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感光度是不是越低越好?

spider 全部 1016

ISO感光度是不是越低越好?

回复

共2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左右互搏十巴掌
    左右互搏十巴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长文手打。不用谢,点赞即可。

    题主主观了。理论上,这张也不一定是白天拍的,黄昏或清晨也可能,只要曝光量足够,看起来就是白天的样子。画面和附注并没有白天的证据,除非你能证明那些花只有大白天才开放。

    不过这不是重点,确实白天拍的可能性比较大。

    ISO800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新手忘记设定ISO,或者忘记回调自动ISO,算是低级错误。附注只提及了调小光圈以纳入背景的原因,以及85厘米的视角、四周畸变问题,未提及ISO,所以只能猜测。

    ISO是源自胶片时代的概念,对应感光材料的颗粒大小和曝光速度,也就是基片上的银粒子。颗粒越粗,需要的光线照射量就越少,照射时间也就越短,所以即使快门速度加快了,也能满足必要的曝光程度。在弱光环境下、运动摄影中,就能保证拍摄成功。但是副作用是冲洗后的画面有颗粒感,色彩和灰度的变化也有断层跳跃感。

    还有一个副作用,感光粒子或者CMOS器件对RGB三色的感光速度是不同的,弱光环境下还采用较快的快门,某些色彩的曝光量有可能不够,体现的效果就是色彩失真,试图用后期来精确还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在正常拍摄环境,各个品牌相机的感光器件和图像引擎对色彩的拾取、计算判断、输出也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各种“德味、日味、发灰、鲜艳、平淡……”的由来。顺便提下,目前的数码科技中,每个感光元件的像素点只能拾取RGB的其中一种,然后依靠相机内部的图像引擎(CPU),根据相邻像素点的RGB,来猜测这个点的RGB颜色,猜得准不准,就反映了各家能力的高低。并不是人们以为的每个点都有三色混合。所以,相机的“真实色彩分辨率”只有像素总量的1/3,另外2/3是蒙的。反过来,液晶显示屏的每个像素点,有RGB三个子像素,混合成一个某颜色的点,所以液晶屏的分辨率,实际上可以说应该×3,比如1080P屏幕的像素点,实际有(1920*1080)200万×3=600万。

    通常来说,ISO一定是越低越好,成像颗粒细腻,画面感觉干净少噪点,颜色和灰度过度平滑,这样的画质符合通常的审美观,也能满足放大画幅的需要,有切实意义。把相机设定到自动ISO,机器就会默认选取较小的ISO值,而不是较大的。

    只有特殊情况下,比如故意营造粗糙、怀旧、陈旧、颓败破落等等感觉,才会故意选用高ISO。这种情况是极少极少的,而且通常用后期PS来达到,拍摄时应该是采用画质最好的方案,以备各种修改需要。相机直出高ISO相片是愚蠢、不负责任的方案。

    现代的数码相机,即使是消费级的民用相机,相片像素量也高达几百万、几千万。在小屏幕(机器预览屏、电脑显示屏、电视机)上观看时,由于面积所限,屏幕只有几十万、几百万像素——普及的全高清屏1080P才200万,昂贵的4K屏幕也只有800万——那么必然需要一定的压缩、渲染算法,才能把照片显示在屏幕上。这时候,颗粒的粗糙问题不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算法会平滑化、细腻化,你看到的效果已经不是原片画质,非专业人员有时甚至意识不到颗粒的粗糙。

    简而言之,一般将ISO设定为自动就好。相机会根据快门和光圈的曝光组合来计算,自动选取较低的ISO值。题图的ISO,本来可以降低三档或四档,用100或50,为什么要用800?要拍摄者自己来解释了,旁人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2017-06-03 19:11:03 0条评论
  • 单反视界
    单反视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理论上ISO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但由于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数码高感技术逐年提高,ISO1600以下感光度的画质已不成问题。平时用RAW格式拍摄ISO100—400的感光度都差不多,只要有最适合的曝光组合就可以。不知这样回答您能满意吗?

