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农村规定宴席礼金上限100元,这个规定是否应该推广到全国?

新农商网 全部 1039

湖南一农村规定宴席礼金上限100元,这个规定是否应该推广到全国?

回复

共37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超级伐木机
    超级伐木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孩子结婚时邻居随礼1000元。如今别人孩子要结婚了,我随了100元(龟腚啊,不敢造次)。可是回家后我寝食难安,总感觉对不起自己这张老脸,于是我只好私底下又塞给邻居孩子900元……

    2017-02-24 13:00:21 0条评论
  • 钱包现金超过1000元都是土山炮
    钱包现金超过1000元都是土山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我肯定这个做法初衷是好的,喜庆的气氛不应该被礼的轻重所影响。但要是推广,那就涉嫌强制的意思了。这个味道就变了,原则上,这种事情并没有违反道德,更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法律。所以这事,只能当正能量进行宣传,去影响。至于别的地区买不买账,能不能效仿,不要强求。

    2017-02-24 11:23:06 0条评论
  • 天问策划
    天问策划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不知道这个规定是建议性质都,还是强制性规定,如果仅是建议性质的,比如前文都有“原则上”“建议”等描述语。如果是这种规定,基本上作用不大。但如果是强制性规定,一是本身未必合法,因为说穿了,如果不涉及到一些特殊关系,不存在利益输送,人家送多少钱,任何组织和个人,真管不了。二是规定如何监督?农村搞个宴席,相关部门都现场监督么?还是要事后调查。如果事后调查,调查出来,有利益关系的特殊利益输送,这好办,依法查处,可以完全不手软,但如果没有?

    其实,针对这样的规定,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也大多是建设性意见,旨在对乡风民俗做一个正向的引导,甚至我老家据说县政府也出台了类似文件,但至今为止,我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实际的作用。

    而且,农村有一个现实,就是我到你家的礼金,往往是根据你曾经到我家里来的数额,然后上浮一定数额,比如你原来到我家里是200,我这次到你家里,加80,或者100,礼尚往来,而农村礼金现在逐年上浮,其实跟这个习俗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明白了这些,你觉得这个规定,有全国推广的必要么?全国推广而又没办法深入执行,岂不是自己打脸。

    上图漫画所说的行为,属于违法乱纪行为了,要真正严厉查处

    2017-10-13 08:41:26 0条评论
  • 守护苏东坡云村民
    守护苏东坡云村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乡村礼金人情债压垮了很多人,的确需要因势利导,但是这规定的确立竿见影有效用,但也有为难与荒谬之处。情与理在打架。例如,之前送过厚礼的,现在追不回来了,例如有些情谊深厚的亲戚,100元也许会导致关系的冷化。重要的,还是人们观念要与时俱进,才真正有效果。

    南瓜的态度是,可以提倡乡村减少礼金,不攀比增压,但是作为硬性规定推广全国,并不现实,也与现代法治精神不相契合。

    2017年,湖南安化小尧村村民限制摆酒席送礼100云的建议被写进村规民约,除了建房、成婚、丧葬,其他事项都倡导不办酒。当地说要推广这一规定。这对于农民减负是好事。但是,不知道这个规定真的可以严格做到吗?毕竟,没有摄像头全程跟踪。

    这个规定,和湖南安化县的背景有关,当地摆酒席带来的攀比浪费和沉重负担叫人苦不堪言。之前媒体报道这里的标题是《乡村彩礼逐年上涨娶媳妇要12万 农村屌丝哭晕一大片 》。

    媒体统计过,安化县江南镇马路新村,一年燃放的鞭炮价值“至少300万元”,全村2000人,平均每人年放鞭炮1500元。村主任王良元说,丧事鞭炮一万元“起步”,喜事鞭炮客人“敬一挂”、主人“回一挂”的讲究,谁放得越多,就越有面子。

    传统农耕社会发展到现在,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让人情回归朴素,的确是有现实难度的事。湖南等地限制彩礼的规定,是一种实验。事实上,近十年,各地有过很多类似的固定,也引发不少争议。有人就按这个逻辑推论,为了提高文化素质,政府是不是还可以强迫人们每天阅读2小时呢?

    相互摆酒赴宴,是乡土社会维系邻里关系的手段,的确随着时代发展,一些状况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变得更加文明。

    但是,好的民俗和社会风气,都是有目的性地引导之下,长期积累滋养而成的,而不是靠强硬手段管理,一纸文件不如潜移默化的思想改变。

    2018-02-03 17:31:40 0条评论
  • 爱农帮
    爱农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爱农帮】!

