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为什么会写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有什么意义?
纪昀为什么会写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有什么意义?
-
纪昀曾六主会试,门生众多,俨然是儒林领袖,然而他晚年并未著书立说,而是用十年时间写成了一部“不入儒家”的《阅微草堂笔记》。据纪昀自己说,撰写本书是《四库全书》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他因“昼夜无事,追录见闻,忆及即书”。
后人研究,多说纪昀是借“怪力乱神”来达到教化、抒愤或者别的目的,却没有说明为什么采用“怪力乱神”的原因。下面试分析之:(1)对于鬼怪狐妖之事的由衷喜爱
纪昀出生于河北献县,而献县周遭,自古就有传扬怪力乱神之说的民风,闲时人们以此为消遣。可以说,纪昀自幼便深受家乡好谈怪力乱神之说的影响,并对之深感兴趣。
《阅微草堂笔记》的内容近一千二百则,却有三百余篇是关于家乡及周遭的轶事。纪昀对于怪力乱神之事的兴趣,是促成本书的一个重要因素。
(2)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学识《阅微草堂笔记》内容庞杂,中间充斥着作者自己的观点表达。《聊斋志异》只是在结尾处通过“异史氏曰”来点评,而纪昀则是在文中随意抒发,几乎每一篇都抒发了自己的观点。
例如《粤东大商喜学仙》一篇,他借道士之口说:“儒之本旨,明体达用而已。文章记诵非也,谈天说性亦非也;佛之本旨,无生无灭而已。布施供养非也,机锋语录亦非也;道之本旨,清净冲虚而已。章咒符录非也,炉火服饵亦非也。”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三教之放失久矣”的感慨。
(3)“立言”著书传世的心态自古著书立说就是文人士子的重要心态,对“立言”十分看重。纪昀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尤其是他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不会甘心一世无作品传世。
纪昀曾经说:“年命虽促,而沉酣典籍,密咏恬吟,能立言以传于后世,有桓谭五百年后之思焉。”十分能说明其心态。
但在编排《四库全书》后,纪昀感觉“检点得意之作,大抵古人所已道”,所以形成了不敢、不愿著书的心态,再加上其《滦阳消夏录》刚刚写成便流传甚广,促使其转向“不入儒家”的小说领域。
(4)匡正当时小说“流弊”纪昀崇尚魏晋南北朝的小说。鲁迅评价说: “他做的《阅微草堂笔记》就完全模仿六朝,尚质黔华,叙述简古,力避唐人的做法。”
纪昀自己也说过:“聊斋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虞初以下,干宝以上传⋯⋯今一书而兼二体,所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可见纪昀对《聊斋》很是排斥,他著《阅微草堂笔记》,明显有匡正当时小说“流弊”的目的。
2018-03-08 22:42:50 -
纪昀写志怪小说,我想有二方面原因,一是当时文字狱盛行,许多文人因此获罪,,从自我保护的心理,以志怪的形,式,反映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二是以志怪小说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2018-04-28 08: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