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内容重叠部分能差多少,能放一起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14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内容重叠部分能差多少,能放一起吗?

回复

共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古梁镛
    古梁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新农商网。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以我个人的观点,因为《西游记》虽然成书早于《封神演义》,但是既然两者都是小说,那么在细节处稍微处理一下,还是可以放在一起的。

    下面,小哥试着把两者衔接一下。

    话说自姜子牙封神之后,天庭众神各司其职,未上榜的散仙各归洞府,一时间宇宙清明,人间之事自由天数,除了上界天神下凡历劫、下届散仙修成正果之外,神仙不得随意插手人间之事。

    一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通天教主)、女娲娘娘、接引佛祖、准提佛祖齐聚紫霄殿,时鸿钧老祖合身无形天道,有形大道便教由六圣分管,此刻紫霄殿外祥云翻滚,天花乱坠,百鸟朝凤,凤凰漫舞,神龙环游。众圣皆闭目静坐,神游太虚。

    蓦然间,九凤一声低鸣,女娲娘娘率先睁开了眼睛,一时间百年齐鸣,接着,元始天尊、接引佛祖也同时睁开眼睛,三人彼此招呼行礼,过不良久,准提佛祖和通天教主也睁开了眼睛,众圣彼此行礼,静待太上老君悟道归来。

    过不得多时,只听哞的一声,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自远方踏破虚空而来,便在此时,太上老君也睁开了眼睛,众人忙向太上老君行礼,太上老君也一一还礼。

    圣人早已勘破生死,喜怒不形于色,而老君继承了鸿钧老祖之道统,更是如万古长夜,不动一丝波澜。


    太上老君环顾四周,开金口,“天地始于混沌,原始道友秉天地大道,开天辟地,定玄黄,聚鸿蒙,分阴阳,化五行,成风雨雷电,已历万劫,然阴阳循环,盈亏互济,仙家取天地灵气,逆大道而为,致使人间气运紊乱,然诸仙香火鸿运亦寄拖于人间,故仙家需500年一小劫,1500年一大劫,幸得师尊制定封神大业,取周天星斗,使天道运数有序运转,方使得仙劫不致过甚,然则诸星君严守本职,是为静,天道需动静结合,方为大妙,然三界诸仙皆无此鸿运,幸得女娲道友曾于洪荒采取五彩灵石多枚以做补天之用,后剩一枚,被我刻以猴形,做天地法阵,置于东胜神洲花果山,此地为三界灵气之眼,五彩石每日吸日月精华,得天地灵气,以有形大道炼化,如今觉醒再即。”

    此事众圣均已知晓,太上老君以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最后一块五彩灵石为本,在用无限神通打磨雕刻为猴形,并将之放在花果山水帘洞天地阴阳二气的气口,得阴阳二气沐浴,吸天地灵气,得日月精华,此物在别人手中最多也就是锻炼成一件后天法宝,但是到了三界道法第一的太上老君手中,此物被打造成了一只猴形丹炉,吸日月精华,采天地灵气,沐阴阳二气,如今神丹已成,需要点悟此丹,太上老君如此作为,实是以此天地通灵法器以对应周天三百六十五星君所布置的周天大阵,周天大阵为静,此物为动,动静结合。

    众圣对此事了然于胸,但是由何人点悟此天地灵丹,却是众圣聚集于此的原因。

    众圣本来心中各有心思,此天地灵物不管被那个教派所得,必然会大兴此教,因为这件天地灵物所负气运实在是圣人之下排第一,但是在众圣之前的静坐神游太虚时,鸿钧道祖已传下钧旨,念封神大业截教损伤惨重,况此灵丹为天地至为玄妙之物,因此待此物大成,需由灵宝天尊点化,同时昔年佛教(西方教)度去截教数人,因此特命准提道祖教化此灵丹,待得大成,复归灵宝天尊座下。

    众圣待太上老君说完,都点头称是,待不多时,只见紫霄殿外一片金黄,仔细看来,却是那世间最为珍贵鸿蒙真气在紫霄殿外缓缓流动,为什么说是流动呢?因为此鸿蒙真气因至纯至盛,已经呈液体状,显然已经通灵。

    待得鸿蒙灵气往复流转三百六十五周后,只见灵宝天尊缓缓站起,移步紫霄宫外,他捏剑诀,诛仙四剑瞬间各赴四洲,分别悬于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上空,一时间天地一片肃杀之气,四洲之间灵气急速运转,只刮得南天门禁闭,灵山佛国众佛子齐力诵读真经全力护坛,北俱芦洲妖孽藏匿,南瞻部洲暴雨狂降、狂风骤起,周天星斗摇摇欲坠。



    只见灵宝天尊一手指花果山,一手指紫霄殿外的鸿蒙灵气,口中念道:

    天地玄黄、听吾号令,周天神魔、尊吾法旨,太阴太阳、二星汇聚,四御五帝、镇守八荒,六司七元、维护人间,八极九曜,幻化春秋。

    灵宝天尊法旨一下,三十三天所有修真者各司其职,过不多久,天地清明,唯有四大洲的天地灵气全部汹涌澎湃奔往花果山,过不多时,灵宝天尊大呵一声“疾”,指向鸿蒙真气的手指屈、伸、弹、捏,瞬间变幻了一千两百五十种手法,缓缓流淌的鸿蒙犹如被人抓了一把,瞬间暴躁了起来,犹如远古神龙一般围绕紫霄宫快速游走,但灵宝天尊修为何等深厚,拇指食指一夹,便抽离了一丝鸿蒙灵气出来,此等先天灵物虽然只有一丝,但早已开了灵智,四处乱撞,但灵宝天尊发指之下早以布下樊笼,它又如何逃的脱?

