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你认为“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
美远近皆美,和臭不一样,越近臭味大,远臭味消失。想得到能得到,还未得到美,绝望得不到,不是抢就是恨了。
丑人不一定心丑。
有一种说法,守着不如偷,偷不不抹不到,抹不到心里痒痒。
2019-05-03 08:22:00 -
距离产生美,这应该是指男女之间,特别是恋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天天在一起,审美疲劳,离开了一段时间和一定的距离,时间长了,思念了,想见对方了,对方什么都是好的,女人都是美的。
2019-12-09 08:27:45 -
很有道理!
与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即使你所结交的是一位上上大善之人,如果交久了,你当然会被他(她)的美的东西所感染,但同时你也会被他们消极的一面所同化;进而你还会发现他同样存在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一些缺点。
距离产生美,拉开距离思念对方的唯美的一面,彼此保留着美的印象,才是永远美好的!
2019-05-04 09:15:25 -
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是思念。
2019-12-09 09:05:33 -
距理产生美,农村语言说,远看一朵花 近看乱如麻。
2019-12-09 08:24:15 -
对不起,墨没有研究过?
2019-12-09 07:40:42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美的东西都是机缘巧合的各种因素组成,若将之细细分化,那这种美感也就消失了。
之所以引用老子的这段话,是里面诠释了事物的状态转化。同理的,美感是一种存在状态,若距离太近,人的注意力就会在它的各种元素之中,忽略了整体,于是,美感消失。
已故大师李敖曾经说,别用放大镜看花。为什么?用放大镜看花,一经过研究就得知花是树木的生殖器,那花的美感就消失了,我们眼中的花儿美丽,争艳斗芳,色彩缤纷,这种种的好形象全都消失。
物极必反,适度即可。完全不知道,就毫无美感,完全彻底知道,又太过于理性,缺乏感性。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羞涩的艺术美,若是太过于近距离的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唱歌者的面容一清二楚,那唱歌者的过于直接就直奔主题,不是千呼万唤的始出来,那一切视觉美感,不复存在。
图片/犹抱琵琶半遮面/源于网络
这就是曲则全,我们中国人的艺术哲学。
直接表达出来的状态,缺乏过程的丰富,结局就太乏味。我们再看一个典故: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有一次,朝廷艺考,他给考生出的题目是“踏花归去马蹄香”。
图片/源于网络
当中是这样一位画家胜出,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这就是“距离”上的哲学,不是怎么样努力去刻画渲染马蹄有花的痕迹,而是以蝴蝶的翩飞来衬托。
并非自欺欺人,而是把握度的“难得糊涂”。
一个漂漂亮亮的女生在眼前,赞叹造物主的神奇就好,不必再去想这女生的住处是否可能乱七八糟。一个帅哥在眼前,玉树临风,欣赏就好,不必想这帅哥的住处可能袜臭熏天。
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一年半载的几次相聚喝喝酒就好,能感到友情的豪爽温馨。天天于一起,那就会变得很腻。
再引用一个李敖大师的事迹。他曾与红极一时女明星胡因梦谈恋爱,有一次,他碰到胡茵梦上厕所,于是,他选择了分手,大家去想想为什么?
图片/胡因梦/源于网络
2018-12-31 13:14:48 -
有道理。每个人都有空间距离感,(婴儿、小孩子希望与妈妈的亲密需求除外),当其空间距离感受到压迫时,他(她)就会本能的不愉快。
2019-05-03 13:58:59 -
得不到的都最美最好…
2019-12-09 16:29:29 -
简单回答!如果两个人天天在一起,难免会因为一些琐事而闹心,彼此之间也会因为失去了新鲜感而产生厌烦心理。
如果两个人深处异地,没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即便联系也是彼此思念、甜言蜜语。
所以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激情会淡淡消退。而要是两个人深处异地,即便天天联系也不会觉得乏味,因为感觉永远彼此期盼的都是何日才能再重逢,所以说,距离产生美的效应,永远都比两个人天天在一起新鲜!
