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一辈的勤俭节约这种理念?

新农商网 全部 1012

如何理解老一辈的勤俭节约这种理念?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爱落落
    爱落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其实在遇到你这个问题之前,身边刚好有朋友也遇到相似的问题。

    朋友的婆婆也是一个非常勤俭节约的老人。在钱和物上特别看不开。

    钱舍不得花,东西再烂再旧不能用了也舍不得丢掉。一床棉絮都黑了,烂得没啥棉花了,可还是要放在柜子里占位置。

    最明显的就是,舍不得扔食物,不愿意倒掉剩饭剩菜。如果菜碗里有肉剩下,就一定要挑选出来,下一次放到其它的新菜中搭配着。有时候剩了好几天的肉食,还在反复的热了吃。

    最搞糟的是,在朋友怀孕时,婆婆主动过来照顾媳妇,却因为大热天的给媳妇做了前天的剩饭,导致孕妇出现急性肠胃炎,严重拉肚子,甚至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

    朋友心里特别生气委屈,而婆婆却还觉得自己委屈,说“我吃了又没啥问题,你身体太弱了。”

    朋友只能放弃老人做饭的想法,因为老公时常加班,自己又行动笨拙,所以只能下了班,就顶着个大肚子吃食堂。只为了不要再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危害肚子里孩子。

    所以,对于老人勤俭节约,真的是要辩证的看:

    勤俭节约是美德,适当的艰苦朴素值得提倡

    从“汗滴禾下土”开始,我们一直被教育要珍惜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

    然而,很多人,在物质生活普遍提高后,便远离了朴素的生活。

    衣着方面,从一开始的保暖和干净,变成了品牌和身份。有些女生,仅仅一个包的价格,就超过了别人一两个月的工资。

    生活享受方面,好吃好喝铺张浪费时常可见。丰富的夜生活衍生出的各种“烧钱”的户外活动,也使我们离朴素越来越远。

    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们提倡的“衣服干净舒服就行”“能吃饱喝足就行”“多散步少泡吧”的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值得继承和学习的。

    勤俭节约要以健康为前提,把握好度

    就像之前提到的,朋友的婆婆因为过于节俭,却忽视了健康,其实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

    幸运的是朋友并没有因此流产,但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和细菌大量存在,即便不是孕妇,正常人吃了也是不健康的。

    很多人总是说“我吃了多少年剩菜了,从来没有生过病”那只是你没有感觉到剩菜剩饭中的有害物质对你的内部器官的损伤罢了。

    有时候,身体器官损伤,不一定要以即时的疾病表现出来的。

    多年吃腌制的菜,剩菜的人,不一定会时常生病,也不是生病就一定是肠胃病。很可能也是以其它病的形式出现。

    很多人,正是因为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其在老年体弱时爆发疾病,继而需要更多费用用于治疗。其价值远远大于那些舍不得倒掉的饭菜。

    由此可见,勤俭节约的前提必须是健康,如果抛开健康谈节约,最终只会导致更多的更大的开支。

    年轻人只有和老年人多沟通,使其明白以上两个方面,才能既保持中华传统美德,又能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2018-04-19 11:30:39 0条评论
  • 小锦鲤到我家
    小锦鲤到我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有两种看法。一是老人们经历过大饥荒时期,那时人们没吃的,某地竟然吃过树皮野菜,真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二是老人们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现在的生活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既然来之不易,当然要好好珍惜。

    2018-04-19 20:00:30 0条评论
  • 李建明14
    李建明1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是传统:人人应提昌:勤俭对中等生活的人群来讲益处很大:打个比方:一个小家一年节约两万:五年有拾万了∵五年后要办拾万元的事就不用借钱了:如果未来先去无计划用钱:光了就借‘家就穷:所以我的观点:节俭要有计划用钱

    2018-04-19 12:01:2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