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每天是十二个时辰?

新农商网 全部 1028

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每天是十二个时辰?

回复

共2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方程教育
    方程教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计时的单位有很多,地球绕日一圈为一天,各地的人们为了便于生活,将一天分成不同的等分。古印度分一天为六时,即四个小时为一时,所以印度有“六时吉祥”的祝福语。古中国分一天为十二个时辰,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个小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但中国古代通用还是十二时辰计时法。古埃及历法分一天为二十四时。近代钟表普及全世界后,全世界基本都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计时。由于中国历法和西方历法完全能兼容,所以现代中国也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计时。

    至于中国古人为什么习惯用十二时辰分时法,大致是两方面原因。

    一是中国历法系统中的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可以计年,可以计月,可以计日,当然也可以计时。

    二是《易经》中的十二消息卦,“息”是指太阳能量的生长,“消”指太阳能量的消减。这十二卦以阴阳消长的次序排列,反映了中国地区一天十二个时辰及一年十二个月的太阳能量变化,正好对应于十二地支。这十二消息卦分别是

    复卦(一阳五阴,子时,23-1点)、

    临卦(二阳四阳,丑时,1-3点)、

    泰卦(三阳三阴,寅时,3-5点)、

    大壮(四阳二阴,卯时,5-7点)、

    夬卦(五阳一阴,辰时,7-9点)、

    乾卦(六阳, 巳时,9-11点)、

    姤卦(一阴五阳,午时11-13点)、

    遁卦(二阴四阳,未时13-15点)、

    否卦(三阴三阳,申时15-17点)、

    观卦(四阴二阳,酉时17-19点)、

    剥卦(五阴一阳,戍时19-21点)、

    坤卦(六阴, 亥时21-23点)。

    这十二地支和十二消息卦又正好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及二十四节气,并与西方的每天二十四小时及十二星座相兼容。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您也可参见下图。




    2018-12-12 10:54:56 0条评论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全世界不同文化中间没有什么交流,就不约而同地使用12或者24来表示一天内的时间呢【比如说中国的12个时辰和西方世界的24小时】?

    应该说,虽然古时候的人对于天体运行现象并不明白,也不知道地球在绕太阳公转、地球自己也会自转,但是他们凭借着对天象的观察本能地感受到日月星辰的变化跟“旋转”有关【如下图所示,是星辰旋转的延时摄影】。尤其是从地面上观察,太阳虽然升起来的角度不一样,但是总是在围绕某一个点转动。

    所以中外都不约而同地发明了利用太阳的运动来指示时间的装置。比如说中国的日晷,还有西方世界的晷影器,下面两张图就分别是中国的日晷和西方的晷影器。

    那么这个旋转跟把一天的时间分成12份或者24份有什么关系呢?

    你掏出笔来试一下就知道了:你可以很轻松地把一段圆弧平均分成两等份、三等份,但是你想要把一段圆弧平均分成五份就很困难。所以一整个圆先分成两份,然后再分成两份,然后每一份再三等分,那么就很容易把一个圆给均分为12份了。

    比如说下图就是古埃及在1500年前在石板上画的晷影图,即便笔迹非常粗糙,但是基本上是等分了。

    12、24被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也是一种必然。

    12、24被称为高合成数,因为其可以很轻松地被1、2、3、4、6、12整除,运用到工程里就可以很方便地做分数运算。特别是因为可以被3整除,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活动。

    另外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有一个十二地支,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个说法固然是有道理的,毕竟中国的十二个时辰就是根据十二地支来明明的,比如说子时、丑时等等。

    但是要搞清楚逻辑关系,是因为十二这个数字在时间计数上用起来很方便,所以才会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各个时辰的,而不是因为要用十二地支来计时,才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先后逻辑顺序要搞清楚。

    毕竟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中划分一天时间的方法,有把一天分为10段的、15段的、30段的,都有,最后统一用十二个时辰,说明这个方法最方便【如下图所示,是汉代的日晷,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100份,最后因为不方便被弃用了】。

    所以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2018-12-12 12:30:56 0条评论
  • 诗联创作审美
    诗联创作审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答!

    古时没有钟表,而用沙漏、烧香、十二地支来计时,共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是现在两个小时,共二十四小时。

    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时:11:00~1:00

    丑时:1:00~3:00

    寅时:3:00~5:00

    卯时:5:00~7:00

    辰时:7:00~9:00

    巳时:9:00~11:00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

    酉时:17:00~19:00

    戌时:19:00~21:00

    亥时:21:00~00:00(24:00)

    十二地支也对应十二生肖,即: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生肖是以“立春”为界线来界定的。例如2018年是戊戌年,“立春”前一秒出生的婴儿属于上一年的生肖属鸡,“立春”后一秒出生的婴儿属狗。这样界定出来的生肖和排出来的“八字”才相对准确。

    古代历法纪年和民间术士排“八字”都是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配完刚好六十个,俗称“六十甲子”,古时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例如2018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初六)20:31时,是戊戌年甲子月戊寅日壬戌时。

    谢谢大家光临!

