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到底指的是哪里?

新农商网 全部 100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到底指的是哪里?

回复

共2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杏花村里一醉翁
    杏花村里一醉翁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综合考虑,应该是湖北麻城岐亭杏花村较为可信。

    2020-07-05 05:33:31 0条评论
  • 看点艺术
    看点艺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

    1,杏花村;指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2,清明时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人行人好像断了魂样在游走,且有迷乱凄凉。

    路上问下牧童哪里有喝酒的地方?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3,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后依见于《唐宋千家诗》,后于见干明清《御选唐诗》。

    4,具《江南通志》记载。杜牧任池洲刺史时,曾经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的杏花村指的就是此处。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美景。

    2018-04-05 22:00:16 0条评论
  • 葡萄爷爷
    葡萄爷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七绝.清明》

    胜地争论多。古有两种说法:安徽贵池和山西汾阳。

    今汾酒杏花村有名于世,山西汾阳论者居多。

    然古人重贵池一说。旧有“黄公酒垆”,清明时盛开杏花,诗人曾游历于此。

    曾有诗叹曰:

    久有看春约,今才出郭行。

    杏花飞作雨,烟笛远闻声。

    旧迹寻何处?东风暖忽生。

    酒垆聊得醉,倚待月华明。

    细节就不说了。

    其实,当年诗人清明在何处赋诗饮酒,应不是太重要了,只是地因诗传,酒因地盛,所以当年诗人饮过的美酒,我辈亦可小饮高歌,或感叹于山水之中,或流连于丘谷之内,或穷愁于斗室之间,或沉醉于河流之岸。

    不一定要到汾阳,有杏花即可沉溺;不一定会至清明,有美人即可行歌;既可溯当年杜牧,还可吟此刻离人。杏花溪畔,不一定有怡情山水者;黄叶丘头,也常具闲云野鹤流。愁则可仰天长叹;忧则能摇首而歌。所至皆能生情,到处皆可留意……

    2017-12-26 12:36:26 0条评论
  •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戏曲说 邀,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

    这首《清明》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作。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基本上都会背。那么诗里面提到的杏花村到底在哪?

    我们先来看看杜牧的生平。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

    可以看到,杜牧大部分的官场生涯都在江西、淮南、黄州、池州、睦洲等地,基本上都位于南方。

    根据《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清明》诗中杏花村即指此处。而池州杏花村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所以以史为鉴墨上桑认为杜牧原诗中指的杏花村应该是池州杏花村。

    但是杏花村这种小地名在中国可以说比比皆是,后来由于名人和当地旅游经济挂钩,所以才有大量抢占名人的事情发生。

    比如争夺貂蝉出生地,争夺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地,甚至争夺奸臣贾似道这种糟粕的出生地情况屡见不鲜。

    所以说大家读诗,读出来意境就好,别一定要抢占杜牧的杏花村在哪,当年杜牧喝的是啥酒。。。

    今天刚好是清明节,北京也刚好雨雪纷飞。以史为鉴墨上桑也想吟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时候干一杯汾酒或者是干一杯二锅头有区别吗?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2018-04-05 10:53:58 0条评论
  • 石头说历史
    石头说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可谓家喻户晓,每当清明时节,人们总会吟诵这首古诗。不过今年北方的清明和以往略有不同,不是雨纷纷而是雪纷纷。但是全国有很多杏花村,那么诗里的杏花村指的是何处的杏花村呢?

    作为山西人来说,杜牧诗中的杏花村自然指的是山西省吕梁地区汾阳县北三十里的杏花村,汾酒集团便坐落于此。据史载这里的村民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北齐时期,成武帝时这里的酒倍受推崇,汾酒第一次被载入二十四史之中,成为最早的国酒,从此名闻天下。

    据传,杏花村还是茅台酒的老家。明清时期前往贵州做盐业生意的晋商由于怀念汾酒的味道,便利用当地粮食结合汾酒工艺自酿美酒,手艺经过发展变化,酿出了茅台酒。

    当然,汾酒能这么出名除了过硬的品质外,和杜牧的那首古诗也有很大原因,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便会想起这朗朗上口的诗句。可以说杜牧为杏花村和汾酒免费做了一千多年的广告。

    除了汾阳的杏花村外,还有山东省梁山脚下、湖北省麻城县、徐州丰县、南京城郊、安徽省贵池县等说法,不过都没有山西汾阳具有说服力。没办法,谁让汾酒集团就在这里呢?

