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
2019-08-02 21:04:15
-
推荐阅读:现代的父母,尤其是狼爸虎妈,总是喜欢打孩子,认为棍棒下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但教育专家小编认为,殴打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而且有些孩子由于天生敏感或自身原因,一旦殴打会影响身心健康。
经常打骂孩子有危害:
1、孩子变得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打骂,时间一长,孩子见到父母就会立刻产生恐惧心理,继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2、孩子感到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难以接近。
3、孩子逐渐学会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骂。孩子为了避免承受皮肉之苦,往往会对父母说谎,避免受到责罚。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这种强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说谎变得习以为常,构成恶性循环。
4、孩子变得暴力、暴躁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这六类孩子万万不能打:
1.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2.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3.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4.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有关孩子选择爱好、社交、友情等,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6.打后还要让孩子自我检讨的事不要做。孩子被打以后相当一段时间一般都很窝火,可以让孩子表达他的不满,让他有个心理的缓冲。这个时候强迫他认错,等于逼迫他撒谎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创伤。
2017-01-19 23:01:43 -
谢邀!
我是“滋晨文化”,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家长经常打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来了解这个问题吧!
比如我们作为一个人然后别人打了,本能的就会还击,大脑会配合这一过程分泌压力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给我们力量,给我们指引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结果打我们的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我是被他们养大的,我依恋他们,我爱他们。我不愿意反击就压下了这个情绪。
这种压下来的情绪具有不确定性会带来哪些问题?
自卑。这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最常见的症状。一般来说,有原则的责骂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当然,还是尽量不要骂,温柔更有力量)。
懦弱。由于所有好坏标准都来自强权的要求(一开始这个强权就是父母),因此孩子会习惯遵循强权的要求,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将做出决定的权利也出让给了强权没有自己的主见。
桀骜。由于经常受到责骂,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会变得很差,这种对“权威”的不信任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功能。
愤怒。由于总是被强权要求自己,这让孩子从小的“自由”感很差。越稀少就越珍贵,孩子会非常在意自己仅剩的私人领地 ,不愿意任何人来侵犯。
孩子长期这样把情绪压抑在内脏系统当中,会影响孩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人会变得敏感,会导致别人做事一不如他们的意,他们脾气就会炸了。
所以打孩子是家长教育的一个底线,偶尔使用可以理解,经常打孩子,说明这个家长的教育方式很单一,教育能力严重欠缺。父母是孩子的塑造师,种下什么种子就只会得到什么果实,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很多人还真是不称职得可怕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我是“滋晨文化”,“传播通识文化,关注教育发展”,来我的头条总有你对口的菜!
2020-04-30 14:35:42 -
孩子的天性就是真实,心地善良,天真无邪,对待别人从不长心眼。他们开心的时候就会笑,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哭。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不能总是打骂,要多点赞扬,他做得不对的时候,要加以引导,教导他为什么做错了,错在哪里,让他认识到是自己错了再罚,要罚也要他们欣然接受才是。
孩子经常被打骂,有的会产生叛逆心理,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也不知错哪了,心生怨恨,心里不舒服。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走上错误的路。有些孩子经常被打哭,心里害怕,做什么事都是唯唯诺诺的,胆子小。这样的孩子总是让人欺负了也不敢出声。
所以作为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快乐成长,积极向上,能够对以后的社会有所作所为。
2019-04-11 18:46:05 -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会对他大打出手,其实体罚除了在一些身体上有损伤之外,孩子也会因为受到伤害而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体罚是偏激的教育,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打孩子会越来越不好。
第一:一个经常被打的孩子,他的智商也会变差,因为在这种坏境下,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不想跟人交流,甚至连人都会抵触,他已经变得很自卑甚至没有办法去表现自己,所以他会变得不爱说话,跟身边的人不接触,自身的智力长期这样下去就会越来越提不高。
第二:孩子经常被父母暴力教育的话,会产生心理问题。一个经常被打的孩子,他们不再喜欢这个世界,认为世界上没有好的人和事情,觉得在世界上没有期待了。他们心理会出现扭曲和偏激,有可能会自残或者叛逆,甚至做出伤害社会的事情。
第三:最可怕的就是孩子会远离你们,不想跟你进行心灵交流,不想跟你说话,更加不会表达自己的心里真实的想法,因为他已经在害怕你了。就算他懂事了,他也一样会厌恶父母了。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轻易打孩子,就算孩子犯错了,或者他惹你们生气了,也不要轻易动手,打他的时候也许会让他听话,但是久了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古怪了。所以,打骂孩子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打孩子会对孩子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孩子犯错了确实需要一定的惩罚帮他记住这件事情,而打骂对孩子的健康不利,父母一定要记住体罚的严重性!