    2018-12-12 20:48:35 0条评论
  • 三刻历史
    三刻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人纪时,将一昼夜分为12等分,每一等分称为一时辰,一天就是12个时辰。

    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公元前101年) ,开始以十二地支指十二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时辰简称子时或者子牌,相当于今天的晚上23点到次日的1点,以此类推。

    古时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人又把一个时辰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时初4刻,时正4刻。这样一个时辰8刻,一昼夜就是96刻。

    关注历史常识,这里是三刻历史,为您还原更多的精彩历史!

    2018-12-14 20:38:46 0条评论
  • 蛋科夫斯基
    蛋科夫斯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每经历过一个春夏秋冬的循环,月亮周期圆缺12次。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上所有文明统一的都是12小时计时,一年有12个月。和时间有关的,基本上都是十二进制。

    同理的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无为申酉戌亥,连同十二生肖,都是十二。没办法,地球上唯一能确定的周期现象,就是月亮的每年十二次阴晴圆缺。

    和这个道理类似的还有十六进制的商业计数,例如十六盎司是一磅,十六两是一斤,则是为了方便分割,都是二的倍数。

    还有我们常见的日常计数,是十进制,因为我们都有十根手指。

    2018-12-12 16:24:21 0条评论
  • 快乐溪水f
    快乐溪水f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为了细分每个时间段的阳气升降变化,并契合12地支。

    2021-10-23 20:04:10 0条评论
  • 王姝今
    王姝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十二这是皇帝说的,这是定律标杆。

    2018-12-12 11:23:35 0条评论
  • 甄史楹
    甄史楹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远古超过手脚指数字数不过来!

    2018-12-12 11:39:08 0条评论
  • 往事如烟活在当下
    往事如烟活在当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代用地支计时法,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23点——1时为子时,以此类推。

    2018-12-12 11:28:26 0条评论
  • 快乐溪水f
    快乐溪水f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为了细分每个时间段的阳气升降变化,并契合12地支。

    2021-10-23 20:04:10 0条评论
  • 回真向俗杂货铺
    回真向俗杂货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古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岁星纪年法

    古天文学家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岁星在天空的运动,正好约十二年绕天一周,也就是说,岁星每年要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每一星空区域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共有十二个这样的星空区域,即十二次,(十二次的名称依次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除了十二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它的计量方向和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即自东向西。

    这个问题往大说就是为什么还使用阴阳干支三合纪年,因为还符合我们这个你农业大国的生产生活啊(什么农时,中医,潮汐,属相,诗词的意象的等等)。还有存在的必要,现阶段它还有它的生命力,仍然会作为一种文化延续下去。 

    这是一种文化自信啊

     

     

    子时 鼠

    23:00~1:00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古历分日,起于子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子午流注十二经----胆经当令

    丑时 牛

    1:00~3:00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子午流注十二经----肝经当令

    寅时 虎

    3:00~5:00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子午流注十二经----肺经当令

     

     

    卯时 兔

    5:00~7:00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子午流注十二经----大肠经当令

     

     

    辰时 龙

    7:00~9:00

    食时,又名早食等,这是吃早餐的时候-----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子午流注十二经----胃经当令

     

    巳时 蛇

    9:00~11:00

    隅中,又名日禺等-----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子午流注十二经----脾经当令

     

     

    午时 马

    11:00~13:00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子午流注十二经----心经当令

     

     

     

    未时 羊

    13:00~15:00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子午流注十二经----小肠经当令

     

    申时 猴

    15:00~17:00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子午流注十二经----膀胱经当令

     

     

    酉时 鸡

    17:00~19:00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子午流注十二经----肾经当令

     

    戌时 狗

    19:00~21:00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子午流注十二经----心包经当令

     

     

    亥时 猪

    21:00~23:00

    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子午流注十二经----三焦经当令

    2018-12-12 18:00:26 0条评论
  • 新文艺复兴
    新文艺复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中国古人的传统

    2018-12-12 10:27:14 0条评论
  • 硒茶奶奶富硒茶行
    硒茶奶奶富硒茶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黄道只有十二宫

    2018-12-12 11:06:14 0条评论
  • 新界914
    新界91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代的十二个时辰是我们现代的二十四小时,两小时一个时辰

    2018-12-12 11:49:06 0条评论
  • 雄鹰低飞1234
    雄鹰低飞123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当时没有可以记时的工具,而且古人也要记时间,所以用十二地支跟十天干相配合来记时

    2018-12-12 12:01:39 0条评论
  • 轻尘墨迹00708
    轻尘墨迹0070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悟空小秘相邀!

