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机器人会完全代替人类吗?

spider 全部 1037

未来机器人会完全代替人类吗?

回复

共7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创新大事件
    创新大事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机器人取代人类,指的是机器人在功能上复制或超过人类的情况。机器人取代人类,永远只能取代人类一部分的功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

    比如,目前一些超市使用的自动结账系统,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收银员的功能。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机器人在学习,人类也在进步。即便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在人类面前,他始终是一个智力欠缺的同行者。

    2018-08-23 22:55:51 0条评论
  • 哲学诗画
    哲学诗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都探讨过了 只能部分取代 精神和灵魂 无法取代 永远

    2018-01-26 11:37:49 0条评论
  • 头部玩家的船长
    头部玩家的船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理解:

    1) 在纯粹的生理机能上不会代替人类;

    2) 在其他方面应该是妥妥的代替人类;

    3) 在未来人类的定义已经不一样,不再是目前的纯粹生物机能的人类了;

    因为以下的这些原因,使得在某个临界点,人类面临突然被淘汰的局面:

    1) 人类的知识传递以线性时间为代价,信息处理方式以视觉、声音、触觉这些线性的方式;AI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方法是可重复多维度的;

    2) 人类的个体隔离特征,交流传播方式是1对1或1对多的,科技程度越高,知识经验的分工程度越复杂,需要人分工配合的必要性也就越高,而智能机器人,有必要的话,大家知识经验都是一样的,人的知识经验始终是 n*1 的增长,而智能机器人的话是 n*n 的增长;

    3) 简单的以自动驾驶为例,每辆车的驾驶经验并不是自己的驾驶里程,而是所有自动驾驶车辆的累计里程经验,即便是一辆新车;

    4) 人类制造工具目的是为我所用和服务,但是最终在那个临界点后,人类对自己的工具将由掌控使用变成依赖,最终人类自己已经驱动不了社会的运转;

    5) 智能程度越高,对生产资源的占有、动员比例越高,产出速度也越快,以人类目前的社会需求,将来的状况估计是给你一块肉,边而吃去;

    6) 是否被取代,和最终是否拥能有意识无关,只需要形成自我闭环的强势生态系统即可,这个系统如果有需要淘汰其他系统,那就很可能被淘汰了;

    7) 未来人已经不是纯粹的生物机制的人类,这个状况现在就已经开始了;

    8) 最后一点,人类制作智能机器人的终极理想是像人一样,从而也会导致人对智能机器人并不会那么排斥,哪怕是被取代了,估计也还觉得那是更好的一个自己吧;

    2020-05-28 11:49:41 0条评论
  • 茶余飯后闲谈
    茶余飯后闲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对于这个问题早就讨论了很多年了,但是我还是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我们现在的社会科技真的越来越发达了,而且人类也慢慢的步入了智能化的社会,以后智能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人类在智能化的基础上,以后也必定会开发出拥有人类智慧甚至于超过人类智慧的机器人。而人类被机器人取代,其危险性其实就是来自机器人本身的忠实度。

    那么未来世界人类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呢?

    我的答案是绝对会,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说机器人有三大定律:

    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受到伤害不得坐视不管。

    定律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除非和定律一有冲突以外。

    定律三,机器人自不违反定律一,二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

    虽然说,三大定律看似是一个闭合的逻辑关系,其实不然。机器人不可以伤害人类,但是可以伤害同类啊!它们也是可以篡改同类的程序的,就算说篡改同类程序也是伤害人类的一种。那么人类呢?人类会不会有人篡改程序改变定律的可能呢?人类是很复杂的一个物种,有人善也有人恶,有的人也是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的。

    所以要做一个完美的机制是很难的,就像现在。哪怕是有联合国,一样是有战争的发生的。人类崇尚的个性化和自由,也是人类冲突的一大根源。

    但是不管怎么样,那样的世界其实离我们真的还很远,我们要做好的是活在当下。

    2018-03-02 15:13:16 0条评论
  • vikingsun
    vikings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机器人会越来越强大,大部分人类的工作都会有机器人去做,但机器人不会发明创造,所以人类的进步还是要靠人的大脑去创造。更强大的机器人是需要人去创造的。

    2019-03-05 08:42:19 0条评论
  • 终南老张
    终南老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

    机器人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大家的联想思索,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都在思索,如果若干年后,人类真的被机器人所代替,人类怎么办?