2018-02-16 16:13:36 -
距离产生美,确实是这样。爱情也好,友情也罢,只能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是对的。
有的人从远看是如此的纯美……走近一看,不是说那么的不堪,至少会大打折扣,不是想象中的如此美妙……
无论是怎么样的感情,适当的距离会产生美是对的,所谓的距离美,朦胧美……
适当的距离,适当的空间与时间,会让人产生美感,思绪飘浮,慢慢回味,流淌在梦里,美妙无比……
唉,人生,若只如初见……时光能重回初见时的惊喜与甜蜜,那该多好……
在人生的转角处,邂逅相遇,怦然心动……眼中是满满的幸福,只因你在我眼前……
虽然只是短暂瞬间,昙花一现,成过眼云烟……也会将初见的美丽永远定格在回忆中……
这就是人生,不再抱怨生活的吝啬,过去的就让过去吧……只能挂着凄美的泪珠转身离开……
能做的试去缕缕缺憾,看淡了风景,接受现实的荒野……就让一切走远……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就让她淡淡的来,好好的去吧……
本人照片,请勿截屏!
2018-06-28 15:31:23 -
感谢邀请!距离产生美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和审美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会影响和减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现在多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距离有时间上的距离,也有空间上的距离,更有心里上的距离。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三种距离会让我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常言道“久居之处无美景”,说明审美时间过长而影响审美效果。那么按照美学的审美距离而论,审美主体要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还必须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如果距离太近,看不清事物的整体,太远又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也很难能欣赏到事物的美。
心理距离应该更好理解些,就像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看手机。
个人认为“距离产生美”,就是要我们掌握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把握好度。
2019-12-09 09:26:41 -
有道理和没有道理,都是人在讲,谁想什么讲就让他(她)们怎么讲。
2019-05-03 05:41:02 -
距离产生美?人有一种占有欲,迷糊中的执着!
2019-12-09 07:34:36 -
谢谢邀请。“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有道理吗?你怎么看?
距离,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但却会影响到人们的视觉效果。美不美,也不在事物的本身。而在于事物反应到人心之后,在人心中引起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随着距离的变化会产生出不同的变化来。从这个层面上讲,距离或许真的能够改变人的印象,产生出美来。
但这也只是或许而不是一定。因为距离只是使事物的外观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变美变丑却是不一定的。美和丑的判定是要心来决断的。也就是说,距离可能使事物变美,也可能使其变丑。距离可以产生美,也可以产生出丑来。
很多的人或事物,距离越近,越会显示出其真实来,而这些真实有很多在人的眼里是丑陋的。尤其是人,在一起时间长了都会显漏出真实的一面,而这种真实往往是一种自私,这种自私当然是丑陋的。当这人与你有一定距离时,他就会有意识的掩饰这种自私,表现出一种好的形象。就象人出门时化妆,遮盖其缺点,那都是给陌生人看的,很近很熟的人面前化妆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只是瞎耽误功夫。
不论是人还是事物,在有了一定距离之后,就会有一种不切实的朦眬之感,有了这种朦眬之后,人们就可以尽自己的喜好去尽情地想象,因此而想象出美来。在这个角度上看,或许距离真的能产生出美来。但是,人想象的方向,或者说怎么想象往往不是外界的事物引起的,更多时候是以自己的心情或情绪为前提的。所以,距离是否能产生美的关键,还是以自心的调节为前提的。
2019-05-03 08:49:19 -
有道理。两个人在一起呆久了,司空见惯的方式,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离开一段时间,又互相怀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远了亲,近了殃。
亲兄弟姐妹间这事常见,天天在一起除了闹就是打,乍一离开还想。夫妻之间也有小别胜新婚之说。
还有人与人之间,再好的朋友,不要走的太近,恨不得对方啥事都知道,没有必要,对方该让你知道的,决不隐瞒,不想让你知道的,最好别刻意去知道。别人的事知道的太多了并不好,无论你们如何好。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友情才能更长久。
2019-05-03 20:05:23 -
