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的路上,琴童和陪练家长究竟谁的坚持更重要?

新农商网 全部 1016

学琴的路上,琴童和陪练家长究竟谁的坚持更重要?

回复

共2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肉和骨分开称
    肉和骨分开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家有琴童,不止一个,是俩,而且是一个已经放弃另一个继续战斗。我来聊下琴童妈妈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像许多家长一样,让孩子学琴初衷是从快乐出发的。


    哥哥大班下学期开始学琴,天性调皮的男孩没几分定性,有的只是一时的小聪明。每首曲子上手很快,但是不下功夫练,陪练的老妈用过各种发怒的方式:大吼,两个巴掌,书撕掉,弓打断……最终的结果是:妈妈不想坚持了,哥哥对琴的兴趣也慢慢淡化。最后在考完六级后,哥哥带着几分不舍仍旧同意放弃。

    妹妹学琴。在哥哥琴声的影响下,妹妹由于好奇走上了学琴之路,当时妹妹是中班上学期,哥哥已经放弃了学琴。妈妈吸取哥哥学琴失败的教训,妈妈认真的做到两点:一、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妹妹的那颗好奇心;二、坚持每天让妹妹摸琴,哪怕就是拿起琴来随便拉两下,也要有每天不摸就手痒的感觉。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一年。妹妹时常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但妈妈的诱惑和女孩儿要强的天性使她还是坚持住了。

    不好的转机发生在考级上。妈妈本不主张考级的,但爸爸说不考没动力,就这样的走进了焦虑中。考级使的每天练习的曲子固定化,每天练琴的量也变大,时间变长。妈妈的要求也随着考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消磨掉了许多。慢慢的娘俩的争执也多起来,妈妈脾气大起来,妹妹眼泪多起来,快乐就谈不上了。

    现在妈妈静下心来,细细想想,其实考级也可以高高兴兴的去考的,这一切都是妈妈用错了方法。妹妹毕竟年龄还小,大班的孩子理解力还是有限的,虽然开始时妹妹进步很快,但考级要过肯定不象喝凉水那样简单,

    一、妈妈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给孩子鼓励。有时妹妹被妈妈鼓励高兴了时,说好的一首曲子拉三遍,她会情不自禁的去拉第四、五遍。

    二、继续各种诱惑,当然是这段时间她很想要的礼物之类的。

    三、我们带她去公众的场合练胆子,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羡慕和赞赏的目光,使得她很有成就感,这算是另一种动力吧。

    四、练琴时尽量的少定量,定时,让孩子保持住那份兴趣和快乐,这是最重要的。

    五、练习时可以录下视频,然后让她自己来观看,一次努力有一次的进步,也同时发现她自己的不足,方便后面改正。

    琴童不易,当琴童的妈更加不易。但是孩子需要陪伴,需要家长的坚持来带动,都加油吧。

    2017-06-14 15:17:04 0条评论
  • 壹父母
    壹父母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觉得两者都很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孩子自己做到坚持,父母做到支持。

    在决定是否学琴时,首要考虑的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孩子要是不喜欢,没必要强求,但如果决定开始学琴,就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女儿在学琴的过程中,常常经历起伏。刚开始的时候,她喜欢得不得了,缠着我要学琴,缠了好几个月,我终于带她去了琴房。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她觉得很新鲜,也很兴奋,下课了还迟迟不想走。但很快,这种初始的兴趣就被枯燥的练习给吓回去了,她很快就不像开始时那么有兴趣了。

    有一次,她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学琴,我以为我喜欢,但其实不是。

    我没有马上就顺应她说,不喜欢就不学了,而是试图去读懂她。我觉得她不是真的对钢琴没有兴趣,而是对学琴这件事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一个音怎么也弹不好的时候,她也有很深的挫败感。

    我并不想强迫她一定要学琴,但我觉得,这个时候放弃,等于是在困难面前放弃,学不会琴没关系,但从此养成遇到难题就往后退的心理习惯可不太好。

    于是,我陪着她练了一段时间,我把乐谱按照小节拆分,让她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练熟,然后再串起来多弹几遍。