    2018-04-05 10:45:26 0条评论
  • 科技秦华
    科技秦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笔者认真研究了一下,这个杏花村应该是在湖北黄冈麻城的歧亭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他地方都没有麻城岐亭这样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来印证诗人当时的真实写照。

    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出自唐朝杜牧写的「清明」。全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年轻的时候在黄州做官,而杜牧是否到过岐亭呢?歧亭镇,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2013年,歧亭镇丫头山村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岐亭唐朝是黄州府管理的地盘,又是有名的古镇,当地百姓喜欢自己酿酒,就是这首「清明」就可以证明。

    还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也在发生在离黄州城不远的黄陂县木兰山,杜牧游黄陂木兰山,有诗为证。

    《题木兰庙》杜牧:“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为木兰庙所题的诗。

    杜牧从洛阳到黄州,必定从河南信阳南下经过鄂东麻城岐亭杏花村。因为岐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明时节经常下雨,有一年接连下了一个月的小雨。苏东坡在黄州当官也到过岐亭古镇游玩,至今有条东坡街。

    岐亭镇上东坡街,诗书儒道,古韵悠长杜牧问酒千杯少,张憨颠傲笑红尘,东坡遭贬遇故知,谈空说有夜不眠

    黄冈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从1951年以来的大数据分析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数城市,在清明节这天的雨日概率接近或超过50%。所以岐亭镇在清明前后出现“雨纷纷”的情况,应该是较为常见和非常可信。

    而牧童骑着黄牛,在田间地头放牧,怕牛吃了庄稼也是鄂东农村人的习俗,著名的黄麻农民起义,也是发生在这里,岐亭镇是黄麻起义麻城红安两县农民运动的重要联络点,至今都是这两地的交通枢纽。

    歧亭镇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农业产业化建设水果基地镇。总面积80.5平方公里,人口3.5万余人,辖12个行政村、2个社区。2014年,歧亭镇和杏花村(湖北省麻城市杏花村)分别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22-08-26 22:27:58 0条评论
  • 科技秦华
    科技秦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笔者认真研究了一下,这个杏花村应该是在湖北黄冈麻城的歧亭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他地方都没有麻城岐亭这样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来印证诗人当时的真实写照。


    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出自唐朝杜牧写的「清明」。全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年轻的时候在黄州做官,而杜牧是否到过岐亭呢?歧亭镇,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2013年,歧亭镇丫头山村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岐亭唐朝是黄州府管理的地盘,又是有名的古镇,当地百姓喜欢自己酿酒,就是这首「清明」就可以证明。


    还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也在发生在离黄州城不远的黄陂县木兰山,杜牧游黄陂木兰山,有诗为证。


    《题木兰庙》杜牧:“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为木兰庙所题的诗。


    杜牧从洛阳到黄州,必定从河南信阳南下经过鄂东麻城岐亭杏花村。因为岐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明时节经常下雨,有一年接连下了一个月的小雨。苏东坡在黄州当官也到过岐亭古镇游玩,至今有条东坡街。

    岐亭镇上东坡街,诗书儒道,古韵悠长杜牧问酒千杯少,张憨颠傲笑红尘,东坡遭贬遇故知,谈空说有夜不眠


    黄冈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从1951年以来的大数据分析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数城市,在清明节这天的雨日概率接近或超过50%。所以岐亭镇在清明前后出现“雨纷纷”的情况,应该是较为常见和非常可信。


    而牧童骑着黄牛,在田间地头放牧,怕牛吃了庄稼也是鄂东农村人的习俗,著名的黄麻农民起义,也是发生在这里,岐亭镇是黄麻起义麻城红安两县农民运动的重要联络点,至今都是这两地的交通枢纽。