    灵宝天尊目光如炬,直射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前一石卵,只见他双手翻飞,抱守一元,脚踏两仪,身体快速旋转,遥指四极,四柄诛仙剑也开始运转,东往南、南往西、西往北、北往东,如此往复,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圆,数息间大圆中心亮了一点,此点类似于天眼,但不同的是威力更甚,天眼即出,灵宝天尊一气化三清,一尊法相在巨大的天眼上空出现,一尊法相出现在花果山上空。

    紫霄宫外的灵宝天尊见大阵已成,随即虚空而坐。

    举手先行来点眼,点你左眼知天机,右眼识地理,日月两眼照分明。其次来点耳,左耳能听万人言,右耳能察万 人语。三光星斗则点鼻,戒香定香与慧香,解脱智见开信香。东西南北是四方要点口,开口祸福并吉凶。中央口内要点舌,食茶闻物能知味,感应恭敬表诚意。再来点你圣顶道气冲云霄。来点面,头上额上光彩有灵气,满面光彩。点心背在中关,心通精灵背受天命,达威灵。再来点手,点你左手亚法旨, 右手拿元宝。来点足,点双足,脚踏风云,威风腾腾,点你三百六十骨节都端正,五脏六腑齐完明。神通广大显威灵,庇佑人民万事亨。

    灵宝天尊祝毕,双手一指天眼处,困在阵法中的一丝鸿蒙灵气缓缓游向天眼,到得天眼处,立于不远处的灵宝天尊法相大嚇一声“开”,只见天眼瞬间开裂,方圆数千里,这一丝鸿蒙灵气穿过天眼,瞬间暴涨,一时间日月无光,周天星斗隐匿,三界漆黑一片,此灵气携雷霆万钧之势直奔花果山,早有立于花果山上空的灵宝天尊法相施为,他祭起六魂旙,引导这股凶悍无比的鸿蒙灵气化作一丝云气注入花果山石卵之中。

    之后灵宝天尊法相凭空消失,诛仙四剑复归平静,大圆法阵消散于无形,过的一息,日月齐出,周天星斗争相放輝,四剑并六魂旙齐至紫霄宫外灵宝天尊面前,灵宝天尊收了法器,回到紫霄宫中,众圣人齐声相贺。

    灵宝天尊一一回礼,众圣复有静坐,闭了双眼,神游太虚。

    再看花果山,此石卵原为女娲娘娘补天所剩,经由太上老君亲手锻造成一具炼丹炉,此炉吸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经过数千万年孕育,如今灵胎已成,如今又得灵宝天尊亲自以鸿蒙灵气点化,此灵胎迅速幻化,过的十二周天,灵胎破卵而出,遇风化猴,一时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店,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其实玉皇大帝知是圣人所为,也不愿多生事非,故此轻描淡写,稳定天庭众神仙,大家各司其职,依旧为三界苍生护持。




    话说灵胎出世,众圣都已感知,随都归复神识。

    太上老君举手一挥,之间众圣中间凭空出了一个榜单。

    “点化此灵胎,乃老师之命,由我五教齐心护之,旨在阴阳合和,维护此间宇宙之稳定,此榜单乃我五教共商,协力教化灵胎之约,按此约,女娲娘娘献灵石,由我负责锻造,再有通天教主点化,后由阐、佛两教教化,待得大成,复归截教座下,以合当年封神时截教和各教的机缘,此时灵胎已出,教化之事先由准提道友负责,入得玄门,再由我亲自进行打磨锻造,后由原始道友安排磨练,再入灵山佛教,待得修行劫数一满,当由通天教主带回。”太上老君无比威严的说道。

    “然”众圣齐声,随后众圣各举右手,或出指、或出掌、或出拳,自手里涌出一股神力,注入神榜,待得众圣神力注入,榜单则缓缓消散于虚空,众圣知道这协约榜单已为鸿钧道祖收走。

    众圣皆起身,俯身下拜,“恭送老师”“恭送道祖”,过不多时,众圣复坐,太上老君对众圣说道:“此间事了,大家各归法坛,之后行事,须得按榜约来”,太上老君说完,法身已自消失,众圣互相行礼,法身也逐个消散。

