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文物故事?
你有哪些文物故事?
-
谢邀回答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在我东方泱泱大国国度里,祖先留下的文物都是历史变迁的珍稀国宝,每一个历史文物故事,都是华厦子孙的精髓。下面我简述一个文物故事:
西周孝文(公元前10世红末)时期的青铜器,清光绪年间出土于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同时出土的器物多件,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大克鼎顶形体巨大,离93.1厘米,重201.5公,口沿饰兽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个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中晚期器铭文的典范。铭文内容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国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及奴隶的赏赐,是研究西周经济制度的重要史料。
2019-07-29 18:12:38 -
明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1436年一一1464年)此罐为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乌金酱秞松竹梅罐,此罐经九死一生流历三百多年。
他见证了明黑暗期黄帝们的昏佣无道和残爆无能。大臣们互相抅心斗角,强争爆敛,更是祸国殃民。
也见证了民众们受苦受难流离失所。更见证了朝庭的一歩步衰败与走向灭亡。
也见证了黑三代民窑制瓷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工匠们把愤怒的情序让此罐展现的淋漓尽致。
此罐体型厚重挺拔,胎质细白温润。画风刚劲有力、辉宏撒脱。画面布局疏郎自由、雄伟壮观。檐口高挺厚实,内壁及檐口施酱釉,底足微凸、刀修粗糙。器面凸处磨损自然,凹处乌金寒光闪闪。
2000年喜得此罐时完好无损,2010年广州华南大厦一皮包展览公司于我联系半年多,网上浩称实力雄厚,公司内部人材济济,能帮我卖个高价,因为经验不足我就信了。当我们到广州找到他们公司进门寻问情况后发现上當了,全公司只有四个人,一人多职,总面积也就五十多平米,二话没说连藏品也没往外拿,我们就回机场蹬机回家了。
到家取开发现罐子口破了,准是飞机装卸工摔的,从此就不再有一切想卖的念头了,太危险好在没有破相,残片致今保存。一有时间我定亲自扑好。
每件藏品都有不同的故事。








2019-07-29 14:58:37 -
文物是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件文物的背后都有它们独特的故事,目前我和文物没有任何故事!
2019-07-29 11:02:03 -
文物是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件文物的背后都有它们独特的故事,目前我和文物没有任何故事!
2019-07-29 11:02:03 -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从存在形态上可以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从字面看就是一个可以轻易移动,如石器、陶器、金、银、玉器等;另一个就是不能轻易移动,如古建筑、石窟寺、古遗址、古墓葬等。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与文物相关的东西,比如:我们去某旅游景区参观的某历史建筑,家中长辈遗留的传家物等等。
而我与文物的关系就更加深远了。因为我的工作就是文物保护,我的职责就是宣传执行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负责文物保护等等。
近来,我们正在抢救保护一批文物--三线建设红砖房保护。

2019-07-29 11:53:01 -
父母一走,人去楼空,曾经的天伦之乐都化作云烟消散。
清理祖父和父母亲遗物,在角落里发现这个依稀写着“民国三十七年……于上埠”的罐子。
当年,和蔼温存的爷爷作为这个江南小镇自元代开始烧窑几百以来最后一个知名瓷器画匠,被打做走资派,父亲也跟着受影响,全家下放。这个瓷罐后面镀金的字迹刻意模糊,很可能是父亲当时在逆境下有意磨损的。
如今,我已经无法想象爷爷和父亲当初挨批斗时的情形,因为从未听他们说过半个字。我那时年纪也小,对这些不懂也不感兴趣。待到后来醒悟过来想问一问,已经为时已晚。
如今,只有这样一个瓷罐,在无声地诉说过去的岁月。
2019-07-29 11:16:41 -
溪州铜柱
溪州铜柱位于湖南省永顺县。铜柱原立于湖南省永顺县野鸡坨下的酉水河岸,1971年因为修建凤滩水库而迁至距原址约10公里的王村花果山上,并建有保护亭对铜柱加以保护。
溪州铜柱
有幸在永顺县的老司城住了一年,听了很多关于土家族的故事,不是书本上的,而且民间口口相传的真实记载。
关于文物的话,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溪州铜柱。现在老司城博物馆有一根一比一复制的展览品,原物在芙蓉镇的博物馆里面。
史籍记载