2017-11-22 10:29:55 -
首先谢谢邀请,
宝妈smart,分享与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以上是我的作答,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我一贯是不主张打孩子的,我认为“打孩子是父母无能的一种表现”!当没有招数时,就会对弱小的孩子动用武力解决问题!问题真的解决了吗?没有,你打了孩子除了让孩子身体受到伤害,然后你后悔心疼之外,你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正面的,尊重孩子的,前后一致的纪律约束是养育好孩子的真正的关键。
经常打孩子有什么害处?
1.打屁股对于教会孩子发展自我约束能力毫无用处
孩子的焦点在于体罚本身,而不是引起体罚的原因。打了屁股以后,孩子不会坐在房间里想道:“是的,我确实错了,但是我真的懂了,下一次我就乖了。”相反,孩子典型的想法是:“真不公平!她一点都不理解我,我恨她。”
2.打屁股被当作是对罪行的惩罚,对债务的偿还
换言之,一旦挨了打,孩子就不再欠你什么了,打屁股阻碍孩子良心的发展。做错事以后的内疚感是变化的主要动力,而打屁股驱散了这种内疚感,因为罪行已经得到了惩罚。
3.打屁股使父母感到好受,容易下手没有轻重
当我们发怒时,我们就进入了“发泄或者逃避”的行为模式,我们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有一种原始的冲动想要动手,打孩子释放了这种负面的能量,帮助我们感到好受。但是,即使是一次小小的体罚也可能升级为一场大的虐待,有的父母说一旦动起手来就很不容易停手,还有父母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下手多重直到看到青肿淤血才大吃一惊。
4.动手打孩子的父母容易把体罚作为主要的纪律手段
如果你允许自己动手,体罚就成了一切问题最快捷的解决方式,从而排除了有效地使用其他更好方法的可能性。
5.打屁股妨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健康地发展
孩子把父母当作保护者,当作老师,当作向导,当父母对孩子动手时,这种关系就受到了损害。
6.打屁股不是一种有效的约束孩子的方法
由于孩子的震惊,畏惧,或者痛苦,体罚一般会在当时起到阻止某种行为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孩子转过身来,就会重复同一种行为——有时甚至就在当天。
7.打屁股的确能给孩子一个教训,但是别忘了孩子也会模仿!
这个教训就是:“当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打!”或者是,“当你长大以后,你也可以打。”或者是,“当你发怒的时候,你可以用打来发泄。”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是经常挨打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暴力,更容易欺负其他孩子,因为孩子们学到的是他们所经历的东西,所以这种结果也是顺理成章的。 孩子经常不称心就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孩子的这些表现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常常弄得家长不知所措。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孩子的种种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的教育孩子?
1、理解、尊重孩子
孩子两三岁后,就开始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喜欢说“不”,这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必然阶段。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自主愿望,喜欢做的事情,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此时若不了解原因就对孩子训斥、惩罚,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变得更爱发脾气。 正确的作法: 关注他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他的好奇心、合理行为和要求予以满足;对其它不合理的要求,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交流,问明原因,然后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
2、不娇惯、放纵孩子
孩子爱发脾气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家长没有原则的迁就孩子,误将民主等同于无条件的容忍孩子,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导致孩子形成骄横的性格。 正确的作法: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坚决执行;对无理要求,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用“冷处理”来明确表示您的态度,终止他的无理取闹。
3、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
孩子易模仿,是非判断能力差,家长发脾气的行为很容易被效仿;家长用训斥、打骂等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对抗家长,通过发脾气来发泄不满 。 正确的作法: 以表扬鼓励为主,心平气和的说明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帮助孩子分清是非;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用孩子感兴趣事物来吸引他,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2017-11-22 19:29:14 -
谢谢邀请!即使孩子有缺点,也不能经常打骂。这样做产生的结果,一种会让孩子长期处于灰暗的世界里,使他感受不到温暖,影响他的成长。另一种则会造成孩子的叛逆性格,长大后,无论对社会还是家庭,都有害无益。
2019-04-11 17:57:18 -
经常打骂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一辈子的阴影。
适当打骂对孩子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吃这一套的孩子会积极消化这种方式带来的警醒但是过度的打骂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负面。
一、造成彼此关系疏远。打骂孩子虽然能树立威严,但是过头了只会让孩子在心里萌发恐惧的念头,从而产生害怕,渐渐的就不敢去亲近自己的父母。别人家的小孩见到父母都是拥抱,而这种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都是躲避的?