    怎么说呢,礼金这个东西,其实看的是心意,我个人觉得如果连这个都要变成硬性规定,不是就很没有意思了吗?礼金最高不超过一百元,普通人情来往不得超过五十元。那什么叫做普通人情,这个是不是也得有个明确的规定?这个真的规定的清楚的吗?

    礼金之所以是礼金,肯定是有什么事才会把大家聚在一起,这个是有来有往的,你送出去的礼总会收回来,你收的礼迟早会送回去的。而且我觉得随着物价的上涨,还礼的时候加点儿也不成问题,而且如果是结婚什么的要送礼,其实开销也挺多的,关系好的多送点其实也没什么,就算是当周转资金嘛。

    我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和看法,分析了一下,其实我发现农村这个礼金的问题,它不是出在送多少的问题上,而是出在办酒的理由太多了。我看底下有网友评论说,他们那结婚摆酒、生娃摆酒、满月满周岁摆酒、各种生日摆酒、乔迁摆酒、考大学摆酒、白事摆酒、考兵摆酒、出狱居然还要摆酒....真的是有点夸张了啊。

    我们这边一般也就结婚、孩子满周岁、乔迁和白事会办的好一点,像生娃、,满月、生日这些要不就是家里人吃吃要不就是请些朋友聚聚,不会说什么收礼的事,升学宴那就是要看靠什么学校了,学校好就办,考不好好意思办?现在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的。。。

    所以根本问题不是礼金,而是办酒是理由,有的人办酒目的不纯导致的这个情况。

    想了解更多农业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提问,或者直接私信爱农帮咨询。

    感谢关注爱农帮!

    2017-12-27 11:20:44 0条评论
  • 流浪人在天涯001
    流浪人在天涯00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哈哈,我是粤西这边的,我们这边摆酒一般都不收钱,别人给红包,主人家都是撕一下红包角,然后给回别人,说是厚礼心领了。这样没那么大负担,有钱的就摆好一点,没钱的就简单一点,大家都笑呵呵的

    2017-02-25 09:29:25 0条评论
  • 白天打手电一一黑了天
    白天打手电一一黑了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怎么说呢?我个人表示支持,但用行政手段来强奸民俗,似乎违反了法律,再说也难以控制,执行起来也难,政府怎不可能设立管这事的机构吧,派工作员去登记吧,有些做不到的呢,希望少下空头文件,倒还不如规定不准办宴席直接些,我呢确实随礼也随不起,确实越随越大,别人办呢不去呢又不好意思,但本人承诺快50岁了,从生日、结婚、建房没办个宴席,有时呢觉得亏,所以本人又坚决拥护。

    2017-02-24 16:54:44 0条评论
  • 兴邦营地
    兴邦营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靠谱回答:先从城市开始吧。

    农村随礼分重礼与轻礼。重礼由亲人之间随礼,肥水也不流外人田。轻礼一般是左邻右舍随礼。

    乡村随礼有点零存整取的意思,当别人家有喜,随个份子钱,送上祝福,当自家有喜就回收了份子钱。你送我多少,我回你多少,当然后送会添加一些。这在农村很正常。说自己在农村人情事多,其实都是来往一场,你送出多少就会回报多少,这里面亏本空间不大。

    在农村随礼是大学问,其实农村这样也挺好,随礼有面子了,还有回收的空间,你要是整个100元,50元的,吃饭成本都不够。喜庆又从哪里提现呢?

    城市就不一样了,一般送出去回收不回,我觉得应该从城市规划。不要觉得我俗。

    2017-02-25 08:25:17 0条评论
  • 用心改变一切1
    用心改变一切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农村办酒席无非就是怕上当,你一年一趟事我也不输你啊,甚至我就来个两年三趟,这样下去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什么事都拿来整酒,那些不愿意办酒席的只好跟着拖只好认倒霉,如果把礼金控制起来这也许是一件大好事,亏本的酒谁还会去想整?你们想想在农村一家子的收入是多少?辛辛苦苦忙一年还不够吃几趟酒,而且还有家用.学生读书怎么办?到年底一分钱也别想存实在是不划算啊!以前农村谁家有事都是帮忙现在呢?没钱根本就请不到几个人,这是为什么?现在的人还有几个是念着亲情去帮你的?人际关系也让钱给淡化了,还是以前那种人际关系好啊!