    2017-06-03 20:13:31 0条评论
  • 小资美食记
    小资美食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是一个不确切的说法,感光度是一个既影响快门速度(曝光)又影响画面质量的一个参数,在光线暗的时候,快门很慢,当你又没有带三脚架时,这时候只能把光圈调大,如果调到最大还不行,手还拿不稳,这时候就要上调感光度来提高快门速度,用较高感光度来保证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之内,这说明并不是感光度越低就越好。其实,每一个东西都有利有弊,当你的感光度调的过高时,这时候你的画面就会出现许多呈现颗粒感的噪点,影响了画面质量,这也说明过高的感光度也是对画面有不利的影响的。(纯属个人观点

    2017-06-04 14:25:18 0条评论
  • 凌宇80297289
    凌宇8029728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ISO越低噪点越低 白天光线好的时候ISO50-300之间 阴天200-400之间 逆光400-800之间 夜景1600-3200之间 还有就是根据镜头的光圈不同提高ISO建议用大光圈恒定镜头

    2017-06-04 01:16:39 0条评论
  • 南方之南
    南方之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我不觉得这张照片哪点好,哈。ISO800,也不知道是何用意,要说是追求颗粒感吧?D800的机子在这个感光度上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应该没什么颗粒感,追求1/5000快门,好像也没什么必要吧?还有这箱子上的反光,故意营造种怀旧的感觉?总之,大师的思路很难猜的,哈。

    单就ISO感光度来讲,我认为是越低越好,但是有前提:

    前提一:保证快门速度

    有时候拍摄一些移动的物体,可能会根据物体移动的速度,采取不同的快门速度,比如说走路的人,可能1/200就没问题了,但要是跑步的人,那就得1/800以上,当然还有纵向和横向移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先根据景深需要来调整光圈,光圈到达极限快门速度还不够,那就只能提高ISO来增加快门速度。

    夜色中,光圈已经提至最大,快门速度还在1秒左右,有三角架,相机没问题,问题是人,人不可能在1秒内纹丝不动,那就只能靠提高ISO来提高快门速度,当然这是需要牺牲画质为代价的。

    前提二:保证足够景深

    在拍摄风光片时,需要较小的光圈来获得较大的景深,光圈小了,进光量少了,如果没有三角架,快门速度还是不能太低,那也是只能提高ISO来缩小光圈。

    提高ISO后的代价跟上边是一样的。

    所以,在满足快门速度和景深的情况下,ISO越低越好,越低就会越好的画质,这个越低是在原生ISO之内,扩展的不算哟!

    在ISO方面,我还是建议使用手动调整,这样做到心中有数,再说除了日出日落这种情况外,其它时候的环境变化不会太大,ISO调整后,基本不用再动,何苦把ISO交给不会思考的相机呢?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2018-04-11 15:48:51 0条评论
  • 她大叔521
    她大叔52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越低画质越好。

    2017-06-05 09:36:57 0条评论
  • 冒泡Photographer
    冒泡Photographe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ISO感光度

    感光度是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也是制造胶片行业中感光速度的标准。

    2.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一种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实际上,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调整感光器件的灵敏度或者合并感光点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线敏感度或者合并几个相邻的感光点来达到提升ISO的目的。

    3.选择高感光度的情况

    1)拍摄快速移动物体时

    在拍摄对象可能移动得非常快时,就算配合大光圈镜头,当时环境的光线也未必能够让你用上高速快门,这时提升感光度就是最方便的方法。将感光度的值调高可以使光圈不用开到最大,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一定的景深,还可以提高照片质量。

    2)拍摄星空时

    夜晚拍摄星空时,使用三脚架后,光圈不但可以收小,ISO也可以设定为最低,就让快门一直开着来曝光就可以了,这样拍出来的就是星轨,而不是繁星点点的星空了。因此快门速度不宜过长,这时不但需要使用大光圈镜头,还要提升ISO。

    3)黑暗环境中需要手持拍摄时

    黑暗环境下需要手持拍摄时,如果不想照片拍虚,快门速度要尽可能的快,这时提升感光度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4)使用长焦镜头时

    使用长焦镜头时。只有快门足够快才能保证拍摄的照片清楚,而提高感光度可以有效增加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因此在使用长焦镜头时,根据环境有时甚至会用上ISO 800、ISO 1600的感光度值。

    在平时拍照时要学会巧妙的运用高感光度,而不是一直只使用ISO100。

    如果喜欢小编的回答记得点赞哦记得关系冒泡Photographer

    2017-11-30 20:52:40 0条评论
  • 半截烟雾
    半截烟雾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拿得看拍摄什么,有的腰越高越好

