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何时能赶超欧美?
中国电视剧何时能赶超欧美?
-
必须放开手脚,用纯艺术的表演来提升艺术档次和艺术品位,演员更贴地气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演自己的戏,把握把准剧本精髓和再现真实的内容。国外的电视剧比较直白,进入戏份快,演员对一部戏的演绎,如同自己就是要演的主角,没有演戏的氛围和添加的成分。爱、性、恨三部曲,真实的、大胆的、执着的的追求,打动了追求者的内心等,和发生在身边事一模一样,仿佛就在眼前游动,这就叫接地气。一部电视剧的优劣在于三个方面:1、剧情内容跌宕起伏,就是身边的事;2、演员符合剧本要求,对号入座,演出戏似如镶嵌的明珠,严丝合缝;3、结局是否完美,而且要留下一个让观众感受到的想象空间,把她们带进戏里。诸如,《芝加哥烈焰》职业剧,独特的消防题材,传播消防知识、插入人物感情线和阴谋线等,既有浓厚的专业内容;又有生活和矛盾的碰创,剧情始终牵着观众走;《穹顶之下》畅销小说改编剧,透彻地挖掘人性和阴暗面,给人一种警示作用。虽然国内也有电视剧非常抢眼,但总得让人感到某些不足,没有大片的感觉,一些场景处理过于做作等,一看就知道是人为的。所以说,要赶超欧美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环节,减少遮遮羞羞的禁区,用贫民化的语言、动作去演,一定会有超越那一天。
2017-12-14 00:46:55 -
谢谢邀请,对影视剧也曾经作为娱乐消闲,无聊时欣赏过,也可能我的文艺细胞和文学水准欠缺,再不就是我孤陋寡闻,对国内现代有些影视作品真的不屑一顾,看过后不是精神享受,而是感觉被愚弄,有上当受骗的后悔,想起人们编的顺口溜"骗子在编,病子在演,傻子在看"很多作品无厘头娱乐观众,大多数是盲目跟风,雷同模仿,假大空,毫无新意,从开头出场,自己就可以意淫结尾,想当然,莫须有,无厘头…
结果国产影视剧以假大空居多不接地气,阳春白雪的有如海市蜃楼,而下里巴人的充次着生存中土豪荡妇的野蛮炫耀不堪丑露,让我厌恶…就不如欧美生活中庄园式自然绅士淑女的文明礼让祥和唯美,让我感觉舒服与想往…
这也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或是东西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意识中的审美价值观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我们在奔小康是生存,而欧美已经小康是生活。物欲追求的一楼和精神享受的二楼还有一段距离(高度)。人的主观意识(精神境界)与物质分配形式(客观环境)会有所不同,所以表现也会不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会产生层次高低区分,这是毋庸置疑。影视属文艺,属文化意识领域,受经济基碰制约,只有在经济基础平等了,上层建筑随之赶上了,社会意识形态才能等量齐观。到那时,社会发展文化交流大融合,地球村,或许可以赶超了…
说实在的,短期内如果是求生存的下里巴人接地气的好作品真实演出现在就可以胜出。但想唯美的阳春白雪高大上那可就得相当长的时间了…
2017-12-14 08:32:15 -
电视剧都是讲本国故事,由于文化不同,追求的内容也不同。按理说是没有可比性。如果说特技,这个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正如你所说的,中国也有精品。四大名著,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四世同堂,茶馆等精品还是很多。
收视率受到外来文化冲击肯定是有,人们所说的韩流,用韩局与比较看不出有什么优点。肤色一样,生活习性相近,为什么有人喜欢韩剧呢?我认为是来自外国,对外来文化有新奇感怀着好奇的心理才看的。还有一个就是看外国片,显得高雅的心里,还有猎艳的观众。可能也有视觉疲劳的原因,天天看本国片,换一种看能拓宽人的视野,了解异域风情,风景等。这对留学生,想移民的人来说还有所帮助。
要提高收视率,就要从本国电视中找原因,象很多改版,把原著改的一团糟。创新不是创新传承不是传承,仅有的就是搞笑,是有拉进喜欢看喜剧的人,但也丢了看传统文化的人。
