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国家标准是多少?
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国家标准是多少?
-
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标准是多少平米?
我们都知道,近几年国家积极的开展农村土地确权运动,同时对于农村的宅基地面积、房屋高度面积等都有制定了更严格的标准。那么,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标准究竟是多少平米呢?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去看看吧!
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标准是多少平米?
1、占用农用地每处不超过200m2(0.30亩),占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每处不超过233m2(0.35亩)。
2、平原地区的村庄,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200m2;村庄建在盐碱、荒滩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4m2。
3、坝上地区,每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467m2。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前款规定的限额内规定农村宅基地的具体标准。
4、山地丘岭区,村址在平原地上的,每户宅基地面积132m2;在山坡薄地上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可以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4m2。
5、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66m2。
注意:人均占有耕地666m2以下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可低于前款规定限额。
由于各省地区面积不同所以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也不同,这里小编为大家列举了几个省的宅基地面积标准以供大家参考:
1、吉林
(1)农业户(含一方是农业户口的居民)住宅用地330m2;市区所辖乡和建制镇规划区、工业区农户居民的住宅用地270m2。
(2)农村当地非农业户口居民住宅用地220m2。
(3)国有农、林、牧、渔、参、苇场(站)和水库等单位的职工住宅用地270m2。
2、辽宁
确无旧宅基地可以利用,需要申请新宅基地的,在籍农村农业户口居民每户住宅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1)人均耕地0.13公顷(2亩)以上的村,四口人以下的户,不准超过300m2;五口人以上的户,不准超过400m2。
(2)人均耕地0.13公顷(2亩)以下、667m2(1亩)以上的村,四口人以下的户,不准超过200m2;五口人以上的户,不准超过270m2。
(3)人均耕地667m2(1亩)以下的村,四口人以下的户,应当低于200m2;五口人以上的户,应当低于270m2。
在籍农村非农业户口居民每户住宅建设用地面积标准,应当低于前款规定的标准,具体标准由各市人民政府制定。
3、贵州
农村村民建住宅的用地限额(包括原有住房宅基地面积及附属设施用地)为:
(1)城市郊区、坝子地区:每户不得超过130m2。
(2)丘陵地区:每户不得超过170m2。
(3)山区、牧区:每户不得超过200m2。
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镇规划范围内,愿意让出原属田土可以复耕的宅基地,迁到荒山或者荒地上建房的,可以在规定的用地限额基础上增加60-80m2宅基地面积。
综上所述,关于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标准是多少平米的相关内容介绍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希望能对想要了解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最后,各个地区的宅基地面积标准都不一样,具体的大家可以去当地政府进行咨询!
2020-05-17 22:23:18 -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资源,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近年来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重点。在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学者和专家开始逐渐关注农村居民点整治。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由于历史和居住习惯等原因,农村居民点分散,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农村“一户多宅”和“空心村”现象较普遍,农村居民点建设呈现“四主”(即以自建为主、分散为主、平房为主、独门独院为主)的特点[1 ,2]。
因此,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被认为是解决城镇发展用地不足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和评价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对科学指导土地整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采用的方法很多,最普遍采用的主要有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户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3,4]三种。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依据现状人均居民点用地与确定的人均居民点用地整治标准计算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5];户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基本一致,即依据现状户均居民点用地与户均居民点用地标准匡算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6];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依据对测算区域内典型样点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面积调查,获取土地闲置率,以此测算整个测算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7,8]。本文以六安市为例,考虑当地资料和数据来源的可获得性,以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测算六安市各县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并依据“木桶效应”和“最小因子限制律”理论,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逐级修正的测算,以期更加科学地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作。2 研究区域—六安市概况
2.1 社会经济概况
六安市位于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素称“皖西”,是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 2015 年行政区划前包括市辖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全市总面积 1.8万平方公里,全省第一;2014 年末总人口 572.5 万人。2014 年人均 GDP 突破 3000 美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均突破 40%。
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潜力大小、难易程度与当地自然、经济、社会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密不可分。将这些因素归纳为自然适宜、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可行。
2020-05-22 14:40:02 -
国家没有规定人均住房面积。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2.9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7.09平方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改善性居住的需求还很大。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2020-05-17 2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