唐末至五代时期,湖南地区被南楚王马殷父子所割据,马氏委任土司彭瑊为溪州刺史,辖永顺、龙山、保靖等县。马希范继马殷南楚王之位后,溪州由瑊之子彭士愁袭任刺史。后晋天福四年(939年),锦州、奖州、溪州的少数民族万余人,反抗南楚王的统治,由彭仕愁率领东出,取辰、澄二州。
据新旧《五代史》、《九国志》、《资治通鉴》所载,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九月,在今湘西与常德、沅陵接壤之处,金鼓动地,杀声震天,湘西历史上著名的溪州之战爆发。南楚王马希范派麾下静江节度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率兵五千征讨溪州,土家族苗族首领彭士愁立即带领溪、奖、锦三州一万蛮兵奋力抵抗。溪兵战败,退至靠近沅陵的地盘,“弃州保险,凭高结寨”,寨筑山顶,四面险峻,楚兵只得伐木缘山架设栈道仰攻。溪兵齐心坚守,在血战中将廖匡齐刺死,并于夜间在山顶点燃烽火,召集四方溪兵。刘勍见势不妙,迅即在溪涧内投放毒药,援兵饮其水者,或呕吐不止,或毒发身亡。一天,南风暴起,刘勍以火箭射入山寨,房舍尽焚,溪兵死伤甚多,彭士愁临危不惧,率部夜逾绝壁,投奔今麻阳、芷江一带的奖州。因彭士愁在五溪少数民族中威望颇高,马希范一时无可奈何,只得相约议和。天福五年会盟于今古丈县境内的会溪坪盟誓,南楚王马希范效法其烈祖马援“象浦立柱”的做法,以铜五千斤铸柱,并铭刻誓状于其上。


2019-07-29 12:07:56 -
我认为他的字才是文物,1997年我借调到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简称“九号院“,华主席就在里面生活,我有幸看望了华老,讲述我辞职回村当村支书的经历,我开发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经厉,研究和实践中国旅游产业的经历,华老欣然挥笔泼墨,送我“国宝”。
2019-07-29 11:37:19 -
湘西永顺万坪万福山,在湘西谁都知道。可它的历史没有几个人知晓,今天我就回答这个问题。
永顺有座万福山
隔天只有三尺三
那个若想上天去
伸手一攀就离凡
万福山又叫望夫山,元未明初时,由山下万福山子民捐款修建。山顶建有一百多平米的地藏王大庙,下面约5米建有一百平米的望月庙。是当时上湖南高山庙宇最大的,也是古时高山庙宇交流中心。几百年来历遭两次灾难,第一次是民国23年,因有万福乡的劣霸躲在万福庙顽抗红军,被红军击毙。后红军放火烧了万福大庙,194o年,由万福子民重新修建,不过在文化大革命被红卫兵把佛像捣废,放火又烧了大庙。现今只看到残恒断壁,令人嘘唏。
当走进这残破的庙宇,品味古朴的沧桑,特别是门框上的各种图案,是精美古老的“砖雕”,图案的图腾就是古老土民的一种传承。细看有龙,虎,花,草,四不像(岩羊)等,精绝精辟,漫步之中,厚重的高山古庙历史,可以说在历史特色中独一无二!
2019-07-30 08:22:21 -
九十年代未,曾经到过陕西西安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这次参观在给我震撼的同时,也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大厅,立刻就被它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闻名遐迩。每个陶俑都具有独特的风格与迥异的武器配备。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武士俑个个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看一眼当年买的兵马俑模型,脑海里马上就涌现出兵马俑那威武壮观的场景。
2019-07-29 12:59:23 -
《古蜀文化》
第一次读李白的《蜀道难》时,觉得文章很美,有气势,把蜀道的难行写得真的如同登天。文章朗朗上口,一口气就能朗读和背诵好长一段。每当读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时,又觉得李白在给我们写神话。蚕丛、鱼凫和四万八千岁,难道不是如同《封神演义》一类的神话么?后来,通过对古蜀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方知还真是有那么回事。不过,蚕丛的年代应该是距今5000年左右,而鱼凫的年代也在约3500年至3000年前,其中还经历了柏灌的时代。有一次参观了三星堆遗址,里面的各种文物饰件和祭祀器具,还真让我难以置信这触目惊心的真实所見,同时也感叹在几千年前的古蜀国,怎么就能有如此的人类文明辉煌。同时,也加深了我对古蜀国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长江是由上游的金沙江、岷江等众多水系河流汇集而成的,其干流之一的岷江,起源于长年积雪的千里岷山。岷江流域的先民们,靠着原始简单的江渔围猎,维系着自己部落的繁衍生息。随着岁月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多,地域环境的拓充和生存区间的扩展,自然地顺江而下的逐一驻足居落。选择落址作为生养作息地后,创造了一次次人类发展的文明奇迹。也让后人记住了古蜀国发展进程中主要的人和事。在古蜀国留下的有限文献中,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大禹、李冰等等,留给了我们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几千年来,古蜀国的先民们从深山峡谷中的松潘叠溪发祥地,先后向东向南寻求发展,建立了茂县的营盘山遗址、彭州的湔江河谷遗址、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和成都的金沙遗址。