二、心理发育不健康。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自卑感。不是被打就是被骂会消磨孩子的自尊,当自尊都被棍棒和恶语消磨的时候,孩子就只能自卑了,未来还会自我否定。小时候我都是跟妈妈说不能对我破口大骂,让邻居听到了,我会很没面子的,因为这样邻居都知道我犯错了,她们就会拿我当谈资,那样真的太丢脸了。
三、孩子会有暴力倾向。孩子在打骂中成长,会默默地认可打骂是一种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暴力因子会潜移默化的陪着他成长,等到他遇到问题了,或者以后教育他的孩子了,也会首选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孩子的脾气暴躁,想问题容易极端。打骂孩子的场景通常都是充满愤怒,十分吵闹,眼泪伴随着疼痛,委屈在心中难解。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脾气不可能温和,多半会容易生气暴躁,不能静下心来想问题,容易冲动!
长期打骂孩子无益而百害,一定要先摆正自己的心态,再心平气和地去和孩子沟通,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会比打骂更有效果。
2019-04-11 18:00:41 -
经常打骂孩子,会影响这个孩子的性格发展,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留下心理阴影,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首先性格上会比较较极端的特点,如胆小懦弱或过分顽皮叛逆; 其次,对自己不自信,做事缺乏主动性; 在情感上,除了对父母产生惧怕、愤恨、仇恨等心理状况之外,很难产生爱意,同时,自我价值效能感特别低,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对事物的看法,非常容易走极端,人际关系也不会太好。
建议: 打孩子确实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但应该合理应用,偶尔为之效果最佳。教育的方式很多种,建议多看一些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或者是视频,多学一学好的教育方式,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特点,以便于做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大多因为情绪状态不好,忍不住,然后就打了孩子,所以建议大家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其实可以自己先调解一下,不要发在孩子的身上,打完了之后,自己反而会后悔。
2019-04-11 18:53:16 -
影响很大,现在追悔莫及,我的脾气太急太暴躁,因为一直是自己带,有时候心烦宝宝又不太听话的时候我就容易失控,每次打了孩子以后就会非常后悔,下次又会忍不住,恶性循环,现在导致孩子有逆反心理,你说什么他都会顶嘴,做什么事都慢吞吞,不拿你说的话当回事,越来越不在意妈妈,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和你说,在学校发生的事也不会说,被同学欺负了,北老师批评了都不会说,怕回家被大人骂,唯唯诺诺。
2019-04-11 16:59:57 -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如果你经常打孩子,骂孩子的话,在孩子的心里会留下很大的阴影,对他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希望你以后不要再骂她,不要再打她,要适当的鼓励他。也不要过度的鼓励,反正要平衡。
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参加一些早教的一些培训,或者是看一些教育类的视频可以赞助,可以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反正不要打不要骂,因为这会留下很大的意义,会让孩子有一个不好的。
就像我身边的朋友,他们都会去讨论,有时候都会去谈论一些,他们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了一些。一些一些回忆,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爽。
教育孩子有很多的方法,反正打何老师是最不好的两种方式,那是旧思维才会使用的。
2019-04-11 17:53:19 -
工作的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拿孩子撒气,孩子不听话也会打骂孩子,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脆弱,感到孤独无助,还会慢慢养成说谎的习惯,容易养成暴躁的脾气,性格变得偏执不合群,这种消极的影响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我们往往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外人最坏的一面留给最亲近的人!
