,就是有效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双方是口头协商土地更换,也不需要签订法律合同的,双方也不需要走什么法律程序,所以,也是与法律没有什么关系的,这样的话,两家就会相安无事,两家也就会种植着两家口头协商更换的土地的。

    如果两家在更换口头协商土地后的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纠纷的话,那么两家人如果能够继续协商解决的话,那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如果两家在更换口头协商土地后的种植过程,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纠纷,两家协商解决不了的话,那就得走法律程序了,因为两家口头协商的土地更换,当时没有签订有法律约束的合同,所以,法律就会判决两家口头协商的土地的协议就是无效的,也是不合法的!

    在我农村老家里,当分配承包的土地确权之后,是没有谁和谁更换土地的,如果两家土地的质量相等的话,更换土地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如果两家的家土地的质量不一样的话,那就不是在同等条件下的更换了,分配到土地质量好的人家,当然不会去拿好的土地去换别人家贫薄的土地了,而分配到土地贫薄的人家,他怎么好意思拿自己贫薄的土地去更换别人家的好土地呢,再说了,你拿不好的土地去换别人家好的土地,就你聪明别人都傻呀,谁跟你换哪?

    由于农村各地土地的质量不一样,有好有坏,所以,在农村土地分配刚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好坏搭配的,村民们也都是能够接受的了,土地承包分配已经这么多年了,村民们对于分配给自己的土地,都是会认真经营,认真耕种的,曾经是贫薄一点的土地,经过村民们十几年或几十年的不懈的耕耘管理和投入,已把贫薄的土地改造成成肥沃的良田了,更不需要拿自己的土地和别人的土地去更换的!

    如果两家人真的更换土地的话,其实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也一定会出现矛盾和纠纷的,出现了矛盾和纠纷,那也是影响亲情关系,影响了乡里乡亲感情的,这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你也别拿你的土地去更换别人的土地,你也别占人家的便宜,也别让人家占你的便宜,还是脚踏实地把你那一亩三分地耕种好了就行了!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2019-07-07 14:32:25 0条评论
  • 农嫂话农事
    农嫂话农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所谓的农村土地口头协商更换,这里一般是指同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耕地田亩位置的交换,其主要更换的目的是更换双方考虑方便于自己耕作的角度为出发点的。农村的土地都是分布在村子的周围,有南坡的肥沃的产粮地,有北洼贫瘠的下首地,有门前的,有屋后的,因村里的土地地力等级不一样,所以,在联产承包的时候,村里大队为了各家得到的土地地力大体一样,就会把不同地力等级的大地分割成好多份,在按各个生产小队一家一份平均分配,这样一来,一个家庭承包的土地就不会集中在一块,分散不一,这就给各家耕种带来一些不便。有些农民为了耕种方便,就会私下里协商着把地力差不多的土地两家来个互相更换,我种你家南坡这块,你种我家北洼,尽量种地时不用跑了南破跑北洼,跑了东山又奔西河。



    但是,村集体是按照发包土地和各户签订承包合同,一经发包了土地,签订了合同,就不会再为农民互相调换的土地重新签订合同,农民之间相互更换土地,往往都只是互相商量:你种我的,我种你的,大家都是实在人,也不用签订合同,咱双方同意,也不会产生纠纷,谁也不会无故再去反悔。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总会有特殊情况,会导致农民不想再继续互换土地。比如张家用东山的土地换了李家西河的土地,当初根据地力和面积大体白折合,感觉产量都差不多,谁也不吃亏。但是,后来东山上的土地,被外来种地大户租赁来适度规模化种植经营,开出的年租赁金很高,比自家种着合算,那么这时候张家就有可能反悔,因为这个租赁金是给了李家了,张家拿不到高额的租赁金还得出力种着李家的那块土地,就反悔了,想从新换回自家的土地。


    那么,产生这种情况,换地的口头约定有效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口头协议是有效的,农民互换土地是合理合法的,口头协议不存在违规问题。这个可以参考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协议形式,不仅仅只有书面合同这唯一的形式,当然也包括口头约定,录音录像相关票据等,也是组成合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口头约定的协议形式是得到法律法规所认可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条规定:“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合同法明确在书面合同之外,也可以口头或其他方式订立合同。