    答案是惊悚的,机器人代替人类,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你自己是不敢想象这种结果的,大家怎么认为,也给我说说。

    2018-03-18 10:16:39 0条评论
  • 和光同尘WZX
    和光同尘WZ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那将是人类的末日!

    2021-02-05 10:05:04 0条评论
  • 阆中康智装饰设计施工
    阆中康智装饰设计施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当人类生存面临威胁的时候。任何威胁都会被人类干掉。别说机器人,其他的生物不都如此吗?

    2018-12-01 09:55:36 0条评论
  • 鱼儿茶中游
    鱼儿茶中游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显然不能。人工智能不是妖魔鬼怪,只是辅助和解放人部分工作的科学技术而已。正确认知他才能面对他,接受他。

    2019-03-04 05:12:03 0条评论
  • 天弟仁生
    天弟仁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机器人的领域有很多,比如:消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建筑,排爆,搜救,农业,搬运的等等,但是有一点,这些都是控制型的机器人,换句话说,离开人类操控,他们就是一堆废铁,完全没有自主意识,如果把Alphago的当做大脑,再把某一个领域机器人当成身子会怎么?

    其实机器人目前仍然也只能成为一个人类的助手,某些领域上可以代替人类,但并不能完全替代。

    就目前来说,我们还不能将机器人做的完美,我们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人类有丰富的情感,机器人虽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上学习和模仿,但是我们人类肢体语言,丰富的情感,还有大脑的自主思维,都是机器无法精确做到的,只能高度仿真,机器人仍然需要人来控制,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永远是渴望的,想要做到和电影里一样的真实恐怕在时间里还是一个遥远的未知数

    2019-03-05 08:49:22 0条评论
  • Lady聊聊
    Lady聊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们正在一步步的走入AI时代这是不可否认的,许多科幻大片的描述也很有可能变为事实,让我们不禁思考,AI对于人到底是什么作用,它又真的能取代人类吗?

    阿尔法狗和人的下棋比赛,最后人输给机器了,证明了人在“精算”的时候是赢不了AI的,人只有在“粗算”时才能发挥人的作用。

    曾经巴菲特跟一个算法特别精通的人打赌,堵一个对称基金最终的一个走势,然后那个人就说它的算法一定是优于巴菲特的,一定能赢。

    但巴菲特说,我根本就不算,因为你算得在精,我知道一个长期的趋势的之后是怎么样的,我就粗算一下它大概的走势,我最终就能把你赢了。

    所以,AI不会取代人类,但未来的世界AI一定能帮你实现任何事情,而人的作用就是在于你能否想的出来,这才是造物者赋予人类最有价值的事,人的用处是创造独一无二的东西。

    2017-09-27 19:09:45 0条评论
  • 藏像
    藏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看了一下大家的观点。基本上是乐观的。但是个人以为是盲目乐观。

    楼主的潜在意思是机器人取代人类的主人地位,成为人类的上帝。而不是只替代人类完成人类指定的一些工作。

    人类成为现在地球的主人,靠的不是与狮子老虎比凶狠,而是智慧,指认识自然规律,利益自然规律。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也可以说是决定作用的是知识,是灵魂。

    但是,其实人类对什么是灵魂,什么是思考问题并不是很了解。

    计算机靠极快的运行速度克服了简单思维方式的缺陷,在诸多方面战胜了人类。

    这些,难道不感到可怕与担忧吗?