    老祖宗用智慧与宇宙星晨相洽合、让天时地理人和自然轮回。让时间与时晨相结合让24小时换算成12个时晨、以更便利时间的换算、真妙哉。

    2018-12-12 23:40:01 0条评论
  • 孤竹西园
    孤竹西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参与一下,大家交流。

    中国古代对各种记录几乎离不开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时间也一样,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纪年历法。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代表了每年的称号,六十年一个轮回,即我们常说的“六十甲子轮流转”,如甲子年、乙丑年、乙未年......等等。

    十二地支同时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代表了正月(一月、此处月份皆指农历)至十二月,对应十二生肖。

    而日支却不是固定的,需要推算而来,即常说的“日柱推算”,万年历记录了每日的日支。

    四柱为年、月、日、时,时当然还是由“支”来记录,“支”有十二,由此设立了十二时辰了。汉代将一天时间分割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古人认为一天的分割时间在“夜半”,通过“漏刻”计算了“夜半”的准确时间,而这个时间老鼠活动做活跃,于是“夜半”演变为“子夜”“子鼠”,此时便为“子时”了,对应现代时间,子时为夜间23点到1点之间,顺推得知十二时辰对应现代时间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戌(19-21)、亥(21-23).

    2018-12-12 11:46:31 0条评论
  • 寻根港青梁家僖
    寻根港青梁家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因为古时候用的是干支历,十二地支配十二时差正好。

    2019-01-29 21:42:58 0条评论
  • 史海杂事
    史海杂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时辰是一种记时方法,这十二时辰又划为100刻。刻,原来指的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100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种记时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8刻

    其中时指的是时辰,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合计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子时”来说,指的是夜间11时到凌晨1时的时段,以此类推

    古代先民为了生产生活的便利,发明了许多计时器具和计时方法,这些器具各有所长,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古代的计时仪器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系统: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轮漏和木漏。

    把一天划为十二个时辰或者不论以何种方式计时,无非就是方便生活!

    2021-10-23 21:21:48 0条评论
  • 往事随风皆过往
    往事随风皆过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是古人的智慧,劳动人民在科技不发达的漫长岁月里,创造了一种记时的准确方法,前人在研究天文和气侯的变法中,为后人的研究打下基础,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将时间定为24小时制。

    2018-12-12 14:26:19 0条评论
  • 易境2
    易境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为什么每天是12个时辰呢?

    所谓的12时辰就是指天气运动节律而言的。从根本上来讲,实质则指的是气的运动节律。那么气运动的12节律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要从气的本源形态上来梳理。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因此它的形态必然全息宇宙象为○形,而○形的外在周长则是其内在的三条直径均匀相交运动生成的。此三条直径构成6个半径在圆周构成6个交点,自然形成为○气的静态6边形特征(光是气的特殊存在方式,因此同时也是一个光源点特征显象)。所以当○气携带6交点数循环运动一周时,则必然构成了6×2=12个特征点,从而形成了气运动的基本节律现象!具体反映到天气运动特征上,则表现为12时辰或者说是12时气!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时间(辰)运行也是通过光线的运动来实现的,而一个光源点也是三条直线等同于三条直径(6个半径)相交组成的,其循环运动一周也同样是12个结构特征点,而光乃是气的特殊存在方式,所以我们站在光的角度来看,它也自然会形成为时间运动12节律点的!

    综上所述12时辰节律是通过光,气的基本结构体现出来的。

    再从另外从形象思维角度来看,1→2——12,说明12数是时空一切事物初始运动的基本形象数,也就是结构基因数。由此可见以结构基因特征自然形成为时空万物运动的节律乃是一种必然结果。故时间运动也是时空内运动存在的事物之一,所以它也就必须遵循结构基因特征数12来进行运动!

    2018-12-12 13:16:11 0条评论
  • 金兔王豫生
    金兔王豫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按照现在的时间观念当然无法理解,但就当时人们的认知层次,选择十二时辰也没有什么不是,要是十八、二十等等,有何不可,只是形式而异。

    2018-12-12 09:44:17 0条评论
  • 史海杂事
    史海杂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时辰是一种记时方法,这十二时辰又划为100刻。刻,原来指的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100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种记时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8刻

    其中时指的是时辰,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合计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子时”来说,指的是夜间11时到凌晨1时的时段,以此类推

    古代先民为了生产生活的便利,发明了许多计时器具和计时方法,这些器具各有所长,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古代的计时仪器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系统: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轮漏和木漏。

    把一天划为十二个时辰或者不论以何种方式计时,无非就是方便生活!

    2021-10-23 21:21:48 0条评论
  • 沦落啊路
    沦落啊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我国的天干地支有关系,取里面的天干做时间是很好算的,都是按照天干地支合理安排的

    2018-12-12 00:08:43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