    2017-06-02 14:06:54 0条评论
  • 吴云147368110
    吴云14736811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是湖南西北部的一个农民,我们那里送礼最少是200元,再就送三百,五百的,上千也有那就是关系很好的或者是直属亲戚,什么整学酒,三十六生日酒,结婚酒等,我们一年送礼都要上万元,我个人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把这种风俗干预一下,网友们你们说呢?

    2017-06-04 13:40:48 0条评论
  • 星錡
    星錡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7我认为此法值得推广借鉴。现在不论城乡的份子钱越来越高,给家与个人带来很大的压力。本来送份子情只是一种情意的表达方式,现在变化成为一种压力负重与受贿行贿的方法了。希望个人与政府实施实行自律,使份子钱回归本意。

    2017-02-24 18:53:56 0条评论
  • 天问策划
    天问策划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不知道这个规定是建议性质都,还是强制性规定,如果仅是建议性质的,比如前文都有“原则上”“建议”等描述语。如果是这种规定,基本上作用不大。但如果是强制性规定,一是本身未必合法,因为说穿了,如果不涉及到一些特殊关系,不存在利益输送,人家送多少钱,任何组织和个人,真管不了。二是规定如何监督?农村搞个宴席,相关部门都现场监督么?还是要事后调查。如果事后调查,调查出来,有利益关系的特殊利益输送,这好办,依法查处,可以完全不手软,但如果没有?

    其实,针对这样的规定,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也大多是建设性意见,旨在对乡风民俗做一个正向的引导,甚至我老家据说县政府也出台了类似文件,但至今为止,我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实际的作用。

    而且,农村有一个现实,就是我到你家的礼金,往往是根据你曾经到我家里来的数额,然后上浮一定数额,比如你原来到我家里是200,我这次到你家里,加80,或者100,礼尚往来,而农村礼金现在逐年上浮,其实跟这个习俗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明白了这些,你觉得这个规定,有全国推广的必要么?全国推广而又没办法深入执行,岂不是自己打脸。

    上图漫画所说的行为,属于违法乱纪行为了,要真正严厉查处

    2017-10-13 08:41:26 0条评论
  • 流浪人在天涯001
    流浪人在天涯00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哈哈,我是粤西这边的,我们这边摆酒一般都不收钱,别人给红包,主人家都是撕一下红包角,然后给回别人,说是厚礼心领了。这样没那么大负担,有钱的就摆好一点,没钱的就简单一点,大家都笑呵呵的

    2017-02-25 09:29:25 0条评论
  • 草原鹰狼78775187
    草原鹰狼7877518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对于这风气也真该杀杀了,现在农村连过新年烧新纸(这是我家乡的习俗),都打发红包,讨厌这种旧陃的风气,谁有钱就谁都知道,就是苦了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了,对于安化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这些事都是作秀,我一堂侄就是在安化工地,其岳父是镇上一干部,餐餐都是八菜一汤,吃不完就倒了,想想普通人家能吗?经济来源能吗?

    2017-02-25 12:04:07 0条评论
  • 中国龙175699097
    中国龙17569909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最好统一规定只收十元。其实多给也等于害了对方,怎么解释?如我现在过得不错(有钱),那个亲戚朋友办酒,我上礼二千或更多,这点钱对我来说小意思(假如我是有钱人),问题是,当我这个有钱人办酒席时,你想想,当时人家随礼几千元,我也得随回几千元,你以前随礼的钱早花没了,这次我那里去借这几千元去喝回你的酒,为了你的请帖失眠,跑去借钱,如人家随几千,我随几百的话,那以后亲戚朋友都没得做了,自己也抬不起头。所以我建议,不管什么事统统十元,东家有钱就办,没钱不办,靠随礼来办,到头来也是要还的,如只收十元,也可杜绝很多不该办的酒席。

    2017-06-26 10:58:56 0条评论
  • 柏1421272
    柏142127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应该推广:要靠政府来推广才行的:现在的酒席大多了:花钱不说还误工:饭店捞钱做剩莱:卫生差:菜品质量差:不信你偷偷到伙房看看:酒席上的莱基本都是老早买的半成品有些不知在什么黑店采购的:

    2017-02-25 23:24:55 0条评论
  • 用户50482588289
    用户5048258828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现在农村礼金是一年比一年加码,去年己到二百元,有些五,六百元,今年又三百元了,长期这样攀比下去确实很难应付,今年还是二个月我送出的礼金超二千元了,如果不去或者去小了又丟面子,所以,这条规定应该普及

