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大规模城镇化,以后的农村人该怎么办?
中国农民大规模城镇化,以后的农村人该怎么办?
-
你好,我是碗里无姜,你提出的问题是大规模城镇化后,农民怎么办?这正是大家都担忧的问题,其实国家相关政策配套不断出台,也是考虑将来农民的出路,每项政策的落实,也是帮助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的措施之一。
一是城镇化大趋势,农民进城首先考虑的就是生活,要生活就得有收入,靠产业支撑维持就业。现在国家对基层产业发展一直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给予倾斜,目的也是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尽管还不能完全如愿,但每年都在致力于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城镇化后进城农民不用担忧生活问题,只要你肯干努力,进城后生活没问题。
二是已经在城市定居的农民,其实已经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大多数生活的不错,这部分人已经融入城市,只是身份还是农业户口,回去种地已经不可能,缺的只是身份转换,这个随时可以办到,但大多数人不想放弃农民身份,因为农民身份还是有很多优惠政策的。
三是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已经在城市缴纳了社会保险,将来退休可以享受领取退休金,在村里也不再缴纳养老保险,只是保留新农合,有的甚至新农合都不缴纳,完全按照城市居民来生活,相当一部分人只保留一套老屋,无论新旧,哪里只是个家的梦想,是根,无法割舍的思乡情绪。
四是城镇化后期移民城市的农民,依然可以享受各项配套政策带来的便利,在国家发展的同时也会解决这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大政策就是如此,带领全体人民奔向富强,不会丢下农民。
五是将来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口不会多于百分之二十,而且,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村农民,是农业从业者,和其他工种一样,拿工资上班,缴纳保险,只有很少数人还在从事小农经济。
这是我的观点,希望大家来提意见!
2020-08-04 21:25:49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作为一个普通人,从农村走出来之后,对此感受特别深。我老家是一个封闭的小山村,过去农民没有人外出打工,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点粮食,勉强温饱。大概到了2005年前后,农村里面开始有不少人外出打工。15年之后的今天,我老家农村里面常住人口已经不到1/10,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面打工,甚至有很多人已经来到城市定居。
那么像这种情况下,未来农村该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现在虽然有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可能再过几年,人数还会增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大概有2.9亿农民工。而5年之后可能这个数据还会继续上涨,突破3亿甚至3.5亿。
而这3亿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是1980年代以后出生,换句话说,他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些人在城市里面打拼,有的获得了比较不错的发展机会,在城市积累之后购买了房产,将家人接到城里面的生活定居。农村的老房子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去住一住,甚至有些人直接放弃了农村的宅基地。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农村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关于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就像我们回想30年前的农村跟现在相比,同样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让人目瞪口呆。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30年后的农村,也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我在这里做一些简单的预测,当然并不一定准确,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
第一,农村将更加美好。因为现在中国正在大力的进行美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所以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二,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相信这一点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因为大量人口已经向城市流动了。
第三,农村空心村现象会得到整顿。现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而在农村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定会进行调整合并,确保土地资源不被浪费。
第四,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健全。过去农村人讲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同样如此。农村的便利程度以及生活设施的完善程度将会极大的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也将极大的丰富。
当然最重要的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基本生活将会得到有效改善。未来农村养老问题可能会比较担心,但是,农村的房屋以及土地同样值得关注。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阅读。
2020-08-04 23:05:23 -
毛主席说:“一个粮食,一个钢板”,有了这两样东西什么都好办。这充分强调了农业,工业的重要性。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保证中国人人有饭吃,不挨饿,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农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最最重要的。要实现农业机械,首先要扶持农业,彩用优越措施,那就是把小田改大因,把弯田改直田,把小地改大地,把斜坡改平地,这样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先决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国家要花费很多钱,这钱从哪里来,现在国家每年给农民直补,这直补款不发给农民,国家把这直补款集中起来,统一购值机器,按村社分配种值农作物的机器,年年坚持这样做,农业机械化就能早日实现。农村实现了机械化,农民就不可能放置土地不种,农民种的土地多,收获粮食就多,国家就不愁缺粮,人民就能保证不挨饿,有了足够的粮食作后盾,无论和平年还是战争年代,人民不因缺粮而心慌。现在在美国的峻使下,一些国家不向我国进口粮食,卡我们的脖了,只要我国全国实现了机械化,任何国家也卡不了我们的勃子,任何霸权主义我们也不怕。国家粮食做到能自产自足,农民逐步,逐批,有计划地城镇化,这样做,农民镇化才是最好的措施。现在,我国农村,只有农业主产区才是农业机械化,大部分地区还是原始生产,原始生产,太费劲,费力人难熬,加之农民老龄化,年轻人又吃不了苦,更不愿意种田,根本就不会种田,人人跑到城里务工,放弃农业不闻不问,所以,造成农村大田大地荒芜,杂草丛生。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如果农业不早日实现机械化,一窝蜂地踊进城里,城市是扩大了,城市人口也多了,城市也繁华了,如果遇到天灾人祸之年,如果遇战争之年,外国粮食进不来之年,城市人口吃什么,既使房子再繁华,钱堆满屋,无粮可吃,无粮可买,钱房还能当饭吃,人是要挨饿的,吃的问题解决不了,社会就不稳定,自然也会动乱。因此,要农民城镇化,首先要农业机械化。
