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石锤的价格是多少?有何依据?

新农商网 全部 1014

新石器时代,石锤的价格是多少?有何依据?

回复

共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烽火野史
    烽火野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石锤这类文物基本上价格很低,真有人有兴趣买可能也就几十块就可以买到。

    为什么呢,首先新石器时代石锤百分之百算出土文物,按规定都是归国家所有,不能买卖的,所以正规的拍卖公司里是不会出现这种出土的东西的,即使博物馆也不能以购买方式征集,因为交易的违法性,所以它的流通是受限的,价格也会受影响,就像盗墓出土的东西肯定比流传有序的东西来的便宜。

    其次,更重要的是新石器时代石锤只是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没有商业价值。说实在的不管是新石器还是旧石器时代的石锤、石镞等石器,他们都是实用器,实在没什么美感,乍一看与河边的石头差不多,艺术价值是很低的,从欣赏的角度看这类文物并不被人喜欢,收藏的人也很少,所以价格很低的。

    2020-03-26 16:16:12 0条评论
  • 历史是杯酒
    历史是杯酒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新石器时代,石锤可能没有价格~

    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大量的使用陶器,也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饲养一定的家畜,生活也逐渐的稳定下来。中国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大约有1万多处,较有代表性的考古文化遗存: 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草鞋山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等。

    新石器时代的器物

    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7月6日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面就以良渚文化来说说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良渚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器物的特征,主要强调的是打磨结合。

    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关系

    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也趋于紧密,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这时候不同地区互通有无,有了交换和贸易。所以可能会出现出售石锤的情况。但是这时候货币没有产生,只是简单的物物交换,所以石锤的价格也就无从考证了。

    希望能帮到你。

    2020-03-25 12:27:24 0条评论
  • 划过天空的拖鞋
    划过天空的拖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明使对土地的争夺代替自然界威胁成为了人类进化的主要动力,所以一些石器应运而生,而此时贸易文化也停留在以物易物阶段,此时物品的价值取决于置换者双方需求,而不取决于物品的真是价值,例如,你有两把石锤,我有两把石斧,双方互相对手中的物品有需求,那么石锤就与石斧等价。你有两只羊,我有两把石锤,双方意见一致进行交换,那么石锤的价格就是一只羊,价格完全等同于自身需求和他人过剩资源。

    2020-03-25 11:48:22 0条评论
  • 掌上历史
    掌上历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距今约12000年前,我国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融入了人类的思想,说明开始有了人的意识活动,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渐渐的提高,使得人类逐步适应当时的生活环境。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也学会了驯化和饲养动物。 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独立地发明了农业。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重视农业生产、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人文因素。在民族学上则将农业分为刀耕火种、锄耕、犁耕三个阶段。农业的兴起和定居生活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我国的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初、早、中、晚四个发展阶段,农业和定居从萌芽逐渐趋于成熟,建立起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经济形态,文化创造也逐渐繁荣起来,孕育出很多影响后世的农业社会传统。

    一、新石器时代初期

    年代大致在距今12000年至8500年前之间。此时农业刚刚萌芽,人口和聚落很少,所以我国目前的考古发现还不多,但已能看出南北方由于纬度的不同,各自采取的生存措施有所不同。

    二、新石器时代早期

    年代大致在距今8500―7000年前。这一时期的遗址比上期显著增加,表明农业和定居生活都有了较大发展,人口也有了较快增长具有代表性的如 裴李岗文化 。因1977年首先发现于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是目前已知的华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距今8000―7000年,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等作物,以磨制工具等作为农具。

    三、新石器时代中期

    年代大致在距今7000―5000年前。这一时期是我国全新世以来环境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多数地方的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5℃,气候带大幅北移,各地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走向了全面繁荣。具有代表性的如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四、文明的酝酿起源

    距今5000―4000年前是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中龙山文化最发达,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与此同时,各地之间的文化联系也进一步增强,经历了新一轮的文化整合,一些发展快的地区率先出现了国家或原始国家,开始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 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五、新石器时代农业的特点

    1.农具的使用。由原来的天然石器到打制石器。

    2.耕作方式。由刀耕到耜耕,耜耕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畜牧业的发展。此时人类已经驯化并饲养猪 、羊、狗等。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4.原始农业采用的是刀耕火种。不仅代表着生产力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种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有进步意义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料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 。

    六、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农业革命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得以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

    总结: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正是如此人类才有野蛮走向文明。农业革命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创造了丰富物质基础。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使一部分人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一小部分有眼光和头脑的人有可能积聚财富,也是因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才有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





    2020-03-26 12:11:3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