    2017-03-26 18:38:35 0条评论
  • 农村更美建筑师
    农村更美建筑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虽然我光随礼了,还没有机会收回来,但非常支持,非常同意推广到全国。但比这个更需要推广的,是应该规定取消结婚彩礼,也就是农村结婚要求男方家出的一动一不动,八斤八两等。或者彩礼应该归小两口所有,毕竟他们过上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相对结婚彩礼,实话说,随礼都是小钱,而彩礼才是大头。部分农村平均收入一年几万元,而结婚彩礼却需要几十万,恨不得是家庭收入的十倍。真农村结个婚,买辆车,建栋房子,还有要求必须商品房的,再加上彩礼钱,有几家不借钱的?之后几年,都要出门打工,老婆在家照顾,分离两地,只为尽早还债。

    真的为女儿好,就应该找个好人,而不是出得起彩礼的人。

    2018-01-04 16:16:25 0条评论
  • 兴邦营地
    兴邦营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靠谱回答:先从城市开始吧。

    农村随礼分重礼与轻礼。重礼由亲人之间随礼,肥水也不流外人田。轻礼一般是左邻右舍随礼。

    乡村随礼有点零存整取的意思,当别人家有喜,随个份子钱,送上祝福,当自家有喜就回收了份子钱。你送我多少,我回你多少,当然后送会添加一些。这在农村很正常。说自己在农村人情事多,其实都是来往一场,你送出多少就会回报多少,这里面亏本空间不大。

    在农村随礼是大学问,其实农村这样也挺好,随礼有面子了,还有回收的空间,你要是整个100元,50元的,吃饭成本都不够。喜庆又从哪里提现呢?

    城市就不一样了,一般送出去回收不回,我觉得应该从城市规划。不要觉得我俗。

    2017-02-25 08:25:17 0条评论
  • 他乡之客xNEF
    他乡之客xNEF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农村礼金问题国家真该管管了。本人所在的东部小县城,每年的人情往来成为群众的巨大负担,一般同事间婚丧喜事,一次500元到1000元,现在500的算少了,基本上都是1000元。另外,象兄弟姐妹、舅舅外甥、姐夫小舅这种关系那就更夸张了,其中前兄弟和舅舅的人情基本一次5000以上,当姐夫的至少20000万元。

    人情费的上涨带动了婚礼费用大涨。2018年一个女孩子出嫁,聘礼在20万以上,女孩子首饰和私房钱、服装费最少10万以上。酒席方面,由于沿海酒席海鲜用得比较多,所以一桌高达3000元以上,星级酒店则高达5000元以上,而且现在酒席浪费惊人,基本上开席后不到一半的菜,亲戚朋友已跑了大半。

    前几年,本地办酒风气盛行,订婚、结婚、买房、孩子满月、周岁、16岁、老人过生日、学生考大学都得大办,反正你办我也办,谁不办谁吃亏,但俗话说“先是人情后是债”,最终发现赚钱的都是酒楼和各种礼仪公司。


    这两年,部分有钱人外出归来,开始免费办酒,只请人吃不收红包,一次下来要花费十多万。这一招让一般经济有限的人跟不上了,索性不再频繁办酒了。现在普通人家除了结婚外,基本也不办了,倒是减轻了不少人的负担。

    人情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谁家有喜事,大家去凑个热闹,包一点随份子钱,双方都不累。可是攀比风上来后,酒席越办越好,份子钱也越来越大,成为农村民姓的沉重负担。

    2018-02-24 12:52:16 0条评论
  • 他乡之客xNEF
    他乡之客xNEF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农村礼金问题国家真该管管了。本人所在的东部小县城,每年的人情往来成为群众的巨大负担,一般同事间婚丧喜事,一次500元到1000元,现在500的算少了,基本上都是1000元。另外,象兄弟姐妹、舅舅外甥、姐夫小舅这种关系那就更夸张了,其中前兄弟和舅舅的人情基本一次5000以上,当姐夫的至少20000万元。

    人情费的上涨带动了婚礼费用大涨。2018年一个女孩子出嫁,聘礼在20万以上,女孩子首饰和私房钱、服装费最少10万以上。酒席方面,由于沿海酒席海鲜用得比较多,所以一桌高达3000元以上,星级酒店则高达5000元以上,而且现在酒席浪费惊人,基本上开席后不到一半的菜,亲戚朋友已跑了大半。

    前几年,本地办酒风气盛行,订婚、结婚、买房、孩子满月、周岁、16岁、老人过生日、学生考大学都得大办,反正你办我也办,谁不办谁吃亏,但俗话说“先是人情后是债”,最终发现赚钱的都是酒楼和各种礼仪公司。

