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没有棉袄之前靠什么过冬?
全部 1017
在古代,没有棉袄之前靠什么过冬?
-
欢迎来看@黄闰帝答文史。
在古代没有棉袄之前,对于百姓来说,过冬就是过关。古代有多少人在冬天熬不住冻死了。后金努尔哈赤等一些游牧民族一到冬天就抢,不抢点物资,冻天可能就要冻死了。唐代有首诗描写着冬天百姓的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者。
古代贵族过冬,穿的是裘衣。裘衣就是动物的皮衣,在《周礼.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而据《庄子.让王》记,曾子便曾“缊袍无表”。捉襟见肘这个成语因曾子而来。
棉袍是古人过冬主要服装之一。《释名.释衣服》言:袍,苞也:苞,内衣也。袍是上衣和下衣连成一体的长衣,有内外两层,夹层里放入柔软的防寒填充物。有钱人用的是蚕丝质地的棉絮,而老百姓用的就是真的苞米叶或稻草了!
到了唐代据《唐六典-尚书户部》的记载,唐代官员四季服装为,袍、衫、袴、裈。春秋为夹衣,夏季为单衣,冬则夹衣加绵。
棉花有人说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偶有出现,我所知道的棉花是在明朝才广泛使用,也多亏了朱元璋用强制的办法命令下去,才开始被推动而盛行。《天工开物》有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所以古代人过冬是很惨的,遇大寒风雪,死者常有之事。穷人穿着单薄衣服在家烧柴取暖,富人在家穿着裘袍在家烧着木碳取乐。如你们还知道其它的古代人过冬的方法关注@黄闰帝,一起研究,或在下方留言讨论?
2018-04-14 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