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唐朝一石是53千克,白居易很能吃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19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唐朝一石是53千克,白居易很能吃吗?

回复

共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风露中宵2
    风露中宵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古时大户人口较多,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下人。白居易虽非达官显贵,但也处社会上层,家里开销不会太小,仅靠吏禄估计难以度日。事实上,唐时许多官吏都有自己的私田、私产,比起奉禄,这方面的收入更多。

    2018-01-18 20:55:36 0条评论
  • 琅琊笑笑生
    琅琊笑笑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白居易当的县尉,一月一领粮食,一月三十石,合一天一石。唐朝一石的重量有出入,不是53千克,而是120斤左右。平均一天一百多斤,白居易不仅自己吃,还有家人奴仆差役,但还是吃不完。所以他才说“岁晏有余粮”。然而国家发你粮食,又不是非让你吃光,粮食能当钱的。不仅唐朝,汉朝也是如此,评价官员大小总用国家发给的粮食数目,如“两千石以下”。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五斗米”其实也是官员俸禄。顺便说一下,这里的“五斗米”其实相当于一个省部级官员的俸禄。放着省长不当,老陶也是可以。

    白居易的《观刈麦》,深刻反映了中唐时期严重的土地兼并,战乱时国家加税,催逼严苛而不等人,普通人家交不起,只好贱价卖地。富豪兼并土地,又雇佣无地者耕种,再增租税,如此便有官税和私税两种,农民租田耕种,基本仅够存活。《观刈麦》是中唐土地兼并进行时的一个缩影。白居易可怜农民,对比自己,自然就发出那样的感慨了!

    2018-01-19 18:58:42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