有道理的 但是做起来比较难 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2019-05-03 22:47:32 -
距离真的产生美。
我觉得无论人或事物都是如此,离得远,瑕疵是可以忽略的,靠得近,缺点便会变得清晰,甚至会被放大。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来说,离得近了,或是朝夕相处,人的习性、人品便会暴露越多,缺点也就显现出来了。
而人与人之间保有一定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就不会暴露弱点和缺点了。
因此,距离产生美。
2019-12-09 15:56:56 -
谢网友邀,三分对,七分错。
2019-05-03 08:59:18 -
谢谢空空邀请。
我想距离产生美是说,美要远点欣赏,近了容易放大缺点,容易产生鸡毛蒜皮及无谓的矛盾。就像“灯下看美人”“醉里望月”,都是朦胧的距离美。
现实生活中,我离等待之人天涯海角,偶有联系,美却缺了烟火色。可见距离产生美,太远则易产生隔阂。
2019-12-09 20:19:44 -
这句话的意义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份亲密,要需要一定的距离,那么你对他的认识就会产生变化,这样的情况在社会上多的是,当你看到一个人各方面都完美的话,那么你深入的了解这个人就不可能是完美的。
2019-12-09 09:48:31 -
我是锦锦,谢谢邀请,“距离产生美”这句话。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本身就很美,距离太近了自然会产生“磕磕碰碰”,经常在一起太平凡了还会“生厌”的,有句话叫“远香近臭”,长期生活或是工作在一起接触多了,随意的交流也就多了,也就“言多必失”了,无意中逐渐的过失多了且缺点也暴露多了,慢慢的就产生了恨意,异性间接触近了或是太密集了会让“爱”和“情”迅速升华至高峰,也很容易产生彼此间的隔阂,甚至感情破例,有句不绝对的话叫作“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当然爱的是优点,恨的是缺点。而不能经常见面和接触的,有距离的就会让人思念、牵挂,想念对方不太清晰的音容笑貌、面部表情、言行举止、思想观点等等,都会潜意识的觉得是美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无与伦比的,自古到今多少诗词歌赋、多少动人的传说、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多少有德家风和贞洁女子,等等、等等大多都是由于距离而产生的。距离不一定美,但距离会产生美。
2019-12-09 09:30:58 -
以前在恋爱的时候距离可以产生美,现在这个时代距离不会产生美只会凉凉了,现在人很现实,看不到见不到的人只会越来越陌生,五六十年代距离产生美是唯美的爱情,我们已经没有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不好交往了,人走茶凉的道理同样用在两个人的感情上,白头偕老已经成了传说成了故事了,闪婚是当代人的思想和行动,一见钟情固然存在,但是很少,距离产生美更成了传奇
2019-12-09 20:05:31 -
‘’距离产生美‘’是指两个人虽然离得的远,但心心相通,相互牵挂,相洳以默。这是一种境界。
2019-12-09 07:38:45 -
雾里看花所产生的悬念。
2019-12-09 12:06:21 -
俗话说:夂别赛新婚。另外距离是所没有见过,应该一切都是美好的。么思维上讲一切都贯新鲜的。
2019-12-08 20:23:09 -
时间空间可以让彼此的心安静沉淀下,不用一直前进,可以停下来往回看看想想现在和未来。
2019-05-03 22:51:25 -
距离产生美,首先应该是指两个相恋相爱的人,经常在一块儿,难免会有些琐琐碎碎的事情和意见的不同而斗嘴或争吵,而一旦分开一段时间,便会互相牵挂,相互关心,但这个距离不能时间太久哦。其次是朋友之间,经常在一块儿感觉不出什么异样,但分开一段时间,便是十分的想念,这就是距离所产生的美感,这便是我的感悟,看到的朋友们你们对距离产生美有什么好的解读,欢迎评论区留言相互学习。[祈祷]
2019-12-09 07:50:07 -
每个人都有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距离能产生美,是一种改变,变化。天天在一起的两个人,会出现审美疲劳,带来的是抵触,逆反,抗拒,厌卷,讨厌,产生了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觉。所以很多人就意识到了距离产生美的诀窍,并乐此不彼,这无疑是一种科学的生活式。
久别胜新婚,是说一对新夫妻,因工作的,学习的,事物的……,等造成的一段时间的分离,当又相遇回到身边时,感觉会更加美妙,比新婚的感觉还要好,被形容为胜过新婚。这也是对人的审美习惯,审美规律的重大发现,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认识和提高。
依恋,形影不离,是对美的审视,忠爱,享受过程,也正是审美习惯,满足审美欲望,沉浸其中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正是审美的积累过程。食多伤身,话多伤人,物极必反,量变到质变,当达到饱和,积累到一定的量,就必然会出现视而不见,逆反,抵触,抗拒,闭锁等心理疲劳之感,若继续坚持,就会崩盘,爆发,产生躲避,对抗的行为,出现生活异常。