    如果人类不加控制的发展新东西,或许毁灭人类的机器人即将来临。

    2020-04-30 17:18:04 0条评论
  • 黑夜里誓等黎明的曙光
    黑夜里誓等黎明的曙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个人认为不可能,第一人是个智慧生命,机器人没有生命,AI发展再发达,机器人也不可能出现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是否人类对自己的自主思维想得过于简单了,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的思维提前编好程序,比如说你应该选择向上走或是向下走,人类的思维有着不确定性,有点像量子的不确定性。正因为这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各个科学领域就有着不同的成果,智能机器人最多是集成大数据和逻辑运算,然后是在人为设计的程序下工作,机器人甚至不能意识自己是否存在。如果有人非说自主意识在智能高度达到一定后产生的,那么生命存在是个前提吧!机器人有生命特征吗?人类有感情,比如亲情,友情,爱情,谁知道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心理的,运作机制和目的又是什么?然后再说一下性格,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不可预知的因素,和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每个人的性格也是独一无二的,机器人没有这种奇特的性格型成因子。AI机器人可以为人类做很多事,甚至有些比人做得更好,但是它永远代替不了人。其实我们人类自身的很多谜团尚未解开,比如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又是什么形式储存的,最后怎么样做出反馈的,有些机能是自动化的,不需要经过主体思维的考虑,你不能选择记住或是忘记,不是吗?更不要说创造的机器人能代替自己了!这是对生命奥秘的藐视。

    2017-01-25 00:14:24 0条评论
  • 李志勇LZY
    李志勇LZY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人的智慧造出的机器;

    加入能源代身劳计算;

    没有手工和信息操作;

    机械盘没法世袭生命。

    2020-04-30 07:38:56 0条评论
  • Erp管理大讲堂
    Erp管理大讲堂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机器人已经出现自我意识,而且可怕的是已经出现邪恶意识的机器人,虽然在实验室,必须严格控制,防止悲剧发生

    2019-11-20 12:49:40 0条评论
  • IT人刘俊明
    IT人刘俊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人工智能也是我的研究内容之一,所以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机器人的研发并不是为了取代人,机器人也不可能取代人,当然机器人的出现能够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工作内容,而且随着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岗位的工作未来都有望采用机器人来完成,这样不仅会推动人类工作岗位的升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生产力。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机器人未来的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智能机器人的落地应用也是科技发展的一种必然。

    之所以说机器人不能取代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前的技术体系还远远做不到。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依然以“合理性”为基础,这种合理性主要依赖于算法、数据和算力来支撑,所以从技术体系结构上来看,人工智能的“智能”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从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要想获得突破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将依然处在“弱人工智能时代”。

    第二:人工智能依然缺乏创造性。人工智能产品目前最常见的应用就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来完成各种决策,而机器学习自身的局限性就导致了人工智能决策的过程很难具有创造能力,这也是目前困扰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人工智能无法理解情感。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智商偏科、情商为零”。相对于智商来说,情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还是太难了,而且目前的技术体系也很难做出有情感的机器人。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2019-11-20 16:22:29 0条评论
  • 坦坦荡荡的刘晓辰
    坦坦荡荡的刘晓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机器人未来会不会取代人类,如果说是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人,我认为不会。如果说取代人类的某些工作和肢体的功能我认为会,只是发展会有个程度,最终取代人类的程度肯定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首先,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会可以预先设定好机器人不能取代人类的程序,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主人的情况。就替代人类肢体和大脑的某类思维和行动而言,能够条理化,逻辑化的思维和行动,完全可以模仿。只是人类和机器人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情感,这些是机器人无法模拟的。如是,我观。

    2018-03-04 16:00:08 0条评论
  • 霜斗寒
    霜斗寒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机器人不大可能会在所有的岗位上取代人类。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遥远的未来,机器人会不会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意识,这个是很难确定的。一旦机器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那么它们就有可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目前,机器人基本上还是人类利用的工具,人类通过编程设计,让不同的机器人承担不同的工作。例如有的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承担重复性的动作,有的在高危环境中承担风险性很高的活动,如拆弹排爆等。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是受人类控制的,人类给它设计什么样的程序,它就执行什么样的命令。虽然有时候可能因为程序中存在bug等原因,机器人有时也会出问题,但机器人毕竟无法作为一个物种对人类构成威胁。

