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和大人沟通,怎么办?
孩子不爱和大人沟通,怎么办?
-
沟通啥?训我嘛?又拿出那一套你是对的,我是错的,我必须听你的?那一套来对付、压制我嘛?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对吗?说话必须和你们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语言神态都不能有任何遗漏?必须学你的,听你的,跟什么人交往,结婚,成家,做啥事,必须跟你一一汇报,控制思想和行动的那种吗?大人,时代变了,您觉得我不满意,就去学电脑,深度学习的那种,创造一个属于你家正常孩子的AI,别打扰我行么?
为什么要跟你沟通呢?你缺少什么呢?是缺少温馨还是关怀?哦,我现在在学习阶段呢,我在学习各种情绪,了解各种人他们的神态,他们背后的各种道理,觉悟,整个逻辑链条呢?不要烦我好不,缺少了这些,我该怎么进入社会呀?是求助你们么,可惜现在不能人脑联网呢!况且科技进步的速度30年来你也看见了,许多以前你们的理论并不能适应如今的百花齐放的世界。
以前我是小黄鸡,好多事情不懂呢!现在我才知道人各有别,你们只能远观呢。要不然你们说两句话又要打我,骂我,训我,威胁我,对我的大脑进行语言下指令,您觉得好就觉得好吧!你们又不爱学习,整天听有经验的路人胡说八道,可是我还年轻呢,我可不想承载你们的情绪和青春,背负沉重的包袱,有些成年人只是动物呢。
宁知道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好多人要失业了呢?你们又没有这样的基础思维,而且也不深入专研高科技领域的原理,背景,我不能像你们那代人一样奇怪呢?真的是那一句话:“长大了,你赚的钱,是给爸爸,还是妈妈”?“老婆跟妈妈都掉进河里了,你先救谁?”你就先等着我救你,然后把我赚的钱钱给您用?乖,我会很乖哒!
2020-11-16 22:15:36 -
孩子不和大人沟通,一方面是父母的原因,父母不理解孩子,与孩子有代沟,孩子就会觉得跟父母没什么好说的。另一方面是孩子自己的原因,孩子慢慢长大,也有自己的世界,有些事他不想跟父母说。我觉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也不需要太过着急,与孩子相处时,多站在孩子那边思考,孩子做什么也不要着急否定他。
2019-02-14 12:49:11 -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因为家长不理解孩子啊。
2019-02-14 13:05:43 -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和父母沟通,说白了是因为父母不能接受孩子,总是试图改造孩子。
试想,你面对一个总是说你这不行,那不好,总是在不断否定你得人,你会喜欢他,愿意跟他沟通交流吗?如果跟着他的人交流沟通,不就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所以,要想孩子喜欢跟父母沟通,父母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孩子,接受孩子的不同。不要总是试图去教育孩子,改造孩子。
2018-09-15 16:44:57 -
孩子为什么不爱和家长沟通?一般来说,亲子关系的类型主要分为四种
1.专制型
这类父母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孩子是我的,我可以随意对待。他们把自己所有的价值观都强加给子女,按照传统的家规约束子女,采取“我父亲怎样对我,我就怎样对你”的教育方式,不尊重子女的选择自由。这种亲子关系在各类人群都存在,包括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等。在这种亲子关系下成长的子女,容易叛逆,做出父母想不到的事。
2.泛爱型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类亲子关系较为常见,具体表现为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过多限制,如不让孩子外出、不让孩子和他人交往、不让孩子独立地从事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动,其结果导致孩子胆小怕事。不论孩子做什么都完全赞赏,父母要做的只是对孩子予以赞赏,很少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孩子做的对,父母要鼓励和赞赏,做错的同样鼓励和赞赏,这样孩子就无法形成是非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容易导致孩子蛮不讲理,形成具有强烈攻击性的性格。
3.民主型
父母尊重子女意愿,一定要讲原则。父母不要以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而是采取聊天等平等的方式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孩子比较独立、和善、易融入社会。
4.非正常型
父母离异、由继父、继母抚养或隔代抚养的情况。这些孩子往往偏向于恶意地高消费,把快乐建立在消费上,感情冷漠、仇视社会、性格孤僻。
第三种民主型亲子关系会比较和谐,其他几种亲子关系类似,或不和谐,或比较紧张。
●改善亲子沟通的方法
1.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参考者,父母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成为孩子的参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对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坏。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己。”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父母都应具备。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其实,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样,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苏联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是幼儿天然的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往往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孩子善于模仿,模仿产生的效果好坏,取决于他所模仿的对象是怎样的,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尽量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一个言行如一的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作为父母都应该首先做到。平时说话不能太随便,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避免说空话的情况出现,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同时也会觉得,说过的话不一定要做到,对他将来在诚信方面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凡是孩子提出的合理的要求,父母都应该虚心接纳,并及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如果是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改正过来;平时要注意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就是家长了,家长的任何行为都是被孩子看在眼里的,由于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孩子身上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他们从家长身上看到的不良习惯,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父母一定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更好地教育。
2.父母要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
