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一些亲戚走访时礼品要推脱来推脱去的,他们是什么心理?
过年一些亲戚走访时礼品要推脱来推脱去的,他们是什么心理?
-
这是表面上一种客气,也是一种假谦虚,其实说个大实话,您别认为不中听,如果是你假谦虚碰上个热粘皮,你会笑的捂着肚皮,就比方过年来客客人提着礼品来到你家里,你见面就说:几年没有见上面,见着面就很高兴了,还拿啥东西哩?客人掂起礼品就走,你嘴上不说,心理也在嘟嚷:“这家伙真是个大傻逼!谁家大过年的提着礼品光混饭吃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个道理都不懂,真是一个小气鬼。”我的邻居都做了一次可笑事情,他是开商店的,缝啥人说啥话,外号就称“嘴抹蜜”有一次,一个智障有问题老阿姨买了几样日常用品,老人给钱时领居客套一下:“不拿了。”老人还以为是真把钱朝兜里一放,拿起用品就走,走了有十米开外,邻居急了“:你咋当真的了。”
2019-02-16 20:53:04 -
面对礼品推来推去是一种礼节,特别是亲戚朋友之间。加上中国人爱面子,其实是一种假象。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我建议客气一下就收了吧。改日你找理由还给他就是了。
2019-02-18 09:03:34 -
谢邀,很简单,这是一种礼节
2019-02-16 17:19:45 -
老祖宗留下来的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2019-02-16 22:02:54 -
一部分人是装,有的装的都有点过了,让人不舒服,不管谁带什东西来都要推脱一番。
有很少一部分人是真的推脱不要,觉得没有必要,不需要拿什么礼品来,但是是对极个别的他认为不需要带礼物的人才推脱,不是跟所有人都这样的,这样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装出来的
2019-02-19 23:30:20 -
1有一些人是觉得没有什么东西给对方,不好意思收对方的礼物,就不好意思拿就要推来推去了。
2一种形式而已,做做样子!大都有这种形式的存在。礼貌的一种形式。
很正常的事,没什么的,礼尚往来!
2019-02-16 19:20:05 -
这在很多地方都会发生的现象。
一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所致。一般人们不愿欠人情。
二是的礼品价值所致。可能送的礼品对方无所谓。收下也起不了作用或作用可忽略不计,还欠个人情。
三双方的关系所致。推辞不收,表明双方关系感情没到父母和亲兄弟姐妹似的。
四拜年互相给钱、互送礼品的风俗习惯在不少地方已在慢慢打破,尤其是年青人,不愿继续这些繁锁的礼节。
2019-02-18 11:53:34 -
感谢邀请!
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人情往来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很早就有这种传统了。华夏人的观念里送人礼物代表着相互联系,而《礼记·曲礼上》也有:“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的说法。但是我们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谦虚的美德。不能让人觉得你很势利,对于礼物跟上心。
其次,朋友来家里玩耍是出于主人的邀请,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带礼物,你也不是因为礼物才会邀请别人,双方适宜的推托可以表明你不是因为这礼物,而是你重视这个人,若一下就接过就显得不那么庄重。
最后,我们华夏人的思维方式一直就不是直来直去的,而是比较委婉的,不像西方人的有什么说什么,这也是固有的环境和文化影响的。
2019-02-16 21:26:25 -
谢邀,对于过节礼品推来推去,这其实是一种礼性,如果过节送礼,毫不犹豫收下会给人感觉不会做人,所以便有了互相推脱,但是不管如何带着礼品去主人家里,主人还是很开心的!这就是中国的礼节,但是又有一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碰撞,各种负面的影响逐一而来,各项攀比,以及礼品推拖变成了虚情假意,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2019-02-17 16:45:40 -
中国传统文化
2019-02-17 09:08:07 -
这是互相谦让,更多的是现在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礼品不重视了,只要互相来往,心意到就行了。
2019-02-16 18:36:12 -
客气一下,表示很在意很感动。
2019-02-16 20: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