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肚,芏,都以土作声旁,为什么独用虫作声旁?

新农商网 全部 1015

杜,肚,芏,都以土作声旁,为什么独用虫作声旁?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学文识势
    学文识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①:杜,甘棠也。——《说文》。

    甘棠,木名。即棠梨。

    既然是树,当然用木没问题。

    ②:肚:腹肚,(篆文中的月和肉很像)

    康熙字典中:【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参考以上以月代肉,所以也没问题。

    ③:茳芏[jiang du]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为三棱形,叶子长而细,开绿褐色小花。

    既然是草,当然用草字头也没问题。

    ④:独的繁体字为獨,也是形声字,从犬,蜀声(shu),所以念du就没问题了。

    2019-08-18 20:09:24 0条评论
  • 柔美的风飘悠的云
    柔美的风飘悠的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个人认为

    杜,左边是木,木代表植物,以土而生。

    肚,左边是月,月落西山而下沉地里,也算是入土,所以取土为旁。

    芏,此字不熟,不作多说。

    独,左边是“犭“,多指比较凶猛狠的动物,如狼,等。此类动物大多食肉动物,获取比其弱小的一切动物为食,而这”虫“就代表所有小动物。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不作之处敬请参考,权当胡说八道。

    (网络图)




    2019-08-11 07:22:06 0条评论
  • 九莲LYM
    九莲LYM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发源于公元前14世纪,由商朝的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不断地进化,发展到现在的简化字,有象声形字理,从石器时代的简单记事符号,图画演变,发展而成,到金文,甲骨文,小篆,行,越来越方便

    2019-08-11 06:46:1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