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刘备统一天下,会施行仁政把大汉王朝再延续百年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14

假如刘备统一天下,会施行仁政把大汉王朝再延续百年吗?

回复

共2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正二位都承旨
    正二位都承旨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一统天下,汉朝依旧不能延续

    彝陵之战,蜀汉损失数万精锐,文臣武将也是损失过半,昭烈帝刘备困守白帝城,不久因病感交集,遂托孤丞相诸葛亮,传位给成都留守的皇子---刘禅,然后撒手而去。虽然诸葛亮呕心沥血,不忘先帝遗志,六出祁山北伐,但无奈现实残酷,最终病死五丈原,留给后人一片叹息。那么我们设想,假若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光复长安和洛阳,攻灭曹魏和孙吴,再次实现了华夏一统,汉朝还会延续自己顽强的国祚吗?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一、储君平庸,国运堪忧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219),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虽然史书对刘禅的记载很少,但根据陈寿短短这几段话,我们最起码可以清楚一点,刘禅的储君之路十分顺利(要知道,储君是未来的皇帝,是新的政治中心,腥风血雨是免不了的)。刘备一称帝就立刻册封刘禅,可见刘备对他的极大认可。然而这种人生快车除了可以享受万人拥戴的好处之外,还有可能会超速。由于长期身处大后方,刘禅能够得到的锻炼可谓是微乎其微(上有父亲刘备,文有诸葛亮、董允、费祎等人,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人),那么这种环境就极易把刘禅引入不思进取的思想中。一个没有亲身经历过战场残酷和人情冷暖的人(赵云救阿斗不算,太小),是不会体会创业艰辛的。虽然在一些史籍里,例如《寰宇记》里有言:“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诸葛亮的《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对刘禅的认可极高,但我终究认为,没有经历磨难的人,在意志和行动上,终究会滑向堕落。这点在诸葛亮死后越来越明显。




    回到正题,假若刘备一统天下,汉室复兴,但刘备也在位不了多久,刘禅必定会登基。在相父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刘禅应该不会太过放肆,但诸葛亮这个人实在是太拼命,他肯定会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命也不会长。当他一死,依据刘禅的秉性,堕落会迅速出现。试想,在现实的三国鼎力中,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不久就开始宠幸宦官黄皓,性格乖张,甚少理朝政,更何况一统天下、四海升平,他岂不翻天了?是不是很眼熟,东汉末年的老场景:皇帝昏庸和早夭-幼主即位-大权旁落外戚-皇帝长大靠宦官夺权-(好)王朝焕发生机/(坏)皇帝昏庸……又是一个恶性循环,那么这个新朝廷会支撑多久?



    二、施政容易,维持困难

    虽然刘备以“仁义”著称,但当时的国内环境,却是隐患丛生的。刘备在建立蜀汉之初,分别设立“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掌管军务,另设尚书令辅佐军师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并提高司徒的地位,作为日常行政辅佐最高官员,这些基本沿袭汉代以来的政治制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授予魏延为汉中太守,坐镇汉中,对于镇守各地的将领也给予了相当大的权力。这种政治制度在天下未定的时候尚且维持,但当天下一统后,问题就随之而来,而首先出现的是各地将领手握兵权的问题。

    众所周知,秦汉以来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朝廷掌握一切大权,地方只能根据中央命令行动,那么在天下一统后,那些地方将领原本就习惯了大权独揽,突然要被剥夺权力,他们会怎么想?尤其像魏延这种脑后有反骨的人,肯定会谋反,那么这样一来,各地心怀不满的将领一同响应,估计也不好受吧!其次,在中央,丞相掌握大权,虽然诸葛亮不会谋反,但他死后呢?继任丞相之位的人就不一定了。若刘禅又不思进取,唯唯诺诺,这不又是一个汉献帝吗?最后,虽然刘备会施行仁政,但他之后的皇帝就不敢保证了!一个刘禅就如此令人担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刘禅之后的皇帝不会好到哪里去。

    三、历史规律,无法改变

    中国历史上,延续一个王朝的,除了汉朝(西汉和东汉)、晋朝(西晋和东晋)、宋朝(北宋和南宋),其他王朝都是一灭就灭了!再者,两段历史时期叠加延续的例子,也就上述三个,更何况连续三个时期叠加延续的了。所谓“盛极必衰”,世间万物都是如此,王朝亦是如此,因此经历了两段时期的汉朝还想再兴起,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此,汉朝还想继续延续国祚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意淫罢了!