    歧亭镇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农业产业化建设水果基地镇。总面积80.5平方公里,人口3.5万余人,辖12个行政村、2个社区。2014年,歧亭镇和杏花村(湖北省麻城市杏花村)分别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22-08-26 22:27:58 0条评论
  • 魏青衣(提问者)
    魏青衣(提问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自问自答一下。其实这个杏花村是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诗可谓是千古流传,同时也为杏花村打了不少年的广告。

    每当清明节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的响起这首诗,而在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也不禁暗暗的想,杏花村到底在哪,杏花村的酒是不是都特别香。

    就按照题中给的图,来一一推断吧:

    其实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是在山西汾阳,那里生产汾酒,实际上是错误的说法。

    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

    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杜牧有到山西任职、以及在山西留下的足迹,但有没有可能杜牧在去任职的时候,曾经经过汾阳呢?

    先看一下杜牧当过哪些官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今江苏,不是安徽的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湖北)、池州(安徽)、睦州(浙江)刺史等职。

    这个路线应该是从西安一路向东南方向递进,看一下从西安到汾阳的地图,则是东北方向,显然不会经过汾阳:

    另外,汾酒在南北朝就成了国酒,如果他到了临汾,喜欢喝酒的他,第一时间就能找到杏花村,根本不必借问牧童。

    所以可以排除山西汾阳杏花村。

    再来看一下杜牧的路线图,大概是这样的:

    当然,杜牧喜好游山玩水,这个路线图只是大体的,但是通过路线图,发现杜牧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在中东部的长江流域,基本上也能排除以下几个省份的杏花村:

    甘肃、云南、黑龙江、四川、河南、辽宁、山东、山西的杏花村。

    除此之外,这三个杏花村表示不争议,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江苏省徐州市杏花村、安徽省合肥市杏花村。

    那么大概就剩下了以下的五个杏花村:

    南京市秦淮区杏花村、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杏花村、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上海市青浦区杏花村、江西省玉山县杏花村。

    一、南京市秦淮区杏花村

    南朝刘宋间,在建康设有锦署,上品佳酿“金陵春”在全国堪称“一地之长,一方之秀”,已脍炙名人之口,杏花村则以出售“金陵春”佳酿闻名于世。进入杏花村,酒肆门前酒旗飘,以招揽顾客,在村内酒令飞扬,每每醉饱而归,故是时有“来到杏花村,不饮也醉人”之说。

    在南北朝的时候,南京的“金陵春”已经闻名于世了,杜牧时任池州刺史,于大和七年春,由宣州再赴扬州淮南节度使府,途经南京,差不多刚好是清明节的时候,于是在南京喝了杏花村的酒,写下这首诗。

    二、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杏花村

    这个地方,刚好是黄州(黄冈)境内的,杜牧外出当官的第三站就是这里。

    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为木兰庙所题的诗。杜牧从黄州到木兰山,必定经过杏花村。清明遇雨,想借酒消忧解乏,于是找到了杏花村。正是因为此,宋代苏轼谪迁黄州,也曾路过这里,刚好在杏花村里遇到了旧友陈季常。

    三、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

    曾在明天启末年任池州大守、崇祯末年翟池太兵备道,两度出守池州的顾元镜赋五律《杏花村》云:

    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红杏添新色,黄垆忆旧时。远山层作画,好鸟解吹箎。偷得余闲在,官钱换酒卮。

    据史料记载古时杏花村,杏花遍野,村里酒垆如肆,尤以“黄公酒垆”著名。清《杏花村志》记之:

    酒垆茅舍,坐落于红杏丛中,竹篱柴扉,迎湖而启,乌桕梢头,酒旗高挑,猎猎生风,令人未饮先醉。酒垆院里有一口“黄公井”,水似香泉,汲之不竭,用此水酿出的酒,为时人所争饮。

    这黄公酒这么好喝,也比较符合剧情。

    四、上海市青浦区杏花村

    按理说不应该扯到上海,但是杜牧在睦州(今杭州市淳安县)任职的时候,也是很有可能溜达到上海的。

    上海杏花村位於青浦区白鹤镇(原青龙镇),早年间酒坊林立,酒坊以杏花楼为最著名。

    坊间流传有杜牧的《吴淞江夜泊》:

