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从前,为何如今有的人更能原谅影视剧中的大反派?

新农商网 全部 1018

相比起从前,为何如今有的人更能原谅影视剧中的大反派?

回复

共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南风晚意梦
    南风晚意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大概是反派演员本人过于搞(沙)笑(雕)?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去翻了一下楚乔传时期宇文怀的围脖,宇文怀简直太坏了奥,但王彦霖搞笑的能力简直太强大了有没有,看了他的围脖之后对宇文怀简直就恨不起来,还莫名有点喜欢[不看],看到他妈妈嫌弃他甚至还有点心疼???

    来重温一下被宇文怀支配的恐惧吧[呲牙]










    2019-07-01 13:38:13 0条评论
  • 影视变猿人
    影视变猿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可以从三方面解释。

    一、电视剧创作手法的发展

    中国电视剧截至今年已走过了61年的历史,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电视剧发展史还是相对较短的。

    例如:美国在1928年,美国既播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女王的信使》,20世纪60年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电视剧产业链;日本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

    中国电视剧真正开始进入创作发展的快车道,则要到20世纪90年代了。

    早期的电视剧,在剧本创作上,难免会出现人物“脸谱化”的现象,这是当时的创作和欣赏水平所决定的。

    而如今,国产电视剧已经高速发展了20余年,电视剧播出形式,播出平台,收视群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年电视剧产量上万集,竞争愈发激烈。电视剧出品方,必然升级电视剧创作手法,力求自己作品更加精炼,更具差异化,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胜出。

    在这个背景下,电视剧中“人物”的创作思路也必然发生升级,“剧中人物”摆脱脸谱化,更加人性化,生活化,立体化,个性化,就是一大特点。剧中的“坏人”不再是纯粹的“坏”,也许有自己的“痛苦无奈”,也会有“善”的一面。“好人”也未必“无暇”,会有“缺点”,甚至会有“阴暗面”。相比“脸谱化”的“好人”,“坏人”。这样的人物,更符合现实,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二、观众欣赏需求的提升

    观众的欣赏水平,伴随着《西游记》、《红楼梦》、《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三国演义》、《还珠格格》、《亮剑》、《潜伏》、《甄嬛传》、《欢乐颂》、《人民的名义》...一路进化到现在的《都挺好》、《破冰行动》、《少年派》。

    年轻的观众更加经历了,美剧,韩剧,日剧,英剧的洗礼。

    观众有太多电视剧可以选择,而人物“脸谱化”的电视剧,早已不在备选范围内。

    拿刚热播完的《破冰行动》行动来说,最圈粉的几个角色,都不是“正面人物”,却也很难用简单的“反面人物”来定义。比如,林宗辉,马云波,林胜武,蔡晓玲。这些人物虽然涉毒,但是在剧中同样表现出亲情,无奈,挣扎和良知,正式这些“立体化”“人性化”的角色塑造方式,让观众记住并喜欢上了他们。

    三、题主个人的成长

    这是很容易被忽视,却最关键的一个原因。

    随着年龄的成长,心智的成熟,人会越来越接受“角色”的“真实”而非完美。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纯粹的“好”或“坏”,成年后才知道真实的世界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化。

    题主用现在对“反派”角色的情感,对比年幼时对“反派”角色的情感,自然会觉得,现在更能原谅“反派”。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2019-07-02 22:08:34 0条评论
  • 失眠不足
    失眠不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都一样!只是相对而已,古语就要笑贫不笑娼的说法!

    以前社会生活上,道德二子相对重!而且对比现在金钱社会的浮夸较小一点!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偏向勤劳致富,而且信息传递时代贫瘠,大部分暴富情况只是见到才知道!不像如今信息共通、而且目前市场经济波动很大!赚快钱太多!金钱诱惑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最求金钱至上的生活!慢慢大家就默认如此!而大坏人大部分有钱!有钱就是强者!这就到人性了无论什么时间,人们都是会对强者多一些宽容!

    2019-07-01 14:11:05 0条评论
  • 大喜赵
    大喜赵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世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这个世界上哪有真正意义的好人和坏人

    2019-07-01 15:40:00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