2020-08-04 09:46:17 -
由于农业机械化,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比例大都在10%以下。未来,随着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农业人口比例还会进一步降低,很少的人就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农产品。
今后,大部分农村人口迁移至城市,小部分人留在农村。根据现行农业土地政策来看,是希望留下的人能有地租收入和农业务工收入;另外,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正在覆盖到农村。
养猪和种粮很有代表意义,现在农村很少有人做这二件事。今后,农村人退出的行业会更多,如无基质载培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就无须劳神大家再去种蔬菜卖了,当然,自己种点吃没问题。
农村巨变较之城市变化,慢了一步,但终究会显现出来的。不管在哪里,非老年人只能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已,才是应对社会变化之道;老年人也无须担心,吃不饱饭的时代不会再来了。
2020-09-09 17:22:19 -
第一,据专家预测,还有上亿的农村人离开农村,有更多的农民不再受制于土地的限制,其就业、居住的范围更大更广。
城镇化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农村人口向城镇梯度转移仍将继续,还有大量的农村人离开农村,农村一些的地方的空心化仍将加剧,一些村庄消失不可避免。
同时,随着就业、居住的多样化,特别是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再受制于土地的制约,城乡之间流动将进一步加剧。
第二,以后的农民专业化分工将更明显,大多数农村人将不再直接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也就是“种地的农村人越来越少,农村人就业渠道更广”。
一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本身不愿再从事农业劳动;二是农业劳动机械化程度将大幅度提升,会替代大量的人力劳动;三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专业人员从事农业生产越来越普遍。所以,大多数农村人不会再从事农业劳动,主要为转而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即农业人口将市民化。
第三,以后的部分农村人将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专门农业生产。
这也是发展的大势,以后要当职业农民,还得持证上岗。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2020-08-04 12:39:07 -
大规模城镇化后,单纯的农业户口人口会逐渐减少,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还是会保持一定的高位。
农村人的生活,国家肯定要保障的,随着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持续不懈、周而复始的努力,人口减少且步入萎缩的农村(村镇)可能会逐步合并、消失,有的会移民,农村人口会被整个居中到一定区域;这其实并非一件坏事,而是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以及公共服务更有效率覆盖农村农民的需要和路径之一。
2020-08-30 15:36:21 -
中国农村人口随着大规模城镇化的发展,逐年的减少,目前大约有5.5亿农村常驻人口,但是户籍人口可能有8亿农民,也就是很多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里面打工常驻,成为了城市的常驻人口,但是户籍还在农村。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农村的人口将是减少的,大部分将成为市民,那以后农村人一部分在城市,一部分继续留在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
进城城市市民
在我的家乡,中青年人都以打工为主,只有老年人才在农村常住和全部以农业劳作为主,年轻人结婚80%都要在县城买房,在县城打工生活,基本没有农业劳作的经验,这一部分年轻人已经很少有农村的习惯了,只是户籍在农村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分最终将由农民演化为市民。
留在农村成为中坚农民
进城的农民,土地就会流转到还在农村的中年农民,他们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流转了土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即使从事农业也会获得同于城市打工的收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地,将会有更多的人才、资金、政策的回归农村,和中坚农民合作,共同发展农业。
2020-08-09 17:38:27 -
首先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城镇化是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强大的另一种表现,对比国外来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大面积城镇化后,以后的农村人该怎么办,我认为会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农村将来的土地会承包制,统一承包给公司管理,农村里的部分人会直接或者间接得这种发展的红利,而剩下的一些人会迁移到城镇中,从事与其他的行业。
二是将来的农村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厂,比如有食品,纺织等直接对接农产物的加工厂,也会有一些富有简单科技的企业,共同带动农村的发展,农村本地人即可在家门口直接上班。
三是农村将来会大面积被统一住房小区覆盖,虽然还有土地,但是基本属于城镇,农民不再以种地为生,可以从事各种行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家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希望我们农村将来会越来越好。
2020-08-21 22:32:40 -
以后没有农民了,,还有农村吗?
2020-08-04 07:14:24 -
这个问题很好,也是很多农村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国大规模城市化之后,农民的去处也是政府最关心的,但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而大规模城镇化必然对农村问题妥善解决。
一:大规模城镇化后,城市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民最为合适!
一个城镇的卫生维护和建设离不开民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城市环境维护,快递配送,房屋维护与装维,以及纵多劳力工作都需农民工来做。
二,大规模城镇化的同时农村的快速展也在进行,从事农业的人还需要很多。
我国农业发展遇到很大瓶颈,政府正在加大农业的,我国农村遇到最大的发展机遇,末来我国农业发展也绝不是简单的土地流转和农村合村并居,我国农业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职业化和专业化新型农民!
三,大规模城镇化与农村改革发展,给农民带来更多的职业选择和社会价级越牵的机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也成为发展的主要市场,农民网络销售,农民主播,订单化农业,将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也给农民更高多的职位!
2020-08-24 19: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