    努力之后终于见到成果,给她带来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又增强了她的兴趣和信心。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几次反复,我因为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忙,顾不上每天陪她练琴,但每次在关键时候我都一定会抽出时间来,坚持陪她度过难关。

    我最欣慰的是,她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去练琴了。学琴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坚持和不停练习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门乐器技能,更是信心、专注、耐心、勇气……

    这些更值得孩子为之坚持下去,也值得父母坚持到底。

    2018-03-19 14:51:43 0条评论
  • 山奇读生活
    山奇读生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学琴路,并不要想的太复杂,如果孩子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个乐器,是家长为她做的选择,那么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依然还是爱不上这个乐器,那不如就此分手,何必为了家长所爱苦逼孩子呢,如果家长不喜欢哪个乐器,自己去坚持学习吧,这样就能知道孩子的心情了。

    如果学琴初,就尊重了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选择的,那就事先打好预防针,一路引领孩子跨过一个又一个学琴的难关。还要不停的鼓励她,对她的正确选择在很多其他场合说,让孩子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把琴学下去。当她通过学琴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了,成就感足了,想让她停也是比较难的了。所以学琴路上,是一个不断鼓励孩子的家长和一个为了梦想不断追求的孩子,共同的坚持才重要。

    2017-06-18 21:25:33 0条评论
  • 诺善说育儿
    诺善说育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从我女儿学乐器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前期是家长的坚持更为重要,后期是孩子的坚持更为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女儿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过不少艺术类的内容:中国舞、长笛、书法。

    先来看看学习这些内容的年龄。中国舞和书法都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的,长笛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的。学习的周期都是一周进行一次。

    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不会自己去上兴趣班,当然是需要家长进行接送;虽然选的培训点都不是太远,但是每周一次的接送频率、时间长了确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春秋天的时候还好,微风拂面,整个感觉还是比较舒爽的;等到冬天或者夏天的时候,不是寒风凌冽就是骄阳似火,还有那风雨相伴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还是蛮辛苦的。

    更有突然间接到工作任务了,或者下班时间晚了,急匆匆赶回家接了女儿再急匆匆送她去上兴趣班的时候,真是掐着秒表一路飞起来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的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家长如果感到疲惫了不高兴接送的话,孩子的学习进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不送的次数增多的话,就会造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时间一长,好好的学习自然就坚持不下去。

    那么为什么又说,后期是孩子的坚持更为重要呢?

    孩子在经历了兴奋、感到枯燥不想学、坚持继续学的过程后,会逐渐地对学琴开始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希望自己学好,能够在下一次面对老师的时候很好地交上满意的作业。所以,往往会主动地要求去学。

    这种情况在我女儿的身上也发生过。

    随着她读书年级的逐渐上升,作业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临考之前,作业就更多了。

    这样的情况下,有时我会反过来劝她不要多练了,先把作业做完可以早点睡觉;但是女儿往往是先认真吹笛然后再做作业(吹笛有声音,担心晚了会影响周围邻居睡眠),而且会把练习乐器、书法等和做作业都完成得很好。

    当然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三项内容她都考到了相应的等级证书;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都是贵在“坚持”两字。

    我是“诺善说育儿”,可以和你聊亲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长。

    2019-03-22 00:08:10 0条评论
  • 馨语
    馨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学琴的路上,琴童和陪练家长究竟谁的坚持更重要?我现在还不是学琴孩子的家长,但对于学习一门乐器十分感兴趣的。至于究竟谁的坚持更为重要,我提前想想一个问题吧?如果是低龄幼儿五岁一下吧,我带着孩子去学一门乐器,那么刚开始孩子很小,不太懂得什么,需要家长的支持鼓励更为重要一些。这时陪练家长的坚持更重要的!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帮助,渐渐把孩子的学琴习惯、能够坚持下来,把兴趣培养起来了。慢慢地陪练家长的坚持会越来越不太重要了,琴童的个人习惯、努力坚持更发挥重要作用,陪练家长也就不用那么费心了。在之后的学习中,陪练家长就做些辅助性的工作,例如帮着孩子抄写课堂上老师的讲义,和提出孩子学琴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哪些部分改进啊!再就提醒孩子老师需要练习的曲目,为孩子准备日常需要的东西等吧。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的每门课上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将来从不从事这项工作专业,都会认真去听课练习准备。不浪费光阴!谢谢!