    清路白云明月天,与君齐卓木兰船,风波烟雨一相失,夜泊江头心渺然。

    据说十多年前与他一见钟情的女子,那时已为人妇。为此杜牧很是伤心,于是写下了《吴淞江夜泊》,其意境和心情与《清明》十分相似,而位于古青龙西面的杏花村,是前往青龙镇的人必到之处,于是就到杏花村去借酒浇愁。

    五、江西省玉山县杏花村

    当年杜牧外出做官的第一站就是江西,所以江西这个杏花村也有可能,当然,这个说法其实有些勉强,他们认为,在《玉山县志》里如实的记载了杏花村在玉山,当时的编纂者肯定不敢乱写,因为这意味着欺君之罪。

    但同时又否定了其他地方县志所写的内容,虽然杜牧在这里做过官,但也不能乱搞啊,就算是找理由,也得找个靠谱一点的啊。

    其实除了这五个之外,其他地方也还有争杏花村的,但是咱们根据史实来说话。

    下面继续分析这五个地方,首先江西的可以排除掉,没有有力证据,并且现在的杏花村,连个品牌酒都没有,杜牧的一千多年广告白打啦?同理可排除湖北的杏花村。上海虽然有酒坊,但多为传言,现在也没有了,可以看看我全景导航出来,上海杏花村现在的模样:

    接下来还有两个:南京杏花村、池州杏花村。

    在唐代,清明节,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

    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

    开元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

    到贞元六年,假日加到七天。

    前面说了,经过南京是因为要去扬州公干,可是这是清明节啊,杜牧已经放假了,所以把南京的排除掉。

    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了,那就是安徽池州杏花村,它就是当年杜牧去喝酒的地方,古风古色的池州杏花村。

    2018-04-05 15:59:42 0条评论
  • 嘉禾课外教育培训
    嘉禾课外教育培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呵呵,这个问题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一位小朋友提的呢。虽然我的头条号是 “陪娃学科学”,不过,既然这首诗是小学必读的名篇,那我们就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一下。

    杏花村到底在哪里?我们先找第一个线索,作者生平: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第二个线索,这首诗描写的时间,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以说,我们读了那么多诗歌,很少能如此确切地知道具体时间的。

    好了,有了诗人的生平和诗歌描写的时间,我们可以推断在这个清明节,诗人肯定是在陕西,江西,安徽为官,其中大半生都生活在唐朝首都长安一带。考虑到江西,安徽均为江南水乡,不适合杏树种植,那么,我们基本可以推测,杏花村就在陕西西安一带。

    下一步,我们分析一下杏花村,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杏花村到底是“一个村子的名字”,还是暗指一个“掩映在杏花中的村子”。然而,我们不应该忘了,作者还有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既然诗人对此地很陌生,就自然不会知道村子的名子,考虑到诗人浪漫唯美的气质,所以我倾向认为是指后者。

    当然,以诗人的鼎鼎大名和这首诗流传的程度,从唐代开始,就不缺杏花村这个地名了吧?如果小杜在世,光品牌收益,就能富可敌国了!

    2018-04-05 11:10:23 0条评论
  • 弑之殤
    弑之殤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其实,最真实的应该是安徽省池州杏花村,这以前是池州的酒的品牌,叫杏花村,后来发生变故,这个商标就没有沿用,所以,现在池州的杏花村酒商标是杏村,我认为啊,应该是在安徽省的池州,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哦,

    2018-04-05 10:29:53 0条评论
  • 悟者空
    悟者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

    关于诗中“杏花村”所指何处,长期存在争议,特别在当代商业社会。

    但是,古人作诗时,大多在诗词名称上使用实际人名、地名。在诗句中则不使用实名。

    杜牧在“清明”中的杏花村,并非大家争议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泛指远处开满杏花的地方。

    2018-04-05 23:34:27 0条评论
  • 励志生活情感语录
    励志生活情感语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原诗出自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脍炙人口,被世人传颂称赞,但有一个问题深深地使世人疑惑。

    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

    关于“杏花村”,有三个地方可供选择,山西汾阳、安徽贵池、以及江苏丰县。 根据缪钺编著的《杜牧年谱》,在山西找不到杜牧到过的痕迹。杜牧在池州待了两年,那时,他是池州的最高长官,不会去荒山野岭找酒喝。丰县一带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张杏村”,且向来不产酒。三个地方都不是诗中提及到的“杏花村”。那么,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到底是实是虚?

