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作品和他的成长背景有关系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10

余华的作品和他的成长背景有关系吗?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松楠庄主
    松楠庄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余华是我较为喜欢的一类作家,他的《活着》、《兄弟》、《七天》都是我认真看过的作品,虽然很多人读余华的小说有一些晦涩感,但因为他算是才大我几岁的作家,他写的那些生活都是我懵懵懂懂知道的一些事,有些是经历过的,有的是听说过的。

    譬如《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因此,这些小说读起来,反复就是说小时候耳濡目染的事情。当然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并不是说你必须经历那个朝代,不能说我们生活在今天,就读不懂《西厢记》和《红楼梦》,人类总有心性相通的地方,我们懂了人性,就能够读懂文学,但有着与作者共同的时代背景,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读懂作者和作品的。

    至于您提到的,余华的小说是否与其成长背景有关,我想这是肯定的,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打上作家生命的烙印,尤其是童年的有关记忆。有兴趣的话,您可以看看他2007年接受中国作家网的一次专访。

    2018-03-20 11:22:4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