所以,对任何所谓美的事物,一味的倾心注目,心无旁物,就会疲劳,应时时调整,时时变换,时时调剂,如爱人要善于修饰打伴,常变常新,过一段时间,拉开点距离。好话讲三遍,狗都不愿听。天天吃饺子也会腻。用变换形态,变换交流方式,变换语气,语调,语速。变换时空。使平谈变惊奇,平佣变神奇,无感变有感,在变化中得到各种心理的审美需求,满足人们对新,奇,怪,的猎奇心理。使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充满挑战,吸引力更强,欣赏度更高,也更加的具有魅力和生活情调。
2018-02-16 17:35:01 -
对啊!“远了香近了齉”这是我们家乡的土语意思是距离产生美感。人如果经常在一起就会产生厌憎烦感的感觉。因为人都不完全,哪个人都有缺点,所以在一起时间久了如果没有包容都很容易产生矛盾。如果不经常在一起呢反而还亲近一些。人都是只能看见别人的眼中有刺却不能发现自己的眼中有梁木!人不会看别人的长处而总是纠结别人的短处!真的有见识有理智有自知之明能认识自己的人ta总看人家的长处而不看人家的短处。距离产生美这其实是人的错觉!其实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不经常在一起相处就觉得那个人不错!其实经常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烦感厌憎的感觉。当你烦感别人的时候同时人家更厌憎你!只是人家嘴巴上不说出来罢了。
2019-05-03 07:53:22 -
拿拍照原理来解释,距离远的话,你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就会觉得有种朦胧美;而距离近就相当于聚焦,你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细微到脸上的毛孔。绝大部分人都承受不了这种近乎显微镜般的观察,东西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2019-12-09 07:42:36 -
[谢谢邀请]你问,”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道理?就我的感触而言,这句话在心理学层面的审美意义还是存在的。它与另一句”熟悉的地方无风景”的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人注目于一个焦点久而久之之后,目光就会疲劳。所以,人们通常会惯性地”极目远眺”。在转眼别视的那个时间里。一个人的目光往往会感觉远处的东西很有新鲜靓丽感。也会瞬间感到好解乏散困。但我们常常也有心得,就是我们距离远处的美一但聚焦,并且持久。同样会犯困的。这也常常成为人们喜欢旅游。而旅游久了又想家的游子心理的辩证关系了吧!距离之美,常常会源于模模糊糊的那种朦胧之美。一但聚焦,它的瑕疵就会显露。所以,上述诸般世象,给人的启迪意义在于。见异思迁,或者好高骛远,常常会成为违背初衷的败笔。尤其在爱恋情感范畴层面而言。
2019-05-03 21:25:56 -
诚谢邀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句诗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样的风景,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告诉我们:人处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也是截然不同的。
我现在要说的是:从不同的距离看同样的事物,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效果。美学上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距离产生美感”。对这句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纯粹从美学上来说,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虽然素描是实物的写生,但是实物的写生并不意味着实物的照搬。比如我们所看到的画在纸上的东西具有立体感,也是经过了一些技术处理的。从平面的纸上,所画对象物的立体感,是因为在线条上做了一些必要的处理。比如延伸到远处的两条直线,其实在无限的远方是处于一种交汇的状态的,它们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而绘画流派中,比如抽象派等等,产生美感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给人留了想象的空间。现在我们所说的“距离产生美感”,往往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审美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应当保持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的特定距离,不然就会影响审美效果。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举个例吧,一个美女早上刚醒,睡眼惺忪的样子,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去欣赏,会觉得有一种不可言说、随意的、不加雕琢的美感。但是你如果离得足够近,也许你会看到她的眼睛略显浮肿,甚至眼角还有眼屎。这必然会影响你对她的印象。再比如一个身材窈窕、唇红齿白的美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去欣赏,你一定觉得妙不可言。如果你离她足够近,也许你会看到她脸上有几颗雀斑,或者闻到她身上过于浓郁的并不太好闻的香水味,甚至感受到她呼出的口气中还有些许异味……难道这些东西不会削减她在你心中的得分吗?
