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9年考研失败了,还要再考一次吗?还有必要吗?
如果2019年考研失败了,还要再考一次吗?还有必要吗?
-
备考会心理煎熬,如果觉得自己能克服心理压力,可以再努力一把。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可以考虑找工作。
2018-12-23 07:54:39 -
本人研究生已毕业。主要取决于考研的目的,如果是为了继续深造,励志于学术,可以考虑再战,如果只是身边的人都考研自己没事可干,那就抓紧投简历找工作吧。 是否二战要考虑如下因素:
1、结合自身情况查找失败原因。如果目标院校是清华、北大、人大等学校,那考不上很正常,因为竞争确实太激烈,我当年考研的时候,这种学校连考虑都没考虑。如果自身基础很好,只不过因为复习效果不好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发挥失常,那么可以考虑继续考研。
2、好好准备毕业论文,不要因为考研失败耽误毕业。虽然说本科都能毕业,但是毕业论文不能忽视,一旦卡住了,会耽误一年毕业。
3、适当投简历,转移注意力。考研失败,心情不好非常正常,为了转移注意力,可适当投简历,参加几场招聘会,接触接触社会,有可能会遇到心仪的企业或者岗位。人生处处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请关注“考研过来的基层90后”。请转发给需要的人
2019-02-16 09:55:02 -
随着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许多考研党的心都凉了半截。虽说目前还没公布国家线和校线,但参照往年的成绩线,心里也都清楚自己今年已无缘复试,更别提实现自己的“考研梦”了。打开考研相关的话题,发现有不少人吐槽,“校方给分太低”,又或是感叹“今年考研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意味着将会有大量考生要面对“考研失败”的残酷现实,承受各方面压力的他们,又再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考研失败,要不要继续二战?”
“毕业后准备求职,先找份工作糊口?”
“要出国留学,读海外大学的研究生吗?”
在考研大军中,有一战即成功上岸的学霸,也有考研失败,选择继续二战、三战的勇士,当然也有那些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背景,平时也很努力,但就是不适应“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容易在大考中发挥失利的小可怜。我们都知道,如果在第一次考研失利后,选择继续二战需要的勇气是极大的,相应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到时候与你一同竞争的不仅仅是应届生,还有不少具有丰富备考经验的二战生……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谁能拍胸脯保证,下次一定能考上呢?
再加上近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各行各业都纷纷缩招,应届本科生面对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甚至有爆出部分企业来校园招聘会,其实一个 headcount 都不会给,只是为了宣讲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会更慎重,也会更关注个人的能力、资历与学历,而大多数普通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又容易遇到学历门槛,这就导致难以在求职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毕业就失业的段子,也成为了现实。
既然想提升学历,国内考研竞争力又如此激烈,那为什么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出国留学呢?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考研完才开始做留学申请,是不是来不及呀?”
“我对出国留学一无所知,该如何申请国外的学校?”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还有哪些留学国家和学校可以申请呢?”
别担心!虽然今年申请季已过大半,但现在开始留学申请并不是来不及,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高校都延长了申请截止日期!不过具体还是要看专业和项目情况,我们先以英、美、澳的学校为例。
(1)英国的学校
需要递交成绩单、文书、简历等申请材料,快的话 ,1 个月左右可以基本准备好材料。虽然目前已经有部分项目截止,但是还有很多滚动录取的项目在开放招生,有些甚至会持续开放到 6 月底。英国的院校开学要到 9、10 月份,在这之前考出雅思成绩换到 unconditional offer 还是可行的;如果在入学前语言成绩依然未能达到入学要求,大部分的英国学校也可以提供不同长度的语言课程,帮助同学成功过渡到硕士课程。(注:不同长度的语言课程有不同的申请截止日期,在申请时也需要额外关注,谨防错过)
(2)澳洲的学校
基本还在开放申请,学校每年会有两次入学的机会,2 月份一次,7 月份一次,时间上比较宽裕,而且大多数学校的项目只需要申请者递交成绩单。而且申请的时候可以无雅思申请(有雅思成绩,申请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先拿conditional offer,后面再补交成绩单,如果最后未达到语言成绩的要求,可以申请学前语言课。
(3)美国的学校
美国留学大部分院校截止日期在 1 月~ 3 月,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学校项目截止日期较晚会延期到 5 月左右。申请美国高校的研究生要考 GRE 和托福,如果完全没有准备经验的话可能来不及,但现在有部分项目是不需要考 GRE 和 GMAT 。同时,你也可以选择直接申请次年春季入学的项目。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客观地讲,读研不只是国内考研,还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会选择去出国读研。根据《中国学生研究生留学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我们发现来自 985 、211 这类国内排名更高的院校学生,更倾向于申请国外学习,继续修读研究生学位。最重要的是,申请国外研究生不需要统一的科目考试,不像国内的“一考定终身”!它考察的是学生大学四年来的综合表现,比如大学期间的 GPA 、积累的活动经历、实习经历、学术背景等。这都会成为申请季中,你申请梦校的加分项!
【划重点】棕榈君给大家梳理了考研完以后的申请季准备时间线,仅供参考:
2020 年 2 月~ 4 月,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如果同学达到复试分数线,可以选择同时准备面试;如果没有通过初试,可以参加语言考试,准备文书等材料,递交申请,等待大学发放录取。
2020 年 4 月~ 5 月,考研最终结果已成定局。如果考研成功,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留在国内继续读研;如果考研失利,可以选择及时补交留学申请,或是Gap year,期间提升自己的背景,申请明年入学海外高校。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棕榈始终相信,重新定义人生的机会还有很多,上帝如果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如果国内考研失利,你还可以抓住当下的机会,选择申请出国留学,切换赛道,不仅可以提升学历背景,还能通过海外学习经历来增加自己以后在求职方面的竞争力!
