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亚战役,麦克阿瑟为什么不信日军从陆地进攻?

新农商网 全部 1013

巴布亚战役,麦克阿瑟为什么不信日军从陆地进攻?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
    象牙塔学业规划指导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942年5月,从菲律宾虎口余生的麦克阿瑟,尽管身处澳大利亚,但一心想要杀回菲律宾,一雪前耻的想法始终未变。尤其是组建西南太平洋战区后,他一改呆板防御的战术,将防线放在2000公里外巴布亚半岛,并建立了反攻基地。

    对于日军来说,巴布亚半岛是其南下,登陆澳大利亚的天然跳板。双方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盯在了控制半岛的关键点——莫尔兹比港,并围绕这座城市的争夺和保卫,进行了一场长达6个月的艰苦战役,麦克阿瑟该如何指挥呢?

    这还要从珊瑚海海战说起。

    根据情报显示,日本的战略企图就是莫尔兹比港,在那里起飞的轰炸机不到2小时,就能飞临澳大利亚上空。也就是说依托该港口,日军随时可以发起进攻,占领澳大利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华盛顿命令麦克阿瑟与尼米兹联合进行反击。

    双方在珊瑚海海域不期而遇,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视距航母大战,麦克阿瑟积极支援海军作战,命令轰炸机加入对日本航母编队的攻击。经过3天的战斗,双方损失惨重,各被击沉一艘航母,好在日军转向撤回,威胁暂时取消。

    紧接着,不甘心的日本联合舰队又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损失4艘主力航母,大败而归。换句话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本联合舰队元气大伤,丧失了太平洋海域的战略主动权,剩下的就是陆地上的较量,这让麦克阿瑟十分兴奋。

    因为,陆地上决战大都集中在太平洋的南部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而这正是麦克阿瑟的战区,“该我们披挂上阵了”。果不其然,日军的第二阶段作战目标,就是集中兵力“南下”,试图在陆地上夺取莫尔兹比港,但麦克阿瑟对此并不以为然。

    原来,日军从陆地进攻莫尔兹比港,必须翻越山高崎岖、难以逾越的欧文斯坦尼山脉,这种可能性很小。他认为,日军再次进攻将和第一次一样,从海上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而刚经历过中途岛海战的日本海军,一时不可能有能力组织进攻。

    所以对莫尔兹比港的防守,在麦克阿瑟的潜意识里有忽视的因素。他只安排了一支毫无作战经验的澳大利亚旅,以及少量的美军防空部队驻守。他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了修建前进基地上,“反攻菲律宾”是他日思夜想、一雪前耻的战略目标。

    麦克阿瑟没有想到的是,日军竟然如此顽强。

    1942年7月,日军在中途岛海战后,为实施“南下”政策,从两个方向上向南推进,一个是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空军基地,另一个是组建“南海支队”,翻越欧文斯坦尼山脉攻占莫尔兹比港,完成登陆澳大利亚的战役准备。

    日军“南海支队”全部由参加过马来西亚战斗,有丰富的热带丛林作战经验的老兵组成,战斗意志十分强悍。每名士兵除了携带大量的装备物资外,还配备了一把大砍刀,硬是在丛林中砍出了一条路,向着莫尔兹比港一步一步艰难推进。

    相比难行的山路,对付沿途的澳大利亚军队根本不是大问题,十几天的作战,“南海支队”离欧文斯坦尼山脉的顶峰仅一步之遥。也就是说,翻过主峰就剩下无险可守的莫尔兹比港了,而那里只有一支战斗力不强的澳大利亚旅驻守,形势危急。

    麦克阿瑟也终于被残酷的现实打醒,日军顽强的战斗力出乎他的预料。如今,不要说准备反攻菲律宾,就连消灭近在迟尺的日军,他都十分的不自信。不断撤退的联军,让他再次想起了在菲律宾的日子,难道巴丹式的惨状要再来一次吗?

    更火上浇油的是,悲观情绪充斥着整个司令部,甚至一些人质疑麦克阿瑟的“以攻为守”的战略,建议退回澳大利亚,重新建立防线。被激怒的马克阿瑟,一面向社会重申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一面采取积极措施,制止失败主义的言论。

    冷静下来的麦克阿瑟认真分析了形势。他认为,尽管对手十分强悍,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也面临着断粮、缺医少药的困难,并在澳大利亚军队的节节抗击下,孤军深入的“南海支队”,猛烈的攻势不会持续太久,他要做的就是等待。

    果不其然,到了8月下旬,日军的脚步明显减缓许多,战斗力一点一点被消耗。更让他确信的是,通过截获的情报得知,“南海支队”已经断粮多日,非战斗减员十分厉害,明显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景象。麦克阿瑟的脸,“由阴转晴”了。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0-05-16 20:34:31 0条评论
  • 日常所观
    日常所观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942年5月,从菲律宾虎口余生的麦克阿瑟,尽管身处澳大利亚,但一心想要杀回菲律宾,一雪前耻的想法始终未变。尤其是组建西南太平洋战区后,他一改呆板防御的战术,将防线放在2000公里外巴布亚半岛,并建立了反攻基地。

    对于日军来说,巴布亚半岛是其南下,登陆澳大利亚的天然跳板。双方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盯在了控制半岛的关键点——莫尔兹比港,并围绕这座城市的争夺和保卫,进行了一场长达6个月的艰苦战役。