    “杏花村”在唐宋诗词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比如“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等等。而这些诗词中出现的“杏花村”,都只是泛指杏花盛开的村庄。 类似于“杏花村”的白描手法,比较常见的还有“苇花村”、“菊花村”、“夕阳村”等等。因杜牧名气太大,杏花村才使人深感疑惑。

    古人作诗填词时,多以含蓄为美为名,而谈到村名、地名的时候,多以自然景观、人文特色,或者某种意境来替代。所以,诗中的“杏花村”,应该是泛指开满杏花的村庄。

    《清明》一诗,表象写景,实则抒情。“雨纷纷”、“断魂”和“酒家”,写出了诗人不被朝廷重用愁绪;“杏花”一词,反映了诗人对前途命运的期待和憧憬。而“遥指”一词更是说明“杏花村”只是诗人心目中看到的,想象的,而非现实中的,故诗中“杏花村”根本就不存在。

    2018-04-06 12:27:43 0条评论
  • 堂堂正正的普通中国人
    堂堂正正的普通中国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第一句有一个字错了,这句诗应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所指的杏花村一直以来就有山西杏花村和安徽杏花村之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全诗来看,应该是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因为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应该是江南一带的气候。所以我个人认为诗中的杏花村是在安徽。个人之见。

    2018-01-31 22:43:24 0条评论
  • 潜能瑜伽创始人杨华
    潜能瑜伽创始人杨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杏花村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这些年为了旅游业,很多地方都说自家那里是杏花村,就像河南陈家沟和武当争论太极拳创始人一样。

    这些年这样的事情多不胜数,凡是有经济利益可途都开始争,但是很多东西都是死无对证,正因为死无对证,所以说就说呗,又能怎么样呢?是不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经济利益!

    其实杏花村这个地方,也许有,也许根本没有,因为这是一首诗歌,诗歌作品里的东西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作者的想象,这个本身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其他人都是猜测,根本无法证明的猜测!

    还有很多人说是产汾酒的那个地方,谁又能证明是不是那个地方呢?是人们利用了这首诗来宣传酒还是作者因为就而有这首诗呢?谁能证明?

    这就像我们看现在的小说一样,你非要问令狐冲来自哪里一样,那完全是金庸说了算,何况根本就没有令狐冲。

    2018-04-06 00:48:29 0条评论
  • 流金岁月绘影绘声
    流金岁月绘影绘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感谢邀请,杏花村具体在现在哪里不好说,现在叫杏花村的地方很多。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公认的作者是杜牧。

    《全唐诗 杜牧卷》一共八卷,这把卷中没有这首诗。杜牧去世后,其外甥编纂了《樊川文集》,北宋人编纂了《樊川外集》、《樊川别集》,这三部文集都是收录杜牧是的文集,但是这里都没有收录这首诗。而这首诗大概在南宋末期才出现,离杜牧去世已经大概三百多年了。杜牧的诗风是很通俗的,而这首诗从诗风上很接近杜牧的诗。而杜牧又有七绝之王的称谓,这首诗安在杜牧身上很合适。这首诗借助杜牧的名气流传下来了,现在大家也约定俗成的认为是杜牧作的。

    诗中的杏花村到底指哪里?有一种说法是安徽贵池秀山门外的一个小村庄。《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也有人说是山西杏花村。如果我们认定这首诗是杜牧所做,应该不在山西。杜牧大多时候生活在南方,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020-08-20 21:22:30 0条评论
  • 传芳文学创作室
    传芳文学创作室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您好!您提的问题是:“牧童遥指杏花村”里的“杏花村”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

    首先,先说明此句诗的出处。这首诗出自于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全诗内容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再来谈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很显然,这是写的发生在春天的事情。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过去的时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节,后来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过去所有春天节日的特征。