    不过事然在现实中,口头协议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举证较困难,最好要有见证人。但是,就互换土地来说,往往是有客关事实存在的,比如张家种了原本是李家的土地,李家也种了原本是张家的土地,这种事实的存在,就是对口头协议的证据。所以,哪怕只有口头协议,双方也都不应该反悔,即使诉至法院,只要互换行为可以佐证口头协议存在,法院不会支持反悔方,一方反悔则必须征得另外一方的同意认可才算有效。



    不过,农村人互换土地,本来是互相有利的事情,遇到纠纷时还要互相体谅。换地本来就是自愿的,不自愿了,那再换回来也是正常的。虽然有口头约定,但是,往往并没有约定互换的期限,没有期限的口头约定,有时候可以随时解除协议。针对互换土地之事,一方因不得已的原因要解除约定,只要事出有因,另一方最好也给予体谅。只不过,对于悔约方来说,应该对另一方给予一定的补偿才好,尽量做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2019-07-07 12:26:54 0条评论
  • 李尔勋
    李尔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土地确权是在当时情况下对土地的定性,确定了这片土地接触的邻居,周围的环境。是已法定的方式存在,管理使用,随便个人不能变动,所以口头协商无效,不能说明问题。


    2019-07-02 18:57:47 0条评论
  • 大美西域胡杨57312731
    大美西域胡杨5731273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题问情形,在农村多见,谈谈个人看法与众友交流: 一,先说协议,或是合约,不论口头还是文字,二者只有形式不同。 民事行为,合法有三个基本条件。①,双方真实意思表示。②,涉及物(地,物等)不违犯法律,法规规定。③,协商一致,公平且不违犯他人利益。 二,从本人近年接触的实例来看,农户间互换土地情形比较常见,大多数农户,双方基本守约。 三,鉴于上述情形,本人意见双方在互换土地时,最好形成文本约定,这样方便日后执行,万一一方有意见,有据可查。 双方在互换土地时,叫上要好,有一定公信的村民,村干部在场见证。 二轮土地承包期,即将到期,“十九大”报告,有传出政声,还要顺延30年。 由上,年年岁岁花象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故,互换士地,口头约定就怕经年累月“物是人非”,最好形成文字约定各执在平比较“牢靠”。@杨文杰 @老张心语 @大美西域胡杨57312731 @陈里 @A森林老大 @杨文杰




    2019-07-03 19:28:13 0条评论
  • 洞察三农万象
    洞察三农万象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农村,我们由于为了给彼此方便或者为了其他原因,同村人之间互换承包地的现象时常都有发生。特别是在过去的时候,很多农村老人都文化层次浅,不怎么会写字,他们就口头上说一下,就达成了土地互换的口头协议,那么像这种口头上达成的土地互换协议是否有效呢?

    土地更换或者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利主体发生变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在2018年修正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土地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依法、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 这就表示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且不损害他人利益,即为有效,不管这个协议是口头协议还是书面协议。

    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条中规定:土地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这个属于管理的规范性,并不是强制要求的,而且也没有说其他形式的土地更换协议就无效,比如口头协议。

    另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了承包方依法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包方仅以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未报其备案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由此可见,在农村比较常见的以口头方式承包双方协议的承包地互换是有效的。现在随着农村大多数人文化程度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口头协议的也少了,都开始注重书面合同的起草,书面合同中可以明确土地的四至、双方的权利义务、土地的面积等等,这样可以防止因土地互换而产生的纠纷,而且就算有纠纷,也有东西可以证明,因此,大家最好遇到这种情况时签订书面合同,并且找律师给合同的规范性合法性把个关为好。

    2019-07-02 21:20:06 0条评论
  • 我是李火旺
    我是李火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农村有很多事情的约束靠的不是法律、不是合同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和父老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几十年如一日所积累出来的感情,当然在绝对利益面前撕破脸的时候也是有发生,当道德良知和金钱发生碰撞的时候,人心的善与恶会被无限的放大。

    农村土地口头协商土地更换,是否有效?

