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大的明朝,没有亡于丰臣秀吉和欧洲船坚炮利,却亡于边境地区的努尔哈赤呢?

spider 全部 1011

为什么强大的明朝,没有亡于丰臣秀吉和欧洲船坚炮利,却亡于边境地区的努尔哈赤呢?

回复

共1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清风明月255243384
    清风明月255243384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答案很简单,崇祯同学就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孩子,有关系就当上了博士生导师!在他主动帮助下优秀的同学天天退步!

    2019-01-13 16:21:06 0条评论
  • 扬蓉儿
    扬蓉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丰臣秀吉又没打明朝,打的是朝鲜,再说以日本当时的囯情打的过,当时还算身强体壮强的大明么。

    很多说大明是亡于万历三征。


    其实不然,大明打的日本兵很多是日本的大名,让日本随后很久喘不过气来,断了上岸的念头,一拳打得百拳开,不然会后患无穷。

    虽然浪费了许多军费,但万历开动脑筋到处找钱,放开了市场,打了海上贸易,只要有钱赚,什么都可以,连黄色小说也满街飞,就这个时间出现了,明朝最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时代。

    就因为万历朝开征了矿税,得罪了士族豪商阶层,直接导致了他身后名声不好。

    反而是土绅不纳税和士族豪商让大明直奔火葬场的。

    欧洲国家军队也没有来打大明,就是些武装商船加上爱冒险的欧洲流氓伙着大明的海贼,想搞些好处,当时欧洲才开始大航海,还没进入工业化时代,而大明有天时,地理,人和加举国海军力量才打赢,最后还让荷兰占了台湾,葡萄牙占了澳门,可别说葡萄牙是租的,当时广州政府看着干瞪眼,已没能力收回了。


    明不是直接亡于努儿哈赤。

    毁于自己的民族政策。

    对少数民族不够厚道,明朝为了加强对女真的控制,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使其各自雄长,不相归一的分而治之,互相牵制的办法,就是挑拨离间,帮这个打那个,然后又帮那个打这个,使女真各部长期陷于分裂,混战不休的状态。

    就是没对自己的少民一视同仁,利用别人抵御蒙古,又不给国人侍遇,不反才怪!


    明亡于东林士大夫。

    在朝是文官官僚,在野是地主士绅。任何一个朝代的覆灭,其统治阶级都负有最主要、最不可推卸的责任,士大夫就是大明的统治阶级,他们垄断着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方方面面的话语权,连皇帝都无力压制士大夫阶层的膨胀。

    搞土地兼并使得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是士大夫。流寇四起不愿尽力配合朝廷剿匪的是士大夫。藏富于民搞的国家财政危机的是士大夫。

    闯贼兵临城下一个个不去朝议的是士大夫。

    引清兵入关的是士大夫。

    帮助八旗攻城略地的带路党是士大夫。

    带头剃发易服的是士大夫。

    守着半壁江山还内斗不止的是士大夫。

    清王朝入关以后心安理得继续当官的还是士大夫。

    士大夫是大明的统治阶级,这个统治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只顾着本阶级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而无视长期的利益,为了本阶层的利益甚至可以牺牲国家、民族乃至皇帝的利益。

    而 ,事实上清兵入关以后,把持地方的还是这帮士大夫一官僚一士绅,在中央层面多了八旗子弟这一特权阶层,但对于底层民众来说,汉族士大夫阶层还是统治阶层。

    还好,大清皇帝有了前车之鉴,打压着党争。

    然而,二百多年后清皇室势弱,清未的清流与洋务派之争,与晚明东林党与阉党之争,南明各派系斗争何其相似。

    把本阶层的利益置于民族国家之上、面对外敌时仍以内部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为第一要务是士大夫的一贯立场。

    所以大明不是亡于后金,而是亡于东林党这些整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士大夫们!