    ╮(╯_╰)╭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哦!我会不定期为大伙更新历史知识,有不一样的观点尽管在下面留言,分享你们的故事。(PS:有不一样观点尽管分享,但请好好说话,职业喷子请绕道)

    2017-12-23 19:18:51 0条评论
  • 月溪天逸
    月溪天逸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应该可以的。首先刘备是汉室宗亲,虽然有作假嫌疑,但起码姓刘不姓曹孙,这就有名有份,其他人想造反缺少借口。其次汉末三国时期战乱频发,人口稀少土地荒芜,没有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百姓只要耕种就能生活,缺少造反的动力,而且天灾频发期已过,再发生纯属天要亡汉,非人力所能及。最后刘备用人识人相对较高,诸葛亮至死没篡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表明刘备有能力,死后依旧保证子孙皇位。(其实刘备也有机会统一天下,虽然曹魏孙吴比他有优势,但优势不代表胜势,毕竟事在人为,只可惜他没能把握住。)

    2017-02-03 14:55:35 0条评论
  • 胡观世事
    胡观世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可能性几乎没有。历史上西晋亡于匈奴后代刘渊和刘聪,看看两晋期间风起云涌的少数民族政权,就知道即使刘备统一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在民族大动荡大融合的背景下仁政不具备统一的功效,大家必须采取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2017-08-29 18:28:38 0条评论
  • 月色飞舞2
    月色飞舞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汉末贵族,因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多儒雅喜文,其实不然真正历史上的刘备不喜欢读书,喜欢动物,音乐,和美丽衣服,少言善待人,喜怒不形于色,好结交豪杰之士,这是他的性格,从这个角度看刘备与曹操有这相同之处,这也是成为乱世枭雄必要条件之一。刘备与曹操不同之处是,前者善待百姓,重信义。他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不愿意扔下百姓自己逃命,也使得他付出惨重的代价,然而他确得到高度美赞为他之后成长打下基础,他逃到哪里都有人收留,虽寄人篱下但确没有半点委屈求全,这也看出他的名声和政治头脑很强,刘备知人善任,对手下赏罚分明,不偏不倚,从他提拔黄忠,和魏延就可以看出。刘备的识人能力比诸葛亮还强,刘备临终时嘱咐:“马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后来不听此言,结果吃了大亏。这是历史真实的刘备,如果刘备不死他真能得天下,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绝对能重现汉世辉煌。

    2017-04-16 09:48:03 0条评论
  • 汾阳传奇网
    汾阳传奇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历史不容假设,同样的棋子不一样的棋局。刘备没有宽大的胸怀,起兵之初,寄人禽下,投元绍,投刘表,投曹操,至到赤壁之战才偏安一隅,拥有西南四川之地。称帝后没有精力投置。本应养兵蓄锐以待时机。比如中原大乱而乘虚直入。可当他知关羽兵败,只知报仇而不量力而行。结果兵行险招,几乎全军履灭,这也是蜀汉败亡的前兆。所以刘备胸心狭窄,才大志疏,不足以恢复大汉基业,虽是孔明在世也无济于事。呜呼哀哉。

    2017-01-28 14:05:30 0条评论
  • 胡观世事
    胡观世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可能性几乎没有。历史上西晋亡于匈奴后代刘渊和刘聪,看看两晋期间风起云涌的少数民族政权,就知道即使刘备统一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在民族大动荡大融合的背景下仁政不具备统一的功效,大家必须采取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2017-08-29 18:28:38 0条评论
  • 君子好球
    君子好球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百年是一点问题没有,因为汉王朝其实已经被刘备延续了50多年,只不过不是大一统罢了,如果让刘备统一,大汉王朝再次中兴,基本就没有后边的五胡乱华这些鸟事...

    所以曹操绝B是千古罪人,你说你TM弄成这样,还拱手送给司马弱智家,没有当领导的基因,一个明君没出,乱干几百年后,被外族强奸,真是醉了,老刘家那绝逼是领导基因咣咣地,刘备这后绝逼再有几个明君,中兴华夏,对不对?