    第三,重点谈论“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句诗。“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此句与“借问酒家何处有”一起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那么,杏花村指的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呢?鄙人以为,杏花村,指的即是村中的某个小酒馆,并无准确的地名。



    如今,因了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许多酒家会冠以“杏花村酒家”、“杏花村酒店”,甚至乡间的小酒坊也被冠名以“杏花村酒坊”。当然,这是后话了。

    2020-08-20 21:30:49 0条评论
  • 老王农村人实话实说
    老王农村人实话实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杏花村到底指的是哪里?在此本人坦言地告诉你,我也听说过杏花村但没有去过杏花村,因而也就不能见证杏花村到底座落在何方圣地,不过据说杏花村山西汾阳县有杏花村,湖北(黄州)麻城县有杏花村,安徽池州也有杏花村,也有说苏州也有杏花村,有关杏花村的一些传奇细节本人一概不知,该诗句言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以这个牧童到底指的是那个圣地的杏花村本人我就不得而知敬请谅解!谢谢!

    2018-04-06 04:52:04 0条评论
  • 可可滋滋
    可可滋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出自杜牧所写—《清明》。原诗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释义为: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其诗中所写的杏花村,为古村名,原址位于今南京城西南隅,凤台山、花露岗南侧低丘地带。南朝刘宋年间,杏花村以出售“金陵春”佳酿闻名于世。

    据《江南通志》所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请点赞吖,谢谢啦

    2018-02-01 21:11:18 0条评论
  • 传芳文学创作室
    传芳文学创作室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您好!您提的问题是:“牧童遥指杏花村”里的“杏花村”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

    首先,先说明此句诗的出处。这首诗出自于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全诗内容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再来谈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很显然,这是写的发生在春天的事情。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过去的时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节,后来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过去所有春天节日的特征。

    第三,重点谈论“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句诗。“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此句与“借问酒家何处有”一起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那么,杏花村指的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呢?鄙人以为,杏花村,指的即是村中的某个小酒馆,并无准确的地名。

    如今,因了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许多酒家会冠以“杏花村酒家”、“杏花村酒店”,甚至乡间的小酒坊也被冠名以“杏花村酒坊”。当然,这是后话了。

    2020-08-20 21:30:49 0条评论
  • 流金岁月绘影绘声
    流金岁月绘影绘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感谢邀请,杏花村具体在现在哪里不好说,现在叫杏花村的地方很多。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公认的作者是杜牧。

    《全唐诗 杜牧卷》一共八卷,这把卷中没有这首诗。杜牧去世后,其外甥编纂了《樊川文集》,北宋人编纂了《樊川外集》、《樊川别集》,这三部文集都是收录杜牧是的文集,但是这里都没有收录这首诗。而这首诗大概在南宋末期才出现,离杜牧去世已经大概三百多年了。杜牧的诗风是很通俗的,而这首诗从诗风上很接近杜牧的诗。而杜牧又有七绝之王的称谓,这首诗安在杜牧身上很合适。这首诗借助杜牧的名气流传下来了,现在大家也约定俗成的认为是杜牧作的。

    诗中的杏花村到底指哪里?有一种说法是安徽贵池秀山门外的一个小村庄。《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也有人说是山西杏花村。如果我们认定这首诗是杜牧所做,应该不在山西。杜牧大多时候生活在南方,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020-08-20 21:22:30 0条评论
  • 冬枣之韵
    冬枣之韵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杏花村”原本只是诗人心里的,缥缈的\"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流传千百年不衰的同时也留下一个后人深深的疑问,关于诗中的“杏花村”现在归属地争议有三个地方(安徽贵池,山西汾阳,和江苏丰县)。

    ①察找历史缪钺编著的《牡牧年谱》也没有证明杜牧到过山西的足迹。②牡牧在池州待了两年的高官也不会冒雨跑到野外找酒喝,如果牡牧从湖北黄州转任安徽池州是在九月份,则在时间上于“清明节”不符。③牡牧曾经三次路过江苏半县,但丰县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张杏村\"还不产酒。