    如果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意识,有了自己的思想,那它们就成为新的物种了,那样它们将不再只会执行人类的编程命令,它们会干自己想干的事。那么人类的麻烦就来了。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很多科幻电影,例如《终结者》系列电影,就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未来某一天,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毁灭人类,人类被迫与机器人作战。由于机器人功能强大,坚固结实,并且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人类往往不是它们的对手。当然,在电影中,人类基本还是能够在最终战胜机器人,但实际上,在机器人具备自己的思想的情况下,能够拯救人类的英雄实际上也会无能为力的。

    这就是为什么包括已故的霍金在内的一批科学家呼吁人类要警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原因。应该说,未来机器人是有可能在地球上取代人类的,但这一天无疑还非常非常遥远,所以目前我们是不用担心的。

    2018-04-12 20:54:59 0条评论
  • 不出彩的石头
    不出彩的石头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

    个人认为,虽然现在一直在提倡人工智能,各种机器人的研发,技术更新换代等,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和个别专业类机器人。机器人设计的初衷是替代人类去完成一些人类完成不了的动作、工作,或环境,替代人类是不可能的,机器人不断自我复制,替代人类,那只会在科幻片当中出现。

    目前厉害的是下棋的一个智能软件,据说赢了世界冠军,但这个只是软件,不具备自主思维,是基于人类赋予这个机器的计算方式,这个软件除了下棋,其它都是不会的。

    所以,机器人代替人类不可能发生的,人类的大脑是亿万年进化、演变出来的,大脑里面有数以亿计的脑细胞,脑脉络,不是简单的几个传输线,光盘就可以模仿成功人类的大脑的

    2019-02-12 00:58:20 0条评论
  • 郑继文1
    郑继文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将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的工作,这个现实吗?为什么?你的这个问题问的好,毕竟你是全面考虑问题,并提出这个问题的。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在用科技发展预言未来时,往往基于社会的平衡发展和社会的和平发展的理想状态上的,却往往忽略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这是由于人类社会还没有找到避免战争,避免财富争夺的有效方法,那么,建立在单纯依靠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思考显然是不可靠的。这是因为,机器人一旦用于战争,其毁灭性可能比其创造的财富来说,更具危险性,人类所创造的财富可能会被机器人所毁灭,机器人的蝴蝶效应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任何天真的幻想没有比这个更现实。由此可以说,在人类自身还没有解决好自身问题,任何把未来寄托在机器人的想法都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是天真的 ,也可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只有把人类的命运建立在即重视发展科技也重视社会和平发展上,同时用最大的力量制止战争和最大限度避免战争最终消灭战争,谋求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才是主要的。

    2018-01-26 22:21:00 0条评论
  • 小凸轮儿
    小凸轮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未来机器人必将能做一切人类能做的事,那时的人类或许就是机器人的宠物,什么工作都不用做,每天拿着机器人给我们的大玩具玩耍就可以了。也许我们会用智能机械部件代替我们大多数器官,可以更换不同外挂功能的手臂,眼睛比天文望远镜电子显微镜透视镜的组合体还强大,耳朵比超视距雷达还强大可以接收各种多媒体信息,大脑外挂超级计算机连接世界上所有的数据库,再加上比核动力还强大的动力装置,那时候就我们自己就变成了机器人穿梭于各个宇宙之间。

    2017-02-05 11:37:32 0条评论
  • 穿底裤的浪人RONIN
    穿底裤的浪人RONI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大概率事件,风水轮流转,当年的地球的主宰恐龙去哪了?人类太脆弱,就像风中的芦苇,一折就断,如果地球环境发生变化,比如没有了水和空气,人类就会灭亡,而机器人并不一定需要这些,所以没有什么不可能,人类注定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过客,过好这一世才不枉为人一场。

    2019-02-18 22:22:12 0条评论
  • 蓝星NEWS
    蓝星NEWS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谢谢邀请!