    首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谈,对于口头协商所带来的承诺和答应的行为,当一旦出现纷争和争执的时候,都是不具有法律效率的,很多时候相谈甚欢时的一片融洽和义正言辞的慷慨激昂远远比不上一直合约更为简单使用。

    农村协商土地一般出现在重新划分土地的时候,打个比方来讲,一个小组里面重新分配土地,大家都是靠着抓阄来公平进行,当分配完成之后,会有一些人,本着互相好种地,比如兄弟父子之间的希望能连续在一起,这样对于后期的种植、浇水和管理都非常方便,所有就会和一些人提出交换土地位置。

    当然大多时候这种交换要求都是会得到同意的,因为一方土地的质量和地势都差不多,离村里的距离也都是相差无几,所有被要求的一方一一般都是不会拒绝,而交换种植的时候是不会签订任何协议合约的,因为这不构成租赁和流传,随意都是口头答应一句就代表同意了。

    其实这样的方式并不会产生什么分歧,可最大的变更情况就是,一方交换的土地被高价租赁了,然后另一方后悔了,所有就会产生纷争。

    举个今年发生在我们村里的例子来说,春节前我们这里得到不确定通知,有可能高铁会从村子里面经过,然后牵扯高铁征地的耕地面积,整好是两家人交换种植的,意思就是A的土地位置是可以在这次高铁建设之中被征用,但是A的土地是5年前,村里土地分配之后,为了方便种植是给B交换而来的。所以问题就出来了,如果高铁补偿土地拆迁款下来,那这个钱应该给谁?

    因为这个事情恰巧有两起,一个是A和B还有两户是C和D,最终的结果很出乎意料,当得到征地通知的时候,村里的A先生主动就找到了B,说这个地当初是你无偿给我交换种植的,当时请你吃饭你都不吃,这五年来我种地确实方便了,只要这个拆迁确定给钱以后,那么这些钱全部都归你,我还是继续种植我分配的土地,一席话说的B都有点激动,坚决要求到时候两家同时分配拆迁款,然后在分配其余的土地,这样都能保障都有地种,也都有钱拿,A反而不同意了,坚决表示是你的就是你的,你当初已经帮忙我了,我现在不能沾你的便宜,看吧这就是一个村子里面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感情,金钱固然重要可很多时候在人心面前有一文不值。

    在说说C和D吧,一样的情况,但是两家确实打起了官司,现在还没有解决那。

    所以说在农村协商土地的时候,最好是有一份文件合同,给予对方一定的有偿报酬,要不然出现什么事情的时候,还真说不好对错。人心不就是这样被考验出来的吗?

    我是农村小小李,给我一个关注好吗?

    2019-07-06 21:41:15 0条评论
  • 用户109881345530
    用户10988134553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答案是:不可以。为什么呢?因我国己进行了土地确权。确权后明确了土地使用证归谁所有,存在一系列的手续,可以说是确权的时候搞的十分细,一块土地的左邻右舍是谁,面积大小就不必说了,另外,确权了数据已存入档案,上报镇县、省,再加上每年的粮补偿款。有道之动一发牵全身。还有一个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以后你的后人,子孙继存的问题,你不会把扯皮的事遗留给后人吧!这是我的一点见解,信不信由你好吧!就自作主张吧!

    2019-07-02 18:13:42 0条评论
  • 老石的美好生活1
    老石的美好生活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当事人口头协议互换土地使用权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3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但现实中,土地互换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双方当事人大多以口头协议的形式互换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当事人要求收回互换土地,就涉及口头协议的效力该如何认定的问题。对此,实践中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双方当事人未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其口头协议无效。有的认为按照农村的习惯,土地互换往往以口头方式约定,相互交付互换物是合同已得到履行。只要土地互换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损害他人利益,其口头协议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因此,本着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处理原则,对于农村村民之间互换土地的口头协议,应确认其效力,维持农村良好的秩序。

    2019-07-02 20:23:18 0条评论
  • 旅行者昊天
    旅行者昊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解决口头协议产生的纠纷,是一个难题。如果一方不承认,只能向法院起诉。起诉必须有证据证明事实存在。如果找不到证据,法院也无法给予支持。

    《民诉法》规定的证据范围: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19-07-02 18:31:11 0条评论
  • 巅锋经典
    巅锋经典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只要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会了解一些关于土地资源的问题,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使用的土地,但是很多时候农民都会因为土地资源使用的问题发生争执。

    就如题主说的口头承诺更换土地的问题做以下回答:

    农民一般都没有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对法律方面的知识也就比较浅薄。农民在做交易的时候为了方便都会口头答应或者承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久远,就会对当初的承诺失去效应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这样一来就会发生分歧甚至是争执然后就会使事态严重化,到时候就不好处理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不要为了方便就这样草草了事,最起码双方都要请村里比较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来为此事做一个公正,并且还要立下字据双方都要在公正书里面签名还有公正人的签名,这样就会有相对的保障了免得日后变卦发生争执。

