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好多关于介绍古代玉器帖子(包括有的书)写的都头头是道,但里面古玉是老的吗?
网上有好多关于介绍古代玉器帖子(包括有的书)写的都头头是道,但里面古玉是老的吗?
-
不一定。现在出书很方便,任何人都能出书,书号也能买到。蚌埠制造的高古玉连专家都能骗过。购买高古玉时,一定小心行事。
2018-11-02 10:18:27 -
谢谢邀请!谈几点浅见,以供参考。
(一)为什么当前存在鉴藏标准不一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多,不可否认有学术观点不同导致的学术之争,但更不能否定其中的利益之争、话语权之争。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藏友之间交流太少,总是局限在师傅带徒弟的小圈子里,没有与社会面更多的朋友交流。破解这个问题,还是得靠扩大交流面。因为道理越讲越清,是非越论越明,交流面大了、同好之间互动的多了,一些事情才会越来越清晰。网络上经常对各种问题争论频繁,正是集中大家智慧解疑释惑的好平台。想想到底是在小圈子里面传播错误观点容易,还是大网络、大平台上传播错误观点容易,就知道对人们上网发这些贴子究竟是该鼓励还是反对、扶持还是排斥了。
(二)怎么看待网上的贴子。一是要考虑照片失真度,玉的颜色可能因为背景、光线不同拍出照片也不同;玉的雕工可能拍不清楚,有时玉上一些特征还不太好通过照片反映出来。是故,有可能有些真东西拍出来了会像假的,假东西拍出来也可能像真的。二是重点是要看贴子内容讲的道理是不是对的,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的,是不是通过自己琢磨出来的,作为阅读者看这些贴子能不能受到一丁点启发,或者是不是错的,又错在什么地方。用质疑的眼光看待网络无可厚非,但未必能令自己受益。当然了,如果觉得对方纯粹胡扯,大可以把他拉黑,网络都有这种功能。
(三)玩古玉的圈子怎么看待网络化。我觉得应该积极拥抱网络化。网络化有几个特点:一是参与的平等性,有利于打破学术上的无理霸道行为;二是参与的广泛性,有利于打破小圈子视野窄的问题,或者纠正小圈子里的一些错误观点;三是主体的多样性,参与主体有大藏家、有纯爱好、有玉雕师、有玉商贩,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知识交汇到一起,对破除古玉圈内种种顽症十分有利。
2018-11-02 18:26:54 -
这几年是收藏热,玉器是一个热点,很多收藏爱好者们也乐此不疲,在这其中,大多数水平不高,包括一些关于玉石的出版物,上面的一些知识不正确,藏品是赝品,这与作者的知识水平有关。
在收藏界有一种现象,很多藏家玩了一会辈子,藏品一屋子,没有几件真品,究其原因,这位先生根本没入门,只是一味地买,从来不研究一下,总把假货当成真的,没有见过真货,就把假的当成了真的,在他眼里,就没有一个概念,真品的特征是什么,细节有什么特点他都不知道,这种心态想得到好东西是不可能的。还有,现在的市场混乱,假货横行,没有眼力根本不能进入这个市场,否则就是上当,人们还有一种捡漏的心态,认为现在的市场上海有漏可捡,简直是有点可爱了!这个收藏市场不是没有漏,有漏也是给专家准备的,与常人无关,想买到真品,要舍得花钱,还要有真才实学,对市场上的藏品,要用一种否定加否定的态度来审视,用自己的知识来考量,从细节入手,发现一处不对的,就可以完全否定这件藏品,这样才能少上当。
现在自媒体很发达,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让收藏爱好者可以看见更多的东西,增长见识,提高水平,当然,网上秀出的东西自然是良莠不齐的,藏家的水平也有高有低,这都不要见怪,如果人人都能拿出真品古玉这才叫怪呢。
2018-11-02 10:30:41 -
帖子里的是不是古玉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会不会看古玉,认识古玉,我是江湖派的,不是所谓的学院派
2018-11-02 14:29:13 -
多看馆藏玉器,最好身边有懂古玉的老师或者朋友,从对方那学习!那样就可分辩的出了!有些帖子的确是正能量,也是古玉!首先要懂得明白哪些帖子或书是真正值的看并学习的!
2018-11-03 00:04:25 -
只能是万一是真的呢!
2018-11-02 12:09:07 -
玉器看不懂。照当下文玩的规律来说,假的一定有!
2018-11-02 22:16:20 -
请大家点评一下。
2019-08-02 08:28:07 -
不知您问的玉老吗?指的是玉本身,还是人为施加文化内涵的年代?有人玩的是玉本身,有人玩的是内涵文化,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2018-11-02 10:40:09 -
哪有那个多古玉?
2018-11-20 22:06:32 -
看书鉴定古玩靠谱吗?就如我们今天的人叫古人看书会开飞机会造原子弹吗?答案是一定会从天上掉下来与炸死。现在是科技时代加信息时代,看书是书呆子时代是九十年代以前的文物时代了。
2018-11-02 10:15:46 -
这个难说,因为有谁去监督他们所说说正确与否呢?
2018-11-02 19:51:00 -
请大家点评一下。
2019-08-02 08: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