    2018-03-20 09:52:53 0条评论
  • 欧小静w1
    欧小静w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除了没练过和少数对琴热爱的琴童会说兴趣最重要外,其实大多数的孩子还是要靠父母的帮助坚持下来的。这里面包括打骂!大多数来讲父母的坚持比孩子的兴趣更重要,我家孩子四岁开始学舞蹈,开始也是因为兴趣,后来孩子坚持不住了,我狠狠地打过也骂过,最后我跟正在哭的孩子说:总有一天你会感激妈妈逼你坚持下来。就在前年有天下了舞蹈课她满头大汗的笑着对我说:妈妈,我开始感激你逼我学遇到了。现在我家孩子开始学小提琴也快一年了,她自己选的,现在兴趣依然有,但是父母的监督和鼓励甚至陪练也很重要。

    2017-06-22 22:39:10 0条评论
  • 幻馨June
    幻馨June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学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家的练琴到现在也2年多了,真的是有说不完的苦。从刚开始的好玩.有趣到现在的坚持下来,真是一个天一地啊!一路孩子哭过,也说过我不想练下去了,那真是里辛苦的日子,可最终还是没有放弃,这是我很欣慰的!个人感觉这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坚持的结果,缺了谁都不可以。

    2017-04-07 15:47:10 0条评论
  • 扛麻袋的青蛙
    扛麻袋的青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作为一个琴童的父亲,我来说说我儿子的练琴过程,希望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借鉴,我儿子今年五岁,三月份开始学琴,到目前学了差不多半年多点,基本上每周一节课,刚开始小汤一二,大概两个月左右,之前进步很快,一般一个曲子几遍就ok了,断奏改高抬后进入拜厄,迷茫了几周,死活倒不过来,有点崩溃,正好休假带孩子去成都玩了一周,孩子调整了一下,好像开窍了,同时辅助了大汤1,儿童钢琴初步教程,高教版钢琴基础教程,现在拜厄学了一半多,上个月又增加了巴赫,这周又增加了布格缪勒,总体进展还比较快,孩子也比较喜欢,每天幼儿园回来能弹一个小时左右,我的感受就是,孩子需要培养兴趣,如果只是枯燥的弹指法,他可能坐不住,也没耐心,你得让他有点成就感,就比如他交叉着练习一些曲子,能让他建立信心。孩子是否能坚持,我觉得更多的是在家长,家里有琴童的我们共勉吧,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下去,不求孩子能成名,但求孩子能培养一个音乐的兴趣,能用音乐陶冶情操,用音乐抒发感情,能有一个今后能够在同龄人中走上前台的机会,仅此而已。

    2019-12-04 17:06:00 0条评论
  • 辅导作业的老母亲
    辅导作业的老母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儿子学习小提琴快2年了,这一路下来,我的感觉和经验是,父母的坚持更重要。

    习惯培养,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坚持;

    练琴动力,需要父母的激励和欣赏;

    弓法姿势,需要父母的协助和鼓励;

    识谱唱谱,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

    心得感受,需要父母的接纳和理解

    ……

    孩子的坚持,需要父母有平和的心态,对孩子每日练琴付出的努力给予鼓励,对孩子的琴声哪怕再难听都给予欣赏,而父母的这些所作所为又反过来激励孩子坚持下去。

    孩子的坚持,说到底还是父母的坚持。

    2017-06-30 09:17:40 0条评论
  • 风之声
    风之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早教班、才艺班。很多妈妈纠结:到底孩子要学什么好,轮滑、音乐、舞蹈、还是游泳?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乐器呢?学乐器不仅让人内心丰盈,还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大有裨益。哈佛医学院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坚持学习乐器长达5年以上的孩子,与没学过乐器的孩子来比,在智力认知上会有明显区别,表现为有较高的听觉辨别、灵巧的手指、词汇和非语言推理能力。也就是说,琴童一般都有一副好脑子。