2019-04-11 21:19:32 -
要用正确的方法,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打骂,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心中树立好的榜样
2019-04-11 17:51:34 -
不提倡打骂惩罚孩子。
惩罚是一种没有效果的管教方式,常常让孩子的行为朝着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很多人使用惩罚是因为没有人教给他们更好的教育方法。 来自《怎么做父亲》
惩罚带给孩子的往往是敌意,仇恨,抗议,不满,没有价值感。
一个孩子应该承受他的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打骂等惩罚,惩罚不起作用,孩子会分散精力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悔,思考和纠正错误的机会。
2019-04-12 13:45:21 -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可能会形成两种极端人格:一种是性格特别懦弱自卑,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另一种是特别叛逆且具有暴力倾向。因为孩子的性格的养成,是和父母的性格,教育方式都是有直接关系的,经常的打骂,可能导致孩子变得胆小自卑,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的教育是要讲究方式的。
2019-04-11 17:20:36 -
造成心理阴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好以身作则,教育感化!
2019-04-11 16:53:41 -
经常打骂孩子,表面上看似是彰显大人的威慑力,其实对孩子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孩子可能会跟顺从大人,但是时间久了,孩子的心理会有逆反心理,这一点在青春期会有很明显的表现。另外一点,孩子会对自己失去自信,缺少探索能力,因为,他(她)总会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或者无论怎么做,大人都会训斥。发展到最后,就会影响孩子成长后的人格,不自信、自我怀疑、叛逆,甚至是报复心理,这些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2019-04-11 16:53:13 -
要么叛逆 要么胆小自卑
2019-04-11 16:21:36 -
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叛逆
《超级育儿师》里有一期,一个叫辰辰的男孩,特别让人震惊。
视频中,因为不满妈妈逼他写作业,这个8岁的男孩疯狂地对妈妈又踢又咬,拿起棍子就打,摸到东西就砸,犹如一只咆哮的小野兽。
不仅如此,辰辰还骂妈妈王八蛋,咬牙切齿地对妈妈说:「告诉你,我在学校就不舒服。今天别惹我,不听,不听你就试试。」
面对如此叛逆的孩子,辰辰的妈妈伤心欲绝,可又无能为力。
眼看事态已无法控制,育儿师决定立马去制止,可令育儿师没料到的是,当她去拉辰辰时,孩子却没有任何反抗,只是小声地指着妈妈说:「她老打我,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打我,我就是等到现在再反击她……」
原来,一切的对抗与谩骂,都缘于多年来,孩子对妈妈打骂式教育的愤怒与挣脱。孩子的疯狂举动,不过是想妈妈能看到自己的感受。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孩子犯错,打骂一顿的警示作用大,也更容易让孩子改过自新。
却不知,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因为负面情绪不断堆积,很容易心理扭曲,加上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极易叛逆且具有暴力倾向。
记得看过一条微博,一个网友搬家时,看到上一个屋主的孩子在房间里一面墙上,留下了很多自己的「心声」。
乍一看,很惊恐,这孩子是与父母有仇吗?竟然对父母如此恶语相向,可看到最后,却觉得鼻子一酸,特别心疼这个孩子。
那些一笔一划,列着长长「正」字的打人表,还有,「妈妈,你太坏了」「自杀去吧!我很可怜没人爱我」。
这些触目惊心的话,都未免让人心生疑问:孩子遭受了怎样的痛苦,才让他怨念如此之重?
心理学家李雪说:会痛的不叫爱。
通过打骂来教育孩子,那只是在用痛的方式让孩子屈服。父母一方面把家变成了冰冷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又让孤独受伤的孩子以为只有暴力才是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伤害,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难以愈合的痛。
家,真的不该沦为战场,而应该是让孩子感觉温暖与安全的地方。
打孩子唯一的好处是让不良行为马上制止,但长期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注意长期影响,如何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
2012年的一分报告分析了过去20年的研究成果,证明格肖夫的结论是正确的。该报告认为,遭受殴打的孩子大脑灰质较少,更有可能发生抑郁、焦虑、吸毒和攻击性等不良行为。
2020-04-16 10:19:52 -
经常打骂孩子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对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应当以鼓励为主,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经常打骂孩子只能说明家长对孩子已经完全失控,但凡有可以用良好的心态和途径帮助孩子的方法,我相信家长都会努力采用。只是因为其他方法已经失效了,才被迫使用这个称为下策的方法。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从长期来说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并且有很大的副作用,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发展会造成极大的创伤。
家长要做的是平时学会跟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让双方相互理解,并发掘出孩子自身的动力和潜能,而不是采用外在的胁迫和暴力。同时家长也要多看一些教育方面的书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准,只有家长的水平和眼界提高了,孩子才能受益,从而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
2019-04-12 11:17:41 -
这个话题真的是千古不变的问题,每一位家长都被老一辈打骂过,然后每一位年青的年老的家长又都打过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当然现在因为孩子少祖辈疼可能下手的机会不多了。
但是随手百度还是会看到
《棍棒下会出孝子?妈妈!我们是“仇人”看8岁男孩如何反击!》小编第一次看这个视频时真的是心痛的,眼泪转转,更多的时候孩子有什么错呢?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啊!大人心情不好,不能理解孩子就要打骂?
