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子忠解说女排,有些观众却选择把电视调至静音?
为什么黄子忠解说女排,有些观众却选择把电视调至静音?
-
解说员的作用就是和观众同步观看,帮助观众解说观众无法看到的场面情况。黄子忠恰恰相反,观众聚精会神观看比赛的进程,黄却把观众扯到了场外十万八千里,严重分心,你在那吧嗒吧嗒说,总要灌进观众的耳朵,这就是很多观众说只要是黄解说排球赛静音的原因。
2018-06-08 20:37:55 -
一、声音难听如噪音,对观众就是一种精神折磨;二、嘴不闲着。又不是收音机时代,观众看得见,观众都知道的没必要叨叨叨叨的没完没了,烦死人还不自知;三、专业知识欠缺,有时候让人觉得还不如球迷的水平高呢!
2018-06-08 20:42:03 -
这个例子说明中国电视台的解说员专业素质太差了,根本不懂体育专业比赛,只不过专业学校培养,瞎逼逼,老百姓藏龙卧虎,当然反感这些胡说八道自以为是的家伙!早就想说,非体育运动员解说员,滚蛋吧!
2018-06-09 23:53:25 -
还真没把解说看的这么重,你说电视没音多别扭,有了声音那才叫动画,看着孩子们打球,再配上那俊哥俏姐的一通白话,手里端上一杯小酒,邀上三五好友一顿胡侃岂不快哉。至于咱这位大仙不受一些朋友待见,想必是其主张与其相左,不过体育这东西主要作用还是健身娱乐,没必要大动干戈吧。个人愚见,不对见谅。
2018-06-09 21:10:16 -
早想对黄子忠老师的排球解说谈点个人感受与想法,向黄子忠老师提点建议。今天,借次提问,不揣冒昧,谨做以下回答。
说实话,听黄子忠的排球解说,可以高度概括出两个字——聒噪。
聒噪,《汉语词典》词条这样释义:吵闹。客套话。打扰,麻烦。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这里,唯一‘客套话’(江湖上打招呼习惯用语)一意令人费解外,其余一目了然。一言以蔽之,噪音。噪音,一般大家都恐避之不及,敬而远之。而,电视上看女排比赛直播唯一办法——静音。
其实话说回来,黄子忠作为电视体育比赛直播解说员,知识面还是比较宽的。但,他最关键在于不懂观众的心理需求。就像一个不懂餐客饮食需求的大厨,手艺再精也不能满足餐客的饮食欲望。费力而不讨好。
所以,建议如下:作为排球解说,尤其是女排比赛的解说。首先,要找准定位。现场解说,需要传播相关体育项目和比赛知识。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本场解说定准位,把准脉。尤其对于广大中国女排球迷来说,排球知识,比赛规则并非一窍不通。而恰恰相反,排球知识广博,对包括世界女排强队女排主力球员耳熟能详者,比比皆是。其次,要留有余地。俗话说,凡事都有度。鉴于上述原因,比赛解说就要留有余地,留有空白。即,给观众留下时间和空间。留下时间思考;留下空间观看。第三,要张弛有序。语调要急缓有序,高低适当。黄子忠的语音有些发尖,连续不断的发声就像夏天的知了(此处有些不敬)一样刺耳。如果音调降低,语速放缓,或许将大有改观。第四,要客观公正。客观,即解说符合体育项目和比赛现场实际情况。不谎说,不乱说。公正,即不能过度表现个人喜好与感情壁垒;更不能过度褒扬或贬损某一方或某个人。不谦卑的说,本人是中国女排辉煌岁月以来40余年的资深排球迷。个中悲喜情长,无以言表。今天,挂一漏万。不当之处,谨请黄子忠老师海涵。余在此叩首。
2018-07-23 09: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