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中如何实现稳产?
池塘养鱼中如何实现稳产?
-
池塘养鱼中如何实现稳产?
做水产养殖要想鱼塘实现稳产,除了好的技术和适宜的天气外,从个人角度来看还得注意以下细节:
清塘消毒,想要好的结果,必须先要有好的开端,在空塘期将鱼塘排干水,把塘中过多的淤泥及塘周边的杂草、杂物清除掉,并对鱼塘进行修整,同时做好防敌害和防逃的工作。如果天气好 可将塘底晒一下,这样更利于下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管理。在下鱼之前约15~20天时将鱼塘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专门关于鱼塘清塘消毒的方法介绍,要需要的可去翻阅)。消毒之后加水并施足底肥。底肥的量可根据所放养的鱼种类及鱼塘的底质情况来用,一般的塘用发酵好的鸡粪的话大约在100公斤左右。
- 鱼种选购与放养,如果是要买鱼种的话,最好是就近择优去买一些熟悉苗种场的鱼,不要因便宜去买一些品质没保障的鱼种。鱼种在买回来下塘放养时一定要先消毒后再下塘,可用3~5%的粗盐水泡10~15分钟左右,将身表所带的细菌和寄生虫杀掉。这样放下去的鱼种在健康上来说相对会安全很多。同时买苗、下塘的时间最好在晴天来做,阴雨天在操作过程中鱼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在放养鱼品的搭配上可根据当地的市场喜好情况、自己的资源和鱼塘条件来合理搭配放养。
- 水质管理,养殖前期因气温低、鱼的个体小水深可浅些,随着鱼的生长和天气转热再慢慢把水加到最深的水位,在养殖中后期一定要定期的用药物来改底调水,改底的药市面上品种繁多,如果水源好的话的用一般的芽孢菌或EM菌之类的就可以解决问题。
- 投喂,这个在平时的投喂过程一定要做到看天气、鱼况、和水质来喂,水质、天气不好或鱼况较差时要少喂或不要喂,特别是高温季节看天气来喂很重要,在喂的过程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及固定的点来喂,鱼的饲料种类不能变换太快,如需要换饲料最好有三天以上的过渡期,让鱼慢慢适应。
- 健康安全,平时多注意鱼的吃食情况,当吃食出现异常时要多分析下是鱼的问题还是天气或水质的原因所引起的,在做相应地处理。对于鱼病预防可在平时的饲料中定期拌入一些大蒜素或多维、三黄散之类的,这样可起到提高鱼的免疫和防消化道类的疾病。鱼病季节前期要统一用一次药物来杀菌、杀虫,也可以用挂袋的方法来防,挂袋常用的药有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等等都可以。
- 高温季节要防缺氧浮头,这个是重中之重,如有疏忽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为防鱼防头发生,夏天在雷阵前、晴天中午可将增氧机开启来,正常情况下每天下半夜要开泵,特殊天气条件下,晚上要起来观察下鱼况。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2019-03-22 00:27:36 -
科学养鱼,选好鱼类品种,可以做垂钓园
2019-03-21 23:23:18 -
渔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是: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
从渔业发展的目标看,要促进渔业发展,就要倡导绿色发展、健康养殖,同时提倡高效养殖,减少资源浪费型、无效型养殖。如何提质增效,实现稳产增收,分享几个个人观点:
一、改善池塘环境
有的养殖朋友往往忽略池塘环境,一个池塘连续使用多年也不改善、修缮;有的池塘在建造初期没有充分考虑、科学建造,池塘鱼产低。这些池塘要做改动,小改大,浅改深,疏通进水、排水渠道,加固池埂,清出过多污泥,防渗补漏。使池塘成为精养池塘。
二、使用优质苗种
苗种是养殖的基础和关键,优质苗种是成活率和成鱼产量的保障。如果是自繁苗种,要精选、精培亲鱼,保证亲鱼质量的同时,淘汰老化亲鱼;如果是购置苗种,要充分考察、检查、挑选,确保购优质苗种。
三、使用优质饲料
池塘养鱼密度比天然水体自然生存的鱼密度高,需要用人工投料去转化为鱼肉产出。但是,不是低价饲料就能换取高价回报,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优质饲料营养全面均衡,适合鱼类生长需要,价格低廉品质差的饲料,不但转化率低,还有可能带来疾病。
四、科学投喂
原则是“四定”、“五看”,即: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看水温、看天气、看水质、看季节、看鱼的活动情况及摄食情况。
五、疾病预防
如果感染疾病,出现大批死亡,也就没有稳产之说了。疾病重在预防,因为一旦发病,治疗困难,而且难免有死伤。预防要内外结合,定期杀虫杀菌、调节水质和底质,内里定期投喂药饵。
2019-03-21 23:15:42 -
养鱼要想达到稳产,饲料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池塘中养殖鱼苗后,应根据各种鱼类的不同,饲养的习惯来进行选择饲料,使其饲料吃的健康安全。几乎所有的鱼都喜欢吃油饼、米糠、麦麸等精细饲料。
2019-03-21 23:40:36 -
三分靠天七分靠运气,鱼平平安安肯定赚钱
2019-03-21 23: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