第一,父母要给孩子相对的自由和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抹杀了自己的天性。第二,要尽量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原则性冲突,不要因为自己是父母就高高在上,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尽可能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错在哪里。平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既不迁怒于孩子,也不要一高兴就一味地迁就孩子。第三,对待孩子不要简单、粗暴,孩子说话要有耐心地听,而且尽量让孩子每次把话说完,以免有一天孩子养成了有话不跟你说的习惯,到时再想要沟通就变得非常困难。同时,听后也不要马上发表意见,这样会让孩子向你敞开更多的内心世界。第四,对孩子平时要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帮助其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第五,孩子常常有许多幼稚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在父母眼里是非常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但父母应该支持,要知道幼稚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父母也曾幼稚过,所以他的想法也不奇怪。第六,可以经常和孩子开善意的玩笑,对于孩子的重要行为报以最大的责任心,并且举家支持。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首要任务,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身为父母的角色,从无条件的爱,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人。
3.家长要摆正自己的身份,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切忌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做朋友,多进行沟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象,疼爱和严格教育相结合,恩威并重。
4.家长要多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
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早发现、早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孩子的一些需求或者愿望是合理的,家长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方法满足,如果不合理,也不要不予理睬,应该温和地拒绝,并让其明白原因所在。
5.家长应该尊重信任自己的子女,让孩子增强自信心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子女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同时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会让他产生责任感和自律性。
6.拒绝家庭暴力,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同时也要让他在集体生活中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并且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7.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这样孩子就会乐观积极、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适应能力也会提高,人际关系也会处理得很得当。
2022-04-22 10:38:20 -
教育孩子和干涉孩子确实得分清楚
2020-11-17 15:21:08 -
家长和孩子,要做朋友,也就是说家长也是孩子时期过来的,学习,早恋,接触朋友,,,等等,家长当时干嘛呢
2020-11-17 02:17:08 -
孩子为什么不爱和家长沟通?一般来说,亲子关系的类型主要分为四种
1.专制型
这类父母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孩子是我的,我可以随意对待。他们把自己所有的价值观都强加给子女,按照传统的家规约束子女,采取“我父亲怎样对我,我就怎样对你”的教育方式,不尊重子女的选择自由。这种亲子关系在各类人群都存在,包括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等。在这种亲子关系下成长的子女,容易叛逆,做出父母想不到的事。
2.泛爱型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类亲子关系较为常见,具体表现为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过多限制,如不让孩子外出、不让孩子和他人交往、不让孩子独立地从事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动,其结果导致孩子胆小怕事。不论孩子做什么都完全赞赏,父母要做的只是对孩子予以赞赏,很少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孩子做的对,父母要鼓励和赞赏,做错的同样鼓励和赞赏,这样孩子就无法形成是非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容易导致孩子蛮不讲理,形成具有强烈攻击性的性格。
3.民主型
父母尊重子女意愿,一定要讲原则。父母不要以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而是采取聊天等平等的方式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孩子比较独立、和善、易融入社会。
4.非正常型
父母离异、由继父、继母抚养或隔代抚养的情况。这些孩子往往偏向于恶意地高消费,把快乐建立在消费上,感情冷漠、仇视社会、性格孤僻。
第三种民主型亲子关系会比较和谐,其他几种亲子关系类似,或不和谐,或比较紧张。
●改善亲子沟通的方法
1.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参考者,父母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成为孩子的参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对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坏。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己。”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父母都应具备。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其实,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样,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苏联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是幼儿天然的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往往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孩子善于模仿,模仿产生的效果好坏,取决于他所模仿的对象是怎样的,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尽量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一个言行如一的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作为父母都应该首先做到。平时说话不能太随便,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避免说空话的情况出现,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同时也会觉得,说过的话不一定要做到,对他将来在诚信方面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凡是孩子提出的合理的要求,父母都应该虚心接纳,并及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如果是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改正过来;平时要注意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就是家长了,家长的任何行为都是被孩子看在眼里的,由于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孩子身上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他们从家长身上看到的不良习惯,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父母一定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更好地教育。
