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中小微企业老板对法律风险不懂去控制,出问题才知道找律师呢?
为什么有的中小微企业老板对法律风险不懂去控制,出问题才知道找律师呢?
-
题主所说的这个现象其实在最近这几年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将时间往后退个十年左右,不用说中小微企业老板对法律风险不懂去控制了,就连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大企业的企业老板估计也没把法律风险放在眼里,更不用说去聘请企业法务律师。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之前,中国的商业环境更多讲究的是人情社会,我与你合作更多地要注重义气或者是情谊方面的因素,再加之以前的反腐倡廉力度并不是很大,当大企业出现相关问题的时候很容易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人情关系摆平。
而现在呢?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史无前例地将依法治国确定为会议主题;刚刚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其关键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可以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宣言书。公报指出:要“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
在此大背景下,全民的守法,遵法,崇法的意识越来越成熟,明白了在法治社会离开法律是不行的。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想告诉题主的是,其实题主的问题比较现实还是有一丝出入的,无论是大企业老板还是中小微企业的老板,他们打心底是懂得通过某些合法手段去有效控制法律风险的,比如合同签订,规章制度的遵守等。
但至于聘不聘请律师这就得另说了。就像其他题主所说的成本问题:有的小公司也就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平时安排个法务或者请律师也没有啥用,所以就不请律师,一个律师每年的服务费最少也要三万元左右,为了节省费用,一般不会有自己的专职律师。同时,结合整个创业环境不是很明朗,因此这些中小微企业老板并不想在此领域下注更多的运营成本。
2018-06-01 22:53:55 -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走向法制经济的,如果中小企业不去熟悉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那么,必然会承受巨大的法律风险。
通观中国的企业都有一个通病,追求的永远都是公司的业绩,而很少注重公司所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风险。中国企业对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相当的薄弱,真正投入防范法律风险费用的很少,只有在企业遇到出现法律问题时才会想到法律。
2018-06-06 04:52:00 -
请律师贵啊。小企业资金不多,可能员工都雇佣不起高端人才。而且自己公司也就十几二十几个人。业务涉及不到太多的层次。所以不会去请律师。有都是真有需要打官司了就委托律师事务所办理。
2018-06-01 01:49:59 -
您好,根据提问,信之源律师作出以下解答:首先,中小微企业自身的规模就决定了其发展要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法律风险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关于法律风险,由于市场和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中小微企业本身的认识能力就十分有限,不懂法,不守法的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等到执法机关上门了,才意识到自己违反了法律。另一种情况则是防范不了,中小微企业自己的管理结构也存有缺陷,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即使有了预见,但由于能力不足,也没法进行防范。
其次,成立专门法务部门或者聘请法律顾问往往会成为企业老板“开源节流”方法中的节流部分,平时对商业风险如临大敌,对法律风险不屑一顾,法务方面的支出极其少,这种“重诉讼而轻预防”的倾向在中小微企业中十分明显,但实际上,诉讼是企业解决危机和风险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或者想咨询具体情况,建议您先预约信之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让律师给您专业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2018-10-25 13:59:17 -
谢谢邀请!
中小微企业不是不懂控制法律风险,而是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降低成本的违法,而非对法律的严格执行。
太平时对法律视而不见,出问题时,再找律师填补法律的空子。
一、中小微企业老板存有侥幸心理:
私营企业完全合法的不多,而员工真的愿意用法律维权的不多,存有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凑巧就撞枪口上了。
二、中小微企业老板考虑成本:
任何企业本质是追逐利润的。
既然是中小微企业,正处于生存期或发展期,利润相对薄弱甚至亏空,难免底气不足。
完全按照劳动法去走,增加了用工成本,民不告官不究,大多是员工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违法成本相对偏低。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打法律的擦边球,员工利益成了短期的牺牲品。
三、中小微企业老板出问题再吸取教训:
当真的遇到劳动纠纷避无可避时,便只能硬着头皮面对,找律师来打官司解决问题。
当真的发现员工的违权意识越来越高,用工风险太大,事后亡羊补牢代价太大,才可能会完善制度加强风险把控。
没有血淋淋的教训,直接愿意与员工分享部分利润,给员工更好的待遇、福利,这样的老板相对较少。
——段晓岚写于2018.06.05
2018-06-05 11:10:38 -
1.意识问题:有些中小企业老板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法律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可有可无,还没有认识到法律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法律风险重视不足。
2.发展阶段问题:有些中小企业老板认为企业还处在生存或发展阶段,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稳定业务或开拓业务,没有精力或财力顾及其他问题。法律风险问题更多的是属于管理上的问题,有些老板认为等企业上一定规模或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去考虑。
3.成本问题:中小企业一般资金有限,钱都要用在生产产品、开拓客户等刀刃上。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法律风险的投入。
2018-06-01 15:13:02 -
1.意识问题:有些中小企业老板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法律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可有可无,还没有认识到法律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法律风险重视不足。
2.发展阶段问题:有些中小企业老板认为企业还处在生存或发展阶段,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稳定业务或开拓业务,没有精力或财力顾及其他问题。法律风险问题更多的是属于管理上的问题,有些老板认为等企业上一定规模或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去考虑。
3.成本问题:中小企业一般资金有限,钱都要用在生产产品、开拓客户等刀刃上。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法律风险的投入。
2018-06-01 15:13:02 -
谢谢邀请!
中小微企业不是不懂控制法律风险,而是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降低成本的违法,而非对法律的严格执行。
太平时对法律视而不见,出问题时,再找律师填补法律的空子。
一、中小微企业老板存有侥幸心理:
私营企业完全合法的不多,而员工真的愿意用法律维权的不多,存有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凑巧就撞枪口上了。
二、中小微企业老板考虑成本:
任何企业本质是追逐利润的。
既然是中小微企业,正处于生存期或发展期,利润相对薄弱甚至亏空,难免底气不足。
完全按照劳动法去走,增加了用工成本,民不告官不究,大多是员工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违法成本相对偏低。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打法律的擦边球,员工利益成了短期的牺牲品。
三、中小微企业老板出问题再吸取教训:
当真的遇到劳动纠纷避无可避时,便只能硬着头皮面对,找律师来打官司解决问题。
当真的发现员工的违权意识越来越高,用工风险太大,事后亡羊补牢代价太大,才可能会完善制度加强风险把控。
没有血淋淋的教训,直接愿意与员工分享部分利润,给员工更好的待遇、福利,这样的老板相对较少。
——段晓岚写于2018.06.05
2018-06-05 11:10:38 -
您好,根据提问,信之源律师作出以下解答:首先,中小微企业自身的规模就决定了其发展要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法律风险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关于法律风险,由于市场和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中小微企业本身的认识能力就十分有限,不懂法,不守法的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等到执法机关上门了,才意识到自己违反了法律。另一种情况则是防范不了,中小微企业自己的管理结构也存有缺陷,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即使有了预见,但由于能力不足,也没法进行防范。
其次,成立专门法务部门或者聘请法律顾问往往会成为企业老板“开源节流”方法中的节流部分,平时对商业风险如临大敌,对法律风险不屑一顾,法务方面的支出极其少,这种“重诉讼而轻预防”的倾向在中小微企业中十分明显,但实际上,诉讼是企业解决危机和风险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或者想咨询具体情况,建议您先预约信之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让律师给您专业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2018-10-25 13: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