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侧重楷书的唐朝,李北海和孙过庭,是否代表了当时,行草书的最高水平?

新农商网 全部 1023

在侧重楷书的唐朝,李北海和孙过庭,是否代表了当时,行草书的最高水平?

回复

共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临池管窥
    临池管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盛唐时期,各体书法均获发展,其中犹以真草为最。

    颜真卿的老师张旭,以及继张旭而起的怀素,代表了盛唐草书的高超成就。除此二人外,这一时期名家还有徐浩、陆柬之、王知敬、唐太宗李世民、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唐玄宗李隆基、沈传师、林藻等人,大诗人李白、贺知章、杜牧亦以行草闻名于时。

    其中,特别需要提及两个极端的代表人物:承袭王家书派为最的孙过庭及行草创新之祖李邕!

    孙过庭,字虔礼,初唐官为率府录事参军。工真、行、草书,犹以草书擅名。他的草书,宪章二王,直可逼真,所不同二王者在于“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而以。代表作除《草书千字文》、《景福殿赋》、《北山移文》与《狮子赋》外,近真者唯《书谱》可为其代表作。

    《书谱》写于垂拱三年,书风浓润圆熟,直逼王羲之意,后部放纵,有渴猊游龙之势。刘熙载指出“过庭草书,在唐为善宗晋法。所书《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逾沉着,婀娜愈例健”。

    孙过庭草书,在初唐崇王之风盛于天下的影响下,以过人天赋及实践,具可代表初唐草书风貌。可叹孙过庭虽宪章二王,并有如此卓越成就,却未能于当时显名。对于对他的重新认识,则为宋以后及近现代了……。




    李邕,字泰和,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他家学渊厚,父李善为著名学者,曾为《昭明太子文选》六十卷作注,引经据典,甚为精要,至今仍为学术界所重视。

    李邕受其父影响,少年时便学识过人。他性格豪爽,重义爱士,为世人所重。可能正因如此,仕途却甚为坎坷,卷入政治斗争,几经浮沉。可惜如此才华横溢之俊杰,遭人暗算,被李林甫杖杀。

    李邕书初法王羲之,后旁参汉隶及六朝楷书,一变右军书风而成自家风格。吴玉如曾指出:“北海以二王、六朝之笔法行楷,亦是独创。”

    他的书法体势款侧,气魄豪宏迈,笔力强劲,风格峻峭,开盛唐行草的风貌先河。魏晋以来,碑铭必以正书镌刻,而李邕则以行书写碑志,沉雄倜傥,英气逼人。卢藏用称其“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李阳冰称他为“书中仙手。”

    他少年就很出名,尤其擅长题写碑额。后来虽贬职在外,但“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赉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们纳馈遗,亦至巨万。”当时人们纷纷议论,认为自古以卖文字获财利的,没有谁可超过李邕,可见李邕书名之盛,家产之巨。

    正因为他的书法气格高异,不同凡响,所以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历代有好些学王者,到晚年常学李邕书来充实自己,弥补不足。如宋代苏轼、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初的八大山人等。人称苏取其神,益显豪劲;米取其势,更起波澜:赵取其厚,更显秾郁;董取其韵,化为简静;八大取其髓,益增奇古。


    可见李邕书其底蕴何等沉厚,称其开盛唐书风变革之先驱代表,可谓实至名归……。

    [临池管窥]欢迎关注!


    2018-06-30 12:30:06 0条评论
  • 报人老张
    报人老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唐朝楷书的成就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唐朝的行草书同样也是一个高峰,可能基于普通书法爱好者对草书艺术的关注度问题,对唐朝的行草书的认识往往没有楷书那么深刻。

    先说孙过庭,这里有必要为其正名。他的草书不仅代表了唐朝草书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中国历代草书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


    但为什么世人只知道唐朝的草圣怀素,张旭,而后来的书法史没有过多地去提及孙过庭呢?

    这个与当年孙过庭的遭遇很有关系。孙过庭在四十岁的时候见了皇帝之后,就遭人谗言陷害,被贬至河南洛阳,贫困潦倒,因病抱憾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官职很小,仅仅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科级干部。


    在古代,书法也是玩圈子的,孙过庭官职不高,去世的也早,传世作品不过三两件,所以,传播的范围,影响的力度自然就少了。特别是在当时,一个贬官,也是为人所忌讳的。

    综合这些因素,孙过庭的成就并没有为当时的人们所重视,此后,人们通过研究和发掘,孙过庭的艺术价值才慢慢凸显出来。

    再说李北海,原名李邕,是唐朝行书大家。

    他初学王羲之的灵秀,后又将北碑的方正庄严与之巧妙糅合,再将他自己的性情和人格外化到笔墨之中,终成体系。董其昌以“北海如象”来形容其书法的力度。

    李邕的书法成果,对后世的苏轼、黄庭坚、赵孟頫影响深远,由此足见其书法艺术的成就。鉴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位居中国第二行书的高位,就江湖地位来说,李北海的行书水平,也可以代表唐朝行书最高水平的第二梯队。

    2018-05-19 20:02:04 0条评论
  • 不二斋
    不二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张旭、怀素、颜真卿、孙过庭是最高水平,李北海排第二梯队。

    2017-08-17 11:52:43 0条评论
  • 子衿的书法
    子衿的书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李北海,即李邕。精于翰墨,尤其擅长行草。孙过庭,以著名的书谱为世人称颂。二人书法皆可谓工书之辈。若换在晋唐以外的任何朝代,他们都能称雄一时。可惜他们生在的是唐朝。唐朝书法,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不仅是楷书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草书也是高峰上的顶尖峰,其代表人物为张旭,怀素。行书更是人才济济,不可胜数。几乎所有有名书家,都善行书。而以颜真卿为最。开创了以篆籀笔法取代右军锋芒毕露的用笔。后世所宗甚广。(不知道你怎么会得出无人学习颜真卿的结论)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李阳冰,陆柬之,柳公权,……数不胜数。都能把行书写得出神入化。李北海,孙过庭在唐代,别说是不能代表什么,就是能勉强进入第二档次,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不是对他二人有何偏见,而是唐代书家辈出,顶尖之人实在太多,没有他们立足的地方。

    2017-08-17 11:11:54 0条评论
  • 高阁听雨
    高阁听雨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唐朝是书法成熟和高度发展的时代,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人才倍出。很难说谁第一第二。李北海的行楷书水平很高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在唐朝当时己经很受推崇。当时还么有很多人不在其右。如我们常见的褚遂良的《枯树赋》颜真卿的《祭侄稿》陆柬之的《文赋》等都十分优秀。

    草书孙过庭《书谱》确实水平很高,后世学习者众多。除此之外的几个优秀作品如《孝经》《自叙帖》《古诗四帖》等也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书法艺术广阔无边,只有个人喜好不同。学习应博闻多识。

    2017-08-17 10:48:15 0条评论
  • 高阁听雨
    高阁听雨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唐朝是书法成熟和高度发展的时代,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人才倍出。很难说谁第一第二。李北海的行楷书水平很高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在唐朝当时己经很受推崇。当时还么有很多人不在其右。如我们常见的褚遂良的《枯树赋》颜真卿的《祭侄稿》陆柬之的《文赋》等都十分优秀。

    草书孙过庭《书谱》确实水平很高,后世学习者众多。除此之外的几个优秀作品如《孝经》《自叙帖》《古诗四帖》等也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书法艺术广阔无边,只有个人喜好不同。学习应博闻多识。

    2017-08-17 10:48:1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