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八府巡抚的官职有多大?

spider 全部 1025

清朝时期的八府巡抚的官职有多大?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坐古谈今
    坐古谈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没有“八府巡抚”,那叫“八府巡按”。

    其次,清朝只有“顺治”时期有所谓的“巡按”制度,其他时间没有。

    再次,“八府巡按”只是“巡按地区数量”不是具体的、固定的地方。

    再次,巡按级别非常低,最多五品(皇帝给予极特殊照顾),一般为六七品。它属于监察官员,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巡视组组长”,同时,“巡按”出现于朱元璋时期、制度形成于朱棣时期,清朝顺治皇帝全面学习朱元璋、朱棣,因此恢复了“巡按制度”,但在满洲贵族、汉军八旗的反对下,与顺治皇帝发生过数次激烈冲突。

    被满族贵族(包括汉八旗)基本统一意见废除后,又被顺治皇帝借助汉族官员和其他满族贵族的支持下强行恢复。但很快,顺治皇帝病逝。由此“巡按制度”彻底消失。

    周星驰演的这部电影,只是电影,不要把电影当作历史。

    最后,巡按、巡抚、总督都是监察系统的官员,他们是不一样的

    清朝的“巡按”出现时期主要是在“占领区”内进行军事巡查、行政检查。巡抚、总督之前都是都察院的派出机构,在地方上驻扎,其后逐渐成为地方实质长官。在它们形成实质权力之前,布政使是某省的最高长官。

    “巡按”则是都察院的巡查机构不固定,在晚明时期,因为其具备“代天子”巡查的意味,往往指挥巡抚、总督、提督等。在清朝,则因为品级太低(明朝也很低)经常受满洲贵族将领蔑视,但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仍然具有很大威慑性。

    因为顺治是将“巡按制度”作为抑制满洲贵族权力的手段,所以,当时的满洲贵族(当时天下军权出于他们)、行政权(天下巡抚有七成)则出于汉军八旗(也即满洲贵族的奴才)。所以,这两种人对“巡按制度”都非常排斥。

    最终,顺治时期皇权还是无法斗过满洲贵族权力,顺治失败。

    2017-08-18 10:35:54 0条评论
  • 青年史学家
    青年史学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没有八府巡抚的说法,倒是影视剧里面经常出现所谓的“八府巡按”,巡按和巡抚是两个概念,巡按主要出现在王朝实行监察制度的初期,而巡抚多为监察制度固化之后形成的,这里主要是指顺治朝的巡按和康雍乾时期的巡抚。

    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巡按和巡抚的类似物出现,比如汉代的刺史和唐代的节度使,在早期都只是代表皇帝和中央监察地方,后期监察制度常态化,开始逐步的掌握行政和军事权力,品秩也不断的增加。开始成为地方主官,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造就割据势力和汉末、唐末诸侯藩镇格局。

    因此到宋明之后开始对这一制度进行调整,最典型的就是实行科层制,将各级权力主体的行政权、军事权、经济权、文化权、司法权和检察权进行分割,互相之间进行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出现权臣和地方割据势力,限制相权和地方权力。明朝是这一制度空前发展的阶段,一方面皇权对相权出现压倒性的优势,另一方面皇权有受到文官和言官的挑战,皇帝不得不拓展其非常规的权力,比如锦衣卫、东厂、西厂、内阁等,巡抚制度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既有文官的巡抚,也有阉宦的巡抚,严格的说这个时候的巡抚多为巡按的意思,到明朝后期才慢慢固定。

    清朝初期,满洲旧习未去,贵族权力对皇权造成威胁,所以顺治皇帝就希望设置巡按巡查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结果受到强烈反对不得不作罢。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巡按是临时性的,隶属于皇权,品卑而权大。巡抚隶属于政府,是国家正式的主官,拥有很大的权力,前者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巡视组组长,后者相当于省长之类。

    2018-01-30 00:10:21 0条评论
  • 阴霾冬天
    阴霾冬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2017-08-16 20:43:4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