    这两年,部分有钱人外出归来,开始免费办酒,只请人吃不收红包,一次下来要花费十多万。这一招让一般经济有限的人跟不上了,索性不再频繁办酒了。现在普通人家除了结婚外,基本也不办了,倒是减轻了不少人的负担。

    人情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谁家有喜事,大家去凑个热闹,包一点随份子钱,双方都不累。可是攀比风上来后,酒席越办越好,份子钱也越来越大,成为农村民姓的沉重负担。

    2018-02-24 12:52:16 0条评论
  • 海纳百川143454600
    海纳百川1434546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仁义道德,礼尚往来,政府不必干预太多。俗话说礼无车载,意思就行。但现在的人情风愈演愈烈,乡规民约倡导一下很有必要。人生两大喜,可摆酒庆贺,即洞房花烛夜。结婚酒要办。金榜题名时,学酒可办。除此可办不可办,可贺可不贺。约成俗定的东西,大家都不要怪责。

    2017-02-24 21:27:33 0条评论
  • 百科杂说
    百科杂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有点上纲上线了,参加宴席的人关系亲疏不同,收入也有差距,另外,礼金如果规定了礼金上限,那是不是该同时规定宴席上限呢?如果什么都要来强制规定,那我们养的公职人员未免也太多太闲了吧。

    2017-02-24 19:30:52 0条评论
  • 喂你醒下
    喂你醒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当然不行,因为物价上涨。100主人亏本很厉害,有些人摆喜酒能赚钱的,穷人摆喜酒才亏本的。这不符合自己效益,如果穷人摆喜酒,礼金100上限,亏上加亏。特别注明 我广东这边的,其他地方情况我不太清楚。

    2017-02-25 23:52:27 0条评论
  • 山人的生活感悟
    山人的生活感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规定肯定是形势主义,那个村民说的话,肯定也是编者采访时说的假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家也是农村的,对农村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非常清楚。

    农村请客送礼有三种情况。一是自己的亲人,象已经各自成家了的兄弟姐妹们;二是自己的亲戚,比如姑舅姨伯叔侄外甥等。

    这两类亲人或亲戚在平常大事请客中都会比普通的朋友乡邻送的礼金要多一些,而收礼的人以后在还情的时候也会多少加一点还回去。这种亲人亲戚之间的随礼才是农村里的重礼,但这又是体现亲情互帮的纽带。

    如果你硬性规定亲人之间只能随礼100元,那还是人吗?比如姥爷、奶奶大寿曰,你做晚辈的也象隔壁邻居一样最多只送100元,他对得住自己的长辈吗?

    这种不近人情的规定肯定是应景的形势主义,只对我说的第三种情况,即乡邻之间随礼起点作用。在我们家乡,乡邻之间随礼虽然没有规定,但一般都有个默契,前些年是送50,这几年物价涨了改成100了。

    另外约定俗成,同姓家族(非亲人之间)里哪家有事请客,必须家家派人到场帮忙,礼金互免,只出力借物帮忙吃饭,互相不送礼。这种事就跟村政府乡政府没有关系。

    自古以来,民约乡俗礼尚往来才是农村乡情乡亲,得以延续保留的文化传统。在农村如果没有了人情往来,那你就是外来户,你的根不在这里!你就如同城市里的打工者,似天上的浮云似水面的浮萍,灵魂没有了归宿!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讨人生,感悟生活,共话养生,闲聊文学,共同学习进步。

    2018-02-16 05:58:37 0条评论
  • 笑看人生196179337
    笑看人生19617933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早就应该推广到全国各地,现在这个人情越拿越多,做酒的也就越来越多,有好多在农村的人都为了亲戚和朋友做酒上礼金而感到负担越来越重,农村老人们都说做田做土不如做酒赚钱,请政府部门应该推广到全国全地去。

    2017-08-06 07:16:02 0条评论
  • 希程588
    希程58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现在办酒收礼一百元东家要赔五十以上 本人2012年办酒同村邻居都是一百元 我倒亏二十多块一个 不是本人小气 帐还是要算一下 办酒本来就是图个热闹 如果利用办酒挣钱就没啥意思了

    2017-02-24 22:59:14 0条评论
  • 陇西世家3
    陇西世家3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般亲戚跟娘家人的礼金发小区别很大,一般亲戚一百多,娘家一般一千左右,看自家情况而定,我们不存在攀比之风,如果上限一百谁家办喜事亏死,办喜事就是为了亲戚间来往互助,很多都是办喜事赊账第二天拿礼钱给