    一位爸爸对女儿说:爸爸送你去学钢琴,不是指着你考上钢琴十级,或者成名成家,爸爸希望你能有幸福的能力。如果将来某一天,你不在爸妈身边,而你遇到了生活中的难题,难以迈过这道卡。爸爸希望你坐在琴边,为自己奏一首曲子。当悦耳的音符响起,如同爸爸妈妈又在你身边一样。女儿潸然泪下。

    此外,学乐器的好处还有很多。

    学乐器的孩子一般都懂得团队协作。音乐的表达往往需要大家共同配合,在一个乐队中尤其明显。音乐是一种没有伤害的艺术,只有懂得配合的人,才能完成出色的作品。

    学乐器的孩子一般学习都比较好。学音乐的人往往向善,他们的美感被乐器的音符唤醒,审美能力大为提高。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后,开始用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们便不屑于做丑陋的事,甚至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很高。

    学乐器的孩子左右脑均能得到协调开发。很多乐器葫芦丝、笛子、二胡等,需要左右手配合,孩子们既要看乐谱,还要协调左右大脑,让音乐在脑子里自如输出,这个过程训练了左右脑不同的功能。左脑:语言功能能力提高,右脑:想像思维能力提高。左右脑充分得到开发。

    2017-10-20 11:17:54 0条评论
  • 跑ll
    跑ll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家女儿学小提琴己经快有7年,准备考十级了。从一开始的新鲜感到鸡飞狗跳,再到现在的喜欢拉琴,我觉得前期主要看家长能不能坚持下来,有了家长的耐心和鼓励,孩子就一定能坚持学下来。兴趣也是要培养的,时间久了,就成为了习惯。

    2017-07-07 21:14:34 0条评论
  • 扛麻袋的青蛙
    扛麻袋的青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作为一个琴童的父亲,我来说说我儿子的练琴过程,希望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借鉴,我儿子今年五岁,三月份开始学琴,到目前学了差不多半年多点,基本上每周一节课,刚开始小汤一二,大概两个月左右,之前进步很快,一般一个曲子几遍就ok了,断奏改高抬后进入拜厄,迷茫了几周,死活倒不过来,有点崩溃,正好休假带孩子去成都玩了一周,孩子调整了一下,好像开窍了,同时辅助了大汤1,儿童钢琴初步教程,高教版钢琴基础教程,现在拜厄学了一半多,上个月又增加了巴赫,这周又增加了布格缪勒,总体进展还比较快,孩子也比较喜欢,每天幼儿园回来能弹一个小时左右,我的感受就是,孩子需要培养兴趣,如果只是枯燥的弹指法,他可能坐不住,也没耐心,你得让他有点成就感,就比如他交叉着练习一些曲子,能让他建立信心。孩子是否能坚持,我觉得更多的是在家长,家里有琴童的我们共勉吧,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下去,不求孩子能成名,但求孩子能培养一个音乐的兴趣,能用音乐陶冶情操,用音乐抒发感情,能有一个今后能够在同龄人中走上前台的机会,仅此而已。

    2019-12-04 17:06:00 0条评论
  • 素心02
    素心0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看到这个提问,我想用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来回答会更具有说服力。

    如何化解练琴过程中的痛苦情绪

    作者:素心

    “严亦桢,过来喝点水,”我拿着杯子轻声呼唤着我的女儿,一个才一年级的小屁虫。

    她刚弹完琴,刚下来,眼睛红红的,因为刚才流了太多的泪水,因为刚才太多的委屈,因为刚才弹了比平常多了许多的时间。其实也没什么,因为平常摸琴练琴都是她一个人练,我不看她,也不陪她,所以时常她就很快的就练完了。有时,为了出去打乒乓,她可以在10分钟里就练完。我在惊诧之余觉得有一丝隐隐的担心,这么快必定马虎。弹琴这东西,要快也可以,除非你基本功了得,更何况我给她布置得这点量我自己弹10分钟才差不多。