    还有一种就是请当地公正处的人来进行公正处理,这个是最有保障的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法律依据。

    建议如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后者比较稳妥,毕竟它具有法律的保护,也免去了以后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9-07-02 18:44:31 0条评论
  • 张力山
    张力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农村,口头约定更换土地,会产生很多的纠分。土地交换的主要原因,是村里发展大棚生产规划。规划区内的土地,有的村民不想种大棚,而有些想种大棚的在规划区内没有土地。这时候会协商更换土地。需求的一方会以更好的地块更换。甚至有三亩地换两亩的情况发生。

    但是现在种粮有补贴。很多地方是土地的拥有者领取,如果交换土地不在村里进行登记,办理手绪,补贴发放就有纠纷。

    而现在也会有国家建设占用耕地的情况,比如修建高铁,公路,补偿款也会有争议。

    2019-07-08 06:20:07 0条评论
  • 返乡的农民
    返乡的农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农村土地使用权更换,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承包责任制)以来,出于互利或互助原则(比如开路,建房),在民风淳朴、契约精神良好的年代,通常都是大家口头协商好,互换使用开始时生效,大家乡里乡亲的,很少有什么事后反悔的情况发生。

    所以说那年代的口头协议基本有效的!

    鉴于历史原因,国家立法也根据这些情况,实行尊重历史的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国家保护土地承包户“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转换,互换是使用权权利主体发生变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且不损害他人利益,即为有效,所以法律也确认了口头协议是合同的一种,2018年11月,广东信宜市人民法院就判决过一例这方面的案例 。

    随着社会现状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时代进步了吧,人们的价值观开始改变了,这方面的纠纷也慢慢开始变多了,如果你需要互换土地使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请参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根据法律条文,你可以按以下程序操作:

    1、双方达成一致后,经双方村民小组(现在的土地发包方)同意,申请双方村民委员会派人(通常是村干部)进行测量公证,然后签订书面协议,加盖村委会公章,村干部签名公证,协议双方各执一份,村委会一份备案。

    2、如果互换的土地已经确权,并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那么情况就复杂些了,需要到确权工作队(目前是临时单位,以后可能是直接找国土管理单位)进行变更登记、换证。如果实在无法更改,可以进行司法公证。

    上面是我对土地更换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一起探讨。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19-07-02 22:59:17 0条评论
  • 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
    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经历过。口头协议只要双方都认可,或者有价值的证明人证明。是有法律效益的法院是支持的。

    2019-07-02 20:28:03 0条评论
  • 农人农庄
    农人农庄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很久很久以前,农村土地基本口头协商,在最近这十多年来,土地越来越增值,通过正规书面协议进行承包才合法合规,口头协议肯定无效了,一但一方反悔,造成损失方没凭没据,利益得不到保证。

    2019-07-03 14:25:01 0条评论
  • 婧航妈妈要努力呀
    婧航妈妈要努力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可以的,本来土地就不属于你本人,你所拥有的地只有使用权,

    2019-07-02 18:31:05 0条评论
  • 山野包正
    山野包正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根据合同法规定。在双方以可的情况下口头协义与书面协义有同等的法律效律由此可见只要双方口头协义置换后双方未在所得土地上非法经营。是受法律保护的。

    2019-07-04 12:58:11 0条评论
  • 温柔黑猫警长
    温柔黑猫警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农村,农户的土地不是链接成片的,通常是这里一块,哪里一块,不利于农民的耕作,所以,有些农民为了方便,就会自愿协商将承包经营部分土地进行互换。互换通常以书面合同为准,实际上极少签订书面协议,都是以口头方式进行,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40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依法以,自愿,有偿的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互换经营权主体发生变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达一致,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即为有效只要双方同意依法有偿的互换都是可以生效的,这样 大家都明白了

    2019-07-05 00:08:27 0条评论
  • 随缘生活着
    随缘生活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口头承诺不能产生任何法律效力,如果有一方变卦胡搅蛮缠会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纷。应该双方协商签订一份或让村委指导下双方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或合同,自古以来就有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的先例,不然一方毁约会闹出不可估量的后果和事情,尤其在现在的政策下明确规定农民对土地只有经营权,管理权,决不能随意转让,买卖,乱搭乱建,这样政府有权收回承包土地和承包权。

    2019-07-02 19:00:4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