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你,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思维?你的信念是什么?

spider 全部 1011

三十岁的你,应该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思维?你的信念是什么?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淄博大鹏
    淄博大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3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30岁前,自己还年青,可以有很多的尝试。

    30岁后,人生就该确定方向了。经过年青时的尝试,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哪个领域了,然后扎根于适合自己的领域,争取未来有所建树。

    如果你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还和无头苍蝇似的。在这里我只想说,时间不多了。

    2019-10-19 22:33:46 0条评论
  • 忆普辛
    忆普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人生30岁之前应该做加法,尽可能的多尝试、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拓宽自己的眼界。

    30岁之后就要学会做减法。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30以前通过不断的摸索应该已经知道了自己适合做什么,热爱做什么。

    30岁之后让强的变的非常强,不必什么都掺合一点。可能你踢了多年足球,你也不打排球,也不打篮球。那么你喜欢踢足球你就专注的踢足球,可能你最后还是不专业,可是你应该是在业余踢足球中是最棒的。

    30岁时人生比较重要的岔路口,30岁之前面临的困境是选择太少,而30岁之后面临的就是选择太多。

    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才会专注的拼劲全力的去做,祝你好运


    2019-10-19 06:38:21 0条评论
  • 开心点没啥大不了的
    开心点没啥大不了的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孔子晚年读易经顿悟,总结自己的人生,感叹道:“吾十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现在的80后们已经走过了而立,正向不惑而来。可是,我们的人生有疑惑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的疑惑还是这么大?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把握住30而立,30岁时,我们还不懂我们要立什么。孔老夫子也只是告诉我们人生30而立,可他老人家也没有具体讲究竟该立什么。

    孔老夫子十五岁开始致学,一生学富五车,可命运蹉跎,周游列国竟无栖身之所。最后晚年读易经,韦编三绝。方有感悟: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那么孔子之所以说人生30而立,其实只说了半句,下半句他没有说。那么我们还是回到易经中去找答案。易经第30卦正是离卦。离卦是由两个八卦离火组成。那么离火有什么特点?我们要明白火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火因依附木而生,现在叫可燃物。同时离火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火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也象征着学问。

    那么这其实正如现在社会相符合。现在社会,大学毕业,硕士毕业后基本也要二十五六岁了。那么,三十而立这个立其实先是要附丽!离卦的彖传说:日月丽乎天,白骨草木丽乎土。所以说,而立之年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立业!而且这个立业就是附丽,就像火一样需要附着在木上。这个木就是载体,不论是上学毕业后去参加工作,还是有家族企业参与创业,人生30,而立之年,绝大多数都是需要附丽的。这就是孔子说的30而立的第一个立,附丽!

    那么除了这个附丽之外,人生30还当有一立,即为立心!如果仅仅做到事业上的附丽,那么就不会有40不惑。那么这个立心该是立什么心呢?离卦卦辞中说: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其实,人到30,立心就要立畜牝牛之贞。牝牛就是母牛,牛是柔顺的象征,母牛更是谦和柔顺的含义,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人生30,附丽之时,要想将来有所作为,就要有一颗“忍辱负重”之心。为什么要忍辱负重?其实这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所作为的必须品格,知识分子必须忍辱负重,事业之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能居功,只能取成。

    从古至今都是这个道理,就连被现在世人视为完人的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的典范?岳飞不懂忍辱负重,执意要迎徽钦二宗还朝,最后死于非命,留下千古遗恨。附丽和忍辱负重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必须要有的两个品德。那么,对于我们现代的中青年也有深刻的启发。所以,孔老夫子所说的30而立,只有做到了身之有所附丽,心之有所则立才算完成了真正的30而立。那么这两点,80后的我们立起来了吗?





    2019-10-20 11:14:0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