    你说刘备的儿子没本事?那是被演义丑化了,为了突出诸葛的业绩,没本事能当40多年的皇帝?看看曹魏和东吴那些子孙有几个有本事当10年以上皇帝的?

    所以假如刘备统一,就刘备的儿子和诸葛的组合就能中兴汉室,恢复华夏的秩序!

    2017-08-07 11:29:28 0条评论
  • 天臺
    天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关于一楼六千万人口的言论,我认为此言差矣,窃以为这里实行仁政的意思并不是像文景那样一直休养生息下去,而是走下坡路前能否持续一百年,即强盛一百年。我国古代王朝的灭亡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部入侵,二是土地兼并(内部),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你说的养不起六千万人其实是客观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就跟天灾一样。有些人喜欢把明朝灭亡归结为天灾,其实天灾每年都有,只是在强盛期能得到很好的救助,而在衰落期则听之任之,造成流民增多因此起义。所以你说的六千万也是如此,并不是因为到达了六千万瓶颈养不起而饥荒贫穷,而是土地兼并到了顶峰阶段,即王朝开始没落阶段,人口恰恰是六千万左右。试想,一个王朝在建立一百年之际有一位明君力挽狂澜,政治清明,那6千万人口就可以负荷的,因为假设粮食一定的情况下,那些大地主并没有与民争利(即土地兼并在一个较低水平),那为什么不能养起六千万?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基本没有,因为皇族自己本身就是大地主,决定了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必须说一下宋朝,唯一一个超过三百年国祚的王朝,他的情况不一样,工商业特别发达(工商业为什么发达也是值得探究的),宋的粮食量可以说跟之前的朝代差不多甚至更少,但人们除了耕地还经商,利益来源扩大了,所以即使土地兼并加剧人们也有了其它利益来源,有钱就能买米,从地主手中把粮食换回来,所以能养得起更多人口,这里面不是粮食多少的问题,而是粮食分配问题。六千万不是养不起,而是粮食因为土地兼并而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农民又没钱买回来,因此分到平民手里的粮食只够养活6千万,造成他们流浪或造反,所以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而不是粮食总量养不起6千万。那么再回到题目,假设蜀汉能统一全国,是否能超过一百年仁政,我理解是强盛一百年,我不知道,很难说。我国大一统朝代中除去被少数民族灭亡的宋,秦晋隋元是没有超过一百年,其中秦隋灭于暴政。元是少数民族统治,汉化不彻底,提前葬送了。晋真的是太弱了,皇帝痴呆,大臣攀比,可能是得国太易,即使不亡于外族也会亡于内乱(内乱不等同农民起义),恰恰两个都有。而刘备的汉会亡于以上哪种情况?我更愿意相信它会规规矩矩亡于两百年后的农民起义。但是另一方面,晋后五胡入华和南北朝,给汉人揉进了胡人血统,才有了胡汉一体的关陇集团,成就了隋唐盛世,唐人体质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成就中国封建的巅峰。如果刘备的汉能挡住五胡,那胡汉一体的关陇集团能否形成?历史总是必然带着偶然。我为什么不认为题目的100年仁政就真的是仁政?因为不可能,必须要4/5位皇帝都是仁君这几率太低了,没出现过,这么问会比较幼稚。最接近的就是武德到天宝,但是中间有武周,有宫变,武则天应该算不上仁君吧。

    2017-08-05 02:03:58 0条评论
  • 前程说历史Q智能家装
    前程说历史Q智能家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历史没有假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历史大汉延续四百年,由巅峰走向衰落!是历史必然,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刘备做为魏蜀吴中的枭雄之一,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但是就其实力不足以统一天下。即便如小编所说,大汉也不会延续百年。其一,我们对三国的评价或多或少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是著名的长篇小说不可否认,但是其中有过多的主观因素,作者对刘备集团过于美化,贬低曹魏,但是我们从历史角度出发,应该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曹操做为实力最强,贡献最大的历史伟人应该得到褒奖!其二,刘备建立蜀国不久,撒手人寰,假如刘备能长命百岁统一中原,其仁政也不可能延续,因为刘备并不是具有战略眼光,这一点从关羽张飞之死可以看出!为了兄弟情义抛弃孔明的隆中对,破坏孙刘联盟,致使蜀国地缘政治急剧恶化!其三,刘备并没有蜀汉大业的合适继承人,只有阿斗,刘备集团大量的精英人才相继去世,关张赵和孔明之后并没有能够独挡一面的巨人。后人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其四蜀二帝而终,小小蜀汉都不能延续百年,更何况一统天下,还能指望延续百年!