虽然以上的例子都是单纯的空间上的距离,但是其实在时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也是同样的道理。时间上的“距离产生美感”最典型的就是“久别胜新婚”,而心理上的距离并不是说两个人之间在心理上保持距离,而是在两人之间各留一点必要的私人空间。因为有新鲜感才会有兴趣去欣赏。如果没有新鲜感了,所谓“审美疲劳”就在所难免。再美的东西产生了审美疲劳之后,也显得既普通又乏味了。
了解了“距离产生美感”的原因之后,我们应当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用以促进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比如恋人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相处的时候永远有度,不要越界,更不要因为关系亲密而无所顾忌。要记住:保留适当神秘感、分寸感、距离感永远是最吸引人的!
你对“距离产生美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留言讨论!欢迎关注!
2019-12-09 11:32:41 -
这是人的好奇心使然,越是触摸不到或得不到的东西,往往越想触摸和得到,等真的如愿了,时间一长,就麻木了、厌倦了。这就像一个住在陋室的人,天天想住五星酒店,刚住进时很兴奋,觉得那儿那儿都很新奇,可是过不了多久,便觉得也就那么回事。男女之间也是如此,再漂亮的媳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日子,也就失去当初的冲动,正所谓“老婆还是别人的好”。
2019-12-09 07:47:30 -
不刻意追求,顺其自然,就是一种距离产生美的结果。
2019-12-09 09:05:32 -
谢谢邀请。所谓的距离产生美,不是距离本身产生美,而是有了距离就不会和不容易发现过多的缺点,人无完人嘛。距离产生美,我个人理解既包括时间上的距离,也包括空间上的距离,还有心理上的距离。所以人与人相处,必须学会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并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让“美”陪伴我们一生。
2018-02-16 17:11:26 -
作为美学领域的一个著名命题,距离产生美是很有道理的。它的核心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在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的情况下,会产生比我们平时感觉更美的一种享受。从它的内涵上看,主要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种。
那如何理解这三种距离产生的美感呢?先说一下时间距离。大家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里面说的就是因为时间距离太长了,影响了审美效果。时间距离主要就需要人们处理好审美时间的早与晚、快与慢、长与短、远与近的关系。还有我们在一些景区看到的秦砖汉瓦、古景旧迹等等,感觉它们很有美感,像是时间老人在悠悠地诉说历史的过往,给人以深沉、宁静、古朴之美,说的就是审美的时间距离因素在起作用。
在空间距离上,就更好理解了,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空间距离起的作用。空间距离从本质上说的是关于主体和客体的之间保持适当距离的问题,通俗的说,就是太近了就看不清楚了,整体观赏性也就不强了,它的美感也就降低了。当然,在空间距离上我们还是要强调适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看一个事物,太远同样是看不清楚的,所以从这一层面上讲,距离产生美是一种适当的距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心理感受的最佳距离。这个距离反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有一定的距离会让人感觉心与心的那种默契,感觉友好的时候就近一点,感觉不太好的时候可以相对离远一点,这也是符合心理学规则的。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心理距离的问题,心理距离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术语。说的是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它也和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一样来源于美学。心理距离是一种彼此欣赏产生美感的心理效应,也可以理解为欣赏者与被欣赏之间感情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它是和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有很大区别的。
通过专门研究人员开展试验,也证明了人与问题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越远,反而越容易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在试验中,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要想象自己在一年后如何处理问题,一组人则想象自己在第二天如何处理问题。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在处理问题时更富有创造性,也更容易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也许就是距离产生美最确切的表达吧。
2019-12-09 11:10:37 -
距离产生美是指男女恋爱中的表象。若结婚后奏响油盐酱醋之乐章后,大多数人会感觉错入围城了。
2019-12-09 08:57:16 -
距离会使大多数人产生积极向上幻想和实现目的追求。
2019-12-09 15:01:42 -
这应该是正常男女相互对对方的一种爱的表达方式,也是对小别胜新婚的渴望体现,是不正常男女为了自私的欲望寻找冠冕堂皇的拖词。
2019-12-09 07: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