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失联科技大学博士有什么看法?
你对失联科技大学博士有什么看法?
-
本人目前本科在读学生,今天刚好看到这条新闻,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位失联博士叫刘春杨,老家位于安徽合肥肥西丰乐镇农村,本科、硕士均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目前是中国科大地球化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生。(题主说的“科技大学有”有误)
2019年1月30日下午,刘春杨给父母打了电话说,1月31日回家过年。之后就失联了。
2月12日,警方发布了寻人启事。
2月14日下午,失联已15天的科大博士生遗体在董铺水库芦苇荡浅水区被发现。
目前,警方还在调查其死因。
看了评论区的评论,我觉得在警方还没公布其死因之前,就下定论说是中国教育的问题,把帽子扣在博士生导师身上的做法欠妥。不可否认,这几年中国高校出现了多起博士生被导师压迫,造成心理负担,最后选择轻生的案例。但是每个社会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比起这些压迫学生的导师,高校里更多的是潜心学术研究,默默耕耘的老师和教授。比如目前我所在的学校(省重点高校),和研究生学长交流时并没有听到过所谓的“压迫”,而且我本科的老师也是和蔼可亲,耐心传授学问。所以对待“科大博士失联”这件事,如果最终结果是评论区所说的“导师压迫致死”,那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导师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死因还没公布之前,要客观具体的分析,而不是带着主观情绪妄下定论。
正如我上面说的,除了“导师压迫致死”外,在警方还没调查清楚之前,失联博士自身原因导致轻生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比如说自身不能正确释放科研的压力,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或者有一直以来存在这心理问题呢?
综上所述,还请各位客官手下留情,虽然目前中国高校的体制的确存在这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请不要一棍子打死高校里面默默耕耘的学者。
2019-02-14 23:24:32 -
个人看法是太惋惜了!
刘博士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自杀身亡。
如果是自杀的话,那么无非是压力大导致的,可能学业上的压力,对未来出路的迷茫,家里经济条件等等。
我觉得社会上不应该过分炒作其博士身份,毕竟各个年龄段,各个学习层次,各个行业,只要压力巨大,或者是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线自杀的情况。
学历低的如前几年炒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n连跳等。
不少本科阶段挂科多的也常有自杀的学生。
在惋惜这些年轻的生命的同时,我们应该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应该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等,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方面会逐渐有所改变。
但现代社会的压力很难彻底消除的,以日本为例,日本的社会发达程度是非常高的,但自杀者的比例也是很高的,因此我们只能是在最大限度去帮助这些潜在的自杀者。
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的学术公平,刘博士读中科大压力大,都自杀了。
而最近同样比较火爆的事件是演员翟天临混进北大光华当博士后,两个事件放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9-02-14 21:35:55 -
我考虑在三孩子绝对不是自杀,另有隐情肯请警方介入。谢谢!
2019-02-14 20:20:17 -
给异师20万元,看行不?
2019-02-14 19:07:23 -
压力大,毕不了业是主要原因,家里也没有背景,呼圩社会要重视人才,也要关心人才,让学者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社会,同时导师也要对论文的检查略有放松。
2019-02-14 18:51:32 -
不是他脆弱,不是他没有责任心,实在是其他方面给他压力太大了,太大了,还说不出来。非常的惋惜。应该认真反思教育机制问题,机制的那个环节出的问题????这个环节的人和事该怎么理顺! 不要让利益的铜臭玷污学术!
2019-02-14 18:56:32 -
不想看,太可怕,太伤感了。
2019-02-14 22:11:45 -
惋惜 真的非常惋惜 !让我想到家里的一位远房亲戚(长辈)当年是当地的骄傲 科大少年班 80年代的科大少年班 但一直论文导师压着不给过,导致后来精神不好 整个人也就废了…
2019-02-15 11:28:18 -
博士又怎么了 还不是人 读这么多年书 不还是白读了 对的起自己父母吗?一点都不懂事
2019-02-15 08:10:15 -
表面原因是压力大,毕业难。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应试教育,由于初高中压力过大且有人看管,等到大学后一下放松下来,所以混学历的很多,研究生阶段照样有一些人混日子,这些人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会去渎博,比如想当大学老师等必须读博,但现在博士不好毕业了,有硬指标了,加之课题太水,特别是文科,非基础类如管理学科等,所以抑郁了,后果很严重。
2019-02-15 05:12:31 -
觉得这个博士很可怜,他当时应该是多么的无助啊,从学校来看,有可能是学校给于的压力太大,从个人来看,有可能是个人承受压力过低,所以培养一个高才生,更应该重视他的心理问题,全面培养人才
2019-02-14 20:05:45 -
运算或科学智力出众并不代表\"生活智力″正常!
2019-02-15 08:16:10 -
不能一味责怪导师,因为导师也有出成果的压力。对于一个不断进步的国家来说,人才就是需要在不断给予压力和激励下才行的,所以一个合格的博士,就是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否则本科或硕士毕业就可以就业去,没必要多化时间读博,导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没有错!但是导师自身指导能力是否足够,是否满足博导的要求,需要学校严格把关。
2019-02-15 06:55:13 -
这也是个人想不开,肯定学习压力也大,但已选择了这行,就应面对,只可惜英年早逝,家里的父母打击太大了!
2019-02-17 20:52:15 -
重点要查导师
2019-02-18 14: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