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的心算能力普遍比美国人好?
为什么中国人的心算能力普遍比美国人好?
-
题主,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关于中美心算能力的差异,其实还是得从中美的教育方式说起。
中国式教育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教育虽说已在改善之中,但目前还是处在应试教育之中。中国式教育,有以下特点:
1、成绩不能输在起跑线
比如,小孩上学前,家长会不自觉地教孩子认字、读数、背诗等。
小孩一上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认字、认数等,进行智育启蒙,家长看到孩子能背几首诗,能认得一些汉字和数字,再能模仿一些英语,就会认为这个幼儿园好,值!而正是这种观念,幼儿教育工作者也会不自觉地往这个方向发展,也正好迎合了客户(家长)的心态,包括开展记忆培训、心算培训等,美名其曰“不能输在起跑线”。
2、课外辅导已成为必修课
进入小学、初中后,家长对成绩的追求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件事即能说明问题: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等成为大部分孩子的必修课。很多知识性内容,往往是在课外班提前学一次,学校里再学一次,如英语、数学等;
而部分托管性质的课外班,则是将课堂上学的再给孩子补一次,包括作业辅导。
我自己的小孩,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上英语和作文辅导课,现在初一阶段,这几科一直坚持下来,期间还会补习古文、阅读等内容。
3、家长认为学生学习好就可以了
孩子出生,就是父母、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
孩子上学后,家长们想要的结果就是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了,至于孩子是否有自己的独特的兴趣,是否帮助家里做点家务,是否保持更多的户外活动、运动等,则都靠边站了。
孩子的成绩好,家长会觉得人前脸上有光;成绩不佳,孩子便一无是处。
因此,懂事的孩子便会努力学、主动学;而多数孩子则被动学、推着学。孩子的时间,家长都希望一心放在学习上。
上面是中国教育的主要现状。
美国式教育
作为美式教育,则是另一种风格。
1、可以玩
学前期间,是可以多玩的,不管是家里还是幼儿期间,不会如我国的要赢在起跑线,单重智育。
2、开发兴趣
尊重孩子的兴趣想法,有意识引导、培训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会强加给孩子家长的想会,孩子自己的路主要靠自己走而不是家长安排。
3、重交流、重行动
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不会如中国强调按课要内容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学习方式上交流、沟通的形式会更多,更多地引导孩子们思考,可以打破常规,不受一些常识和经验、观念拘束。同时,教育中更重视行动,重视去做。
鉴于上述差别,中国的孩子竞赛、心算、记忆等一般都比美国孩子强;而在思维活跃、创新上,美国孩子会强一些。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学会取长补短,学习他人长处,强化孩子们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强化自立自主,强化行动和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对您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与帮助。
欢迎关注我、多交流。@千里求真善
2020-06-10 02:42:51 -
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汉语天然适合心算。汉语一位数字就是一个音节,而且汉语没有一般印欧语系语言的辅音丛,因此平均下来一位数字的发音长度相对较短。数字发音长度和一个人能够记忆的数字位数有紧密联系。因此汉语对英语在数字记忆方面就有一定的优势。据统计,中国大学生平均记忆数字位数是9.2位,美国是7.2位。因此自然在心算上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汉语数字是单音节而且没有辅音丛,才能建立最方便记忆的九九乘法口诀表,其他语言往往也有乘法口诀表,但是由于长度和音节结构的关系,并不如汉语的乘法口诀表朗朗上口、适合记忆。因此中国学生学习运算也就相对略为简单。美国小孩要学这个,困难就相对大一些。
因此,相比于英语,汉语更适合心算、口算。
第二是中国学生练习比较多。基本数学技能是靠训练的。美国基础教育不重视数学训练,经常过分强调启发式教学,就会导致学生数学能力不足,大量美国学生视数学为畏途。所以,由于这种教学思路上的差异,使得即便中美学生没有语言上的差异,中国人的心算能力也会优于美国。
基本计算的掌握,使得学生能够更自信的面对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心算对于市井生活比对学术什么的都要更有意义。美国正经要用到数学的学者,心算能力一般都不低。但是市井之间,心算能力就比较呵呵了,当然这也是可以用计算器之类补偿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工作中正经的计算,一般人无论心算有多好,往往都要用计算器进行确认。
2020-06-10 0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