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和问答题,你更愿意做哪一道?
选择题和问答题,你更愿意做哪一道?
-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道选择题,当不同的问题摆在我面前时,我首先要做出一个选择,只有先选择好,才能够去认真地答题。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喜欢问答题,因为选择题是客观题,除非能准确判断正确选项,否则我不敢轻易答题;但是问答题就不一样了,问答题带有主观性,只要你懂得答案的核心点,你就可以组织语言,围绕中心点答题,最后多少都会得到一些分数。
所以,我选择问答题。
2018-06-21 17:43:15 -
我是一个特别懒的人,所以很怕麻烦,慢慢开始规避一些不必要的交际和应酬,感觉像个老人家。面对这两个选择,如果涉及到的不是自己个人,我愿意选择题,这样方便省事。比如朋友间吃什么玩什么,我往往随便。如果涉及自己的则更愿意问答题,因为这样可以详尽补充说明,获得想要的认同。
2017-10-21 00:56:54 -
只说高考数学的吧!
1.标准的选择是客观题,源于米国,后来配合阅读卡做到了快速阅读和节省开支和时间。
2.也有不足,所以要配合主观题,比如填空题和解答题。奇葩的是一般高考试卷到时首道题一般选择题,上海市首道题是填空,而后才选择题。江苏更奇葩,更棒!直接取消选择题,这个→不是增加阅卷量!?
3.清北自招改革后,35道选择题,关键是都行,多项选择,啧啧啧啧啧啧~
2017-06-13 09:52:32 -
个人比较偏爱历史方面的题。既可以将历史当做故事来看,又可以了解了历史,知晓各个时代的历史主题以及各种社会矛盾。
选择题相对要比问答题简单,你不知道的可以猜,有四分之一的正确率,而问答题则是要有较多的知识积累,需要将大量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再用自己的语言论述自己的观点,相对较难一些。
作答选择题的时候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 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 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 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 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 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 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 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 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 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 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 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 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 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 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 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作答问答题的时候
三个环节:审题-----构思-----答题
审题是前提,包括①审题目的成分②审题型③审答项语④审主干语⑤审材料的观点
⑥审分值的大小。构思是对已经提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一个较好的问答题答案,不仅取决于审题,还取决于构纲,构思拟纲是解题的中心环节。因为历史问答题一般跨度较大,内容多而复杂,如果想到哪就答到哪,往往会造成 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丢三拉四的现象。最后是答题,再扎实的基本功,再高超的能力,再精妙的构思,也要通过行文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一环节不能忽视,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了。学科性:语言有历史学科特点;层次性:按问作答,作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逻辑性:同一段落内部要有先后顺序,或先因后果,或总分结构,或并列联系。四化一结合-----简洁化(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条理化(逻辑严谨、自成一体);术语化(专业术语、术语表达);完整化(要点齐全、多点角度);史论结合。
希望以上可以帮助到大家2017-10-25 22:03:02 -
谢邀。对于学习中做题型,我愿意做选择题。因为选择题不用过多的用脑思考(四选一),会做的题,脑中第一秒闪过答案;不会做的题,就采用排除法,更无聊的做法,就是点兵法,抓阄……对于问答题,就要在脑中搜索相关知识点,方方面面分析周全。总之就是太繁琐了。可是将选择题和问答题作为人生的一篇文章而言。我更愿意做问答题。因为问答题没有唯一标准答案,观点解答分析到位也可得分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道都不同,所谓有成千上万的人,就有成千上万的答卷。而做选择题就不同了,选错了就是错了,再也回不了头。总之,对于自己的人生到底是愿意做选择题还是问答题,自己开心就好!
2017-06-29 16:09:17 -
问答题,我觉得自己有选择恐惧症,不适合做选择题,问答题这种考察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
2017-06-14 19:11:06 -
个人比较偏爱历史方面的题。既可以将历史当做故事来看,又可以了解了历史,知晓各个时代的历史主题以及各种社会矛盾。
选择题相对要比问答题简单,你不知道的可以猜,有四分之一的正确率,而问答题则是要有较多的知识积累,需要将大量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再用自己的语言论述自己的观点,相对较难一些。
作答选择题的时候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 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 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 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 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 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 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 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 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 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 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 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 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 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 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 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作答问答题的时候
三个环节:审题-----构思-----答题
审题是前提,包括①审题目的成分②审题型③审答项语④审主干语⑤审材料的观点
⑥审分值的大小。构思是对已经提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一个较好的问答题答案,不仅取决于审题,还取决于构纲,构思拟纲是解题的中心环节。因为历史问答题一般跨度较大,内容多而复杂,如果想到哪就答到哪,往往会造成 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丢三拉四的现象。最后是答题,再扎实的基本功,再高超的能力,再精妙的构思,也要通过行文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一环节不能忽视,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了。
学科性:语言有历史学科特点;层次性:按问作答,作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逻辑性:同一段落内部要有先后顺序,或先因后果,或总分结构,或并列联系。四化一结合-----简洁化(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条理化(逻辑严谨、自成一体);术语化(专业术语、术语表达);完整化(要点齐全、多点角度);史论结合。
希望以上可以帮助到大家
2017-10-25 22:03:02 -
问答题,我觉得自己有选择恐惧症,不适合做选择题,问答题这种考察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
2017-06-14 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