    果不其然,今天偶尔过去一看,吓我一跳,手势手形均有问题,于是,“stop、左手手指第一关节注意、手指高高抬起、重来一遍……”的声音伴随着她那决堤般的泪珠儿和着钢琴上的叮叮咚咚一起滚落了下来,谱成了一曲喜泪交加的交响曲。当然,手势手形一对我马上就肯定的表扬了她,有悟性,还不忘问她:“你自己觉得,手势正确你弹得舒服吗?”每每这种情形让人想起来就心疼,因为她是一边微笑着一边点头一边落泪的。

    当然,开始总是有些不服气,觉得很委屈,于是:“你不要看我练琴!”“干吗要我弹这么多遍啊?”“今天怎么弹这么多?”“我大拇指没掉下来呀!”不满的声音,硬是挤出来的眼泪,挂在小脸上,这是伊始。我耐心的等她说完,不屑一顾的轻声问她:“朋友,眼泪水能解决问题伐?假使来赛,黄浦江老早就决堤,太平洋老早就泛滥了啊!侬讲对伐?”(上海方言)她无语,点点头。除此之外,还有,“我手指很疼的,今天少弹一点,这里只弹3遍好不好?”我的回答是:“蝴蝶在化茧为蝶的过程中痛苦吗?还有,妈妈在生下你的时候要经历阵痛,很疼很疼,是不是因为很疼我就可以决定不把你生下来?今日事今日毕,人最怕的是战胜不了自己,因为战胜自己是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的。妈妈相信你能行,我说你能行你就行。”在我的坚持面前,在我的软硬兼施下,她,一个小屁孩,无言可辩驳。我们曾经约定过,我们俩,一个大人一个小孩,谁有道理就听谁的,若双方都有理,妥协一次,让一次步,保持中立。

    最后的一点点,是我坐在她旁边帮她一起唱了几遍,她因为后来的手势手形正确又一次受到了我的肯定与表扬。当然,是表扬她的坚持与努力以及能够战胜自己内心恶魔的一种勇气,而非她的聪明她的悟性。

    老爸很配合的在我的暗示下,在她一弹完琴后马上去抱起她,并不忘调侃她:“严亦桢啊,你今天掉的眼泪估计比这半杯水还多吧?”这家伙心里贼坏。

    “什么意思?你不要挑拨我们俩的关系,我们是钢铁战士,”我笑着说。

    “严亦桢,刚上妈妈对你那么凶,你恨不恨妈妈?”这死家伙不接我的话,继续问他心爱的女儿。

    没想到女儿柔柔的回答让他始料不及:“没有,反而越来越喜欢了,”粉粉的小脸此时因为这样的温情而红润起来。

    这时,我在旁边轻轻的说了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女儿马上接上,“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说:“少壮不努力,”女儿马上答:“老大徒伤悲。”我又说:“每天努力一点点,”女儿反应超快,“做最棒的自己。”抱着她的老爸此时只有无言无语的看着她的宝贝女儿,傻傻的笑。

    我不认为生活中所有的和风细雨都有助于生命的成长,偶尔的狂风暴雨有时反而更能激发生命的斗志,从而增加生命的韧劲与弹性。只要注意分寸及语言上的措辞,教育中偶尔也需要一些风吹雨打。谁都知道山崖上罅隙里的小草的生命力最顽强。台湾有位著名的育儿专家郜莹老师曾说过,对于孩子,父母十分的爱要藏起来六分。也正因了这样的理念,她自己的一双儿女被她教育得非常成功。

    如何面对挫折以及在挫折当中如何转化成有利于积极思维的情绪,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母亲最值得去做的事情了吧。为此,我一直在努力并终将继续努力……

    2017-09-27 09:56:07 0条评论
  • jason妈咪有办法
    jason妈咪有办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吧,我也给孩子学过琴,上幼儿园时开始学,当时那个老师很会鼓励孩子,同时我也邀请了他的好朋友一起学,那时候孩子还是很喜欢的,因为希望得到老师表扬,也希望不被好朋友落下,学琴的路确实很艰辛,可以找个同伴一起学,小孩子有朋友一起就会很有干劲。