还有就是后来古蜀国被北方的秦国吞并后,蜀郡太守李冰带领一批工匠艺人,修造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蚕丛至鱼凫的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是人类由原始的狩猎渔牧到自主的农耕牧养的生产方式的转变。纵目蚕丛在营盘山建立瞿上都城成为蜀王,慢慢地开启了农耕养蚕的新生产模式的先河,蚕丛时代的历史演变,为人类的梯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柏灌蜀王接替蚕从时代后,将农耕生产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和扩大。但农耕生产的必要条件,就是对于大量水源的充分依赖。可以说,没有水源就没有农耕生产。于是柏灌蜀王就又在古岷江水系灌溉更为良好的彭州湔江河谷建立瞿上都城。这段较长的历史演变中,不但沿袭了蚕丛先王的栽槡养蚕、躬耕农作的本业,柏灌蜀王还亲自教民农桑,提高和拓展农耕生产技术和范围,巩固了古蜀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使其在生产产品自足后,有了丰厚的存留。柏灌王时代的后期,还饶有余力地开启了农桑生产之外的青铜器治炼技术的制造,也为后来的鱼凫蜀王时代,奠定了殷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人类文明在不断的迁徒中求得和创造发展。鱼凫蜀王,继承着先王们的基业,凭着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独到的眼光,又迁徒到了更为广阔和富饶的平原盆地的边缘,建立了广汉三星堆为瞿上都城。在广汉三星堆,古蜀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了除农桑文化以外的青铜器铸造,使其绽放出一朵青铜器时代的绚丽之花,也为古蜀国文明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佐证。
但在大约三千年前,龙门山脉在汶川境内的一次大地震,将重造了原有的山川地貌和原始河流,推动了地貌河川作出了被迫的改变。这次龙门山断裂带发生的不亚于08年汶川的大地震,将古岷江干流堵塞形成了堰塞湖,上游水流的大量涌入,使其堰塞湖的水位越涨越高,终于在相对平缓低洼的汶川境内的溃堤泛滥,并冲击刷蚀原有的河道及支流,使河道扩充流量或并流汇集,形成了新生水系的不同流向。也就是后来大禹在多年的治水中,理顺的各条河流和渠道,其采用的方法,即是最早的疏导和围堵并举的治水办法。长期的水患,给岷江流域的先民们造成了巨大的灾害,使其常年民不聊生而终日忧心忡忡。后来,蜀郡太守李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理和修建中,更是把疏淤导流,围堰分水发挥到了极至,并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回水沉砂、溢堤分流等科技含量很高的惊人举措。在看似万难的频临江边山头上,象做针线细活一样,开凿了一个大小合适的宝瓶口,使其灌既着川西坝子上的千千万万亩粮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在于它将外江和内江的水量合理地进行调配,既避免了水灾带给人们的痛苦,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水资源,造就了成都平原上衣食无忧、休适宜人的天府之国。
地震,还带给了古岷江在某些河段上的严重创伤。形成堰塞湖以后,原有的一些河道,虽然经过不断地治理,虽不至于断流,但水的流量大不如前。而瞿上都城的广汉三星堆,虽然有充沛的雨水和原来的水系河流,但水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蜀王在忧患意识的驱使下,又开始了向南迁徒的征程。在水源条件更好、地貌环境更为平坦的成都平原上,建立了瞿上都城的金沙遗址。
古蜀人从岷江峡谷一路走出,没有选择北面的高原,径直选择了向东向南的盆地平原。从茂县的营盘山到彭州的湔江河谷,从广汉的三星堆到成都平原的金沙。一次次地迁徒,创造了一次次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辉煌。
从三星堆文明到金沙文明的历史延伸,既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奇迹,又留给了后人千古之迷。三星堆里的纵目面具是否就是蚕丛的化身?栖息着九鸟的硕高铜树,是否寓意着顶天立地而天地相通?五星轮盘是否又是天空星辰宿象的某种涵意?这些都属臆测,无法知晓它们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是何寓意、以及众多的象牙和文物等,又是来自何方?这些,都将只有等待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们,在未来地进一步再次考古发堀中,才能剥离层层面纱,给世人揭开历史的真像,回复出值得大家满意的答案。
(注:文中的有些人和事仅供参考。)
2019-08-01 0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