我认为把那个改的精力,金钱还不如想办法拍新片。象,北京人在纽约,就非常好的思路,又能看到国人创业的故事,又能欣赏异国风情,美景。也可以拍上海人在英国,在什么国家都可以拍。
象武打片,还在拍满天飞着打,谁信,不信就没有吸引力。演戏也要逼真,贴近真实生活才有吸引力。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宫庭剧也好,古代战争片也好,很少有看到诗词的场景。现在诗词这么火,如果加上吟诗作对应也会吸引一部分人看。
现在看电视少不知道怎么样,以前看电视,片头是广告,片尾是广告,一集几十分钟的片子,中间还要加广告。碰到新闻时间,看一集片子是等的几倍时间。
一部片子的好坏,能否吸引人看,片头片尾主题曲也很关键。全改了,改成了广告,这又损失了一部分学歌,听歌的观众。谢谢邀请,个人观点。说的也不定对,不对当一阵风好了。
2017-12-14 02:27:23 -
谢谢邀请!对于中国电视剧何时能赶超欧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电视剧是一种文化表演形式,是一种对生活回顾,总结提炼出其中精髓的智慧和精神营养,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以启迪和感悟,让人更好的更娴熟的去应对人生历程,更好的选择生活,适应生活,享受生活。
电视剧是电视剧,不是经济指标和基础建设,我们无法用准确的数据和规模去衡量,去比对。只要大家喜欢看,看后还能津津有味的回忆,就是不错的电视剧。至于,能不能赶超欧美电视剧,这个不好说,欧美电视剧没有什么刚性的标准,比我们的国产电视剧好,赶超什么呢?东西方文化不同,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观点也不同,别的不说,就拿简单的诺贝尔文学奖来说,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国内读者喜爱程度上和路遥、张贤亮、余华等相比呢?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他的作品比较符合国外读者口味,而掌握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权的恰恰是国外人。
国产电视剧近几年确实没有出轰动效应的大片,比如,老版“三国演义”"水浒传”及"渴望”"大宅门”等深入人心的电视剧。历史剧不说了,现代生活题材的电视剧吸引观众看完的不多,主要原因是太虚,和现实生活有些格格不入,这一点是当今文学艺术作品的通病。看现代文学艺术作品是找乐,而看过去好多作品是充实精神。这也许是电视剧退步的原因。以上是我个人信口开河的粗浅看法,也许没有一点道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17-12-14 00:53:57 -
我个人简单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 首先,我不认同你的这个观点,中国电视剧何时能赶超欧美,因为:由于文化的差异,历史的不同,受众不一样,没有明确的横向对比性。中国的历史片还是有很多不错的,欧美的电视剧偏向未来和科技,以及个人英雄主义。
-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确实中国今年来的跟风现象太严重,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跟风现象:①穿越剧,古装剧,抗日片等无厘头跟风,粗制滥造,有数量无质量,败坏了中国电视剧的整体水平。②大量用流量小生,来博取眼球,只要有人气就行,不管是否有丝毫演技。整体电视剧制作费偏少,过多用于演员片酬和广告宣传上,致使制作费用大幅度缩水,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 最后来说说,中国还是又很多好的作品的,如四大名著、金庸武侠,宫廷甄嬛,林正英僵尸系列,反腐人民的名义等等。只不过大家被太多的流水剧冲击,导致产生怀疑的态度和不好的感觉。加上现在也有很多人爱慕虚荣,崇洋媚外,觉得欧美的才是好片子,只有看欧美片才能提升自己的档次,从而不看国产电视剧,甚至进行诋毁,其实也是这样一种风气带坏了国产市场。
2017-12-14 00: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