    2017-06-04 12:47:59 0条评论
  • 科技光影
    科技光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为什么说拍照的时候尽量用低感?也就是ISO越低越好

    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那就是噪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数码单反时代我们使用CCD和CMOS这样的感光元件来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而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程度其实就是噪点产生的主要成因。

    在CCD/CMOS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增加温度,而感光元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相应产生噪信号,噪信号分布在感光元件的区域,就会出色色斑,色斑大面积的出现就是噪点。

    噪点暂时是所有数码摄影设备无法克服的,手机、卡片机、微单、单反乃至中画幅、大画幅单反都无法克服噪点的问题。但是各个厂家的算法在不断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最新发布的数码单反,以及手机等,在噪点的控制上,表现的越来越优秀。

    为什么同样的高感下,画幅越大,噪点越少?

    感光元件的面积对噪点是有积极的影响的,在感光元件上光电转化效率与感光面积的影响是成比例的,并且比线性的比例还要高,也就是感光元件的面积越小,光电转化效率越低,并且低的更多,光电转化效率越低,噪点越明显,也就是说画幅是画面纯净度的最大影响因素。

    大画幅、中画幅、全画幅的感光元件对噪点的控制要比小画幅比如卡片DC,手机要好的多得多。

    感光度的理解

    小画幅的相机因为光电转化效率低下,所以必须要放大这些微弱的电信号,同步放大信号的时候,相应的噪点也在同步放大,而调节的感光度参数ISO就是放大的倍率,可想而知,放大带来的噪点是非常明显的。并且ISO越高,噪点信号放大的越明显。而放大信号过程中又会产生热噪,这些热燥随同放大出现的噪点同步放大,拍摄的照片的颗粒感就越重,一直到临界值,全部由噪点组成的照片。

    所以感光度越低越好,这句话没有错

    但是为了低感,一定要慢门这点就有问题

    很多时候为了达到低感的效果,都要在三脚架上进行慢速快门的效果,这其实并不正确,要在低感与长时间曝光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值才能使噪点更少,因为其实慢门也会产生大量的噪点。

    这点很好理解,慢门会使相机的CMOS工作加剧,会产生大量的热噪,影响画面的纯净度,往往长时间快门的时候相机都会一定程度的发热。很多厂商都有针对慢速快门的降噪算法,一般降噪的时间与快门的时间一样。

    虽然感光度越低越好,但是很多光线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我们没办法追求较低低感, 甚至极端情况下为了安全快门,要把感光度调的很高,使照片产生大量的噪点。但是拍的到永远比拍不到重要,即使12800的ISO把照片拍到了,也要比400ISO把照片拍的模糊有有效得多,拍摄时要做出平衡。

    不要一味的追求低感,要做到可用与纯净的平衡才是关键。

    抓住精准需求,合理消费,

    请关注数码达人、自媒体作者《卢旭》

    2017-12-17 21:06:29 0条评论
  • 笔记本生产设备
    笔记本生产设备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ISO是感光度的美式写法,与德式DIN意思相同,感光度愈低拍出来的效果愈幼细,愈高则愈粗,而最常用的感光度为ISO/100或DIN/21,因应環境和拍摄对象而调节使用。

    2017-06-03 22:28:23 0条评论
  • 带上单反去旅行
    带上单反去旅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感光度越低越好,而且绝大部分是新手,作为新手来讲感光度越获得的像素画质就越高,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其实在有些时候时候,我们不得不提高感光度来获取我们拍摄的场景。感光度越低,画质越好,这在十年之前也许是比较正确的,因为当时的技术有限,而且感光度稍微的一提高画质就会出现噪点。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得不降低感光度来减少这一现象。随着单反的升级可以达到惊人的328万,确实是一个离谱的数值,既然感光度越低越好,为什么要设计这么高的数值呢?

