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段位有什么境界?
围棋的段位有什么境界?
-
其实就是计算力越变越强,别的都是虚的。
顺便说三句比较打击初学者好奇心跟热情的话:
1. 只要你不是职业棋手或者业六这种准职业棋手,围棋其实就是个熟练工。
2. 计算力上不去,啥能力都是瞎扯。再牛逼的判断与大局观也架不住下着下着就死大龙。
3. 除了坚持做死活题(非常枯燥)和长期实战(很伤自尊)这两件特别痛苦的办法,没有任何提高计算力的捷径!这和练肌肉是一个道理。
2020-07-10 15:11:57 -
段位越高相对来说实力更强
2020-07-10 19:12:31 -
现在的围棋是一种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大部分在10-13岁就打上职业段位了,所以现在的段位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有些职业低段位赢高段位的是常态了。现在过三四十岁,围棋的竞技水平就下降很多了,境界这东西是需要积淀的,不可能说有就有了,况且现在的围棋靠的是计算力在中盘角逐 ,所以境界就没法说了。
2020-07-12 23:32:59 -
谢邀:
段位考核制度是段位赛,实打实的击败12个同段位对手中的至少9个(数字仅是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晋升下一段。考的不是包含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的题目,而是实战,因而每段之间更像量变而非质变。不会有什么境界之别。
大局观之类的可称之为境界的能力往往会随年龄增长、思维能力提升而自动增强,个人感觉这些不仅仅是围棋独有的,并且在围棋中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是在所有博弈中共通的能力。我三年级打上业余5段,但是真正能宏观分析考虑一种博弈也是上大学思维完全成熟以后。
宏观思维对棋力的影响比较微弱,这是因为围棋已经被前人研究的很具体。下棋的人都知道,布局就按照定势走,顶多要能破解常见骗着,注意子力配合;中盘靠死活题手筋题的底子,靠计算力,算不清则基本跟着感觉走;官子最实在,一目目都可以算清楚。因此能够用得上宏观思维的地方很少。但假如你和你的好基友你俩都刚听说有围棋这东西,你俩开始对局,这时候基本全靠对这个游戏的初步分析,即取胜需要提高围地效率。因此一开始谁先琢磨出要先占角,要靠跳和飞而不要一步步爬,谁就可以碾轧。
换句话说,大局观之类的抽象思维,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很有价值,水平越高就越虚。有人也许觉得职业棋手肯定境界高,但我要反驳,这个真没有。越是职业,就越计较细微,越容不得在小处失误。因此职业棋手下的棋其实都差不多,尽管每个人仍旧会多少保留些许个人的风格。这仅余的个人风格,正是职业比赛的乐趣所在。
职业和业余的区别也正在于人家清楚每一个局部的变化,因此业余棋手稍不留神就会在小处受损;人家点目判断非常精细,因此选择也会非常合理;人家死活知识非常清晰,因此经常攻杀得你非常凄惨。这些,看似因为境界高,其实是因为知识掌握非常扎实。
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围棋水平是像金庸小说武功那样一级一级的,突然领悟到什么就可以提升一个境界。没有那么一回事。职业棋手懂得的棋理我现在都懂,但现在,我仍旧不过是个小小的业5,跟顶尖3到4个子的差距,不会因为我学了博弈论而减小。
2020-07-10 15: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