    不过上小学时,老师换了,好朋友也没有学了,所以孩子的劲头一下子就没了,之后也学过小提琴,但是后来都没有坚持下来,所以说父母的坚持很重要,孩子毕竟是孩子,谁都喜欢更轻松的事情,何况一个孩子,因此保护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如果能坚持,父母还是要坚持。

    2017-09-30 07:31:19 0条评论
  • 轻煮岁月慢煮茶呀
    轻煮岁月慢煮茶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直想让女儿学会一门乐器,除了修心养性,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想她作为独生子女需要有一项技能可以让她宣泄情绪和独处时寄情于音乐。

    女儿从五岁开始学钢琴,为什么选择钢琴,也是因为听说钢琴是所有乐器启蒙,学会钢琴再学其他乐器就相对简单,现在看看好像乐感和看五线谱的能力的确能帮助其他乐器的学习。

    家有琴童,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坚持,只但一方都无法继续,在孩子10岁前,除了孩子,家长的坚持更为重要所有技艺学习,都需要有意志力的参与,但凡有意志力参与的活动,都是需要付出很多辛苦,而且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出现瓶颈期或疲惫期,单靠孩子很难坚持下去,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积极与老师沟通,改变学习方式,以推进孩子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让孩子参加一些比赛,让孩子从中建立新的成就感,顺利度过疲惫期。

    10岁以上,孩子自我意识建立,妈妈的坚持要建立在与孩子的沟通上,孩子愿意去坚持才最为重要,否则即便是坚持了,每天练琴的效率也!不会太高,反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017-09-23 16:04:44 0条评论
  • 爆米花的幸福
    爆米花的幸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家有5岁琴童一枚,四岁时偶然性的带孩子去了一个钢琴培训班,孩子对智能钢琴的游戏式教学模式充满兴趣,四岁半开始学琴,从一开始的满心欢喜自觉弹琴到现在的不情愿,我的心里直打退堂鼓,真担心孩子坚持不下去,各种鼓励,陪伴,赞赏,责骂,我相信只要家长坚持孩子一定也会坚持下去的

    2018-02-08 17:42:06 0条评论
  • 勇气梦想家小利
    勇气梦想家小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学琴,似乎对孩子,对父母都是一种煎熬,那究竟谁的坚持更重要呢?

    我认为,父母的坚持更重要些。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对事物的喜好,这些标准还未建立,需要父母的引导。

    同时,如果父母不坚持着去帮助孩子坚持下去,孩子就会有这样一种认知——有些事情我不喜欢做,也很难做到,可是没有人愿意支持我帮助我,我是孤独的。这样孩子就更没有勇气去面对和坚持下去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于其他不感兴趣的,或有困难的事情,他也不会愿意去挑战,去坚持。

    前几天我就遇到这样一个挑战,孩子因为一首曲子太难了说不要练钢琴了。在陪他到情绪好转之后,和他一起面对这个难题,找到卡住的难点,单独练了几遍之后继续把整首练了一下,最后很开心地结束了练习。

    晚上睡觉之前复盘了一下这个事情,总结了这次是如何成功的——找出难点,重点练习。相信这种经历多了之后,终有一天他能独自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他会更有坚持的信心!

    2017-08-11 14:57:42 0条评论
  • 喂喂吃饭啦
    喂喂吃饭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很多家长一开始学钢琴的态度就是一个误区。钢琴是兴趣班,可学可不学,可选择可放弃。孩子第一想法肯定是:哦,我不高兴的话是可以不学的。

    哪文化课呢?有那个家长敢和孩子说,你不高兴不喜欢就别学了!哪还有几个孩子是自愿去学的呢?

    文化课或者任何其他课程,无论是不是义务教育,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学习的一种,内容不同,本质不变!不应该区别对待!

    另一方面,大人学东西,或者上班,也不可能天天兴趣高涨!总有倦怠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我今天不高兴,不去上班了!辞职吧?

    还是为了长期的目标坚持下去?