    喜欢拍摄星空的朋友都知道,感光度100 200是拍不到星星的,所以必须提高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这里是拍星空不是拍星轨。一般拍星空感光度都要1000以上。

    使用长焦镜头拍照又没有三脚架作为支撑,感光度最低,长焦镜头又沉,拍摄中身体轻微晃动画面就会模糊,所以要提高感光度,提高快门速度才能拍摄完成。

    低感光度确实可以带来好的画质,但有些时候画质出现噪点不是一件坏事,噪点也是可以消除的。正常的拍摄一般感光度 200 400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018-03-27 19:26:41 0条评论
  • 拳拳到肉MMA
    拳拳到肉MMA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扯复杂的参数了,一名话就行:中高端单反在ISO800的情况下没压力的。

    越高端的单反抑躁能力越强,我看有人用5D3在ISO3200的情况下都没有明显的躁点。所以,用ISO800也就不存在硬件问题了。

    至于楼主觉得那个摄影师为什么大白天不用低感光度,那就无从得知了,也许人家是在测试,也许人家忘了调参数,也许人家不会瞎调的,也许人家是刚买的还不会用,也许人家借给别人用别人不会用乱拍的,也许是小孩子瞎拍的……楼主还想要理由吗?

    2017-06-04 22:20:07 0条评论
  • ljz雷欧
    ljz雷欧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觉题目和问题内容不符合,不知道楼主看的啥书,作者这脚被崴了的美姿是怎么想的,反正感觉这书很坑,但是确实如楼主所说,正常情况为了画质光线又充足的情况下没必要用到800iso配合5000快门,所以这书估计是大量坑爹摄影神书中的一本

    2017-06-06 10:20:28 0条评论
  • 拳拳到肉MMA
    拳拳到肉MMA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扯复杂的参数了,一名话就行:中高端单反在ISO800的情况下没压力的。

    越高端的单反抑躁能力越强,我看有人用5D3在ISO3200的情况下都没有明显的躁点。所以,用ISO800也就不存在硬件问题了。

    至于楼主觉得那个摄影师为什么大白天不用低感光度,那就无从得知了,也许人家是在测试,也许人家忘了调参数,也许人家不会瞎调的,也许人家是刚买的还不会用,也许人家借给别人用别人不会用乱拍的,也许是小孩子瞎拍的……楼主还想要理由吗?

    2017-06-04 22:20:07 0条评论
  • 光学法则
    光学法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是的,iso越低越好,因为ISO越低,画面的噪点会越少,图像会越干净。

    但是并不是所有场合都要开最低ISO来进行拍摄的。我们要了解快门ISO光圈,这三大摄影参数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的。

    想要保证一张照片的曝光亮度不变,那么如果降低了ISO,就要延长曝光时间,或者增大光圈来获得光线的补偿。

    而在光线很暗的环境下,又没有办法使用超大光圈的镜头例如f1.2进行拍摄的时候,使用最低ISO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例如在婚礼现场,为了照顾到图像的景深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光圈不能开到最大来提供进光量,而我们显然也不可能使用三脚架来进行长曝光,因为人物一直在动,使用长曝光只会让你的照片全部都是模糊的。

    所以,这种环境下拍摄照片的解决方法,就是首先固定光圈和安全快门速度,然后提高ISO来获得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这就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妥协办法。

    所以ISO越低,画面的效果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可以使用最低的ISO。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提高iso以换来一个正确的快门速度和曝光值的妥协。

    这是我对iso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用,请关注光学法则,将持续为大家带来摄影相关方面的问答以及头条号。

    2018-04-06 23:06:15 0条评论
  • 阿奇100
    阿奇1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就这张样片而言。完全应该变成ISO100_1/1250s_f2.8。

    如果他要追求所谓颗粒感,那也可以后期制作。

    2018-03-04 05:53:26 0条评论
  • 一道高度
    一道高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也能成为问题?

    一般情况下,现在数码相机设计肯定是ⅰso越低越好的,或在某数值以下是最好的,能用到这范围的低ⅰS0尽可能用,以保证画质。至于为了提高快门速度保证光圈的创作而提高iso另作别论,那当然是以牺牲画质为基础的创作,叫无奈。

    2017-06-04 16:57:43 0条评论
  • 螺虾孤鹜2
    螺虾孤鹜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光照条件下,残幅机ISO保持在100-350的范围内画质比较理想锐度较高,100以下画质比较闷,400以上画面比较浮颗粒不细腻

    2017-06-05 22:43:50 0条评论
  • 凡是宜昌
    凡是宜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IS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一般情况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情况下,感光度越高越好。但是高感光度下的图像噪音信号较多, 清晰度也下降,相反,感光度低,图像噪音信号减少,画质细腻,但不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环境。 很多玩家常常会碰到以下的情形:在展览馆等禁止闪光灯的场所拍摄,我们不得不禁用闪光,结果得到的是模糊的照片,而如果使用了闪光灯,拍摄对象会产生反光的结果影响画面。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室内或者环境比较昏暗的场所。 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要拍摄出效果好的照片,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通过ISO的调节实现。