    既然楼主提到了未来,那么我们就以未来作为切入点来谈谈未来智能机器人是否会代替人类。首先目前是肯定代替不了人类的,毕竟他们的运行程序还都是我们人类设置的,但是未来10年,100年,200年呢?恐怕真的没人敢保证机器人不会代替人类。其实我们

    从艾扎克·艾西莫夫在著作《我是机器人》中所提的“机器人三大原则”就可见一斑。

    第一条: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此外,不可因为疏忽危险的存在而使人类受害。

    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命令违反第一条内容时,则不在此限。

    第三条:在不违反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其实从这3大原则我们好像就 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地位绝对要比现在高,说代替人类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从AIPHAGO战胜柯洁,无人驾驶汽车满大街跑,似乎好像也只是短短的几十年。而且目前谷歌,百度等科技公司对智能机器人的投入与研发不减反增,一直想制造一个能够自动生成完整系统的AI智能机器人。也就是让机器人会自我编程,一旦机器人学会了自我编程,那么机器人就可以自己给自己编程序,这就有可能真的脱离人类的管控。

    如下动图则是谷歌创造的机器人:

    而且很多人类很多做不了的事机器人都可以做比如:水下核用机器人,排爆机器人,深压潜水机器人,,,一旦它们学会自我编程 ,可能就真的会代替人类吧!

    2019-03-04 20:54:42 0条评论
  • 阿豪151681117
    阿豪15168111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机器人会制造武器吗,他用什么来制造?机器人受到攻击会死吗?机器人会制造机器人吗?机器人会飞吗?能飞多高?靠什么给他驱动才能飞,飞得有多快?需要什么能源吗?这些能源来自地球还是外太空?如果机器人能做到,那么人类能做到吗?机器人会听人话吗?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难道制造机器人就没有可控的方法吗?如果没有可控的方法,那么造来干嘛呢?外星人会入侵地球吗?会有核大战吗?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宇宙会失衡吗?病毒会让人类灭亡吗?地球污染严重人类会灭亡吗?人类什么都怕,无非就是怕灭亡,所以这么多问题都来自于地球,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有也好,没有也罢,人类存在于地球,在苍茫浩瀚的宇宙只属偶然一瞬,何必苛求?

    2017-05-24 10:00:37 0条评论
  • 嘤其
    嘤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向机器人乞讨的人

    不要怀疑!未来30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将突破奇点,彻底取代人类全部工作,人工智能机器人数量将达到100亿,届时与地球上的人口数量相当,我们和机器人共同工作生活。

    这种局面无法改变,它即将到来。我们人类将何去何从,人类存在的价值在哪?我们绝大多数人将失去心爱的工作,无所事事,流落街头……。

    我要问:人类发展科技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自身,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吗?

    2018-01-27 06:31:48 0条评论
  • 开朗菠萝qD
    开朗菠萝qD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的问题的答案是不会,机器不会替代人类。但是机器会代替大部分人类的脑力活动,就像工业革命逐渐代替人类体力劳动一样。

    2019-03-04 10:50:20 0条评论
  • 科技卫国
    科技卫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机器人下棋可以赢人类,有一个前提:游戏规则是固定的,算法是固定的。可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有感情的,机器永远替代不了。

    2019-02-11 21:01:01 0条评论
  • 罗鸿Jeff
    罗鸿Jeff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作为一位Ai机器人️的从业者觉得: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是必然,各个行业的岗位都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但不是全部,之后形成的职业环境将是人与机器人共同作业

    2019-10-13 09:45:04 0条评论
  • 数未来数字创业生活馆
    数未来数字创业生活馆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会替代人。不是人类。

    2020-05-28 17:34:23 0条评论
  • 丝兰
    丝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机器人是人类发展的创举突破,可以帮助人类生活工业医学等。所以智能时代是人类的辉煌文明。

    2020-05-01 01:45:22 0条评论
  • 黑烟风
    黑烟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好,现在市面上所应用到的机器人属于弱人工智能,什么叫做弱人工智能,就是说这种机器生产出来之后只能按照人们的需求来完成一件事情,比如说能够做饭的人工智能就只能做饭,不能干别的事情,这也说明了如果一个弱人工智能抢了人们的工作,那这个人可以转行干别的,还有就是弱人工智能只能限制干低级的事情,而科幻电影里面描述的是强人工智能,目前人类在强人工智能的研究上还是0,因为人类目前都没了解到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就无法通过逆向工程建造出拥有人类一样智慧的强人工智能,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所谓的智能机器人只能辅助人类工作,而不能取代人类。