    2017-04-08 17:08:39 0条评论
  • 雪野筱诺
    雪野筱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按道理刘备应该自己称帝,把刘协按照刘玄或刘盆子的待遇处理就好了。诸葛亮讲得很实际:目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也就是说刘备如果不称帝,手下的小弟就白跟大哥混了,称不称帝不是你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取决于大家的想法。不过话讲回来,如果当时刘备没有称帝的时候就统一天下,恐怕只能迎回汉献帝不敢僭越,因为当年只有鲁肃敢于面对汉室不可复兴的现实,其他群雄还是觉得做个权臣就很满足了。我认为刘备若统一天下后恐怕是第二个曹操,自己虽不敢称帝但会给刘禅打下称帝的基础,采用对付刘琦的方法对待刘协,把他的dna榨干且不留下子嗣,然后由群臣推举刘禅即位即可,刘备如果还活着就当个太上皇,还成就了自己昭烈之名。

    2017-07-16 21:21:12 0条评论
  • 粗查淡犯
    粗查淡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假如你在看你朋友打牌,你在想他赢了,会不会请你喝酒吃饭,但是最后输了,只能欲欲而终!这就是结局,没有假如。要是可以假如的话,你就看看其他人的牌,在告诉你朋友牌怎么打,可以假如的话,你可以穿越去三国,教他怎么统一天下~~~

    2017-02-14 03:11:03 0条评论
  • 褐色中国
    褐色中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有意义吗?首先我来说一说本来应该长久却不能长久的朝代

    秦,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全国,既然有六世贵族的头衔,又有适合事宜的统治框架,缺因为立储的不明确而二世而亡

    隋,开皇年间,民富国强,实行新政,天下欣欣向荣,却因为隋炀帝耗费民力,劳师远征而灭亡

    接下来我说说本应该不长久的统治却延续百年的

    西汉,农民政权,功臣,外戚,皇室,诸侯,建国之初就注定不稳定,而且外部还有强大的匈奴和不服从宗主的南越,建国之初就频频发生内战,直到白马盟誓才有所消停,但是随后又有外戚吕氏之乱,七国之乱,这样的皇朝却延续了200多年

    这三个例子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任何假设都是无用功,关键是后面的皇帝怎么样在封建社会,除了皇权比较弱的东汉、两宋,基本看皇帝,你说能延续多久?政治框架在稳定有什么用,关键看舵手是否高明而已

    2017-02-07 13:49:02 0条评论
  • 森海北屿147962581
    森海北屿14796258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个人感觉延续汉朝百年是可以的。

    首先,在继承人当面很多人对刘备的继承人刘禅的能力很有质疑,但实际上,刘禅的能力是可以的。刘备在建立蜀国一年多后就死亡,在之后虽然有诸葛亮治政把蜀国治理的很好。但同时在之后的北伐战争中也将积蓄的国力消耗大半。而234年诸葛亮亡后,刘禅执掌蜀国30年,将北伐造成的国力衰退给扭转过来,与民休息。如果不是因为偏安一隅,与魏国国力发展日渐差距加大,还是能不断传承的

    在政治当面,自东汉之后世家崛起,皇帝掌握世家基本就能坐稳位置,而且由于东汉末和三国的战乱,世家的力量受到了不小的削弱,难以对皇位造成太大威胁。

    那在军事环境上那,虽然北方少数民族崛起,但只要不出现像晋惠帝这样的白痴,收成积蓄国力这种事情汉朝的统治者做的都很好,北方少数民族的机会不会太大。

    综上所述呢,如果刘备一统,传承汉室几率是很大的。

    但是吧,历史没有如果。而且就算刘备统一也可能会出现刘禅早年暴毙继位者是个。地球冰期加速,北方民族加速南迁之类的事情。都无法预知。也是因为历史的不可预知和改变,才会让我们在惋惜的同时,感触历史的缤纷色彩