    高感光度拍摄夜景纪实照片

    当然,如果提高ISO设置,会使得照片的颗粒感变得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使用者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了。如我们熟知的传统相机那样,ISO感光度表示胶卷对光线的感度,有100、200、400等值。感度值越大越适合用于光线昏暗的场所,但却会损失色彩的鲜艳度和自然感觉。 当然在对色调和图像再现要求严谨的时候,ISO感光度是越低越好,比如最好使用ISO感光度为25和64的低感光度胶卷。而为了能够满足多种场合使用,经常都使用ISO感光度为400的胶卷,甚至也有使用适合于昏暗场所拍照的ISO感光度为800和1600胶卷的(一次性相机)。

    胶片相机低感光度25度胶卷拍摄

    尽管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但是却配备了与此相似的功能,也能够改变它的ISO感光度。这样在使用时,当想让拍摄效果更好的时候,就把ISO设置为100,而在光线不足时就将ISO设置为400活着更高。 这里我们是要防止在昏暗场所中发生手抖,于是将ISO设置成了400。我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ISO设置。首先,调出菜单画面,并选择ISO感光度。然后从ISO感光度中选择最高值400。ISO感光度提高一倍后,将快门速度提高一倍能进行基本同样的曝光(镜头光圈保持不变)。

    在乌江的船上用高光度拍摄,光线暗,船体在晃动,必须用高感光度才能提高速度,拍下当时的真实场景。

    2018-01-31 00:33:45 0条评论
  • 济南摄影师麦兜
    济南摄影师麦兜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一定,这是一个误区,感光度不是越低越好。

    好多摄影新手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在拍摄时都会用低感光度,而且使用自动对焦,并且一直使用自动对焦。在拍摄夜景的时候,过多的依赖三脚架,这些问题都是一个误区。

    如果时光倒退几年,那时候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在使用高感光度拍摄的时候画面出现明显的噪点。现如今基本上单反相机感光度都达到了6400的标准,可以说,在日常的拍摄活动中,感光度不再是一个问题。相反在拍摄一些画面时我们还需要调高感光度,比如再拍摄飞行的鸟儿时,小鸟翅膀拍打频率极高,使用低感光度拍摄时,快门反应慢,拍摄画面模糊,必须要感光度1000以上才能满足拍摄的需求,有些朋友就提到了,要是出现噪点怎么办?画面有噪点,总比画面模糊不清好吧,噪点和模糊是两个概念。再就是拍摄体育或者长焦画面需要提高感光度,提高快门速度,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低感光度,学会控制感光度,快门,光圈的运用,才能提高摄影的水平。

    2018-01-09 15:32:22 0条评论
  • 名字长一点容易记住
    名字长一点容易记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看他的曝光组合是阴天,如果是在运动中抓拍,这么设置没毛病,有时候拍人像,如果人物放不开表情僵硬,动起来拍摄更自然,注意看她的脚,是旋转到正面拍摄的,而且他用的大光圈,更容易虚片,这时保证速度是必要的,现在的相机光线充足的时候这个感光度出片没问题,我手下一些新摄影师拍自然光外景宝宝照经常虚片,不是他们手不稳,而是宝宝经常在动,快门一提起来,问题都解决了。

    2017-08-30 22:46:27 0条评论
  • 德川家团
    德川家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把ISO白天都固定在100,但我的中长焦加上偏振镜后拍出的照片很多都虚了,后来如果加偏振镜我白天就设400,晚上手持扫街看光线而定,下图就是ISO 6400手持拍的。

    2017-12-18 21:09:34 0条评论
  • 七个咙咚枪
    七个咙咚枪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先说答案。ISO当然不是越低越好。拍照是动态过程,考虑光照条件,主题运动,等等诸多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快门,光圈,ISO,的优先级。我们首要考虑的是能否正确曝光,获得能用的照片,然后才是图像噪点问题。在拍运动物体时候,画面稍纵即逝,大可不必纠结ISO问题,设置为自动好了。拍静物可以慢慢调节ISO获得更剔透的画面。

    2017-12-19 09:24:12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