    2020-05-28 08:22:20 0条评论
  • 华强实战教育
    华强实战教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取代人的大部分工作,服务人类,大势所趋。

    人类劳作辛苦,人成本高,科技发展为人服务,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

    2018-01-26 10:47:22 0条评论
  • 望天犼2王大齐
    望天犼2王大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猿是被谁取代的?它是被它自身进化取代的!人也只能被人自身的进化取代!机器再有智慧再先进它也只是人手中的工具!人在它在,人完它完它取代人那人类又回到人猿揖别之前去了!这是不可能的,人与机器是完全不同的!

    2019-02-11 17:19:38 0条评论
  • 宇宁语录
    宇宁语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未来智能机器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危险工作领域和精确高效运算方面代替人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在情感和创新方面无法超越人类。

    这个问题从生化角度实质上讨论的是硅基技术和碳基文明的区别,这就需要从两者的信息处理中心芯片CPU和人类大脑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对比。

    总的来说人体巨型复杂的有机化工厂,以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缓和释放能量。而智能机器人主要消耗电能的方式工作。

    人体主要是由活性有机碳分子:以氨基酸为单体形成的大分子是蛋白质和以核苷酸为单体形成的大分子是核酸,形成细胞组织器官复杂的有机生化系统。(引用选读部分:)我们的大脑中有着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神经元约有860亿,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神经传导过程:平时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它有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的趋势,但钠离子能否进入细胞是由细胞膜上的钠通道的状态来决定的。当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首先是少量兴奋性较高的钠通道开放,很少量钠离子顺浓度差进人细胞,致使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当膜电位减小到一定数值(阈电位)时,就会引起细胞膜上大量的钠通道同时开放,此时在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内负外正)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钠离子快速、大量地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迅速增加,电位急剧上升,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去极化。当膜内侧的正电位增大到足以阻止钠离子的进一步内流时,也就是钠离子的平衡电位时,钠离子停止内流,并且钠通道失活关闭。在此时,钾通道被激活而开放,钾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大量的阳离子外流导致细胞膜内电位迅速下降产生去极化,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即复极化。此时细胞膜电位虽然基本恢复到静息电位的水平,但是由去极化流人的钠离子和复极化流出钾离子并未各自复位,此时,通过钠泵的活动将流人的钠离子泵出并将流出的钾离子泵入,恢复动作电位之前细胞膜两侧这两种离子的不均衡分布,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神经兴奋的传导特点:1、 双向性(仅就单个脱离人体的神经元来说,而在反射弧完整的体内只能单向传递);2、完整性;3、 绝缘性;4 、相对不疲劳性。

    局部电位的特点:1、电位幅度小且呈衰减性传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2、不是“全或无”式的,局部电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有总和效应,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在时间上(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刺激)或空间上(在相邻的部位给予多个刺激)可以叠加,如果总和后产生的去极化强度超过阈电位,则可诱发动作电位。

    而未来智能机器人的信息处理中心依然是单晶硅半导体CPU芯片,其工作原理与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截然不同。(引用选读部分:)就目前我们应用最广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CPU是在特别纯净的bai硅材料上制造的。一个CPU芯片包含上百万个精巧的晶体管。人们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用化学的方法蚀刻或光刻出晶体管。晶体管就是微型电子开关,它们是构建CPU的基石,你可以把一个晶体管当作一个电灯开关,它们有个操作位,分别代表两种状态:ON(开)和OFF(关)。这一开一关就相当于晶体管的连通与断开,而这两种状态正好与二进制中的基础状态“0”和“1”对应!这样,计算机就具备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晶体管利用“0”和“1”这两种电子信号来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所有电子设备都有自己的电路和开关,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或断开,完全由开关来控制,如果你将开关设置为OFF,电子将停止流动,如果你再将其设置为ON,电子又会继续流动。晶体管的这种ON与OFF的切换只由电子信号控制,我们可以将晶体管称之为二进制设备。这样,晶体管的ON状态用“1”来表示,而OFF状态则用“0”来表示,就可以组成最简单的二进制数。众多晶体管产生的多个“1”与“0”的特殊次序和模式能代表不同的情况,将其定义为字母、数字、颜色和图形。举个例子,十进位中的1在二进位模式时也是“1”,2在二进位模式时是“10”,3是“11”,4是“100”,5是“101”,6是“110”等等,依此类推,这就组成了计算机工作采用的二进制语言和数据。成组的晶体管联合起来可以存储数值,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和数字运算。加上石英时钟的控制,晶体管组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那样同步地执行它们的功能。

