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水稻插秧,机器插秧注意那些事项?如何达到高产?
东北水稻插秧,机器插秧注意那些事项?如何达到高产?
-
随着机械科技的发展,水稻人工种植方式已经被机械种植逐渐取代,应用水稻插秧机进行水稻种植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减少农民劳动量,还能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水平。但是,在农民使用水稻插秧机时由于错误操作和维护不当造成插秧机故障,影响其使用甚至影响水稻种植质量,因此,分析水稻插秧机正确使用方法非常有意义。
1 水稻插秧机的农艺要求
1.1 水田要求水稻插秧机是水稻种植的必备机械设备,其应用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种植水稻的水田来说,保证水田泥脚深度适中,不应小于10 cm,大于30 cm。水的深度应保持在2 cm到4 cm为宜。水田耙后纵向和横向的坡度不应大于5度,保证水田内泥土平整,没有石块等杂物。水稻插秧机作业的水田要具有一定的硬度,保证水田经过12小时的沉淀,避免插秧机前进时有淤泥堵塞,影响靠行作业,而且有利于保证秧苗插后的直立性。 1.2 秧苗要求水稻插秧机使用时,对育秧秧苗也具有一定要求。插秧机适用的秧苗床土厚度应在2.0~2.5 cm,秧苗床土土层应尽量均匀,保证土层内没有石块等异物,水分要适量。育秧秧苗要粗壮不徒长,没有病虫害,颜色深绿色为宜。栽种的秧苗长势要均一,分布均匀,避免过密或稀疏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说,秧苗干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600克~700克,催芽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700克~800克,秧苗高度以10~20 cm为宜,每株秧苗的叶片数不宜超过5片,秧片宽度不宜小于29 cm,秧片形状应均匀整齐,无残缺。
2 插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2.1 插秧机使用前准备插秧机使用前要做好准备,首先,驾驶者要熟练掌握《安全使用插秧机须知》,认识插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功能调整等,而且,驾驶者要具备熟练的驾驶技术和装秧技术。
2019-05-11 09:18:04 -
东北水稻插秧,特别是是在黑龙江地区基本上插秧机机械插秧已经全面普及了。那么插秧机插秧需要主要那些事项呢?如何达到高产?
1、秧苗叶龄。机插秧需要秧苗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根系密度,这就对秧苗叶龄有一定的要求。最简单的说,适宜机插的秧苗至少要满足从播种至移栽期间达到30天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一般来说秧苗回达到3.5叶左右的叶龄,是最适合机械移栽的叶龄阶段。叶龄太小,移栽之后大缓苗、返青速度过慢、影响秧苗的有效积温积累;也可以在4.5叶叶龄之前移栽,但是要控制秧苗高度不要超过20cm,否则机插会出现伤叶、伤杆的情况发生。
2、盘根质量。水稻机插需要秧苗整体的盘根效果要好,以秧苗整盘拎起来之后不散、不碎为标准,这样的秧苗使用插秧机移栽是比较适合的。这就对叶龄和播种密度有一定的要求,简单的说就是播种30天之后移栽、360平方米的苗床播种量在干种500斤以上、没有立枯病和青枯病的发生以及合理的肥水管理几方面,才会培育出盘根质量好的秧苗。
3、插前“三带”。所谓的“三带”就是“肥、杀虫剂、芸苔素”,即便是使用的不完全,也要保证插前1-2天喷施杀虫剂和芸苔素。喷施杀虫剂的目的是防治移栽之后前期的潜叶蝇危害;喷施芸苔素是为了调节秧苗的生长,存进移栽之后秧苗能快速的发出新根加快返青的速度。
4、合理的移栽密度。对于移栽的密度各地略有差异,以我们黑龙江为例,一般以9寸*3寸或者9寸*4寸的穴距为主,穴株数控制在4-7株之间。但是在吉林和辽宁来说,穴距就要宽多了,一般都在5-6寸左右,主要原因就在于有效积温的差距。
5、带水作业。传统的机械移栽经验都是排干田面的水层之后在进行移栽,能够减少漂苗的情况。但是,这也带来了多个问题就是田面无水机械作业阻力大、返青慢、遭遇风害或者高温天气田面易干旱造成秧苗的死亡等情况。所以,建议最好在田面保留2cm左右的浅水层作业,既能减少机械作业阻力也能加快秧苗的返青速度,同时还能对抗风害、高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2019-05-11 20:07:08 -
控制好苗距,深度就好!
2019-05-11 05: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