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同学多年还会联系,离职之后同事为什么基本没联系了?你怎么看?

新农商网 全部 1018

毕业之后同学多年还会联系,离职之后同事为什么基本没联系了?你怎么看?

回复

共1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青山绿松长青66010888
    青山绿松长青6601088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鲜花盛开满园红,花开花落满园青。不落寒霜片片青,秋冬霜寒一扫光。太阳东升涉金光,三步走到夕阳红。瞪眼看着黑了天,之能自己想自己。上台欢乐下台难,谁打电话和你玩。清楚一兰盛一兰,步步走到老来难。谁还给你打电啊,他也不想再打啦。好好的休息吧,谢谢。,,,

    2019-08-02 21:13:03 0条评论
  •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毕业之后同学多年还会联系,而同事之间离职之后就基本没有联系了。这是为什么呢?

    你说的这个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同学与同事相比,感情确实有着天差地别。

    我们的高中同学,已经四十多年了,只要见了面,那可是亲的不行。几次想聚聚,可是他们都是在农村,所以就有难度。但这一直是我们心里的一个愿望。

    中专的同学,毕业也四十多年了吧。开始由班里的两三个同学建群,现在也有二十个人了,每天在群里说说话,发表一下感言,觉得也是挺有感触的。

    前几天,碰到师范的同届同学,他说他们班聚会呢。那种眉飞色舞的高兴样子,让人想到了青春时期的毛头小伙子的模样。

    一次在公园遛步,听一个老人说,他们同学聚会,其中一个同学两年没有参加,他们打听到是去山西孩子那里了,便商议着要过去玩。其中一个都半身不遂了,也要坚持着去。怎么劝说都不听,最终还是拗不过他,一起到了山西。他们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呀。

    比起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就不那么亲密了。

    我们的一个副领导,在位时人人敬重。退休两年得了脑血栓,竟只有几个人前去探望。死后给儿子说,单位的人就不要通知了。所以,就一个人都没有去。

    我的一个同事,我们同一年分配到一块的。关系相当的好,几乎每天都会拿着花生米,提一瓶酒找我喝。可是后来改了行,就从此没有了联系。

    退休的同事,偶见面,谁也没有提过建群,聚会的事。彼此之间都没有联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

    首先,同学的情谊最纯真。同学是小时候的友谊,没有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考虑,只有玩的开心,就可以尽心尽意的膘在一起。而参加工作后,交友就比较慎重。有用的就巴结,没用的就踩。全都是有选择的交往,没有真情实感。

    二是同学交友,实心实意。因为小时候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互相交往都是心的交汇,没有半点个人利益在里边,所以很纯洁。同事之间,交友,还是说对自己有利的交没利的一般。如果分开,利益终结,友谊也就完蛋了。

    所以说,人们把一起同过窗做为关系的四大铁,就在于此。




    2019-08-07 07:13:59 0条评论
  • 遇见小mi
    遇见小mi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同学和同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实关系却有天壤之别。


    同学代表的是美好的青春时光,斑斓的大学岁月。


    同学这个普通的字眼,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回忆:孔子文化广场喷涌的水柱,学院楼前“春风化雨,璞玉增光”的碑石,天使路上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鸟鸣,西联教室古色古香的房舍与郁郁葱葱的悬铃木...这些都深深烙印在心中,永远不会抹去。


    想起同学这个亲切的称呼,就会想到那些迟到旷课疯玩恋爱挂科的日子,就会勾起明媚的春天去大沂河放风,午后的夏日在宿舍和室友们大快朵颐,冬日的清晨和朋友踏雪寻梅的思绪,总之,同学是一个多么神圣多么美丽的词汇。


    也许多少年之后,同学早已变了模样,但是我们只要一见面,只要一聊起曾经的时光,所有的记忆和烂漫就会蝉鸣般缤纷绽放,永远不会凋谢!