-END-
2020-02-28 14:09:11 -
随着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许多考研党的心都凉了半截。虽说目前还没公布国家线和校线,但参照往年的成绩线,心里也都清楚自己今年已无缘复试,更别提实现自己的“考研梦”了。打开考研相关的话题,发现有不少人吐槽,“校方给分太低”,又或是感叹“今年考研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意味着将会有大量考生要面对“考研失败”的残酷现实,承受各方面压力的他们,又再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考研失败,要不要继续二战?”
“毕业后准备求职,先找份工作糊口?”
“要出国留学,读海外大学的研究生吗?”
在考研大军中,有一战即成功上岸的学霸,也有考研失败,选择继续二战、三战的勇士,当然也有那些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背景,平时也很努力,但就是不适应“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容易在大考中发挥失利的小可怜。我们都知道,如果在第一次考研失利后,选择继续二战需要的勇气是极大的,相应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到时候与你一同竞争的不仅仅是应届生,还有不少具有丰富备考经验的二战生……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谁能拍胸脯保证,下次一定能考上呢?
再加上近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各行各业都纷纷缩招,应届本科生面对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甚至有爆出部分企业来校园招聘会,其实一个 headcount 都不会给,只是为了宣讲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会更慎重,也会更关注个人的能力、资历与学历,而大多数普通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又容易遇到学历门槛,这就导致难以在求职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毕业就失业的段子,也成为了现实。
既然想提升学历,国内考研竞争力又如此激烈,那为什么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出国留学呢?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考研完才开始做留学申请,是不是来不及呀?”
“我对出国留学一无所知,该如何申请国外的学校?”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还有哪些留学国家和学校可以申请呢?”
别担心!虽然今年申请季已过大半,但现在开始留学申请并不是来不及,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高校都延长了申请截止日期!不过具体还是要看专业和项目情况,我们先以英、美、澳的学校为例。
(1)英国的学校
需要递交成绩单、文书、简历等申请材料,快的话 ,1 个月左右可以基本准备好材料。虽然目前已经有部分项目截止,但是还有很多滚动录取的项目在开放招生,有些甚至会持续开放到 6 月底。英国的院校开学要到 9、10 月份,在这之前考出雅思成绩换到 unconditional offer 还是可行的;如果在入学前语言成绩依然未能达到入学要求,大部分的英国学校也可以提供不同长度的语言课程,帮助同学成功过渡到硕士课程。(注:不同长度的语言课程有不同的申请截止日期,在申请时也需要额外关注,谨防错过)
(2)澳洲的学校
基本还在开放申请,学校每年会有两次入学的机会,2 月份一次,7 月份一次,时间上比较宽裕,而且大多数学校的项目只需要申请者递交成绩单。而且申请的时候可以无雅思申请(有雅思成绩,申请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先拿conditional offer,后面再补交成绩单,如果最后未达到语言成绩的要求,可以申请学前语言课。
(3)美国的学校
美国留学大部分院校截止日期在 1 月~ 3 月,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学校项目截止日期较晚会延期到 5 月左右。申请美国高校的研究生要考 GRE 和托福,如果完全没有准备经验的话可能来不及,但现在有部分项目是不需要考 GRE 和 GMAT 。同时,你也可以选择直接申请次年春季入学的项目。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客观地讲,读研不只是国内考研,还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会选择去出国读研。根据《中国学生研究生留学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我们发现来自 985 、211 这类国内排名更高的院校学生,更倾向于申请国外学习,继续修读研究生学位。最重要的是,申请国外研究生不需要统一的科目考试,不像国内的“一考定终身”!它考察的是学生大学四年来的综合表现,比如大学期间的 GPA 、积累的活动经历、实习经历、学术背景等。这都会成为申请季中,你申请梦校的加分项!
【划重点】棕榈君给大家梳理了考研完以后的申请季准备时间线,仅供参考:
2020 年 2 月~ 4 月,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如果同学达到复试分数线,可以选择同时准备面试;如果没有通过初试,可以参加语言考试,准备文书等材料,递交申请,等待大学发放录取。
2020 年 4 月~ 5 月,考研最终结果已成定局。如果考研成功,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留在国内继续读研;如果考研失利,可以选择及时补交留学申请,或是Gap year,期间提升自己的背景,申请明年入学海外高校。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棕榈始终相信,重新定义人生的机会还有很多,上帝如果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如果国内考研失利,你还可以抓住当下的机会,选择申请出国留学,切换赛道,不仅可以提升学历背景,还能通过海外学习经历来增加自己以后在求职方面的竞争力!
-END-
2020-02-28 14:09:11 -
是否选择继续深造,主要的参考因素:
1.工作需要
2.自我提升
3.达成目标
4.寻求定位
一、若是工作需要,(1)文凭的高低会影响工作收入。这类人群大多数是老师,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2)达到自己理想工作单位的门槛,例如,有的工作只招收硕士。
二、若想看的更远,眼界更高,考研是一个渠道。这类人群多数是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上班族,工作上遇到发展瓶颈,希望通过考研获得提升。
三、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接下来的三到五年要做什么事情。若想达成你的目标,考研是否能成为你实现目标的助推器。
四、处在迷茫阶段的学生,这类人群在考研中占绝大多数。我的建议是,如果有机会,有时间,有能力就努力搏一把。因为竞争越来越大,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在接下来的研究生阶段稳下心来,沉淀一下自己。
2018-12-24 13:43:09 -
具体看专业,
2018-12-23 19:05:12 -
具体看专业,
2018-12-23 19:05:12 -
一定要在考,别放弃
2018-12-23 23:36:10 -
听从你的内心。
2018-12-23 02:30:17 -
看你自己的想法,最终还是要自己做决定
2018-12-25 08: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