    2017-08-27 12:38:31 0条评论
  • 海纳百川140955686
    海纳百川14095568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以皇室帝胄自居、号令天下、割据一方。施仁政以兴汉室、但特殊的政治环境及本人的政治水平难延汉祀。原因有二:一是本人用人缺乏曹操的大度、对外姓王不敢放心使用。二是假仁义、一旦触及统治利益即会倾全力而除之。三是心胸不豁达、刚愎自用、兵败白帝城可见一斑。

    所以、纵使群雄皆灭丶也难延汉祀百年

    2017-02-20 21:37:44 0条评论
  • 现实帝
    现实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性格其实和曹操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显于外,一个藏于内,从以下几点就能看出。

    一是刘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讲义气,都说刘关张情同手足,但关羽死后刘备并未立即替他报仇,张飞来后刘备依旧想以群臣劝阻为由想蒙混过关,谁想老张是个急性子,一顿激情慷慨的言辞,逼的刘备不得不强行东征,并且晚期的刘备已经有了张狂的资本,荆州重要性他也非常知道,夺回荆州是实,为关羽报仇只是个理由。

    二是刘备和曹操都是多猜疑之人。永安托孤刘备让诸葛亮自取,其实就是在试探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并设了李严为副,就是想用李严制衡诸葛亮。

    三是后期的刘备早已没有了复兴汉室的兴趣。从与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坚持要复兴汉室的 ,但后期的刘备已和诸葛亮理想分道扬镳,刘备入蜀带的是庞统,刘备打汉中带的是法正,诸葛亮和刘备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综上所述刘备的前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那时候的刘备只能靠仁德猥琐发育,而后半生刘备已三分天下有了张狂的资本了,才露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嘴脸。

    2017-09-06 08:17:36 0条评论
  • 隔壁老店
    隔壁老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如统一天下,首先统一天下的时间点肯定是成立蜀国的年份221年,而刘备称帝就做了两年就挂了,接班的是刘禅,历史人物无法更改,在这期间,诸葛亮才是重要的角色,而诸葛亮才活到234年,按照诸葛亮的才智,他会为刘禅铺路,至少保证蜀国稳定10~20年。当然依刘禅这个人来说,等诸葛亮一死肯定没有人能管的了了,估计10年也熬不到国将灭亡。在更和平的时期,一个帝王的人性品德才是保证朝代的复兴与灭亡。而刘禅恰恰相反,或许蜀国的灭亡会比原历史灭亡的更快。我的观点是保证蜀国只能在和平的年代最多持续30年。

    2017-08-28 09:57:27 0条评论
  • 森海北屿147962581
    森海北屿14796258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个人感觉延续汉朝百年是可以的。

    首先,在继承人当面很多人对刘备的继承人刘禅的能力很有质疑,但实际上,刘禅的能力是可以的。刘备在建立蜀国一年多后就死亡,在之后虽然有诸葛亮治政把蜀国治理的很好。但同时在之后的北伐战争中也将积蓄的国力消耗大半。而234年诸葛亮亡后,刘禅执掌蜀国30年,将北伐造成的国力衰退给扭转过来,与民休息。如果不是因为偏安一隅,与魏国国力发展日渐差距加大,还是能不断传承的

    在政治当面,自东汉之后世家崛起,皇帝掌握世家基本就能坐稳位置,而且由于东汉末和三国的战乱,世家的力量受到了不小的削弱,难以对皇位造成太大威胁。

    那在军事环境上那,虽然北方少数民族崛起,但只要不出现像晋惠帝这样的白痴,收成积蓄国力这种事情汉朝的统治者做的都很好,北方少数民族的机会不会太大。

    综上所述呢,如果刘备一统,传承汉室几率是很大的。

    但是吧,历史没有如果。而且就算刘备统一也可能会出现刘禅早年暴毙继位者是个。地球冰期加速,北方民族加速南迁之类的事情。都无法预知。也是因为历史的不可预知和改变,才会让我们在惋惜的同时,感触历史的缤纷色彩

    2017-08-27 12:38:31 0条评论
  • 现实帝
    现实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性格其实和曹操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显于外,一个藏于内,从以下几点就能看出。