    同事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在一家公司疲于奔命的伙伴,大家之间的相处更多只是利益的共同驱使,除了个别性情相投也许会成为朋友之外,其余大部分只是合作者,当你离开这家公司,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不过我很幸运遇到了自己的工作伙伴,我跟她们相处得就非常融洽,我们公私分明,可以在工作上有激烈的交流,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还是志趣相投、真心相待,或许你也只是还没有遇到那个足以成为朋友的人。

    2019-08-05 18:39:19 0条评论
  • 镜头iread我读
    镜头iread我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自以为是的对这里所指的同学概念做个界定:

    这里所指的同学指的更多是高中或者大学同学,就是以学习知识为最主要任务的全日制生活阶段一起学习的人,而不是幼儿园的同学或者进入职场之后因为培训、因为职业需要等而零时在一起一个阶段的所谓同学,比如在职的MBA、EMBA、职业资格考试等。


    我们先来看看,同学和同事的不同:


    1、年龄

    (1)同学一般都是同龄的,这个决定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经历大同小异,见识基本在一个相对不宽的幅度内起伏,共同特征非常明显,共同话题多。

    同时,大的年龄范围上,我们非常习惯说80后、90后、00后之类的概念。

    比如,某个年龄段的人滚铁环、骑自行车,某个年龄段的人打电玩,某个年龄段的人

    (2)同事,同龄的概率相对小很多,个人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差别非常大,除了工作本身,共同话题较少。


    2、地域

    (1)同学一定是在同一个地方生活过一段时间,有共同的习俗、生活习惯,饮食特点类似,这些也是话题。

    比如,作为陕西人,我经常去陕西餐馆吃饭,我发现,最多并不是陕西人,而是曾经在陕西读过书的人。

    (2)同事,除了县级城市的单位外,地市级、省级往上的地方,基本都是五湖四海的构成,带着自己的区域特色,而且不用刻意的融入。


    3、生活

    (1)同学,尤其大学同学,基本都是住宿的,可以说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是同节奏、同频率、同特点的,因为学校周围就这些。

    学习一起、业务活动一起、喝酒运动都一起。

    (2)同事,除了工作,业余时间各有各的生活。


    4、回忆

    (1)同学的共同记忆非常多,因为涵盖了生活、学习、老师、课程等诸多交叉点。

    (2)同事的交叉点基本仅限于工作本身,还要是工作上有配合的,有些人在一个公司工作几年,可能也没有说过话。


    5、纽带

    (1)像上面提到的回忆一样,同学之间的共同纽带非常多:学校、教室、老师、校花、校草、班花、班树,每个都可以带来无限的往事和回忆,成为一生共同的纽带。

    (2)同事的基本没有,除了少数干着相同工作内容的人,其他人工作不重合,偶有交叉,而相同内容的人还有明显的竞争关系,因为涉及利益,这个竞争还是你死我活的。

    比如,两个人都在公司做销售,这个客户,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怎么办?抢!

    有没有话题,有!能一样吗?不能!因为这个争抢本身就是互斥的。

    6、利益

    (1)同学的背景比较单纯,因为还没有接受过社会残酷的洗礼。最多就是你第一,我倒数第一,你拿奖学金,我没有的关系,根本利益上都是为了完成学业,不冲突。

    (2)同事,一个锅里搅拌勺,你吃多了我就少点,非常现实的问题。


    7、起点

    (1)同学的起点基本相同,没有独立的社会经历,所以比较单纯。

    也就是一张白纸或者内容很少的白纸,这样同学就像画上去的东西,很明显、很直接、很深刻。就像一张白纸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基本就是这张纸的几乎全部,对于曾经占据你内容几乎全部或者大部分的人,印象深刻是必然的。

    (2)同事的起点各有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而经历又各有千秋非常复杂。

    在一张画满东西的纸上,再画几条线,不仔细的话几乎看不出来,也就是这些同事基本很难留下深刻印象,除非特别突出。


    联系,一定需要纽带,而且需要持续的话题和成长的支撑

    这些都需要共同点来作为交叉的支点。

    1、同学,共同的东西太多:年龄、地域、生活、回忆、纽带、起点......都是纽带、都是话题,而且持续,而且同学之学充满了成长和未来的意味。

    同事,共同很少,差异很大,所以能够走到一起的一定有在工作之外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各人不同。


    2、同学,也有不联系的,或者因为很少参与大家的活动,或者因为个别人的不成长拉大了差距,或者有些人同学时就做人做事很不靠谱,或者有些人自视清高不屑联系,但是大部分都会因为曾经共同的东西而紧紧抓住情感的纽带,寄托很多美好的回忆。