    其特点是:

    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7)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8)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从外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然后才能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调整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具有可塑性(就好像我们用手指压一下橡皮泥,它上面就会留下一个痕迹)这是人脑形成记忆的原因,在人印象深刻的时候。大脑中的电信号,每秒钟的传输速度为100m,对于印象深刻的信息,大脑会反复不断的在同一神经元回路中传输,而这种传输有一种特性,传输的次数越多,传输起来越容易,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激发神经元细胞核中的部分基因片断,这部分基因指导合成上面所讲的固化神经网络的氨基酸。这就形成了固化的可塑性,因此形成了长久记忆。电脑CPU没有可塑性,数据存储靠硬盘完成。

    人类的身体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心脏的不舒服直接影响大脑的工作和整个人的心情。而机器人是独立的功能模块,硬盘损坏了并不会影响到内存CPU的功能。

    人脑虽然复杂,但随着仿生学的研究和应用,化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各学科交叉研究与发展,以后可能会出现模拟人类大脑的CPU,或者残疾人与机械肢体的集合体,那才是真正可怕的开始。

    2020-06-28 15:17:34 0条评论
  • 其实很简单136298051
    其实很简单13629805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现在的人工智能本质上只是工具,是不会也可不能有意识的,再怎么像人,也只能停留在像人的阶段。从这个角度去看,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工作就如同汽车取代马车,是工具的进步,并非人类本身就要被取代。

    换个角度来看,某些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目前也看不到新的研究进展,毕竟我们连自己的意识如何产生的都不清楚,更不要谈人工智能了。

    等真正的强人工智能诞生后,直接把人的意识放到机器上也并非不可能,但这样的话和人类也就没区别了,无非就是生育手段的不同。

    2020-06-02 16:16:14 0条评论
  • 视科技
    视科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关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大家所有的认知都是站在现有科学和人类现有认知的一个角度去思考的,400多年前布鲁诺因为提出空间无限理论被活活烧死,伽利略因为提出地球绕着太阳转而被终身囚禁,但最终这些东西都被认为是“真理”,而当时大部分的人是不相信这种理论和说法的,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可以太局限当下人们的处境。

    你要说人工智能能否改变超越人类,我说一定会,首先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包括“意识”也是物质,他们如果可以自然诞生,就一定可被创造,任何的东西只要往深了研究就一定会找到它产生的根源,万物存在都有逻辑,人类的大脑运算能力其实不亚于机器,只是开发不够彻底,说白了,我们更像是被封印的“神”,我们之所以创造机器是为了让机器快速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事,这也是人类一直引以为傲,机器所不具备的能力—意识。

    但是,我前面讲过,意识也是物质,是物质就一定可以被创造,人类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学科,比如神经学、人工智能、人工意识等等,说白了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创造意识,创造机器思考模型。所以我相信,人工智能一定会变得更强大,甚至像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进而取代人类,也许最终能让人类走向毁灭的,会是人类自身的贪欲,狂妄自大,以及自以为是,因为他们觉得控制机器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的小事。

    2020-06-02 09:41:20 0条评论
  • 特特特特特特靠谱
    特特特特特特靠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新农商网 的邀请。

    我的推测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目前从事的95%以上的工作。

    最容易被替代的职业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1.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