其实打骂孩子最大的伤害还是自己,视频中的8岁男孩说过,他们4,5岁时就打自己,就是等这一刻反击,开始时看到妈妈流泪还会心痛,还会忍耐,越来越能下狠手,其实这些不是个案,有多少暴力的家庭最后出来的孩子是爆力的,社会的问题其实最根本还是来源于家庭还是从孩子身上到父母身上,所以问题的根本不是“危害”是我们要如何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如何更好的了解他教育他!
一起来聊聊育儿的那些事儿!家中还有什么事比孩子的事更大呢?
2017-12-04 22:04:56 -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打骂孩子不只是危害,也有益处。
比如说:在我带领父母成长的过程中,反观40岁左右的父母,反而是兄弟姊妹中,挨打最多的那个最有出息。当然,也会有很多后遗症,很多人成人后很难与父母亲密接触,对自己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容易发脾气、打骂等。时代不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每个家庭不同,更不能千篇一律。
总的来说:教育孩子尽可能我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父母而言,要善于觉察自己的情绪,在打骂孩子前后要学会区分,你是因为自己情绪不好拿孩子撒气?还是真正为了教育孩子无奈下选择的打骂?或者你认为,对某件事的处理而言,打骂最有效。
而很多时间,家长打骂孩子其实都处于\"情绪压力下\"的失控反应,通常这种情况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总结如下几点:
1、孩子会有很大的恐惧焦虑,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程度。如果妈妈打的多,会影响安全感,如果爸爸打的多,则影响孩子的自信、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2、会造成亲子关系问题。当信任不在有的时候,孩子会造成说谎、偷钱,出现问题没有担当,往往会逃避责任。
3、学习心理障碍。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学习内动力会较差,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当孩子在家里感觉不到爱,而是恐惧,那么就相当于\"孩子的世界里经常发生地震\",孩子是没有能力面对更多的事情(包括学习)。
4、社交性障碍。在幼儿园里就有可能被欺负,学校也会出现被同学嘲笑、打骂,而无力还击,无力处理情绪与冲突。
所以,作为父母还是要多多照顾孩子的身体,安抚孩子的心灵,当出现问题时,首先要协助孩子,不要一味的责骂孩子。以平等心与孩子交流互动,当孩子感到安全时,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同时,父母在协助孩子处理问题时,切记:处理情绪比处理事件本身更为重要。
所以,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真正的问题。祝福每一个父母都能成长为值得孩子模仿的榜样!
2017-12-02 14:56:18 -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打骂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是不对的。
首先,打骂孩子虽然能使孩子一时表面服从,但也令其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打骂的结果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渐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另外,这也教会了孩子以暴力解决问题,很可能使孩子将来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打骂孩子会让其失去自尊自信。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可。如果父母对其非打即骂,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收到伤害,会自感低人一等,会怀疑自身能力,会自暴自弃,甚至会感到人世间缺少温暖,变得性格孤僻,悲观厌世,不愿与人交流,也不愿和朋友一起玩耍。
再次,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英语没考好而挨打,他便会憎恨英语知识、英语老师,甚至憎恨学校。慢慢的,他就厌倦上学,开始迟到早退开始旷课逃学。
最后,为了逃避打骂,孩子往往会违心的说谎,能骗得过就骗。因为骗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责骂,甚至少受一次皮肉之苦。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会一次次的说谎,其品行可能就会日渐变差。
可见,父母打骂孩子绝对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会压抑孩子的个性,甚至会造成孩子人格的畸形。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现今神会是行不通的。
2017-11-15 14:36:11 -
我就是暴力家庭长大的,自卑,反社会,疑心病,狂躁,反正我是不敢打自己孩子,我知道这很不好。
2019-04-11 17:33:11 -
(1)首先必须承认(大多数家长或老师殴打孩子只是“假借“正当”之口找到了自己情绪宣泄的出气筒”)!!!这个目的本身就是“心术不正”!!!(2)被打的孩子们:没有安全感、恐惧、害怕、委屈、压抑、混乱、无头绪、不知所措、愤怒、烦躁、冲动、暴戾...(3)被打的孩子们内心的所有情绪最终又以(殴打视他人出气筒的方式)宣泄出来!!!...(4)如果不马上改变自己殴打孩子的恶习,那么就会恶性循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无穷无尽...永无出头之日!!!...