2.父母要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
第一,父母要给孩子相对的自由和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抹杀了自己的天性。第二,要尽量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原则性冲突,不要因为自己是父母就高高在上,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尽可能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错在哪里。平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既不迁怒于孩子,也不要一高兴就一味地迁就孩子。第三,对待孩子不要简单、粗暴,孩子说话要有耐心地听,而且尽量让孩子每次把话说完,以免有一天孩子养成了有话不跟你说的习惯,到时再想要沟通就变得非常困难。同时,听后也不要马上发表意见,这样会让孩子向你敞开更多的内心世界。第四,对孩子平时要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帮助其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第五,孩子常常有许多幼稚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在父母眼里是非常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但父母应该支持,要知道幼稚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父母也曾幼稚过,所以他的想法也不奇怪。第六,可以经常和孩子开善意的玩笑,对于孩子的重要行为报以最大的责任心,并且举家支持。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首要任务,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身为父母的角色,从无条件的爱,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人。
3.家长要摆正自己的身份,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切忌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做朋友,多进行沟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象,疼爱和严格教育相结合,恩威并重。
4.家长要多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
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早发现、早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孩子的一些需求或者愿望是合理的,家长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方法满足,如果不合理,也不要不予理睬,应该温和地拒绝,并让其明白原因所在。
5.家长应该尊重信任自己的子女,让孩子增强自信心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子女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同时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会让他产生责任感和自律性。
6.拒绝家庭暴力,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同时也要让他在集体生活中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并且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7.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这样孩子就会乐观积极、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适应能力也会提高,人际关系也会处理得很得当。
2022-04-22 10:38:20 -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第一是孩子处于叛逆期 容易敏感 觉得父母在此时说的话都是反对自己 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第二种 父母父母平时很少和孩子沟通 父母也不愿还与孩子沟通 总是恶言训斥 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害怕说出来会得到反对甚至是训斥 时间久了 孩子就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啦
2018-09-16 15:24:22 -
孩子年幼,并不知如何和大人沟通,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找到和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不能听之任之。还有就是越沉默寡言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陪伴,家长要放下手机,多和孩子互动
2019-02-14 12:46:36 -
提的问题就是问题,孩子不跟大人沟通说明孩子有思想了,如果是胡思乱想那说明心理有问题,而题主最大的问题就是,大人为什么不主动和孩子沟通?而是等孩子跟你聊?是不是你放任孩子玩手机了?别太宠孩子了
2019-02-14 12:41:43 -
家长和孩子,要做朋友,也就是说家长也是孩子时期过来的,学习,早恋,接触朋友,,,等等,家长当时干嘛呢
2020-11-17 02:17:08 -
孩子不与大人沟通,家长可以尝试着放低姿态,不要端家长的架子,不要强权压人。
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秘密,家长要容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不要事事都要管,事事都要搞清楚弄明白。
家长要和孩子平等相处,和孩子交朋友。
家长要先投孩子所好,与孩子建立共同语言。我孩子爱玩游戏,导致一段时间我们母子关系很紧张,后来我尝试和他一起玩该款游戏,现在我们俩一起组队玩游戏,并且一起协商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互相提醒别沉迷。我俩现在成了游戏中的好队友生活中的好朋友,沟通起来变得容易多了
2019-02-14 14:05:13 -
谢邀!孩子身上除了有生长期性质的叛逆,还有宠出的傲然。他们在大人面前沒有倾诉的世界。
大人如果放下等级,和孩子做朋友。可能是最可取的办法。
2018-09-15 18:24:31 -
不管你的孩子年纪多大,不爱与家长沟通,更多的原因是在家长本身。孩子不爱沟通无非一下几种原因
1 家庭氛围不好。父母出于性格原因或是家庭成员不和睦造成了家庭氛围不好,家庭成员间不和睦,争吵,都可能影响孩子情绪,也许对于大人来说可以承受,但对孩子来说,会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会放弃和父母沟通,消极对待。
第二,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孩子压力过大。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有多严格,孩子因为一点小事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出错,时间久了,在父母面前自卑压抑,不会敞开心扉。
第三,父母性格急躁。什么都要求“快一点”,孩子做不好就要吼孩子,大声呵斥,会造成孩子胆小,或是叛逆。不会和家长说出内心真正的想法。
不管是哪一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只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方法,孩子的安全感得到了保障,他认为家长值得信任和依赖,自然会敞开心扉。如果孩子拒绝沟通,那时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除了耐心就是耐心,勉强逼迫孩子没有用。
2018-09-15 21:23:22 -
教育孩子和干涉孩子确实得分清楚
2020-11-17 15:21:08 -
可以模仿小孩,他在玩什么或者是在做什么,我们只要悄悄加入进去,不要和他们说话,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等他来主动和你搭讪说话,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做一两次就会有效果,你必须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陪小孩。
2019-02-14 13: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