    一是刘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讲义气,都说刘关张情同手足,但关羽死后刘备并未立即替他报仇,张飞来后刘备依旧想以群臣劝阻为由想蒙混过关,谁想老张是个急性子,一顿激情慷慨的言辞,逼的刘备不得不强行东征,并且晚期的刘备已经有了张狂的资本,荆州重要性他也非常知道,夺回荆州是实,为关羽报仇只是个理由。

    二是刘备和曹操都是多猜疑之人。永安托孤刘备让诸葛亮自取,其实就是在试探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并设了李严为副,就是想用李严制衡诸葛亮。

    三是后期的刘备早已没有了复兴汉室的兴趣。从与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坚持要复兴汉室的 ,但后期的刘备已和诸葛亮理想分道扬镳,刘备入蜀带的是庞统,刘备打汉中带的是法正,诸葛亮和刘备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综上所述刘备的前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那时候的刘备只能靠仁德猥琐发育,而后半生刘备已三分天下有了张狂的资本了,才露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嘴脸。

    2017-09-06 08:17:36 0条评论
  • 海边凝望大鱼的熊
    海边凝望大鱼的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刘备一统天下,还由诸葛亮做丞相,庞统,法正,徐庶一干重臣具在,照诸葛亮的书生脾气定会效法光武,休养生息,大行仁政以得民心,但如果刘备为了让自己儿子顺利继位而大杀功臣,弃用贤臣,则也会恩施于民,以保太平,所以实行仁政是必然的

    2017-08-15 09:11:22 0条评论
  • 达则兼善天下11
    达则兼善天下1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家逐鹿中原,蜀汉政权的势力最弱,经济和军事,都弱于魏、吴两家。即便蜀国有幸能统一中国。他所面临的困境,依然是三家里面最大的。

    有些朋友从人才经济和军事力量等因素来考虑这个问题。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蜀汉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国号。

    刘备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号,逐鹿中原。这就意味着,一旦刘备统一天下。他只能延续汉朝国号。那么汉朝老祖宗的规章制度,他必须继承。刘备的政治框架也必须依照汉朝的政治框架来进行。这对于新的政权来说,束缚的条件太多。而汉朝之所以衰亡,是它的制度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好比我们要盖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院。以旧修旧和重新新建相比后者容易得多。

    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裔,皇叔的身份在起义时是他的优势。正是因为他有此身份,才更容易网络人才。但一旦政权成立以后,这种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他不得不延续汉朝的诸多制度,束缚着他的政权。

    所以我认为,即使蜀汉得天下。也很难确保政权的稳定。起码在这三家当中,蜀汉不是最合适的。至于是否实行仁政?完全不是根据君主的性格决定的。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式或者说风气决定的。民风彪悍就必须得严。反之则可以施仁政。正所谓不审势则宽严皆误。

    2017-03-30 14:07:48 0条评论
  • 紫烬耀
    紫烬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问题很傻很天真,首先之所以会有三国乱世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腐朽,对下层人民的压迫,加之天灾劳动力极其低下,一个王朝很难超过300年是有原因的,通过世袭的贵族就会多到一定的数量,社会制度政治体质等等新王朝的建立基本在于政治体质的变革与淘汰一批旧贵族缓冲社会矛盾的一种提现

    2017-07-30 09:59:47 0条评论
  • 留研
    留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应该说,历史并不存在假设性的问题,历史发展其实并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2、如果刘备获得执政地位,夺取政权过程显然来之不易,施行仁政应该是必然选择,蜀汉维持100至300年的统治无疑是见怪不怪吧…

    2017-07-30 12:58:23 0条评论
  • 隔壁老店
    隔壁老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刘备如统一天下,首先统一天下的时间点肯定是成立蜀国的年份221年,而刘备称帝就做了两年就挂了,接班的是刘禅,历史人物无法更改,在这期间,诸葛亮才是重要的角色,而诸葛亮才活到234年,按照诸葛亮的才智,他会为刘禅铺路,至少保证蜀国稳定10~20年。当然依刘禅这个人来说,等诸葛亮一死肯定没有人能管的了了,估计10年也熬不到国将灭亡。在更和平的时期,一个帝王的人性品德才是保证朝代的复兴与灭亡。而刘禅恰恰相反,或许蜀国的灭亡会比原历史灭亡的更快。我的观点是保证蜀国只能在和平的年代最多持续30年。

    2017-08-28 09:57:2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