    战役第一阶段就是著名的珊瑚岛大海战,经过3天的战斗,双方损失惨重,各被击沉一艘航母,好在日军转向撤回,威胁暂时取消。

    日军的第二阶段作战目标,就是集中兵力“南下”,试图在陆地上夺取莫尔兹比港,但麦克阿瑟对此并不以为然。

    原来,日军从陆地进攻莫尔兹比港,必须翻越山高崎岖、难以逾越的欧文斯坦尼山脉,这种可能性很小。他认为,日军再次进攻将和第一次一样,从海上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而刚经历过中途岛海战的日本海军,一时不可能有能力组织进攻。

    所以对莫尔兹比港的防守,在麦克阿瑟的潜意识里有忽视的因素。他只安排了一支毫无作战经验的澳大利亚旅,以及少量的美军防空部队驻守。他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了修建前进基地上,“反攻菲律宾”是他日思夜想、一雪前耻的战略目标。

    1942年7月,日军在中途岛海战后,为实施“南下”政策,从两个方向上向南推进,一个是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空军基地,另一个是组建“南海支队”,翻越欧文斯坦尼山脉攻占莫尔兹比港,完成登陆澳大利亚的战役准备。

    日军“南海支队”全部由参加过马来西亚战斗,有丰富的热带丛林作战经验的老兵组成,战斗意志十分强悍。每名士兵除了携带大量的装备物资外,还配备了一把大砍刀,硬是在丛林中砍出了一条路,向着莫尔兹比港一步一步艰难推进。

    相比难行的山路,对付沿途的澳大利亚军队根本不是大问题,十几天的作战,“南海支队”离欧文斯坦尼山脉的顶峰仅一步之遥。也就是说,翻过主峰就剩下无险可守的莫尔兹比港了,而那里只有一支战斗力不强的澳大利亚旅驻守,形势危急。

    麦克阿瑟也终于被残酷的现实打醒,日军顽强的战斗力出乎他的预料。如今,不要说准备反攻菲律宾,就连消灭近在迟尺的日军,他都十分的不自信。不断撤退的联军,让他再次想起了在菲律宾的日子,难道巴丹式的惨状要再来一次吗?

    更火上浇油的是,悲观情绪充斥着整个司令部,甚至一些人质疑麦克阿瑟的“以攻为守”的战略,建议退回澳大利亚,重新建立防线。被激怒的马克阿瑟,一面向社会重申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一面采取积极措施,制止失败主义的言论。

    冷静下来的麦克阿瑟认真分析了形势。他认为,尽管对手十分强悍,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也面临着断粮、缺医少药的困难,并在澳大利亚军队的节节抗击下,孤军深入的“南海支队”,猛烈的攻势不会持续太久,他要做的就是等待。

    果不其然,到了8月下旬,日军的脚步明显减缓许多,战斗力一点一点被消耗。更让他确信的是,通过截获的情报得知,“南海支队”已经断粮多日,非战斗十分厉害,明显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景象。麦克阿瑟的脸,“由阴转晴”了。

    1942年8月,日军“南海支队”翻越欧文斯坦尼山脉,目标直指莫尔兹比港。尽管出人意料,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但对其后勤和实力的高度自信,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日军的败相逐渐显露。

    而“以逸待劳”的澳大利亚守军,也在颓势中渐渐恢复过来,不仅迟缓了日军前进的脚步,而且依托有利地形,在欧文斯坦尼山脉中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面对疲惫不堪的日军,麦克阿瑟只需静静地等待,这伙日军就会不战而退或自生自灭。

    但一贯喜欢“大折腾”的麦克阿瑟,认为这是他表现得最好机会。更让他底气十足的是,在北非战场久经考验的澳大利亚第7师,已经大规模的登陆巴布亚;从国内调来的两个步兵师,整编为第1军团整装待发,500多架战机也做好了准备。

    在他看来,登陆巴布亚的日军必须全歼。一方面鼓舞士气,克服“恐日症”,另一方面全歼进攻之敌是最好的战绩,击退或击溃,分量明显轻了许多。他太渴望一场胜利,来洗刷独自逃离菲律宾的耻辱。当然,关键还是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他一声令下,美澳联军兵分三路对1万多日军实施了包围。为了加快战斗部署,麦克阿瑟甚至实施了大规模空运,运送2个步兵团掐断日军退路。并集中了5个师的兵力,形成5:1的绝对优势,要的就是速战速决一举歼灭进犯之敌。

    然而,日军的精锐不是吃素的,双方经过一个月的激战,顽强的日军居然抵挡住美澳联军的冲杀,尽管损失惨重,但确实让对手见识了他们的“厉害”。其实,久战不决也同样“折磨着”美澳联军,长达1600多公里的后勤补给也在告急。

    战斗进入了僵局,让信心满满的麦克阿瑟十分恼火,这不仅影响着战争的进程,而且打乱了反攻菲律宾的计划。关键时刻需要关键人物,他决定司令部迁移莫尔兹比港,他要亲自督战。效果是显著的,受到鼓舞的美澳联军很快全歼了日军。

    2020-05-17 12:32:33 0条评论
  • 点兵诡道
    点兵诡道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心想打回菲律宾的麦克阿瑟当然不甘心防御,提出一个直捣拉包尔的反攻计划,向华盛顿要求调拨2艘航空母舰、500—1000架飞机和3个一流的陆军师。但是,在“先欧后亚”的战略指导下,美国还不想在太平洋方向投入更多的资源,

    以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为首的海军对麦克阿瑟直捣黄龙的计划嗤之以鼻,主张采取渐进战略,先夺取图拉吉,再相机反攻拉包尔,同时也反对由麦克阿瑟指挥一切行动。马歇尔只能居中调节,

    2020-05-17 00:29:1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