    2019-01-12 20:17:31 0条评论
  • 大明锦衣卫士
    大明锦衣卫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大明王朝是十分强大的,万历皇帝抗日援朝,动了国本,还掏出了自己的金库,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因此国力大损,打破了丰臣秀吉妄想以朝鲜为跳板,侵占中国的美梦,一举奠定了东亚格局,欧洲的船坚炮利虽牛,但大明水师也不是吃素的,创造了对外战争三百年无敌的神话。

    东北的奴儿哈赤,原本是明朝建州卫指挥使,在李成梁过逝之后,叛明建金,成了安禄山,明朝四路围剿,奴儿哈赤集中兵力个个击破,打赢了萨尔浒战役,从此掌握了军事主动权,满清虽说打了不少胜仗,但要单独一口吞掉明朝,这是不可能的,顶多割据东北。

    明末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李自成流寇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煤山自尽,明朝灭亡,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与李自成因为一些原因,关系破裂,政治白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勤王,吴李二人斗的两败俱伤,满清坐收渔翁之利,迫使吴三桂剃发降清,最后深陷泥潭,成了满清的鹰犬。

    由于崇帧殉国,关内失去主心骨,南明党争,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在汉奸带路之下,满清捡了江山,曾国藩说;清朝得天下过于容易,杀戮过重,太巧了,明朝不是亡于李自成,也更不是亡于奴儿哈赤的满清。

    实际上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亡于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多重压力之下的王朝,真是为了让明朝灭亡,老天爷下了十分的心思,用了十足的力气,可见明朝当时是如何的强盛。

    文|大明锦衣卫士

    2019-01-12 20:02:22 0条评论
  • 燕赵小刘
    燕赵小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历史总是爱开玩笑。一个实力强劲的老大接连和人单挑,连续干掉了三个野心勃勃的小弟,自己五脏六腑深受内伤,准备休养疗伤。这时之前乖乖的小弟纠集底层小弟反抗老大,理由是老大单挑致使小弟没了生活来源。老大只能带伤继续上擂台,不过这次由于是自家小弟,知根知底,一时间难以搞定,各位长老又出工不出力,于是老大被干掉了。带头小弟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之前搞定的外贼趁两败俱伤之际杀了出来。到头来带头小弟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外贼做了老大。

    2019-01-15 09:16:52 0条评论
  • 血山飞虫
    血山飞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就和体育比赛一样,军事实际比体育比赛还取巧的,哈哈,明朝这个足球队3天踢了3场,努尔哈赤4天就踢一场,结果第4天已经连踢3场的明朝足球队遇到前3天没有比赛的满清足球队,体力不支,被连灌几球惨败!如果明朝只是面对满清一个敌人,满清肯定不行,但是明朝的敌人太多,而且不妥协,实际就是多面作战,最后肯定被人收拾!避免2面作战多面作战更加不要说了,否则再强的战术能力都可能失败,何况明朝的战术能力还不强!

    当然有人说明朝足球队很强大,有66个队员,可以连续踢几场,但是实际最后由于各种原因,队员伤病66人大部分都不能上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面,肯定要避免不合理赛程的,即使你有66人能够比赛,还是应该保险起见,专门对付一个敌人!

    2019-01-13 12:01:28 0条评论
  • 空山新雨后19012193
    空山新雨后19012193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北方的干旱、疾病流行、南方的外向型经济牺牲粮食,北方的流民造反,加上皇太极的掏心战略,明朝朝廷的不团结和内斗,共同共同让明王朝倒下了。

    2019-01-12 15:44:42 0条评论
  • 北极星5S
    北极星5S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外伤,裂骨腐肉,痛彻神心,目即可见其烈,外敷内用,珍之又珍,多不致命。内伤,发起于脏腑,随年月而沉积,体懒筋骨松弛、食丰脏器赘耗、末梢日渐堵塞,忽一日察之,梗塞溢流脏器衰竭,大限将至,无力回天。

    明,不是亡于倭寇扰边,也不是亡于满清。

    倭寇随多年骚扰沿海地区,但并没有造成社稷动摇。

    无论是北宋辽金犯边,还是大明满清兵临山海关,多年均没有本质上改变力量对比。

    北宋主要是西北河湟之战失利后,整个北部形成夹击之势,黄河北部全线处于攻击之下。

    本质在于政治、军事、经济不能统一

    置都城于繁华之地,王臣日渐糜烂骄奢,防军事重地兵权,消边关之辎重权谋,强京都之防卫,上下不能同心,内外不能聚力。

    东北不能出山海关,西北不能控河湟要地,

    朝初建时,虽有辽时常扰乱幽云,外伤!随烈不伤大体。

    久之,时弊日显,东北不能全力平息、西北各族逐渐做大,内部将相离心,灭亡只是看北部一家座大之时。

    明,也一样,随然总结了宋的过失,天子坐国门,但重东北轻西北,没有看见西北亡前朝历史。

    周,发起陇东,挺进关中,灭殷商!