    所以家长陪不陪不是问题的关键!是家长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2019-03-26 09:20:24 0条评论
  • 重庆命运的吉他手
    重庆命运的吉他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家长的坚持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孩子学琴全要靠家长的支持才能实现,如果家长不督促,不坚持,那孩子也会逐渐丧失兴趣。

    孩子天生是爱玩的,不管他是多么爱音乐,爱乐器,总会觉得累,总有开小差的时候,他们不想练琴,惧怕困难,不愿意花心思去搞懂到底该怎么弹,这时家长的引导就会产生作用,家长给予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家长有时候会觉得为什么要花时间在这个上面,或者不愿意多管,那请家长朋友们想想,如果孩子是在语文数学课上遇到困难,不会的,难道你也放任孩子不管??肯定不可能,绝对到处找老师补课,那是为什么?因为语文数学是学校要求要过关并且影响升学的科目。我们必须承认音乐不是这样的科目,但是,请换个角度看看,如果连这种科目都能认真对待,不害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旦养成了习惯,用到所有科目里面去,那不就是学霸了?学习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吸收,同化,再使用的一个过程。在一科能用的方法,其它科目上也同样使用,并且越用越顺,越用越有心得。

    2019-04-27 09:11:56 0条评论
  • 珊瑚里的不吃猫的鱼
    珊瑚里的不吃猫的鱼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个人认为是家长重要。

    当孩子初次接触某种乐器时,大部分会因为好奇而要求学习。但真正进入规律而枯燥的系统学习时,往往因为坚持不下来而中途放弃。

    我女儿一年级在学习竹笛。课上老师明确的说过,因为乐器投入的成本不是很高,所以家长是很容易放弃的。每次听到老师,美妙的吹奏兴趣还是有的。但年龄小的孩子们缺乏耐心。练了一两次,听到自己吹的完全不像样,就迁怒于笛子。也会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这时也需要我们及时疏导,安抚他的情绪。

    在陪练过程中,我们经常扮演教练的角色。还是年龄小,对于老师所讲解的节奏乐理,可能不能完全理解。练习时技法可能和上课老师教的完全走样,而孩子没有意识到。家长需要,客观的听到,并且纠正这些问题。就好像医生看病查房只有十来分钟。真正养病护理这责任还是要落在护士和家人的头上。

    70%要靠家长吧。

    2017-09-11 00:22:56 0条评论
  • 花鱼儿的钢琴
    花鱼儿的钢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学琴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有空坚持练就行了!前期入门很重要!入门了练起很轻松,没入门练起很痛苦!练琴整得鸡飞狗跳的有什么意思?呵呵!要想学得好,入门阶段需要专业钢琴老师的正确指导以及陪练每周三次,六岁以上基本一年完全可以入门了!没入门就一周一次课然后自己练习,自己练的时候又不知道对错,这样学琴很久都入不了门,整得大人小孩都痛苦!

    2019-03-26 15:31:04 0条评论
  • 8丶级大狂疯
    8丶级大狂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媳妇最近也喜欢钢琴,快30岁还能来得及不

    2019-09-10 15:31:13 0条评论
  • 8丶级大狂疯
    8丶级大狂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媳妇最近也喜欢钢琴,快30岁还能来得及不

    2019-09-10 15:31:13 0条评论
  • 青羽妈妈小厨
    青羽妈妈小厨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想从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我上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我妈妈就嫌我笨,她想来想去觉得弹琴会锻炼左右手,进而会开发大脑,于是给我报了学琴班。当时我内心是崩溃的,我特别不想去学,绝对是被逼迫的。教琴的老师也很严厉,如果弹的不好,他就会用小尺子打我们的手背。在家里还要时常被妈妈监督、逼着练习,那时我眼泪流了不少。可是学着学着,我发现弹得越来越好,自己陶醉在弹的音乐里面,竟然乐在其中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后来上了初中以后,学习越来越忙,作业很多就顾不上了。现在自己仍然对弹琴充满了兴趣,虽然现在都生疏了,可是还是自己买了电子琴,有空的时候弹一弹。有一些琴谱,自己现在还印象深刻。

    所以我认为当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上初中前,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家长的坚持很重要。我甚至认为如果当时父母对我要求更严厉些,我可能现在弹的会更好,更享受在音乐的世界里。

    2017-11-25 16:39:5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