2017-11-22 10:52:17 -
长期打骂孩子的危害
2022-06-24 11:53:28 -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首先,这个孩子脾气会很爆燥,动不动就发火。第二,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很胆小。第三,孩子会自卑,没有幸福感。长期处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有心灵创伤,甚至成为是问题青年。
2017-12-01 15:19:12 -
先来说说我的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伤害
小时候父母经常打架,吵架,他们一这样就会把气撒在我和弟弟身上,导致现在的我们性格敏感,焦虑,缺爱,容易走极端。
遇见很小的事情就要搁在心里很久,无法释怀,这算性格内向吧
记得我上小学时,放学没有回家,而是和同学跑出去玩,妈妈满大街的找我,骂了一路,回家就用针扎我的脚,为什么这个事情我记得这么清楚,因为那种痛真的是心灵,肉体双击,暴击的痛。
直到现在我做了妈妈,每次孩子很倔强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看了足够多的育儿书,上了很多心理课,也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做我父母那样的父母。
所以在孩子懂事时还是多讲讲道理,一次不听,讲10次,再不听,就依着他,当他按着自己的来而做错或者受伤时,他就知道妈妈说的真的就是对的了。
所以当你忍不住打骂孩子时,不妨走开,自己冷静一下,告诉自己不生气,这是我亲生的。。。
2017-11-28 12:54:24 -
我想说我们小时候一般家里都不只一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根本没有时间跟你好好聊天说话,打骂是家常便饭,可是我们依然长大成人,没有任何身心不健康的问题。现在一家一个孩子,个个都宝贝的很,不能打不能骂的,还那么多孩子想不开,自杀的,跳楼的……
2017-11-22 10:32:26 -
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很叛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会缩手缩脚,不够有自信,让孩子产生自卑感,还影响孩子的脑力发育,做什么事情不够勇敢,小时候因为你的打骂孩子可能很惧怕你,长大了就会很听老婆的,听老婆的话是没有错,如果老婆说的话不对那也听,那就太不man了!做什么事都喜欢问别人,没有主见。所以不能打骂孩子,要靠讲道理来和孩子沟通。靠讲道理来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比靠武力来明白的好!
2017-11-27 10:24:31 -
我是心理医生小蒋,关注我,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健康小知识,如有疑问,可以私信我。
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首先要对打骂孩子行为的本身,要看它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在这种行为发生过程中与孩子的互动情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孩子一些行为进行矫正,因为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阶段他的行为自控性在成熟之前总是有一定的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进行一些带有惩罚性的纠正,在有时候也是必要的,关键程度要适当、合理。在实施行为之前要和孩子讲清道理,为什么要这样对他,问题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对他的行为进行这样的惩罚,或者说进行这样的教训。在实施行为的时候要适当,比如打的行为不能对孩子身体造成任何的损害,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诊断动作,更不能出现有人身攻击性的行为。
对孩子来讲实际上是不应该使用任何辱骂的治疗方式来纠正孩子,如果是不分青红皂白或者明显过重地对孩子实施打骂行为,对孩子的心理成长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某些阴影伴随孩子的一生,对孩子将来的性格、处世方式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这种行为。
如果自己难以控制,经常出现这种偏激的,表现强烈的打骂行为,要反思自己的情绪是不是有问题,必要的时候建议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接受专业人士对自己情绪和一些行为方式的评估。如果存在一些可以进行专业干预的情况,要尽量接受专业的帮助。
2021-01-31 16: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