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传统手法基础上如何发展?

新农商网 全部 1026

中国画在传统手法基础上如何发展?

回复

共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桂花酒叫化鸡
    桂花酒叫化鸡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顺其自然。

    艺术的发展之路是不用顶层设计的,也是无法预料的。

    如同人生一般,期间虽有风摧雨打,或有隐疾外伤,但终究是走过了漫长的成长壮大之路。我们看到了中国画始于稚拙天趣,进而青春勃发风采迷人,进而成熟丰盈风流倜傥。目前,中国画正值盛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相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伟大意义,艺术之花就是要顺其自然、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艺术观念就是要碰撞交锋、各呈己见,而不能一家独大。只有这样,中国画的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好。

    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期待着能出现像黄宾虹、傅抱石、齐白石、李可染、陆俨少、、、、、、等,这样杰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画家,源自传统挑战自我,大胆创新不离传统,既能创作出面目一新的中国画,又不失中国画的特色,大胆创新而不逾越规矩。

    不希望看到那种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中国画”大行其道,希望看到用传统笔墨创作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及鲜明艺术风格的中国画。

    2019-08-31 09:23:31 0条评论
  • 红梅工笔佛画
    红梅工笔佛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传统,或者是最传统。


    现在一提中国画,大家首先想的就是水墨,或者再有也是写意画,好像这些就是中国画的全部了,当然也就想当然的认为了,这就是中国画的传统,自己对中国画的历史知之甚少,但至少有

    两点还是能明白的

    一中国画不只有水墨或者写意,还有工笔画。

    二中国现存最早的画,也是工笔画,而且中国现在传世的十大名画,也基本都是工笔画。

    这样来看,不敢妄言工笔画就是中国最传统的代表,至少工笔画要比写意画更久远些。另外不知什么时候就定了写意画的名称,好像工笔画就没有写意了似的。 中国画分为写意画与工笔画不确切,应该叫做粗笔与细笔画,就是因为在写意这个问题上是完全没有分别的。技法是写意的工具,写意决定了构图、技法和形式美的选择。工笔画因为作画时间较长,在写意的问题上,自然更加慎重,更加注重立意和完美的写出意。

    回答中国画在传统手法基础上如何发展?这个问题,自己的一点看法,应该从两点出发,两个方向发展,首先要深耕中国的传统手法,中国画的十八描十八染(本人图文里都有详细解释)什么的,都是前人总结的多么好的基础,多么丰富的基础,先别谈去发展,就是能真正的继承一二,也够一个画家发展的了。

    再者,与时俱进,体现着时代激情的个人感情的意,无论用粗笔或细笔手法完美地写出来,肯定都能打动很多人的心弦。也不必拘泥与传统的手法,甚至材料,可以大胆尝试勇于结合,一种艺术的发展总会有一些突破,有一些与其他艺术,其他方式的结合,而现在的工笔画发展的确也是如此,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材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肯定会受到很多的质疑。

    自己虽然是更喜欢传统的,但也绝对不排斥大胆创新的,甚至还非常欣赏和敬佩,只是自己力不从心也。

    2019-09-04 07:13:36 0条评论
  • 永远春天
    永远春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国画(特指青绿画、水墨写意画与工笔画)传统手法(即笔墨法)古已具备,很难有新发展。即如诗词一样,难超前人。所谓创新,应在符合画理前提下尝试,并经时间考验。否则张模作样,瞎编乱造,只夺得眼球,难入心魂,且易于入“野狐禅”。当下之“丑书”可为镜矣。

    2019-08-30 22:51:32 0条评论
  • 榆树屹塔
    榆树屹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中国画的精膸是笔墨,传统的笔墨不是封闭式,在传统的笔墨去开拓余地很大、前几年在圈孑里刮起一股水墨改革潮,我认为很正常,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中国画用笔是关健,在運用笔法的基础上,去提高用墨和用水的効果,从而增强中国画用墨、用水的韵味,使中国画更灵气。故中国画要发展、要更新是完全符合笔墨当随时代的宗旨,切不可一味怀旧、念旧、仿旧

    2019-09-01 12:00:4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