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万里长城在二千多年前人工修建,它是如何完成的?
浩瀚的万里长城在二千多年前人工修建,它是如何完成的?
-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长城的修建历史很早,西周时期的周王朝就已经开始修建了城堡“列阵”,用来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我们最熟悉的还是秦朝时候的长城,因为孟姜女的出现,让秦始皇建长城的工程闻名于后世。
长城的修建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但事实上长城并没有这么“脆弱”,一个女人的哭声就能让长城倒塌一片,这“豆腐渣工程”是有多差啊?
《史记》上记载,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时候采用“因地形,用险制塞”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能降低施工的难度。如今保留下来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时候修建的,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当年建造的过程。
长城的建造首先是选材,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材料也不一样,一般是用当地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比如嘉峪关使用的是夯土,外面再用烧制的砖包裹,这样可以防止雨水的冲刷;如果在沙墓地区还会使用红柳枝条、芦苇和砂粒混合铺筑,比如甘肃玉门关、阳关那一段长城可以看到这样的材料。
明代建造长城的时候,对于质量的把控还是很严格的,我们现在看到有些长城上的砖刻有字,上面写的是烧制这块砖的产地,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追责。另外在选择制砖工人和建造工人方面,一般会优先考虑住在长城附近的百姓。因为他们住在边境,当敌人攻进来的时候最先遭灾的就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们不会在修建的时候偷工减料。
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所有的建造工程都是靠人工去完成。当初建嘉峪关的时候需要到20公里远的地方烧制墙砖,然后再用牛把这些砖拉过来,再用人力一块块搬上去给建筑师傅砌,这样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整个嘉峪关从洪武五(公元1372年)年开始修建,一直到公元1540年才完工,整整用了168年!
结束语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在冷兵器时代,长城维护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安全,让农耕民族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生活。
《过秦论》描述了长城在当时的作用:“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如今,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虽然已经失效,但是长城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向全世界展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2020-03-08 03:52:10 -
你好,很高兴回答
长城,长城是怎么来的?秦始皇修的,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万里长城?
打古人自中原立国以来,北部边患,即北方少数袭扰中原带来的麻烦,就一直是个令历代王朝头疼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通常指的是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当然,长城也不完全是在秦始皇时期修建起来的,而是链接了燕赵等国的长城。
秦始皇之前,战国各国都有长城,但只负责本国的防区,互相之间不连着。秦始皇征服全国后,为了防御北方胡人的南下,就把北方各国建的长城连了起来,变成很长的防御体系。建长城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现成的长城,肯定要加以利用。而南方各国的长城因为无用被废弃。
当时修建长城的原则是“因险制塞”,根据地形,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以便于充分利用起来,大约用时10年之久,修建了一条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亘万里,被后世称之为“奇迹”的万里长城。
所以你说的长城是如何完成的,我认为长城是整个战国几百年修筑的,只不过秦始皇在原有的长城基础上加以修复将其各国修筑的长城链接起来,扩大了而已。
虽然修筑长城还是没有使秦国长存下来,可是我认为长城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不只是防御的作用,对于减少常备军,降低军费,防止边阵做大颠覆中央的维稳都具有重要意义。成本方面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大,而且也不是一次性的修成,历朝历代不断完善,分摊了成本。
2020-03-07 22:08:10