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着的糊涂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境界?
明白着的糊涂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境界?
-
大智若愚。
高智商高情商。
2018-11-26 09:29:38 -
说到糊涂,不得不提到郑板桥,一个正直又有才的县官,一个专画“兰、竹、石”的著名画家。他有一个题词“难得糊涂”,题词下方书写“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题目所问“明白着的糊涂”说的和郑板桥“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明明很聪明,明明又明白,可就偏偏选择糊涂,是怎样一种境界呢?谈谈我个人的理解,供参考:
第一层:无知者无畏,真糊涂。
记得在笔者小的时候,很大无畏,喜欢冒险,尤其喜欢游乐场那些最刺激的项目。可到如今,最害怕的也是那些项目。其实项目并没有变,甚至比以前更安全。但因为笔者的心境已经不是儿时那个无知无畏的状态,多了许多顾忌,也有了太过牵挂,放不下。
每每到了游乐场,看到别的孩子依旧玩得很嗨,总是感慨,无知也挺好,这时候并不是装的糊涂,是真心很糊涂。
第二层: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自以为明白。
当人生进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时,自我就会有点膨胀,总会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在这个阶段,人的整个世界充斥着膨胀的自我,并为此感到欢呼雀跃。
但是,在一些智者眼里,你的人生才道哪里,简直就是傻帽一个,哈哈。
第三层:千帆过尽,世界与我同在,真明白。
过了狂妄不可一世的阶段,人们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其实没那么重要。然后慢慢看清世界,懂得自己,有了清楚的自我认知。这个时候,人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会更多关注外面的世界。
人们知道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优劣势,为人处世变得圆融,不再急躁冒进。
第四层:明心见性,难得糊涂。
拿得起是勇气,放得下是智慧。
在明心见性的部分,人需要放下很多虚无的东西。也就是说,在自己盛年创造的很多名、利、财富,却会成为阻碍心性的罪魁祸首。因为心里的挂碍,首先就来自于那些看似重要的外物。
只有当人能够放下那些干扰心性的东西,让这些不再成为心中所挂,也就逐渐会懂得,世间万事,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辱,富贵与贫贱,在本质上只是一种事物不同的形态,并无区别,然后看淡所有,不再计较和争辩,在世俗眼里,就显得糊涂之至。
而这个时候的糊涂,却是非常清楚的明白着的糊涂。
所以,从真糊涂到难得糊涂,贯穿了人类成长的一生,小时候真糊涂,长大了自以为明白,到了中年真的明白了,到了老年,却要难得糊涂。
人生不易,且行且悟且珍惜。
2018-11-25 20:32:32 -
揣着明白装糊涂。做错了事装糊涂很可气。明明知道喜欢一个人装糊涂,很可悲。如果别人说你坏话,你装糊涂呢?那你就是圣人。
2018-11-25 21: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