    2017-05-19 18:22:33 0条评论
  • 用户53076542838
    用户5307654283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种事只是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金多少应由愿,一般送的多的都是比较亲比较好的,你来我往,来的多出去的也,,,,,,也是看能力出钱

    2017-02-24 23:17:10 0条评论
  • 默默86893084
    默默8689308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规定很理想,但现实很骨感,以前我送某人的礼两三百,现在他回礼一百,不说我心里不是滋味,他也觉得挺不好意思,借什么都好还,只有人情债难还,如果他为了不欠我的人情,照样回礼两三百,这难道要罚款处理吗?假如前些年送出去的礼五万,现在回礼只收到一万,这样谁都会不平衡,这样难道不是变相加剧左邻右舍亲朋之间的和睦关系吗?依我看,这样一刀切不现实,只能规定在现在的基础上不准再增加了,

    2017-09-11 09:29:07 0条评论
  • 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认为人情酒,情为最重,想一想往年人(实际应该是民国前包括民国),应该是中华民族美德,依本人拙见,本村邻居谁家生孩子,全村送点鸡蛋、一支鸡,然后东家请大家吃餐饭,表示感谢。这是生产力低下,大家为了面子,共度难关,也是感情纽带

    2017-10-10 21:18:35 0条评论
  • 从头开始自学java
    从头开始自学java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什么都管吗?我还是宁愿多给点礼金换取一点自由。

    礼金给多少应该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当然现在攀比严重,导致礼金节节攀升,不过攀升又怎么样,礼金有来就有往,难道送出去的礼金不回来了?只是需要折腾一点时间。

    政府不应该什么事情都管,礼金给多少是私人的事情,就跟父母一样,借口为你好什么都限制你一样。

    2017-12-26 08:14:14 0条评论
  • 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认为人情酒,情为最重,想一想往年人(实际应该是民国前包括民国),应该是中华民族美德,依本人拙见,本村邻居谁家生孩子,全村送点鸡蛋、一支鸡,然后东家请大家吃餐饭,表示感谢。这是生产力低下,大家为了面子,共度难关,也是感情纽带

    2017-10-10 21:18:35 0条评论
  • 绿茶125874539
    绿茶12587453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认为不值的推广,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与人之间有远近之分,好的成度,交情深厚,所以随礼各有不同吧。

    2017-02-25 22:25:38 0条评论
  • 碧翰烽
    碧翰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这种做法比较好,尤其是采取村规民约的倡导方法,是可行的,尤其是村委会出面。但是采取强制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二,人情消费是现在很多农村家庭的一大重要负担。包括我们在农村的老人们,他们总是抱怨人情消费,实在不堪重负。尤其是到了春节以及各种节假日,基本上都要到处去吃酒。

    有的外出务工的人甚至戏言,如果吃得酒多了,每年年底拿回来的那点钱,基本上不够吃酒用的。

    三,这种做法可以考虑推广到全国,但是最好采取村民自治的办法进行,不要形成行政命令,那样有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能够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人们的一些习惯习俗是可以慢慢改变的。当然有一个难题在于,就是直系亲属之间以及非常好的朋友之间,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不会受此限制,这也是当前人情文化问题无法解决的一个重要障碍。

    2017-12-30 17:08:00 0条评论
  • 不心之心023
    不心之心023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试图以乡绅,长老,村委会等任何名义,取代法律治理,都是社会的倒退,都是反法治行为,同时也是对农村人的歧视。如果农村需要这么严加看管,那城里面的居委会是否也必须规定城里人相互之间的宴请也不许超过一百元礼金?社区是否也应该规定一个公司单位同事之间办婚宴等也不许超过一百元礼金?确实人际交往中涉及宴会礼金的问题需要引导,但不能用违法,反法治的行为来约束。

    2017-10-13 18:55:53 0条评论
  • 头一眼
    头一眼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我双手赞成。提起随礼我头都大了,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不再赘述。

    有不少网友建议将湖南自一农村礼金上限定为100元这一个规定推广全国,并作为监督制度或政策约束,我欣喜之余,又高兴不起来了,甚至忧心忡忡。

    这一规定好是好,但是,问题来了,真要实行起来,那我等可吃了老鼻子亏了。这事儿,摊在谁的头上也要心里掂量一下,以前随的礼金可都是几百上千的啊。轮到别人为我随礼了,最多一张老头票,你让我到底收还是不收?心里拔凉拔凉的!!!

    2018-02-09 01:25:3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