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中考、高考前你们给了孩子多大的压力?他们能喘过气来吗?
家长们,中考、高考前你们给了孩子多大的压力?他们能喘过气来吗?
-
谢你邀请。什么中考高考父母孩子都有压力,老师呢?更有压力。其实人人都是这样的。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就是盼的这一天,怕呀,就是怕考不上。孩子平时学呀补啊也盼这一天到来,又怕考不上对不起爹妈;老师几年的辛勤耕耘终于盼到这一天,更怕考不上几个学生面临淘汰。你们说三者都有压力,是不?
2019-06-02 16:44:37 -
要高考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焦虑?
一句话,“谁焦虑,谁负责,谁缓解”
核心:三常。
一是心态,家长保持平常心。
二是生活,家庭正常生活秩序。
三是沟通,通畅的亲子沟通。
一、妈妈焦虑的原因
让我们来看一下,近期有孩子参加高考的家庭啊,可能会出现这几种常见的情况。
1.孩子一进家门,家长立刻问,儿子,今天模考怎么样?有没有进步?
2.妈妈选择了三种菜谱,问,儿子今晚想吃啥?妈妈给你做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怎么样?
3.孩子正关着门在屋里学习,妈妈嘟囔着,儿子学习累了就歇会儿,吃点水果啊,就冲了进去。
大家看一下这到底是谁焦虑,是孩子焦虑还是妈妈焦虑,发现了吗?是妈妈在焦虑,是妈妈需要缓解自己的焦虑。
无论上面哪一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无非都是想看看孩子今天有没有学进去,状态怎么样,区别在于第1种是直接直接提问,而后两者是,创造温馨环境,找机会再问,其实孩子早就看出来了,不点破而已。
二、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许多家长在孩子临近高考时都很焦虑,很想做些事情来缓解这种焦虑,于是在孩子回到家里的时候,会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会给孩子做一些好吃的,想给孩子补补身体,但孩子们不一定希望家长这么做。
为什么?
一句话,谁焦虑谁负责谁缓解。
妈妈焦虑了,妈妈可以提问,可以做饭,可以送水果,妈妈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但这可能导致孩子的焦虑加重。
秘诀就是两个字:三常。
一是心态,家长保持平常心。
二是生活,家庭正常生活秩序。
三是沟通,通畅的亲子沟通。
三、孩子需要的减压方法
通过多年咨询,我们发现临近高考时,孩子往往希望他们的家长什么也不做,而且他们提出过以下的解压方式。
1.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2.打几局王者荣耀,
3.和闺蜜逛一次街,
4.看一场欧冠比赛,
5.回家就睡觉,
6.到楼下去散步,
学生对我们说做这些事儿的时候,他们会很开心,而且能够放松下来,我们都从学生阶段走过来的,各位家长回顾一下当年的经历,体会一下当时的心情。每个人的压力都来自于外界和自己,但是承受压力的主体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够为自己解压。
如果孩子鼓励妈妈变着花样的做饭或者鼓励类似的行为,可能只是孩子想让妈妈缓解焦虑,那妈妈也要理解你的孩子,让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来缓解焦虑,这样彼此都好。
总之,一句话,“谁焦虑,谁负责,谁缓解”。
2019-06-02 17:43:29 -
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在泛泛而谈,各种理论在我看来都是漂亮的废话,因为你把它当成问题了。
一、有点压力又如何?
谁不是一路压力过来的,小考、中考、高考。。。求职。。。生活。。。,但是你能放弃这种压力吗?明显这种压力并不是迫于无奈,而是耕耘未来的选择。
二、你到底在关注什么?
中考、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有那么多没复习到位的地方、那么多没解决掉的漏洞,这么多的事情都需要去耗费精力,哪还有闲情逸致去思考压力?你应该想想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又该干什么。压力算啥子东西,爱有就有,管他的。
三、学生学学生的,家长给不了帮助就别添乱
家长是能辅导数理化还是能梳理政史地呢?如果不能就安心去做好后勤,讲讲张三李四王五的日常小故事倒是没问题,给孩子树立人生目标这事就算了,如果有心,家长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人生目标,那样才是最具有教育意义的。家长如果做不了榜样,就请沉默,因为自己都这样了还去指手画脚?干点正事吧,家长们,你们该多关注关注自己了,你看看你孩子的眼睛多久没有折射出英雄的模样了!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把它当一回事,那么它就是一回事,如果你还幻想着去解决它,那么结果就是到中、高考结束你都没解决它,甚至问题更糟糕了。
压力本不是事,只是其他方面的工作没做到位,让压力成为了替罪羔羊。希望老师、学生、家长各自做好分内工作,让学生实力得到提升,中、高考前狂妄地飙出一句“有实力无压力”!
2019-06-03 01:59:35 -
很多人压力大的时候总说是别人给的,其实大部分应该是自己内心给自己的,老师或者家长的期待和谆谆教诲会觉得无形中给了孩子压力,但是很多孩子听了会是动力,很多听了会变成压力,很多听了就会风轻云淡,所以听在心里表达出来的形式都会不一样,关键在于孩子的心态,所以解压方式也需要针对每个人不同情况,深入了解以后才可以解压!
2019-06-02 16: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