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火星”会成为地球人居住的家园吗?
10年后,“火星”会成为地球人居住的家园吗?
-
10年后,火星会成为地球人居住的家园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人类要把火星这样的一颗行星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火星
探测火星是很困难的
目前我们对火星的了解大多数都是来自那些成功登上火星的探测器。然而我们要把探测器成功的送往火星也绝非易事。
1964年12月28日发射的美国水手4号是第一个成功抵达火星并发回数据的探测器。从水手4号至今,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已经有57年了。根据一些相关资料统计,这57年间人类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任务一共有47次。这其中包括我们中国的天问一号。这47次火星探索任务只有20次是完全成功的。而能够成功把探测器送上火星的国家只有4个,中国、美国、阿联酋和印度。
火星探测器
人类登陆火星更加困难
我们现在要把探测器送到火星上去尚且不能保证100%的成功,更别提人类能成功地登陆火星了。火星是地球的行星邻居,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仅有5500万公里。不过这5500万公里对于人类来讲可不近啊。
就拿天问一号来讲吧!它从地球出发到抵达火星耗时近7个月,总里程达4.5亿公里。好在,天问一号是探测机器,在宇宙中飞上7个月的时间也不会觉得无聊。那么人类要亲自前往火星呢?7个月的漫长飞行谁受得了呢?除非人类的科技再有重大突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前往火星。否则,想在未来10年内登陆火星是非常困难的。
人类登陆火星
最难的是人类改造火星
人类要登陆火星非常困难。但更难的是人类在登陆火星后如何生存下来并成功改造火星。火星是一个极度荒凉的世界。那里的环境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没有氧气,没有地表水,零下100度的低温,极地的大气压等每一样都很要命。首次登陆火星的人类勇士必定是凶多吉少。
人类要想成功在火星上生活下来,那就必须把火星改造成和地球类似的环境。再不济火星也是一颗直径6779公里,表面积1.44亿平方公里的巨大行星。人类要把火星变得适合人类居住,谈何容易。人类改造火星把它变成人类的第二家园,可能需要上万年的时间。
未来火星基地
总之,10年后,也就是2031年火星成为人类居住的家园是不可能实现的。10年后我们能登陆火星就算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了。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2021-09-19 20:47:55 -
先回答问题,十年的时间让火星成为人类宜居星球是不可能的。那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慢慢分析。
自从在上个世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开始,彻底开启了人类的科技发展之路,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技术的革命,不断的发现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当我们真正的走出地球之后,才意识到人类在地球上,不过是非常渺小的存在,可以用无穷来形容宇宙的浩瀚和广阔,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颠覆了我们原有的认知。地球这个星球是太阳系里唯一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但是地球的环境终有一天会在人类的破坏之下走向崩溃,到时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如果人类想要继续的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找到另外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才可以。
在太阳系之内,和地球一样处于宜居地带内的星球,也就是火星和金星了,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金星这颗星球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地狱,因为它表面的温度达到了摄氏度,二氧化碳的浓度都比较的高,还经常会下酸雨,火山口随处可见,在地震活动的影响下,这些火山也会喷发,这样的生存环境人类在上面生存不过5秒。
和金星比火星的环境算得上是人间天堂,但是对人类来说也不是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那么在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呢?针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首先把目标转移到了火星这颗星球上,因为它和地球的环境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那么这颗星球上的恶劣环境,我们又该如何适应呢?于是科学家们想到了改造火星的计划,通过改造火星让它成为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是在一个星球面前,人类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改造一颗星球的环境又谈何容易呢?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科学家先后向火星发射了10多颗探测器,对火星的环境也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虽然火星上有水,但是都是以固态形式而存在的,还有甲烷等一些有机物。以及远古河床通过这些发现,科学家们认为火星可能在曾经是一座美丽的生态行星。如果想要改造火星的环境就必须要给火星升温,这样上面的固态冰才可以融化成为水。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让火星升温呢?其实火星上之所以温度会如此之低,是因为没有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太过于薄弱,无法形成温室效应,所以最根本上来讲想要改变火星的环境,那就要让火星上面的大气层加厚。当然,这个技术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实现,但是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据有关科学家建议,对于火星环境的改造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我们要重建火星磁场,其次,我们需要进行生态系统的形成,最后再进行地球环境的形成。
第一步 如何重启磁场?
其实火星在30亿年前几乎与地球无异,但是磁场的熄灭导致了火星大气层的蒸发,所以现在的火星满目荒凉。那么如何重启火星磁场呢?使得火星大气得以保持是改造火星的关键一步。
方法一:
运送一颗小行星撞击火星,重新激活火星金属核,从而达到重现火星磁场。但这一方法能否行之有效,还缺乏理论支持。
方法二:
在太阳与火星之间的拉格朗日点上部署一个“磁极卫星”,这是一个大功率的磁场发生器,将偏转太阳的高能粒子对火星大气的冲击气到保护火星大气的作用。此方法具有可行性,但是这颗磁星究竟要多大功率才能达到偏转太阳风的地步,我们还不清楚。
方法三:
将谷神星的卫星放置在绕火星轨道上,从理论上讲,围绕火星运行的大天体,其引力可以当成一个混合器作用于火星的核心,这样可以再次融化并启动火星的冰冻核心,从而启动火星磁场。
方法四:
仅在可居住区域创建人工磁场。可在可居住区域放置一个强大的电磁铁,进而产生磁场来保护殖民者免受太阳辐射的有害影响,此方法可行性极高,现有的技术手段即可实现。
如果要逃避太阳辐射的影响,还有人提出可以在火星地下建立居住点,而火星土壤本身的厚度将是抵御辐射的良好保护,但这大大限制了殖民者的活动或工作。
第二步 形成生态系统
所谓生态环境系统的形成,就是一个荒凉的火星表面形成一个无氧的生物圈,要形成这个无氧的生物圈,火星需要充足的液态水,以及大气可以阻挡紫外线。当大气的密度和厚度增加时,它既可以减少紫外线的辐射,也可以产生温室效应,提高火星表面的温度。
当火星表面温度提高时,可以融化北极的水冰,甚至融化永冻土中的冰,因而可以部分解决液态水的问题。
第三步 形成地球环境
当生态系统形成阶段结束之后,将进入地球环境形成阶段,地球环境形成阶段的第一步是在火星的某些条件稍好的地方引进地球上的微生物。首批引进的必须是所谓的光能自养生物,这些光能自养生物,能利用太阳光作为能源在代谢的过程中不需要复杂的有机物。
有些微生物可以改变火星的大气成分,特别是氮的含量。但是还需要引进植物来提升空气中的氧的含量,这样人类才能够在火星生存。后续还要引进动物来进一步使火星地球化,这也许要花费几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所以别说十年,再有十个十年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人类宜居星球。
2021-09-26 20:11:00 -
10年,我觉得可能太乐观了,按照马斯克的计划,可能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让火星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样子。
现在我们已经基本确定了,火星也是一颗毫无生机的星球。和金星不同,火星的表面非常寒冷,常年在0度以下,最冷可以到零下100多度。在它两极的白色冰盖,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冻成的干冰。除此之外,整个火星都是红色的岩石和戈壁,极度干燥。
而且,火星的大气极其稀薄,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所以开放式改造方案并不适合,所以目前比较确定的方式是,封闭式的生存仓。
2021-12-14 17: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