    过了多年,灵胎拜于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菩提祖师座下,菩提祖师是准提佛祖幻化而来,菩提祖师一看灵胎,心下顿时一荡,原来此灵胎虽然是个猴子形象,但透过皮囊,却隐隐有通天教主的影子,菩提祖师慨叹一声,想当年西方教渡截教阐教仙家数人,如今要为截教培养此灵胎,了结截教和佛教的这段机缘,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此灵胎肩三界鸿运,到时回到截教通天教主座下,截教必然重新兴旺,周天气数此消彼长,截教兴旺,则其他教派气数衰落,菩提祖师虽然已是圣人修为,悟得大道,但终归是在天道之下,当日签押,因此教化之事,也需尽心尽力。

    菩提祖师为此灵胎取名孙悟空,教导他修仙成道的玄妙道法。

    后来,孙悟空学艺归来,犹如脱胎换骨,后经太上老君八卦炉锻造,道法更上一层,有诗赞曰:

    混元正体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传大法,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火炼全非汞,物外长生尽属乾;变化无穷还变化,西方佛事属逃禅。

    后来孙悟空因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被封斗战胜佛,但孙悟空毕竟是灵胎,岂是一个佛陀所能比的,他的修行之路远比普通大罗金仙要长,这是天道注定的。

    此文为独家原创观点,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谢谢大家。

    欢迎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创作。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

    2019-06-20 09:52:03 0条评论
  • 穿布鞋的大先生
    穿布鞋的大先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完全不能!

    两部神话小说,虽然都是写神仙故事的,也是民间传说的再加工!


    但完全是两个故事,虽然都是借神话故事讽刺现实社会!

    一个仰佛抑道,一个仰道抑佛!

    别搞错了,《封神演义》是前者!《西游记》是后者!

    也许你糊涂了,请在认真阅读原著!

    2019-06-18 18:48:54 0条评论
  • 高二74
    高二7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基本不可混为一谈。所重叠之处大多为人物地名,也是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共同之处是伸张正义,提倡正能量。也没必要放在一起。

    2019-06-19 09:38:12 0条评论
  • 阿森探秘
    阿森探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由于工作原因,回答比较晚。

    所有已有的回答我都一一仔细看过了,基本所有人的观点都是是《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两本书不能放在一起讨论,原因是两本书不是一个作者。

    而我却持相反的态度,这两本书可以放在一起去看,放在一起去讨论。

    《西游记》成书早于《封神演义》,这已是固有的定论,所以从内容上来看《封神演义》似乎是借鉴了《西游记》的部分内容。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作者至今仍有争议,尤其是《西游记》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争议更大一些。

    但不论这两本书的作者是谁,他们并不是《西游》和《封神》实际意义上的作者,他们只是将杂乱的民间传说稍加整理润色。元末已经有了西游记的杂剧,而封神演义的故事传说更是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

    为什么说西游必说封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故事碎片都是来自于民间传说。硬说封神演义是借鉴了西游记,这是没有道理的做法。

    书中有大量的人物重叠,能够确定身份的比如慈航道人对应观世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对应文殊菩萨,杨戬对应二郎神等等等等。

    不能确定身份的,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是不是对应了如来佛和菩提祖师,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

    两本书都是对民间中国神怪故事的描写,通过两本书去比对,去思考,大概能确定在民间传说中,每一个神怪的形象,职位的高低,法宝类型,法术类型等诸多信息。

    所以,在阿森看来,这两本书是可以放到一起的,只要你善于思考,这是没有问题的!

    2019-06-18 22:49:36 0条评论
  • 无欲道中
    无欲道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个人感觉,不正之处请多指教。

    三国演义强调政治修为而西游记则更强调个人修为。

    2019-06-18 18:43:12 0条评论
  • 阿森探秘
    阿森探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由于工作原因,回答比较晚。

    所有已有的回答我都一一仔细看过了,基本所有人的观点都是是《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两本书不能放在一起讨论,原因是两本书不是一个作者。

    而我却持相反的态度,这两本书可以放在一起去看,放在一起去讨论。

    《西游记》成书早于《封神演义》,这已是固有的定论,所以从内容上来看《封神演义》似乎是借鉴了《西游记》的部分内容。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作者至今仍有争议,尤其是《西游记》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争议更大一些。

    但不论这两本书的作者是谁,他们并不是《西游》和《封神》实际意义上的作者,他们只是将杂乱的民间传说稍加整理润色。元末已经有了西游记的杂剧,而封神演义的故事传说更是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

    为什么说西游必说封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故事碎片都是来自于民间传说。硬说封神演义是借鉴了西游记,这是没有道理的做法。

    书中有大量的人物重叠,能够确定身份的比如慈航道人对应观世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对应文殊菩萨,杨戬对应二郎神等等等等。

    不能确定身份的,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是不是对应了如来佛和菩提祖师,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

    两本书都是对民间中国神怪故事的描写,通过两本书去比对,去思考,大概能确定在民间传说中,每一个神怪的形象,职位的高低,法宝类型,法术类型等诸多信息。

    所以,在阿森看来,这两本书是可以放到一起的,只要你善于思考,这是没有问题的!

    2019-06-18 22:49:36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