    三处争议最高的“杏花村\"都因证据不足而落榜。“杏花村”是唐宋诗词中出现频率十分高的一个地方。如诗中有“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宋词“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其中的“杏花村”均指杏花盛开的村庄。

    但有于牡牧的名气太大,诗中有“酒”字所以“杏花村”商标归属问题才会引起激烈争论。

    牡牧的诗,既豪放旷达,又深沉悲慨,风华流美,又神韵疏朗彰显诗人不凡的功底也反映了诗人矛盾的一生。《清明》一诗表象写景,实则抒情,“雨纷纷”“断魂”“酒家”道出诗人一直不被重用愁绪和低靡用“杏花”收尾反映了诗人对政治春天的憧憬和期待。“遥指\"二字极其传神点明那个理想缥缈的“杏花村\"原来在诗人的心中。

    2018-02-01 08:56:25 0条评论
  • 奇葩行
    奇葩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鸡蛋好吃,为什么找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杏花村在何处并不影响我们体味古诗之美!

    事情很明白:

    诗人孤身行路,上坟扫墓,触景伤怀!想寻到一处小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春雨;二来小饮几杯,解解春寒;最要紧的是,借此消消心头愁绪。于是,便向人问路了: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自是知晓,遥指那杏花深处的村庄: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不一定真的是座村庄的名字,更不一定是指一家名为“杏花村”的酒家。在此,只需要说明,牧童指往的是一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已然足够。

    那便是不言而喻,在那里,有一家小小的酒店,不管卖的是杏花酒,还是女儿红,它都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2018-04-05 10:42:45 0条评论
  • 濛濛MD
    濛濛MD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请自来蹭热点。杏花村不用争是山西汾阳杏花村,酒也是指汾酒。原因如下。

    第一,杜牧是唐朝陕西人,而且是一代诗人。自然对吟诗饮酒是一往情深,这就造就了他喜欢喝酒喜欢吟诗。对于爱喝酒的他,自然喜欢喝好酒,喝名声大噪的酒。

    第二,山西汾阳杏花村,酿造酒已经有4000年历史,而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最适合高粱的生产,也是我国高粱的主产区,最近十几年因为高粱的产量低于玉米的产量高粱种植减少,但多少年来民间一直有自己酿酒酿醋的传统习俗,许多农民自己都会用高粱酿醋酿酒。所以在南北朝时汾酒酒被定为御用酒,换句话说南北朝时汾酒就已经有名了,也是好酒的代表。

    第三,杜牧是陕西人,生活在唐朝,也是在黄土高原也是在都城皇家身边,自然有获得名人,名酒的信息来源。而且又喜欢饮酒,这样一个酒鬼,不会不知道御用汾酒是个好酒吧,他或许很喜欢喝御用汾酒,喝名牌好酒。

    第四,在山西汾阳一带,基本是多旱少雨,但每年清明前后,多是要下几天绵绵细雨的,对于少雨的地区下一段时间绵绵细雨,人们或许有点不太适应,于是就有借酒感慨之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酒家是做酒卖酒的地方,遥指是很远的指,杜牧在雨分分的清明,想起了要借酒抒情,自然就想起了好酒,名酒,在雨分分的时刻喝上个好酒,那是多么的惬意。而什么酒最值得期盼呢?那就是牧童都知道的天下好酒,御用杏花村汾酒。牧童遥指杏花村,那是在雨分分时想喝好酒,对好酒的一个期盼。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2018-04-06 10:50:33 0条评论
  • 半世飞仙
    半世飞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知道,卖酒的地方!

    2020-08-21 20:18:39 0条评论
  • 半世飞仙
    半世飞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知道,卖酒的地方!

    2020-08-21 20:18:39 0条评论
  • 生活小浪花
    生活小浪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那一年初春,杜牧离开长安远赴南方上任,行至今太原地界,正是清明时节,小雨纷纷,一片片杏树花开正劲,远处不时飘来阵阵酒香,田间牧童骑牛归家,见此情此景不由诗兴大发,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由此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 别问我是咋知道的,那牧童和俺家老祖是好朋友

    2018-04-05 11:56:1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