    2.较为机械重复、可替代度高

    所以第一个被取代的工作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

    包括司机,工人,服务员,快递,外卖,厨师等等只需要跑腿或者动手的重复工作。

    无人货车已上路很久了

    第二个,智慧程度发展,大数据的发展,机器人渐渐开始取代智慧型的工作。

    包括早期,艺术教育行业,甚至医疗,法律等等,未来的法官我会认为也被取代,因为人们相信人工智能的判决会显得更加公正。

    五年前的美国交易大厅和五年后的区别

    所以未来衣食住行娱乐肯定都被人工智能占领。

    颤抖吧人类,你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呢?欢迎到评论区评论,我告诉你你的未来前景如何。

    2018-03-04 20:48:59 0条评论
  • 率真湖泊XN
    率真湖泊X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取决于人类赋予机器人怎样的条件,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我不知道,但是会取代人类的很多工作,也会取代人类身上的某些部位。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未来怎么样,争取不被取代。谢谢

    2019-11-20 11:31:12 0条评论
  • 我敬二郎神
    我敬二郎神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的回答是:

    首先,目前的科研趋势表明,在短期的未来(我估计是10~20年内),智能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或有智慧,能代替人类完成许多较复杂的工作。但这是依赖于人类在此领域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并能取得丰硕成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机器人根本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

    第二,长期看,智能机器人有可能具备某种不依赖人类智慧的“自我DNA基因进化”的能力,但目前这还仅是科幻小说的题材。虽是科幻题材,仍可能在未来小概率变成现实一一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机器人似乎有可能完全超越人类智慧、完全替代人类。但是,根据现代生物学研究(包括量子生物学即将量子力学导入生物学研究),人类的智慧(主要来自于脑细胞等相关领域的活动)的发展潜能几乎是无限的,同时,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有非常大的概率能够制造出一把自我防卫的“利剑”,在关键或危急时刻割断威胁人类生存的智能机器人的喉咙。

    综上所述,未来智能机器人完全替代人类是几乎不可能的,概率之小似乎仅需科幻作家和相关领域科学家关注即可。

    绝大部分人类成员应该欢迎更具智慧的机器人尽快诞生,因为总体而言,它们能提高社会生产率、增加人类财富(其实,在目前全球市场经济主流价值观的支配下,无论我们是否欢迎,这些机器人也会逐渐甚至快速出现),同时,这些机器人也可能与我们发生短期利益冲突(比如与我们竞争工作岗位),我们应为此作出必要准备。

    2020-06-01 13:40:03 0条评论
  • 一生管家呀
    一生管家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AI人工智能机器人未来会取代人类吗?最近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乐观派认为机器人永远是机器人,机器人没有意识,不会像人一样思考,并且机器人也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机器人代替不了人类。

    悲观派确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深度学习,将来有一天会拥有意识,自己会思考,并且比人类智商高出几百倍,到那个时候,将是人类糟糕的时候,机器人将会取代人类。

    今天我也来聊几句,谈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

    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2017年5月27日,人工智能AlphaGo以3:0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名将柯洁。

    阿法狗对战柯洁

    很多人认为,机器人和人下围棋,其实是一群人和柯洁自己一人对峙,感觉柯洁输了很正常。毕竟机器人是很多科学家编写的代码,一群人来对阵柯洁一人不输才怪呢,然而,我感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不仅在围棋界,而且是在其他各个领域:传统工作方式的人会被人工智能及其背后的人所打败吗?我们不断忧虑工作是否会被机器取代,忧虑机器是否会驱逐我们。但这不是机器对人的驱逐,而是机器背后的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驱逐,是通用技术对专用技术的驱逐,是死劳动对活劳动的驱逐,未来这一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淘宝的无人超市

    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无人银行、无人物流、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个残酷的现实,但是其实我们正在慢慢达成共识。AI人工智能机器人终有一天会取代我们。我们心里明白,但是我们谁都不愿承认。更为可笑的是,我们越是努力,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多,就越会加快人类的灭亡。

    人工智能发展到后面,会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再发展就进入超强人工智能时代,那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情了,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进入超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时候,“黑客帝国”电影里的场景会不会成为现实呢?

    2020-05-27 23:07:21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