    同事,也有联系的,主要就是因为有特色、有特点、优秀的人总有太多人愿意去靠近,获得机会和提携。


    以前,有人说过大学同学一辈子亲的说法,就是因为大学同学一起生活、学习、玩乐了四年,共同的东西太多太多,我毕业的时候,走的最晚,帮着兄弟们收拾行李,然后说好不送他们。

    宿舍老大走的时候,宿舍就剩我们两个,他个子小、行李多,我送他去火车站,一路无语,上了车,放好行李,告诉车上认识的校友路上多照应,然后我就头也不回下车了,结果他追下来说:兄弟,拥抱一下,然后两人泪如泉涌......

    几年后,我去兰州出差,他接到电话立马放下工作,赶到酒店,然后去了他的房子,两人喝酒喝了通宵,说不尽的话。

    2019-08-02 23:44:15 0条评论
  • 三树冰
    三树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好,我从情感的角度来分析。

    年轻的时候人都单纯,那时候的关系没有复杂的利益结合,很多都是说话投机,做事认可,有共同的爱好,就是同学加好朋友。这种关系很难断裂的。

    但是同事就不一样了。都成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还有利益的纠葛。之间很难产生友谊的,很多的离职同事就变成了陌生人,也就不会再联系了。

    2019-08-02 20:40:18 0条评论
  • 用户109726035442
    用户10972603544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同学 和 同事 是不一样的,我们都听说过战友情,同学情,没听说过同事情的(同事情听起来就别扭)

    首先:

    同学时间较长,小学同学六年同学情、初中三年同学情、高中三年同学情、大学三年或四年同学情,没有矛盾的情况想时间越长感情越深厚,所以同学毕业后一般还会在联系

    其次:

    而同事之间时间一般较短,短者试用期一到三个月就分道扬镳了,平均一个人在一个公司的时间一般为一到两年,时间很短,维系不了什么感情

    另外,同事之间多有竞争关系,从几个方面讲,为了得到领导认可和喜欢多半同事之间多多少少是有些竞争关系的

    特别是销售员之间更明显,两个销售员之间业绩不同待遇也不同 收到领导表彰嘉奖也不同,所以同事之间很难维系什么感情,所以离职之后就没什么联系也很正常

    2019-08-04 23:52:38 0条评论
  • 史远有
    史远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您好:还别说,我从学校出来后,在去年参加了小学的同学聚会,说实话,见了面,真的无话可说,没有共同的语言。甚至连聊天的话题都没有什么。

    至于同事吗?那就更是没什么可说的,尤其是在同岗位的人,平时见面的时候,都很少说话,更别说是已经离开了。

    2019-08-02 19:11:48 0条评论
  • 全能超市欢迎你
    全能超市欢迎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认为这个很好理解呀。

    同学之间只是单纯的朋友关系,玩伴关系,没有利益冲突,更没有争名逐利的勾心斗角。

    但是同事之间就有很多问题了。上下级关系,工资高低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所有的一切一旦跟自己的利益有了关系,人心就会变质,会变得自私起来,因此,在工作后很少有知心朋友了。大部分人都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已经不足为奇。

    有句话这样说的,财富不是真正的朋友,但是朋友却是真正的财富。

    2019-08-02 19:28:54 0条评论
  • 菜鸟二七
    菜鸟二七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有点厉害

    2019-08-03 08:39:52 0条评论
  • 深圳小满足
    深圳小满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同学时代的友谊相对单纯的,不会有太尖锐的利益关系,彼此属于互助成长,毕业后繁重的生活会让人不时回忆那段无忧的美好年代,因此友谊的小船比较容易维系。

    同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相互的攀比,工作中难免的小摩擦带来的各种矛盾,同事间互相猜测的小流言,无不考验着本来就没任何基础的同事友谊,所以离职后更谈不上什么有意义的交往可谈。

    2019-08-03 07:29:21 0条评论
  • 哈丽丽呦
    哈丽丽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同学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往往几年下来都是美好纯洁的记忆,所以感情不错,同事之间存在利益职位的矛盾关系,在职场难免经常会有工作任务,利益升值的矛盾,有些吵架,有些不吵,放在心里,所以更多是冲突,走了也没有好的记忆

    2019-08-06 16:58:5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