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农户适应市场经济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企业标准化运营的要求?

新农商网 全部 1018

如何使农户适应市场经济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企业标准化运营的要求?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三农开拓者
    三农开拓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般的农户生产经营很难实现规范化和企业标准化,因为一般农户满足不了规范准化生产经营的有关要求。

    农户要想适应市场更好的持续发展需要学会“抱团取暖加强行业合作”,可以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基地+农户”等形式进行生产经营。农户拿出自己的优势最擅长的东西与这些合作,比如说种植就专业搞种植,养殖就专业搞养殖,把其它的事情交给合作方。这样便于农户生产管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灵活经营。

    但是“公司+农户”也有一定的缺点,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当企业有超额利润时,有可能给农户利益共享,当企业只能微利或亏本时,有可能把风险全部转嫁给农户。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合作方式和约束机制,所以在合作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问题考虑在内。

    “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当市场需求旺盛,双方迫切需要优势互补时,这种共生的经营模式是可以双赢的;而当市场需求萎缩,双方为了保证自己的损失程度最小,失信、毁约就成了家常便饭。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我曾经写过一篇“只有遵守“契约”才能做好订单农业”的文章。公司订单到农户手上可形成资源的最优化组合,让农民朋友知道种什么,种多少量,成本多少,有多少收益非常清晰的呈现在农民眼里,让农民对农业种植更有积极性,不再担心农产品滞销问题了。

    通俗的说,我们农户要守信用,公司与企业和农户合作的时间会选择“诚实守信”的人,遵守契约诚实守信无论走到哪里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人合作和帮助的,大家说对不对。

    总之,农户想要适应市场经济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标准就一定要做到“遵守契约诚实守信”!

    2020-01-04 17:37:43 0条评论
  • 健康品质引领者
    健康品质引领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合作社引进高新技术,和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农具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回收,统一销售服务。

    2020-01-04 10:21:45 0条评论
  • 日CHU东方
    日CHU东方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需要国家把农业高技术人才配给农村,科学管理模式,科技带动生产,指挥生产,让科学发挥作用,把农业科学在农村生根发芽结出果实,科技兴国,科技也可以兴农村,

    2020-01-05 07:32:46 0条评论
  • 张家界的猪小戒
    张家界的猪小戒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农民要想适应产业化生产,标准化运营可以从两点入手。

    第一,不改变现有的农民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可以成立农村农民合作社由村集体牵头或者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牵头。村集体或者种植大户有一定的市场协调和运营能力,有产业化生产的经验。牵头户直接为村民提供良种,生产方式,技术,肥料,成熟后统一回购统一销售。这样的模式可以为村民提高良好的盈利,农民基本无风险。对于牵头户也能够降低风险,更能够少投入快速上规模。

    第一,自己或者邀约村民成立农业种植公司,统一流转农村土地,公司化生产,运营。通过公司化运营可以吸收种植专业,农产品运营等人才。通过批量采购降低良种,化肥,农药等成本,通过使用农用机械降低人工成本,通过规模化获得政府补贴等方式提高公司营收。

    2020-01-04 11:37:54 0条评论
  • 洪波养殖记
    洪波养殖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目前,广东农业(包括海洋及林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正在以现代农业、高效农业逐渐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自农业标准化“十二五”规划以来,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带动了农业的“二产化”,培育了农业的“三产化”。因此,农业标准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从而解决农产品供求结构性、阶段性过剩,质量安全问题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成为新阶段广东省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农业标准化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为此,做好新阶段农业标准化工作,如何实现有效的带动作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产品生产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对农业标准化工作有如下思考与建议。

      一是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的作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于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主导性作用,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核心。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为目标,将农业产业化的标准化选在抓好示范区龙头企业上。

      二是通过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培育出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用经济纽带将成千上万的农户联结到龙头企业之下,实现扬起一个龙头,发展一项产业,带活一方经济。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民的形式,做精做细一产,从而稳定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业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后劲。

      三是以标准化示范区为依托,培育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打造国家和省级农产品集交易、展示、批发、配送于一体,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以标准化示范区依托,培育一批能够依托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求得发展的龙头企业,使这些龙头企业成为下联农户,上联市场,带动和组织农户开拓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以农业企业为龙头的新型农户关系,提升壮大二产。

      五是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中,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服务业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农业三产发展的引擎,大力培育三产。通过紧扣发展绿色农业的主题,坚持“高效、安全、优质、高产、生态”的原则,以“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为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种植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和观光休闲农业系统、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与带动,加快农业向二产、三产的渗透,建设一批以一产为主、连接二产、带动三产的功能类型多样的的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从而实现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转移,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2020-01-04 13:02:41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