    秦,同样发起于陇,挺进关中、巴蜀,终灭山东各列强。

    隋,灭亡于发祥于陇西李氏集团。

    唐,衰败起于西北安史之乱。

    宋,初失利于河湟之战,终灭于蒙古西线大迂回。

    明,亡于西北大顺李自成集团。

    2019-01-15 18:58:16 0条评论
  • 岁七夸父
    岁七夸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明朝,实质上是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之后,满族的后金王朝与吴三桂勾结,打败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建立大清王朝。随后清朝统治者利用吴三桂等汉军消灭了南方的明朝剩余势力,至此明朝全面灭亡。

    明末时期,崇祯帝虽然想力王狂澜,但整个朝廷已经难以挽救:朝廷官员与崇祯帝关系不好,朝廷官员也不为崇祯帝考虑,结果就是君臣离心,大臣只为了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丝毫不顾及帝王、明朝的利益;崇祯作为帝王,也是有心无力。

    明末时期,天下发生饥荒,瘟疫,民不聊生,接着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逼京城;京城的东北方向,就是虎视眈眈的后金。在这种危机情况下,崇祯帝与群臣商议对策,决意与满清和议,专注对付农民起义军。

    但这时候,以卢象升为首的主战派将领,表示不能像南宋那样软弱,坚决不同意和后金和谈,无奈之中,崇祯只好继续两面作战。

    起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明朝是有巨大优势的:明朝的将领多次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几乎赶尽杀绝,但最终因为崇祯帝的多疑,多次更换将领,李自成得以死里逃生,最终发展壮大,直逼京师。

    起义军相继攻克承天府,大同,离北京越来越近。而以前誓死效忠崇祯的将领、太监、官员,纷纷反水,相继投降。而崇祯也在绝望之中,在煤山自裁。之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北京。

    在崇祯临死之前,曾调平西伯吴三桂进军守卫京师。但吴三桂没有来得及支援京师,京城就已经灭亡了。在国家和民族存亡危难之际,抵抗东北满清的吴三桂成了天下的关键人物。

    只要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满清的军队就会长驱直入,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倘若和农民起义军大顺军合作,就会建立一个以李自成为首的新的中原汉族政权。作为民族内部矛盾,吴三桂首先打算投降大顺政权。

    攻入北京的李自成变了,纵容士兵在北京为非作歹,竟然把吴三桂的红颜知己陈圆圆也掳走了。吴三桂听闻北京变故,一怒之下,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从此满清八旗步入中原。

    满清八旗和吴三桂等汉军,合力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即度过长江防线,消灭了南明朝廷,明朝至此正式灭亡。

    回头想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攻占北京,才是彻底葬送了明王朝,而吴三桂等人的投降,则是推波助澜,让明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2019-01-13 16:49:25 0条评论
  • 用户93529188499
    用户9352918849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万历朝鲜战争最大收益者是女真人,明朝末年国力不行了,百姓不能丰衣足食。

    2019-01-16 01:45:36 0条评论
  • z宗远
    z宗远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吴三桂不反进不来。

    2019-01-12 16:24:01 0条评论
  • 大脑袋商人
    大脑袋商人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客观的说,明朝不是直接亡于满清的,而是先亡于流民,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基本扫荡了明朝的中央及大量地方统治机构,深度破坏了明朝的统治基础。清军入关后,面对的是散沙式陷入饥荒的北方及无法统一动员各自为战的南方,抓住了军事上各个击破(没有统一的军事力量),政治上收服人心(缺少公认的政治核心),经济上轻徭薄赋(人口锐减后的人口压力减小)的机会。

    而丰臣秀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单一个海峡作战的风险及成本,就不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国家可以承受的,即便寄托雄厚的中原财力,清朝拿下遥遥相望的台湾也是费尽周折。

    2019-01-14 22:21:31 0条评论
  • 侃半山153
    侃半山153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明实亡于李自成,后金得天下太轻松,是在明朝吴三桂率关宁铁骑与李自成起义军斗的两败俱伤之时,趁机收割。

    2019-01-12 18:22:01 0条评论
  • 楚丘黎小满
    楚丘黎小满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儒家亡国!亡于翰林院。

    2019-01-12 17:33:3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