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天很多树不进行光合作用,地球的氧含量也没有降低呢?
为什么冬天很多树不进行光合作用,地球的氧含量也没有降低呢?
-
氧气不是越多越好,殊不知,你刚从高原上下来,到了平原,会发生醉氧的?如果氧气含量继续升高,即使在平原,也会醉氧的。氧气具有高活性,几十亿年前,曾经造成地球物种大面积灭绝,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氧气可供人呼吸,所以就是好东西,恰当比例的氧气才是好。
接下来回到你这个问题,题目认为,树木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冬天掉叶仅剩枝杈,没有了光合作用,所以地球含氧量会下降,这里面犯了几个错误
1、地球氧气主要来源不是树木
目前普遍认为,地球上的氧气70%来自海洋(海藻),也有科学家认为,地核也在不断释放氧气。因此地表植物释放的氧气仅占1/3左右。即使全部没有,还能剩2/3呢。
2、南北半球不同
当北半球地处冬季时,南半球可是在夏季啊,且热带地区全年四季常绿,植被丰富,一直在光合作用的。
3、有树掉叶不意味着所有树木停工
殊不知,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才是贡献氧气大头,落叶树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氧气总产量,但改变不了大势。
4、大气是流动的
虽然有些地方因为树木落叶,会造成小范围的氧气含量下降,但地球是个整体,通过大气环流,可以取盈补贴,达到平衡,不必过分担心。
综上,冬天树木掉叶,真的改变不了地球氧气含量,这就好比晚上小卖部关门了,咱还不吃饭了?
2018-01-18 22:41:59 -
首先,地球上的氧气主要贡献是海洋里的藻类,森林贡献不到20%,因此四季变化能造成的影响很小。
其次,大气中氧气含量是21%,考虑到空气重量和大气层高度,开放空间里的氧气其实是很多很多的,各种耗氧机制能消耗的氧气相对于空气中的大量存在的氧气其实很少,所以问题中的地球氧气含量总体基本稳定。
但是局域小气候(温度、湿度、含氧量)会有局部差异。
2018-01-21 23:38:12 -
至少是北半球冬天时,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时北半球是夏天,还有赤道附近没冬夏之分,就算是冬天还有好多的长青树,所以到冬天,也是有相当一部分树在勤恳工作。地球的氧含量不会明显降低。非专业回答,不喜勿喷。
2018-02-02 15:31:09 -
地球上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热带亚热带寒带景色一般是变化不大的,热带终年是雨林是造氧主力亚热带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是一年四季绿,比热带雨林次一点,温带温带分为南温带北温带,北半球夏季北温带树叶绿了造氧,北半球冬季是南半球夏季南半球温带树叶绿了开始造氧。总的来说就是热带亚热带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南北半球温带轮着绿,所以不缺氧。
2018-02-01 02:05:25 -
看了这么多评论我越发疑惑。如果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氧气供应补给北半球。那么氧气飘到北半球正常情况要多久?就是音速传播,按6000公里(地球周长粗略按4万公里)算,差不多也要5小时到达。对于亚洲中部广大地区周围被高原所包围,估计富氧很难到达。如果按照迁移扩散传播理论,那多少人得窒息?
2018-01-21 23:21:51 -
看了这么多评论我越发疑惑。如果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氧气供应补给北半球。那么氧气飘到北半球正常情况要多久?就是音速传播,按6000公里(地球周长粗略按4万公里)算,差不多也要5小时到达。对于亚洲中部广大地区周围被高原所包围,估计富氧很难到达。如果按照迁移扩散传播理论,那多少人得窒息?
2018-01-21 23:21:51 -
当北半球进入冬天,落叶植物落叶后光合作用总量肯定是降低了,但此时南半球却正处于夏天。所以从整个地球看光合作用的总量在不同季节应该变化不大。局部的氧气含量变化肯定是存在的,但大气中氧气的相对合量很高,所以光合作用的变化对氧气的相对含量的影响较小。相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低,虽然光合作用对其绝对浓度的影响与氧气相同,但对相对浓度的影响却很大。就在一天中也可以测定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2018-01-15 06: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